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3.0:挟天子以令诸侯PK奉天子以令不臣
汉末三国的第三个焦点话题是:天子。
围绕黄河的战略规划,袁绍可谓捷足先登,占尽先机;曹操虽然慢了半拍,但也并未掉队。于是,接下来双方的目光又落在了一个叫作“天子”的“奇货”上面。
当初,沮授献上“河北策”的时候就提出“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这一可能选项,以此实现“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的远景目标。公元196年,看到汉献帝东归洛阳,沮授又主动找袁绍聊天,向他提出了“挟天子策”(《三国志•袁绍传》)。具体来说,就是“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沮授这次建议的内容与上次大体一致,唯有一处不同:之前是让皇帝回到雒阳旧都,现在是把皇帝弄到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河南安阳北郊)新都,这样就可以牢牢地把皇帝攥在手中了,同时也使原本偏处北端的河北变成了整个帝国的中心。
这是一个把“河北策”变成“天下策”的大好机会,可惜却偏偏遇到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主公。在袁绍眼中,“迎大驾”这件事情太麻烦,稍有怠慢就会引起皇帝的不满,引发内部的动荡,而且还会给其他诸侯以口实,搞不好就会像董卓那样成为群雄围攻的箭靶。这种内外都不安全的事,干不得!再说,自己现在已经手握重兵,名重天下,再去给自己找个主公,犯不着!于是,天子与河北擦肩而过。
河北不迎,河南迎。
如果说袁绍在河北住的是一所宽敞的高宅大院的话,那么曹操则在河南与吕布、陶谦、刘备、杨奉等各路诸侯窝在逼仄的危房荒院中,大家为了尺寸之地常常争得不可开交,再加上时不时过来踹门的袁术、马腾等人,曹操虽说有了点家底,但始终伸展不开手脚。情急之下,备受煎熬的曹操甚至一度动过依附袁绍的念头,要不是程昱劝他死扛,估计现在已经住到袁府的门房里了。
好在曹操遇到了毛玠。虽说是首次聊天,但一听到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三国志•魏书•毛玠传》),曹操就眼前一亮。正如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所说,“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有了天子也就有了天下,这等“奇货”怎能不赶快下手?
曹操与毛玠名为“奉天子策”的那场聊天是明确而具体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但真正实现起来还需要再加两场聊天。
一次是曹操与荀彧等人的群聊(《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聊天中,荀彧系统规划了天子这一老旧“产品”的全新价值和市场定位:“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随后,曹操果断出手,迎到了天子,也逐渐赢到了民望、雄杰和英俊。
另一次是曹操与董昭的私聊(《三国志•魏书•董昭传》)。聊天中,董昭认为,天子如果继续待在雒阳,那曹操必然受到诸多掣肘,要想控股朝廷而非参股朝廷,那就“惟有移驾幸许”,把天子弄到许县去。于是,天子就到了许县,许县就变成了许都,“河南策”就变成了“天下策”。
接下来的情况,就不多说了。后悔不迭的袁绍,先是亡羊补牢地劝曹操把皇帝迁到离自己不远的鄄城,计划落空后,又索性亲自率军进攻许都。结果,一场官渡之战使河南、河北都变成了曹操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