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名校就像LV的包
名牌与名校的示范效应,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崛起中的中国中产人群。
社会精英阶层的沽名钓誉,是上流社会有意无意的暗示。这个幻象搭建了中国高考之外的另一座独木桥——留学去名校。
英国华威大学前任中国首席代表郑文强老师曾说过,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英国大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牛津、剑桥,另一类叫其他(或者非牛津、剑桥)。这个概括很风趣,其内涵也很丰富。
当然,英国的名校并不仅仅是“牛剑”,但毕竟是少数,在美国、澳洲、加拿大,道理也是一样。
名校就像LV的包,质量上乘,在绵延的历史中,散发出经久的魅力。
牛津、剑桥,还有被历史尘封的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都有着近千年的宗教和岁月传承,像手持斧凿的匠人,从中世纪前夜就开始千锤万击地打磨。
那个时候,全世界范围里,大学还是个罕物,凤毛麟角。即使在今天,英国的大学总数也不过一百二三十所,迎合了人们匮乏感的心理需求,于是教育中的名牌渐渐诞生了。
当然,品牌的传播还是会受到地域和时代的影响。据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拜见当时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曾国藩时,大谈自己在美国名校的经历,曾国藩对“耶鲁”不以为然(很可能是毫不知情),对这个夸夸其谈的所谓“名校”毕业生并无好感,不过鉴于当时去过美国的中国人还不多,便让容闳跑跑腿,督办引进美国技术、建造兵工厂(这就是后来的江南制造局)。
要知道,曾国藩的时代,中国正处在被迫对外开放的初期,先进国家的教育品牌也才刚刚进入。
最近四十年来的主动开放时期,中国人对国外“名校”和“名牌”的认同感大大提升,而这种认同很快变成了挥之不去的诱惑。
国内名牌的匮乏和名校的贬值,很大程度上导致对LV们和“牛剑”们的神话。
同时,名牌与名校的示范效应,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崛起中的中国中产人群。
我在诺森比亚大学的英国同事Jamie曾说,“虽然我不会汉语,但我能感觉到,你们中国领导人的口音是多种多样的。而听一听英国历届首相的演讲,你会发现,他们的口音都一样。为什么?他们都是英国贵族学校出来的。”
毫无疑问,社会精英阶层的沽名钓誉,是上流社会有意无意的暗示。这个幻象搭建了中国高考之外的另一座独木桥——留学去名校。
我个人对教育之外的名牌没有太多概念,后来听我爱人说,LV的材质竟然不都是全皮的,有革的、有帆布的,于是我这个比较看重“质地”的消费者,立刻对LV产生了怀疑。
这就好比对学校的选择,品牌固然重要,但还需要深入到肌理,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真正需求。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没有选择斯坦福,而是去了里德学院(Reed College)。
把乔布斯的理念化作实实在在的iPod、iPad、MacBook、iPhone、Apple Watch的大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当年也没有去名校,而是选择了工业设计方面很有影响力的英国诺森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
名校就像LV的包,万众瞩目,有档次,有面子,但如果名校成为迷信和神话,我担心就会像抚摸一件不是真皮的LV的包,产生失落和尴尬。
当然,更实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承受名校的压力?据说美国的一些名校开始驱逐成绩不好、表现不佳的中国学生。靠金钱、权势、手段通往名校令人不齿,不齿于教育的庸俗化。美国名校的举动,让世界看到了教育名牌真正的价值和底线!
名校和名牌傲立在那里,而我们的解读可能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