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任务
现世纪元2039年,面对地球形式的逐步严峻,一项名为“第二家园”的火星改造计划在联合国大会上被提出,其中包括夏国、米国、熊国、梵国、欧国等在内的21个国家代表签署了参与该项目的协议,初步计划在火星建立起临时基地,以修建大量温室气体工厂,改造火星大气。
由于火星两极覆盖有大量干冰,地表还蕴藏有大面积冰层,如果能让这些干冰气化,冰层融化,就能在火星表面形成大气层,抵挡紫外线,并形成大量液态水,这是生命形成的基础。同时科学家还发现了一种超级温室气体,八氟甲烷,可迅速提升火星上的温度,有望在百年内完成大气改造这一目标。
到2054年,各国建立起完整的火星智能基地,其中近千台人工智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火星上的地质地貌、气候变化、新型能源等各种探测,人们也对火星上的具体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火星地图不断精确并扩大,为以后人类登上火星做准备。
现世纪元2082年,莫曼德·皮尔斯教授针对类地行星改造提出一系列理论,使得改造计划有了一套清晰完整的理论基础,这大大加快了计划进程速度。此时火星大气变厚,地表冰层融化,大片海洋正逐步汇聚。
到2127年,随着大气改造的基本完成,土壤改良取得重大成效,经过长达近两年太空漫游后,第一批前往火星的树木被顺利移植,并开始茁壮成长,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此外,数万台人工智能也已开始在火星上修筑小型城市,为人类移民做好提前准备。
现世纪元2146年,航空技术与医疗技术已具备让大量人类长期太空旅行的条件,马斯科公司下的第一批太空移民者经过长达一年零三个月的旅行,已成功抵达并居住火星,证明了星际移民不再是幻想,“第二家园”计划圆满成功。
随着火星移民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价格也是在不断攀升,移居火星的人大致分为四种:一是厌倦了地球,向往于火星渴望体验新生活的;二是为了探寻火星上的商机,期待在火星发财致富的,这其中大多数是企业家;三是想亲自探索火星各种真实情况,想更具体地了解火星的,这其中基本都是学者或科学家;至于最后一种,则纯粹是为了炫富装逼的,不过这类人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更多民众星际移民的需求,现世纪元2176年,刚结束空间压缩技术研究的林松雨接到了指导设计星际空间隧道建造的项目。
在长达11年的艰苦奋斗中,林松雨和他的团队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2187年建成了世界第一个跨越星际的空间隧道:
虽说建造者们已基本都是人工智能,但面对地火两星的轨道运动问题、能量支撑问题、太阳黑子的影响,以及宇宙间随时可能爆发的陨石雨等等,每一个无疑都是几乎不可解决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讲,各种庞大到数以十万计的数据只要有任何一个在小数点前两亿位之内出现一丝差错,都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据测算,考虑到飞船的一般行驶速度,林松雨敢保证,太空航行的时间将从此前的9到11个月缩短至25到28天,这不仅将极大得提高经济效率,为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更是让得以后的太空旅行能够普及成为可能。
但在星际空间隧道正式开通前,还必须深入隧道进行各项指标的实际测量,以确保万无一失,身为整个团队理论指导总监的林松雨,义不容辞地参与了数据监测的任务。
一座如小山般大小的飞船发射基地中,宽达数公里的发射广场上,一艘直径约为两百米的海蓝色椭球形的探测飞船如一颗水晶球一般悬浮于半空之中,准备随时起飞。
轻便型宇航服着装就绪,一身银装的林松雨从袖口拿出一张卡片,不,这其实是一部由荧光材料所制的薄度如纸的智能手机,上面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影像。
这是他的女儿,取名为可慧,寓意可爱聪慧,但在四年前,可慧的母亲在一次恐怖袭击中丧生,那时他开展项目已达七年多,所以只好把她安顿在她外婆家,自己好专心地进行项目的建设研究。因工作而缺少了对女儿的关心与照料,这成为了他这几年来最大的愧疚。
如今只要再把这最后一次任务完成,整个项目就算是正式完工了,他向女儿承诺,这之后,要好好花时间来陪陪女儿。
林松雨对着屏幕上的女儿说道:“这个任务完成爸爸的项目就算圆满结束了,照顾好自己,等着我回来。”
然而电话一头回应他的仍是淡淡的一句,“我知道了,你去忙你的吧。没什么事的话我就先挂了。”
林松雨陷入了思绪,良久后,他长长得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收起思绪,他抬起头仰望着遥远星空,目光渐渐变得坚定起来,他向同事莱尼克斯打了一个手势,“准备出发!”。
同行的还有六个人工智能助手,它们会在工作中给予极大的帮助,人类已经无法想象没有人工智能的日子了。毕竟,在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在家庭的地位都甚至普遍都已经比宠物还高了。
“能源系统运行正常;动力系统运行正常;数据系统运行正常;导航系统运行正常;重力系统运行正常;修复系统运行正常;通讯系统运行正常;智能控制系统运行正常;基本生活物资齐全,医疗设备完好齐全,......一切已准备就绪,起飞请指示。”带有标准女播音员语音的中央智能助手飞飞正有条不紊地向林松雨汇报飞船检测报告,询问是否确认起飞。
“起飞!”林松雨短短地回应道。
飞船底部爆发出幽深的蓝光,一股人眼无法看见的波动推动着飞船加速,随着划破空气般的尖锐嗡鸣声的响起,不过几个呼吸间,飞船便划破天际,冲向遥远的太空。
由于空间技术的应用,绝大部分因疯狂加速而引起的超重现象已被消除,即使是普通人,只要稍加训练也可步入太空,并且利用大型离心机与空间技术结合还可制造出小型类重力场,可让人类即使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也能如履平地,自由行走。
飞船一般自动导航,不需要人来驾驶。林松雨拿出自己研发的空间储物手箱,经过一番简单的调控,随着一阵奇妙的空间波动,储物手箱暴涨至一米多宽,打开箱子,里面都是他的行李以及部分仪器。
别看林松雨也就四十来岁的样子,但他可是国际公认的空间理论第一人,如今,只要技术进一步成熟并普及,地球将真正的变成一个村庄,到时人们十步之内便可翻山越岭,出门甚至连交通工具都省了,这将是难以想象的便利,不可谓不是一个造福全人类的壮举。
飞船逐渐脱离地球轨道,进入太空,从这里观望,刚好能看到整个地球,蔚蓝而美丽。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终于要真正爬出摇篮了。”
林松雨心中不禁感叹,殊不知一场精心设计却不为人知的毁灭危机正在慢慢酝酿,等待着他的到来。
时间不知不觉间流逝,飞船逐渐接近了空间隧道。由于空间波动难以用肉眼察觉,因此必须佩戴相关的智能眼镜才能看见,隧道直径接近10公里,这已经是目前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
随着一阵奇妙的空间波动,飞船进入了其中。
星光点缀于天际,有如明珠镶嵌于深黑色的幕布,似真似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