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识图与造价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6 工程定额与工程量清单编制

3.6.1 工程定额编制

1.工程定额的编制步骤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由主管建设工程定额的相关部门组织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成立编制组。

2)提出定额编制的规划。

3)拟定定额的编制方案。

4)拟定定额的使用范围。

5)确定定额结构形式和定额水平。

6)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

7)全面收集编制定额必需的各种基础资料等。

拟定定额的编制方案就是对编制过程中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原则性的决定,拟定定额的使用范围就是确定定额的使用范围,并让不同的定额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适用范围包括适用于某个地区、适用于某个行业、适用于某个专业、适用于某个企业、适用于某个工程投标报价。确定定额结构形式是指确定定额的项目划分、章节的编排、定额的步距大小及定额的表现形式。确定定额水平就是确定定额反映的生产力水平和施工工艺水平。

(2)编制初稿阶段

在编制初稿阶段,首先需要对收集到的全部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测算、分析、研究,并进行必要的设计和试验工作;然后根据既定的定额项目和选定的图样等资料,按规定的编制原则,计算并综合确定工程量,在此基础上具体计算每个定额项目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数量;最后,分章节编出定额项目表并编写文字说明。

(3)审查、定稿阶段

审查、定稿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测算工程实物定额初稿水平;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再次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对初稿进行全面审查、修改并定稿;拟写定额的编制说明和送审报告,呈送有关部门审批。

2.工程定额的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凡是与建筑工程的建设、工程量和费用计算有关的法律、法规、政府的价格政策、劳动保护法规等都是工程定额的编写依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2)各种规范、规程和标准

包括各种现行建筑安装工程产品的施工和质量验收规范、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54—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GJDGZ—101—95)、《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等。

(3)劳动制度

包括工人的技术等级标准、工资标准、工资奖励制度、8h工作日制度和劳动保护制度。

(4)技术及统计资料

包括典型工程施工图、正常施工条件、机械装备程度、常用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技术测定数据、定额统计资料等和现行的工程定额及其编制资料。

3.工程定额的编制原则

(1)水平合理的原则

定额水平主要反映在产品质量与原材料消耗量、劳动组织合理性与人工消耗量、生产技术水平与施工工艺先进性等方面。建筑安装工程定额作为计算、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定额水平必须符合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不同的定额水平不同。确定定额水平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① 根据定额的作用范围来确定。

② 根据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来确定。

根据作用范围确定定额水平是指编制行业定额(如国家各行业定额)用以指导整个行业时,应以该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定额的水平;编制地区定额(如地区预算定额)用以指导某一地区时,应以该地区该行业的平均水平作为定额的水平;编制企业定额(如企业施工定额)用以指导某一企业时,应以该企业的平均先进水平作为定额的水平。

定额水平的确定,不仅要坚持平均水平或平均先进水平的原则,还必须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也要防止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来确定定额水平。

(2)技术先进的原则

技术先进的原则是指在预算定额编制过程中,应及时采用已成熟并已推广的先进施工方法、管理方法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等,以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断推广、使用,有效地提高整个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在每次定额的修订、编制时,根据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发展的新情况,对定额水平予以适当提高,保证所修订、编制的定额的总水平略高于历史上正常年份已达到的实际水平,与现阶段建筑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基本吻合。

但要注意的是技术先进性的成熟度,对于比较成熟且已具备普遍推广条件的技术才可以反映到定额水平中;对难以立刻实现的先进技术,不应反映到定额水平中。

此外,各种定额的确定还应该以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质量标准,在达到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确定定额水平;应充分考虑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产安全,对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应该减少作业时间。

(3)简明适用的原则

1)定额项目划分粗细合理。定额项目划分要粗细恰当,项目划分粗了,形式简单,但定额水平相当悬殊,精确程度低;项目划分细了,精确程度高,但计算复杂,使用不便。

2)步距大小适中。步距是指同类型产品(或同类工作过程)相邻定额项目之间的水平间距。如现浇混凝土,相同材料结构尺寸的混凝土等级有C10、C15、C20、C25、C30、C35和C40等,如果把所有等级的混凝土在定额中都编制出来,步距就太小了,定额内容太多、太杂,不便于使用。但如果只列出C10一种,步距又太大,也不便于使用。显然,步距大小与定额的简明适用程度关系很大:步距大,定额项目就会减少,但定额水平的精确程度就会降低;步距小,定额项目就会增加,定额水平的精确程度就会提高,但编制定额的工作量会加大,定额的内容也会增多,计算和管理都会变得比较复杂。

3)文字通俗易懂,计算方法简便。定额的文字说明、注释等应明白、清楚、简练、通俗易懂,名词术语应该是全国通用的。计算方法力求简化,易于掌握和运用。章节的划分要方便基层使用。计量单位的选择应符合通用的原则,应能正确反映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定额项目的工程量单位要尽量与产品计量单位一致。计量单位应采用公制、十进制或百进制。

4)定额的“活口”设置恰当。所谓“活口”是指在定额中规定当符合一定条件时,允许定额另行调整。在编制定额时尽量不留“活口”,对实际情况变化较大、影响定额水平幅度较大的项目,确需留“活口”的,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尽量少留“活口”。即使留有“活口”,也要注意尽量规定换算方法,避免采取按实际计算。此外,还要尽量减少定额的附注和换算系数。

4.定额编制的方法

(1)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是一种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即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具体活动进行实地观察,详细记录工人和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消耗,测定完成产品的数量和有关因素,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出可靠的数据资料。常用的技术测定法包括测时法、写实记录法和工作日写实法。

(2)经验估计法

根据定额员、技术员、生产管理员和技术熟练工人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生产某种产品或某项工作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数量进行分析、讨论和估算后,确定定额消耗量的一种方法。

(3)统计计算法

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编制定额的一种方法。

(4)比较类推法

即在同类型项目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用技术测定法编制出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