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十章 钻石泡沫
1881年,随着独立挖掘者时代的结束,钻石开采领域出现了许多股份制公司,从而在南部非洲引发了新一轮的钻石热潮。对股份制公司的投资热潮,就像19世纪70年代最初的钻石热一样狂热。投机者聚集在位于金伯利的埃布登街(EbdenStreet)主要的钻石市场,一个新的证券交易所在那里建立了起来,以适应大幅增长的业务。马修斯医生写道:
埃布登街从早到晚挤满了混乱疯狂的人群。那些草创期的公司的各个办事处都被围得水泄不通,那些由于人群的压力而进不了门的人,把他们的股票申请(附有支票和银行票据)从窗户扔了进去,相信他们有可能被选中……
令人惊讶的是,在金伯利,从最高等到最低等的各个阶层,每个人,无论是医生还是律师,主人还是仆人,商店老板还是工人,作家还是武人,地方法官还是私贩子(非法购买钻石的人),英国人还是外国人,统统都疯狂地投入这场轰轰烈烈的投机游戏中。
自从1880年4月戴比尔斯矿业公司成立后,一年内有70多家股份公司上市。一群采矿许可证拥有者们组成股份公司,对自己的资产进行估值,确定新企业的资本,取得相当于其持有价值的股份后,再将剩余的股份公开发行。开普敦和伊丽莎白港的商人与银行家争先恐后地加入抢购狂潮中,对股票的竞争变得如此激烈,以至于1881年的股票交易溢价高达300%。
在戴比尔斯的案例中,矿主对他们拥有的90份采矿许可证估价20万英镑,以20万英镑的账面资本将公司上市,以每股100英镑的价格将公司股份分为2000股,他们对其中的1900股自行分配,然后将剩余的100股公开发售。罗德斯和鲁德各自得到了280股。1881年3月,当巴纳托公司在钻石热潮的鼎盛时期上市时,该公司的4个采矿许可证每个价值2.5万英镑;不到一小时,就有价值7.5万英镑公开发售的股份两次被认购,两天后,它们以25%的溢价出售。
一些采矿许可证拥有者发了大财。一位名叫威廉·奈特的挖掘者以12万英镑的价格售出采矿许可证后回了英国,而他的采矿许可证在1880年的实际价值不过只有1.2万英镑。1881年3月,罗宾逊出售了913股股票,每股价值100英镑,售价为194640英镑,比票面价值还要高出一倍多。金伯利的一个金融代理人参与了5家公司的上市,这些公司的资本额仅为49.6万英镑,但最终却在三周的时间里吸纳了123万英镑。
除了有生存能力的公司得到发展之外,一些拥有毫无价值或贫瘠的土地的采矿许可证持有者还利用人们对钻石采矿许可证的渴求开办新企业,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老老实实挖矿,自己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成功的机会。实际上,股票交易量最大的是那些可疑的新公司而不是知名公司。马修斯医生写道: “很明显,不管是什么公司,债权的价值是多少,或者在什么地方,对一般公众或大多数人来说都无关紧要,只要它是一家钻石开采公司,人们就会青睐它。”拥有金伯利和戴比尔斯这两个矿产最丰富的矿场的采矿许可证持有者,倾向于保留他们在那里最有价值的采矿区,又利用从有限的销售中筹集的现金收购了另外两个较贫瘠的矿区——杜托伊茨潘和布尔特方丹,然后以虚高的价格卖给殖民投资者。到1880年底,杜托伊茨潘和布尔特方丹的采矿许可证价格分别上涨了50%和75%。一些拥有资本的采矿许可证持有者经常倾其所有投资在一家公司里,哄抬股价,迅速获得盈利,然后再投资一家新公司。
另一个骗局涉及采矿许可证持有者相互勾结,迫使价格上涨。1881年3月,《钻石新闻》报道:
这里似乎有一个“圈子”,圈子里面的每个人都从每个公司获得了一定的股份,而公众的资本则被接收并礼貌地返还。这些股票立即以溢价向公众进行报价,局外人很乐意出钱购买,这显然是件好事,但仅仅在发起人及其支持者的欺诈下才会出现。
金伯利的一些头面人物进行了可疑的交易。该镇镇长罗宾逊试图利用一家名为“水晶钻石矿业公司”(CrystalDiamondMining Company)的新公司上市,将他在金伯利矿场拥有的一些贫瘠的土地抛售,抛售额为16万英镑,是其实际评估价值的3倍。1880年9月,《杜托伊茨潘先驱报》(DutoitspanHerald)指出,水晶钻石矿业公司的一些证券“连废纸都不如”。
塞西尔·罗德斯也大量参与公司的推广活动。他不仅成了7家钻石开采公司的董事,而且还担任水务、煤炭、电车、贷款、蒸汽洗衣和剧院公司的董事。与罗宾逊一样,他协助建立新的风险投资公司,这些公司以高溢价出售股票,而它们原本的价值微乎其微。戴比尔斯公司的低价值许可证被投入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每份价值3700英镑,该公司总资本为13.17万英镑。然而国际公司因陷入债务危机,未能支付股息,惨遭清盘,最后又以18974英镑的低价卖给了戴比尔斯公司。罗德斯推广的另一家公司是伦敦和南非公司,这家公司全权控制了戴比尔斯矿西部的贫瘠矿区。它的96份许可证每份价值1500英镑,但是,这就是个大骗局。该公司从未投入生产,而是以固定利率将资金借给了另一家矿业公司。戴比尔斯随后以便宜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然后又将整个公司完全吞并。
罗德斯旗下最臭名昭著的企业是比肯斯菲尔德钻石开采公司(BeaconsfieldDiamondMiningCompany)。它由朱尔斯·波吉斯的法国公司所放弃的12个钻石矿区组成。根据标准银行随后于1881年11月发布的监察报告,比肯斯菲尔德的许可证的总估价为40395英镑。但发起人对许可证的估价是每份1万英镑,在13.2万英镑的总资本里,他们只得到了自己估价的四分之三。标准银行的监察员雷尼(Rennie)说:“应该尽快整顿这些公司,给到处乱窜的发起人一个杀鸡儆猴的警告。”
然而,繁荣只是昙花一现。金伯利矿业公司的股价飙升,远远超出了它们的生产能力。到1881年中期,账面上的资本总额为700万英镑,是1880年官方评估价值的两倍多。采矿许可证持有者以过高的价值将公司上市,然后将收益用于对其他公司的进一步投机,或支付股息给要求快速得到回报的急不可耐的投资者。上市公司资本总额只有不超过10%被留作投资用途。没有一家公司拥有储备基金。
此外,繁荣主要是由信贷推动的。最初,所有的股票交易都是现金交易,但价格的大幅上涨鼓励了投机者,他们纷纷开始以贷款购买。一开始,银行愿意为投机者垫款,但随后也开始担忧起来。1881年4月,标准银行表示,它认为有必要在投机狂潮进一步扩大之前对其进行控制,并拒绝接受公司债券作为贷款抵押品。随着泡沫的破裂,金伯利的矿业巨头们开始向英国和欧洲的其他外国投资者求救,因为他们是剩余的唯一的资金来源,金伯利和开普殖民地的本地资本早已耗尽。但是,外国投资者对这种情况非常清楚。
这场崩溃来得太突然,毁掉了数百名投资者。1881年3月,股价一度从每股400英镑跌至25英镑。其中一个受害者是安德鲁·麦肯齐,他是开普敦著名的码头代理和建筑承包商,从1881年初就开始“大规模”地投机钻石股票。他的清算人写道:
他的第一次投机旗开得胜,这似乎是他的不幸……他被误导了,或者是出于一种天生的投机爱好,他疯狂地投身于股票投机之中。他似乎买进了每家公司的股票……在许多情况下,超过了市场最高价——他甚至用股权来购买股票——总额达30万英镑。
麦肯齐在1881年12月破产,引爆了开普殖民地持续几年的商业危机。
罗德斯、鲁德和其他大多数金伯利的大亨都成功渡过了这场风暴。1881年3月,戴比尔斯公司与弗雷德里克·菲利普森·斯托(FredericPhilipsonStow)领导的更大的矿主集团合并,从而对金伯利矿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能够更轻易地承受市场崩溃的影响。
但是,金伯利在全球的声誉遭到破坏。马修斯医生写道:“可以肯定地说,在轻率鲁莽的投机行为中,金伯利几乎犯下了金融自杀的罪行,因为这不仅对这个地方的支柱行业造成了致命打击,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摧毁了英国本国和其他殖民国家的投资大众对金伯利矿产的信心。”
标准银行的总经理对此说法表示赞同,他在1881年11月写道:“不能指望这种情况能够立即得到改善,因为现在钻石股票市场已经完全失去了信誉。”1881年底,《西格里夸兰投资者卫报》 (GriqualandWestInvestorsGuardian)发表的一篇社论评论道:“在很大程度上,否认我们搞砸了自己的事情是完全没用的。”
采矿业陷入的困境还伴随着其他一系列问题。在同一矿场里,独立公司和小采矿主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只是规模要大得多。在不同的深度作业时,他们会妨碍彼此的业务。露天采矿也变得越来越危险。1881年,由于岩石倒塌,金伯利矿区只有三分之一的矿场可以开采。两家公司和金伯利矿业委员会都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来清除乱石。然后,又迎来了钻石价格暴跌。1882年,由于金伯利生产过剩,欧洲钻石市场陷入萧条,每克拉钻石的价格几乎减半,这又使金伯利三分之一的公司倒闭。
大玩家们又一次幸存了下来,他们从更弱小的竞争者们的灭亡中获利。他们还渴望采取政治行动来提升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