改变人生的86堂人际交往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听懂话外之意,别被自己的耳朵欺骗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经常会因为某些原因,不想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许是由于不好意思,或许是为了照顾对方的情面,话说得比较委婉,这就需要倾听者根据说话者给出的信息,以及实际的语境情况来判断他们的言外之意了。

但实际上,很多人往往只关注耳朵听到的表面意思,容易忽略那些言外之意,产生了误解,也闹了不少笑话和矛盾。所以,与人交往的时候,仅仅了解对方言谈中的表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去思考这些言语背后隐藏的一些信息。

小李刚参加工作不久,在职场关系上,还比较懵懂。这不,上司马上就给他上了一课。

临近国庆假期,已经憧憬假期很久的小李早早便做了安排。放假前一天,不仅小李,整个办公室的同事都有些心不在焉,大家想着假期,都有些兴奋。

突然,上司走了进来,环视了一周,看起来似乎有点不悦,不过正沉浸在兴奋中的小李压根就没有察觉。

接着,上司轻描淡写地对大家说了一句:“节后总部派人来检查工作,做好了可以不用来,没做好的自己安排。”说完便离开了。

小李想了想,既然是自己安排,那还是按原计划进行,而且工作早就做完了。

第二天,小李睡了个大懒觉,起床后约了朋友去外面吃饭,一直到下午回家才看了一眼工作群,发现大多数同事都在线。小李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有了不好的感觉。于是他私下问了个同事才知道,上司昨天的意思可不是要给大家放假的,而是要把工作收拾完美应付总部检查。只是说得比较委婉,谁知小李完全没注意“话外之意”,一点都没听出来。

作为新员工,对工作环境和上司的说话方式还不熟悉,便要多留一份心。上司说的话,要多加揣摩,特别是上司没有明确说出意思时,更要多看多问,免得发生小李这么尴尬的事情。

不仅在职场中,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也要多留一份心。有的人说话直爽,有什么说什么,自然不用过度解读;有的人就喜欢说一半留一半,点到为止,或是喜欢使用反语,这都与个人的性格有关,也与交流时的语境有关,倾听者要多留一份心。

如何让自己在与人沟通时更加敏锐,听懂对方的话外之意呢,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揣摩语言。

汉语博大精深,由此形成的表达方式也多姿多彩。再加上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了说话习惯也不同,比如初次见面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就很容易因沟通歧义而产生矛盾。还有老一辈和小一辈就有一些词语用法上的代沟。交际中需要揣摩对方的说话习惯,再做出判断。

2.观察非语言暗示。

非语言暗示,包含情绪上的起伏,开心时和悲伤时,同样的话就说出了不同的意思。语气语调的变化,面部微表情的变化,比如眨眼暗示;肢体语言的暗示,比如手势脚势。这些非语言暗示能更清楚地表达对方的真实意思。

3.大胆反问或求证。

如果感觉到对方表达的意思不够明确,或是揣摩不出其他意思,也可以当面向对方求证。比如用疑问的语气直接复述对方的话,或是说出自己的理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