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人生的88堂自我控制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描绘“蓝图”:认识积极和消极的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在形成以后,会保存在意识或潜意识的层面,影响我们的言行。大多数人的自我意象其实都比较模糊,甚至意识不到自己的很多行为是自我意象影响的结果。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自知之明,就是自我意识的成熟,以及对自我意象的准确把握。很多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努力奋斗,而是停下来,反观内心,思考自我,用心灵的笔描绘出真实的自我意象,真正地认识自己。

汪凯出生在一个小城镇,父母靠做生意维持家用。汪凯的父母只是小学毕业,但他的舅舅读了师专,在县城的一所中学执教。从小学到初中,汪凯的学业并不出众,读完初中他就有些不想读了。他的舅舅坚持要他读高中,而他父母也觉得他还小,就送他去读镇上的普通高中。

汪凯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没必要下苦功夫。他喜欢运动,进入高中后,除了正常上课之外,他就在操场上挥洒汗水,踢足球、打篮球,反正只要有同学一起玩,他就奉陪。

不知不觉到了高三,汪凯的成绩并不出色,身体倒是很棒。有一天,舅舅去他家,跟他聊天。舅舅问他:“你到高三就要面临高考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汪凯嘿嘿一笑说:“我能有什么想法?我这成绩,肯定考不上大学,我就混到毕业,然后出去打工就行了。”

舅舅说:“现在打工也不是只卖力气啊。你其实不笨,就是心思没放到学习上。你可要好好想想,自己究竟该怎么办。”

汪凯挠挠头,不知道怎么回答。看到他这个样子,舅舅说:“你啊,不妨先想想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多读几年书总是好的。”

汪凯若有所思,和舅舅分析自己:我学习不太行,成绩一般,要考上大学估计不可能。我能干什么?我除了能打球,好像没什么优点了。

舅舅说:“对了,你身体好,不如报体育生,考体育专业。”

在舅舅的建议下,汪凯报了体育特长生,顺利通过了体育测试。良好的体育成绩激励了他,汪凯的心里有了新的自我蓝图: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他抓紧高三的复习时间,全力以赴,最终文化课成绩达标,顺利考上了大学。

自我意象是复杂的,包含很多内容,比如个人对自己外形、个性的认知,甚至还有比较抽象的运气好坏等。在复杂的自我意象里,有些是积极的,有些则是消极的。就拿案例中的汪凯来说,他的自我意象就比较复杂: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学习不行,这是对自己的消极评判;另一方面他又知道自己擅长体育,这是对自己的积极评判,这些都属于他自我意象的一部分。

如何知道你的自我意象,区分自我意象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这里有个简单的方式,就是拿出一张空白纸,限定1分钟的时间,快速在纸上写下你能想到的对自己的描述和评价。比如,“我是……”“我的外形……”“我的优点(缺点)是……”“我喜欢(讨厌)……”“我能(不能)做到……”

当你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写下对自我的描述和评价时,很多你往常根本没意识到的信息就会显露出来。你会发现在自我的印象里,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果你的描述和判断更多是负面的、否定的,那么你的自我意象就相对消极,而你的描述和判断更多是积极和肯定的,那么你的自我意象就相对积极。

积极的自我意象和消极的自我意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我们的自信程度,而不同倾向的意象,也会对我们的言行和人生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