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典看法:读点法律避点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P2P清零之后的路该怎么走

2020年11月27日,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财经》年会2021:预测与战略”大会上演讲时指出:“互联网金融风险大幅压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约5000家,逐渐压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有观点认为,P2P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所有的P2P平台全部清零,是否就意味着P2P的时代真的彻底结束了?“完全归零”的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信息?如果P2P就此谢幕,还有哪些问题无法根治?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什么是P2P。我举个例子。张三是个生意人,生意的规模很小。受疫情影响,张三的资金链出现了些问题,需要几万块钱。他想找银行贷款,但银行需要提供抵押担保。一听说要抵押,还需要各种证明材料,整个办下来得等好几个月,张三觉得太麻烦了。要不去找亲朋好友借钱吧?可是一通忙碌下来,张三这才发现,平日里称兄道弟看着热闹,真到了要借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朋友。

这时,李四找上了张三:“我认识几个人,他们能把这笔钱借给你。我介绍你们认识,就收点撮合的辛苦费。”为了让出借的人信任张三,李四又对出借的人说:“张三是我的好哥们儿,从小知根知底,他要还不上钱,我替你催收,你只管放心拿钱。”

李四的这种商业模式,便是P2P的雏形。

其实,P2P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像张三这样的中小企业、个体户、贫困家庭贷款难、审批复杂、流程慢的问题。它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出资借钱给借款人,不像银行理财需要高额的投资门槛。P2P模式下,甚至可以1块钱起投。之后,P2P模式遇上互联网+,犹如干柴遇到烈火,张三在手机上一点,就能在李四的平台上发布需求。李四也不用再费尽心思去寻找张三这样有贷款需求的商户,张三借到了钱,李四赚到了中介费,三方共赢。

听起来无限美好,但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

2007年,中国首个P2P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借款人提供个人详细资料后,平台将对其进行一系列审核和信用等级评估,给予一定授信额度,借款人基于授信额度并借助平台发布的借款标的筹集资金。据统计,2007年到2011年,全国网络借贷平台大约有50家,活跃的平台只有不到10家,截至2011年底月成交额大约为5亿元。

2012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来到了城市,也带来了一大批流动人口。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说,国家必须鼓励最能吸纳劳动力的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而这种时代的新潮流,传统金融业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P2P伺机而动,悄悄探出了头。2013年,P2P借贷平台数量达到514家,同比增长105.6%。截至2012年底,月成交金额达到30亿元。

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个别平台管理粗放、平台倒闭的情况。2013年初,央视多次报道P2P网贷,表明社会开始把网贷当成一个行业看待。但那一年,微信才刚刚兴起,“双十一”还没成为全民狂欢,共享单车的普及更在“遥远的”3年后,“互联网+”还是一个新名词。

由于缺乏行业监管,存在不少法律空白,P2P平台没有像银行那样受到严格监管,可以服务很多银行服务不了的用户。作为一个中间平台,P2P平台不需要向央行缴纳存款准备金,也就意味着它不具备银行那样的兜底能力,客观上存在倒闭、跑路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投机分子盯上了P2P。他们只需要网上购买一个借贷系统的模板,租一间办公室,就可以上线集资。光2014年一年,P2P平台数量就增长了3.3倍之多。P2P平台里,e租宝可谓一等一的“网红”了。成立不到一年,它就独家冠名京沪高铁e租宝号动车组。别人家的年会都是在酒店,e租宝直接包下了人民大会堂,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根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15年9月,e租宝单日成交额达到了3.45亿元,为各P2P平台规模之最。e租宝涉及的用户iD共901294个,累计充值581.75亿元,累计投资745.11亿元,95%的业务都是虚构,压根儿不存在借款人张三。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在一番繁荣的景象下,P2P成了“灰犀牛”。2015年12月3日,公安机关从e租宝深圳分公司带走了40多个人。几天后,e租宝在北京的两处场所被公安机关调查。很快,多地公安机关对e租宝网络金融平台及其关联公司涉嫌犯罪问题立案侦查。2017年9月12日,北京一中院公开宣判e租宝案:涉案公司被判罚金近20亿元,两名主犯被判处无期徒刑,罚金分别为1亿元、7000万元,另外24人分别被判处3到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e租宝“爆雷”,在P2P行业引起了恐慌,越来越多的P2P公司应声倒地。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出现提现困难、经侦介入、跑路、延期兑付、网站关闭等问题的P2P平台多达566家,平均每个月就有47家P2P公司爆雷。2016年8月,第一个P2P借贷行业国家监管政策出台。北京互金整治办要求各机构于2018年10月15日前完成自查。巅峰时期多达5000多家的P2P公司,截至2018年底仅剩下509家。

随着普惠金融的推广,P2P平台的生意没那么好做了。银行纷纷推出小微贷款业务。张三不再需要找李四借钱了,银行的利率比李四低,而且过程公开、透明,线上也能申请。

P2P网贷最后一次大规模登上新闻头条,可能是爱钱进、网利宝等平台的爆雷事件。这些平台由于涉及明星及公众人物的代言,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再一次给大家科普了公众人物广告代言的法律风险。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P2P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并不意味着P2P行业的终结。更准确地说,它表明的只是监管层对P2P网贷的明令禁止和取缔,只是数量和形式上的清零,是国家对P2P网贷风险的重视并重拳出击,这也意味着这个市场将被进一步规范。要彻底解决P2P网贷带来的问题和已经造成的危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后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蛋壳公寓,像极了它的老前辈P2P。这个行业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尚在潜伏中的危机,不该被轻视。e租宝案判决生效之后,北京一中院于2020年1月8日发布了e租宝案首次资金清退公告。e租宝非法敛财集资500多亿元。据媒体报道,以追回最少100亿元计算,可用于返还受害者的资金比例至少为20%。

严厉的法律制裁和部分资金的清退,也算是给了受害者和社会一个交代,而惨痛的损失和教训,最终只能由受害者自己承担。如果不是国家介入整治,后果将不堪设想。

爆雷的又何止e租宝一家?遭受损失的,又何止e租宝平台的受害者?伴随着监管层的整顿清退乃至全面清零,不管是已经爆雷的还是没爆雷的P2P平台,接下来都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问题。怎样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资金安全,是每个用户都关心的问题。好在监管层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保障平台有序清退。

有人提到,P2P俨然成了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圈钱的代名词,只留下了心碎的人们和一地鸡毛。其实,P2P本质上并没有错,有错的是不法分子,是法律制度和监管上的不完善。

P2P用惨痛的代价使人们被动地提高了风险意识。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中,482家非银企业的收入利润率为3.10%,P2P用比企业利润率高出四五倍的噱头吸引投资者,这本就是不正常的行为,投资者在这个阶段就应该提高警惕。然而P2P公司牢牢抓住了投资者的贪念,承诺“保本保息”,降低投资者的疑虑。从人性的角度而言,老百姓们是不能接受金融产品的风险性的,刚性兑付的产品在市场中会更受投资者的追捧。

在后P2P时代,一些新的变化开始出现:P2P的部分业务已不知不觉融入了其他金融产品中;部分银行开通中小企业快速贷款通道;P2P公司曾经引以为傲的“审核快,放款迅速”的优势,也出现在了相对保守的银行业内;互联网巨头们也推出了旗下的金融贷款类业务,基于用户真实消费、收入经营数据去预测、评估借款人的偿还能力,显然比P2P模式中约等于“裸泳”的信用监管体系更为保险、稳妥。

我们不能把这种变化视作因祸得福,因为还有很多受害者的损失无法挽回,不少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仍未消除。但至少,踩过坑之后,我们的社会在一点点进步。监管层目前的动作,仍不能确保万无一失。用户自身要积极采取法律措施维权,相关部门也要责无旁贷地牵起头来,不要让手无寸铁的投资者淹没在金融市场的大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