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析

201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软实力需要进一步加强,“缺少一种已然成熟的定型的完备的精神形态,一种足以掌握并协调日益巨大的物质力量并使之获得自由表现的精神形态”。[44]这种精神形态就是核心价值观。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前进的伟大历程中,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价值及其本质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社会主义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价值性?对这些具有抽象意义的理论问题,不仅一般的群众难以回答、理解,就是理论工作者也曾有过疑惑,甚至犯过错误。邓小平在总结党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多次阐释了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等。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体现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把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在这个论断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也是根本目的,同时体现着一种价值追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有助于我们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价值和本质的认识、理解。社会主义应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更高追求在于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民主、法治、文明的和谐社会,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大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

2.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之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的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引起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担忧,它们认为未来的中国会挑战它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冲击它们的世界霸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有自己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也有自己的价值自信和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并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中,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吸收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不断从价值层面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来不拒绝自由、民主、博爱、平等、公平、正义、法治、人权、和谐等这些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并把它们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不是把它们看作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反映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新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指导性。凝练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道路层面上升到价值层面,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了价值之魂,使之成为强基固本的兴国之宝,也有利于加强对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唯物史观的研究。价值问题在哲学领域较早就受到了重视。但在科学社会主义领域,价值、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问题,曾经长期处于我们的视野之外。从核心价值观层面来认识和界定社会主义,必将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发展。作为历史范畴的政治文明,应有具体性的目标规定,这既是理论发展的规律,也是实践的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课题,纳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视野,既可以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研究,也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规律与要求。此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唯物史观的研究视域,有助于推进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研究,有助于推进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为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3.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现代国家的竞争,是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与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相辅相成,是现代国家真正强大的两根支柱。而且,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和信息时代,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能够有效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4.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一个社会要有序协调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可以为人们提供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在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指导下,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地域、血缘、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充分考虑价值观因素和价值观路径,高度重视和加强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46]同时,也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才能保证思想道德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有益文化和腐朽文化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造、腐朽文化得到抵制,实现文化自身的和谐。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战略要求,并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12个词、24个字,清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的认识,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信与价值自觉,同时也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课题。其基本结构如下。

(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当代将亿万中国人凝聚在一起的“根本”、推动其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是什么?那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因如此,我们才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并将之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层面。简单地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就是要使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越来越富强,政治建设上越来越民主,文化建设上越来越文明,社会建设上越来越和谐。这一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愿景,是一个鼓舞士气、凝聚共识、激发活力的价值目标。

1.富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

国家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并将富强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位要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第一,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为什么说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价值目标呢?简单地讲,对富强的追求是任何社会主体的基本需求和前进动力。自人类产生以来,摆脱物质匮乏,不断创造、积累物质财富就成为社会主体的生存所需和基本追求。社会个体如此,民族、国家也是如此。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国家富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第二,富强是人类的永恒梦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利益及其实现是任何社会主体活动的主要动因,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物质保障。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消除旧式分工,克服人的片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47]所以,富强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不仅反映了不同社会主体的生存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体发展的主要动因。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物质财富、追求物质利益的生产劳动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和主要动力。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人类或以狩猎为生,力图生存;或以农牧为本,追求温饱;或以工业强国,追求强盛……虽然凭借的手段不同,达到的境界不一,但对富强的追求,则是一以贯之的永恒主题。

第三,富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一方面,中华民族寻求富强的历史进程也曾被小农意识所缚、为闭关锁国所累,教训惨痛。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取得过辉煌成绩,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中国很早就有富民强国的思想,一代又一代的勤劳的中华儿女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盛世。从西周的“成康之治”始,历经两汉等朝的文治武功,到唐宋时期,更是达到了冠绝宇内的少见盛世。

2.民主:社会主义始终高扬的旗帜

民主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中,民主更是一种核心价值理念。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既是一个价值目标,更是一种政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首先,民主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为什么说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呢?原因就在于,民主是人类共同的政治理想。而且,对民主的追求既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政治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政治目标。

其次,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以推翻专制和剥削制度,建立人民民主的社会为己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实现人民民主而不懈奋斗。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的民主,就没有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在1945年的延安,毛泽东与来访的民主人士黄炎培探讨了历史周期律和民主问题。黄炎培对毛泽东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满怀信心地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48]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为人民民主的实现提供了政治前提;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民主的实现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道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前景。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每一个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49]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立更高的民主制”,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民主更先进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继承了人类政治文明史积累的积极价值,代表着人类民主政治的核心要义和未来发展趋势。从所有权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即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标榜“主权在民”,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国家权力控制在少数人手里。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这是一种“真正实现大多数人享受的民主制度,使大多数人即劳动者实际参加国家的管理”。[50]

3.文明: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第一,文明的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追求。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观,必须自觉遵循文化建设规律,既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文明成果的有益成分,更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文化建设与时代进步同行、与实践发展同步。

第二,文明的作用。在人类发展史上,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对社会主体的实践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体对文明的追求,可以提升个人素养,优化社会秩序,推动国家发展。概括地讲,人类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

同时,建设文明国家,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价值诉求。在革命战争年代,建设文明国家就是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标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一再强调,不仅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相互支撑,不可偏废。[51]

在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党将社会主义文明上升到兴国之魂的高度。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第三,社会主义文明的培养。社会主义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种新型的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文明价值观,既要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还要把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文明与时代进步同行、与实践发展同步。

4.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伟大实践。

第一,和谐的内涵。和谐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即社会关系的和谐。和谐的基本含义是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都处在最佳状态,使整个系统发挥最大的功效。

第二,和谐的作用。为什么要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呢?因为和谐是万事万物存在方式的一种本质体现,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和谐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人类发展史上,和谐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诉求。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产生之前,其他社会形态由于自身的制度局限,都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和谐精神的培养。如何培养和谐精神呢?马克思在他的共产主义理想中做了这样的描绘:“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52]未来理想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就在于它完全实现了各种矛盾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初始阶段,将为最终实现马克思描绘的未来理想的和谐社会准备条件、提供基础。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观

1.平等: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

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也是人类向往的理想价值。

第一,平等的内涵。平等是什么?从价值层面来讲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是一种关于社会应当如何对待其成员的规范性价值。具体而言,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在特征、个性、能力、需求等方面肯定是千差万别的,但他们在作为人、作为社会主体的意义上是平等的。社会应将每个人作为平等的社会成员来对待,确保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都受到同等程度的尊重和照顾。这就是现代社会平等理念的基本意涵。

第二,平等的原因。首先,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告诉我们,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目标在于消灭阶级、消灭剥削,使社会摆脱和超越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让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支配国家权力。因此,科学社会主义在诞生之始就将平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再次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表明,无论在哪个时期,平等都已经内在地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其次,平等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实现人民民主,就必须消灭阶级,使广大人民拥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如果人民群众不能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那就谈不上真正的当家作主;如果人民群众隐性地被分为三六九等,那么人民的主体地位便成为空谈。

最后,平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以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为基本前提。不平等和特权只会造成弱肉强食、恶性竞争的市场风气,最终破坏经济秩序,影响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只有确保市场主体享有平等的权利、机会和地位,引入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形成健康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三,平等精神的培养。首先,通过实现社会公正促进平等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已成为阻碍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缩小贫富差距,使广大群众能平等地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必要手段。

其次,通过以人为本实现平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只有一部分人享受了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那还算不上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人人都从改革和发展中受益,才能切实增进人民福祉,才能实现平等。

2.公正: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公正是当今时代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促进社会公正,对于公正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公正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解决我国正在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公正与效率的争议问题,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问题,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问题。因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主导地位,抵制来自各种自由主义等错误公正观的侵袭,等等。这些重要问题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公正理论予以正确回应。

公正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在不同时代,人们对公正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诉求。构建科学的公正观是当今时代为我们提出的崭新课题。同时,公正也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实践问题。尤其是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公正已然成为整个社会的焦点。就我国而言,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违背公正宗旨的社会问题。例如,在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突破0.47,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同时,整个社会的转型速度加快,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发展成为重要趋势,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进而演变成为以各种极端方式解决相互间的分歧,这对人们的容忍底线构成挑战,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压力。如何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如何保证社会整体发展与每个人的发展相协调?如何让每一位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发展的机会与条件、公正地获取公共资源?这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更涉及和谐社会的繁荣稳定。胡锦涛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正。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逐步建立以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温家宝也指出,公正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正比太阳还要有光辉。由此可见,公正已经得到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已然代替了过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原则,成为指导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针。

第一,公正的内涵。公正作为一种社会价值,是衡量一个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否正当合理的重要标准。一个社会的公正,应当体现在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公正的核心是分配公正。依据政治哲学传统,公正的内涵在于“给予其所应得”,马克思也曾指出,各种公平主张实际上是人们对现存分配形式与自身利益关系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社会公正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合理分配,依据合理的尺度来分配权利和自由、权力和机会、收入和财富等社会资源。

第二,公正的原因。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公正理念是基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出的无产阶级公正理念,比资本主义的公正理念更具优越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保证人民群众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公平和平等,从而保障社会利益分配的起点公正;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作为统一的分配尺度,排除社会产品分配上的垄断和特权,从而保障社会利益分配的程序公正;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使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从而保障社会利益分配的结果公正;坚持人民民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使人民共同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并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保障政治和法律的公正。

维护社会公正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息息相关。社会分配所涉及的权利、机会、财富等社会资源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维护分配公正,才能使人民平等地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同样,只有维护司法公正,才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时能够得到有效补偿。人民的利益不只是物质利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权利意识也日益增强。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价值已成为人民迫切的期待和需求。只有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才能让广大人民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奔头,才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真正让人民满意。

第三,公正精神的培养。在当今中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也是党和国家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培养公正精神,要做到:

首先,始终坚持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公平正义并非抽象的口号,需要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来保证。恩格斯告诉我们,“社会的公平或不公平,只能用一种科学来断定,那就是研究生产和交换的物质事实的科学——政治经济学”。[53]也就是说,要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的呼吁,而要遵循“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即政治经济学规律。历史证明,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公正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才能为社会公正的最终实现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其次,抓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和社会体制改革,缩小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居民在收入、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权利和资源分配上的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严厉打击腐败、特权等不公正现象,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弊端。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决心和勇气,推进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各项改革。

3.自由: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

第一,自由的内涵。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自由是改革和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倡导和促进自由的实现,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自由的作用。自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是“中国梦”的核心意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不只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保证人民能够充分享有自我发展、自我自现的条件和自由,使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地发展,都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需要保障人们所拥有的言论等基本权利和自由不受干涉,又需要提供给人们自由发展的资源和条件。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各项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扩大人民的自由,使每个人都能有更多的权利、机会并且在更完善的社会条件下来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梦想。

第三,自由精神的培养。自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个体能否实现自由、实现何种程度的自由,在根本上取决于其所处社会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自由受到多重因素的限制。首先,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其次,精细的现代分工体系使人片面化发展,人的各种本质、需要和能力由于狭隘的职业限制而遭到压抑;最后,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使人成为商品和金钱的奴隶,所有人都处于异化、不自由的状态。社会主义最初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压迫、片面化、异化等不自由现象的反抗中诞生的,并以共产主义的自由理想为前进方向,因此自由是社会主义内在固有的本质和要求。如同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54]社会主义不仅要消灭一切不自由的制度根源——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且要充分保证人们发展自由个性的物质和时间前提,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做好准备。

4.法治: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倡导和推进法治建设,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重要意义。

第一,法治的内涵。不同社会的法治理念具有不同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项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大内容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二,法治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将执法为民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既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因而具有彻底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还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社会主义法治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之上,要求民主立法、人民监督,将服务大局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全面服务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不断增强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能力,实现法治与民主政治的统一。综而论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将法治与民主政治统一起来,目的在于真正实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其他社会的法治理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第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建设中始终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使法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坚持把法治建设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实际,既注意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立足于中国国情,不照搬别国的法律制度和政治体制;坚持把法治建设的基础放在制度建设和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上,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文明水平。[55]

在当前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还应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着手,具体途径包括:首先,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新法律和修订旧法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尽快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次,加大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力度。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再次,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实行司法公开,加强对司法权力的监督,打击司法腐败;提高司法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冤假错案发生。最后,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此外,还要加强执法监督,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确保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三)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缺少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健康社会风尚的形成就无从谈起;没有个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社会风气的净化便是空中楼阁;不提升人民群众的情操修养,全民族精神气质的升华也会遥遥无期。共性需要表现为个性,普遍需要具体到个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缺失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向每一个中国公民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要求。

1.爱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最稳定的文化基因。自古以来,舍身为国者荣,卖国求荣者耻,一直都是国人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时至今日,经过数千年的沉淀特别是百年来反帝自强斗争的洗礼,爱国主义已然内化成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构成了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第一,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爱国主义是强调个人与国家之间相互支撑关系的学说,也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感性认同,表现为个人生活方式中的一系列选择。国家通过历史文化、生活保障、安全环境等多种渠道支撑起个人生活的意义与条件。但这些支撑在日常生活中过于稳定,以至于只有在这些支撑崩溃的时候,众多个人在漫长的重建过程中才体会得到这些支撑的可贵。中国人民将历史上反复取得的这种经验积累为爱国主义的学说与感情,并将之上升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形成了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舆论环境,进而塑造了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第二,爱国的原因。中华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实践中,经验性地得到了必须将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结论。甚至许多历史不及中国悠久、地域不及中国辽阔、文化不及中国灿烂的民族,也高举着爱国主义的旗帜。各个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之所以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正在于爱国有着多方面现实的原因。把这些原因总结起来加以归纳,可以分成三类,即基于个人视角的原因、基于阶级视角的原因以及基于国家视角的原因。

从个人的视角来看,公民应该爱国。首先,公民的生活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而这正是国家提供的。认为其他国家会为中国公民的福利而奋斗,那是无视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多次为异族入侵、国破家亡教训的幻想。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中国就会再次成为帝国主义逐利的战场,个人的一切发展就只能沦为泡影。就心理层面而言,正面的国家身份认同能够带来安全感和自信,而对国家负面的感情则造成不安全感和心理上的虚弱。其次,公民只有爱国,才能正常参与国际交往。现在世界仍未大同,民族国家仍然是除去性别之外个人首要的身份来源,表现为公民的国籍。无论个人特点如何,国际社会首先关注的是个人的民族国家身份,即国籍。如果一个人不爱国,而是相反,力图抹去自己的国籍印记,将无异于挑战国际惯例和礼节,失去正常进行国际交流的基础。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爱国意识,原因就在于此。

从国家的视角来看,公民也需要爱国。首先,现代民族国家的合法性源自本民族成员对国家的认同。古代国家的合法性源自神话或神授,而现代国家的特点则是以成员的心理认同为基础。如果公民失去对国家的认同和感情,那么一方面国家将必须使用暴力来维持自己的存在,而不能用文化力量来凝聚公民的支持;另一方面将导致国家合法性的危机,而近现代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重建这种国家合法性的过程将极为漫长,代价将极为高昂。其次,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任务,需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才能够完成。而这些资源,无论是经济的还是人力的,都分散在为数众多的国民之中。在公民缺乏对国家的感情的时候,动员这些资源将是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一旦丧失了国民的认同和支持,以及与这种认同和支持相匹配的资源,工业化和现代化注定就难以为继了。一旦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的落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沦为空想。动员国内公民力量以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也离不开公民层面的爱国主义。

第三,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当前无论是谁,坚持爱国主义几乎得到所有人的一致认同。这一结果表明,与人们的预期不同的是,即使是青年人,对民族国家的情感也是非常深厚的,对爱国主义这一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高度接受的。在当代中国,热爱祖国是绝对的主流,不认可爱国主义的只是个别人。

反对爱国主义的声音主要来自自由主义者。在自由主义者的眼中,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值得公民去爱,而是只有特定的国家才值得去爱。他们把这种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爱国主义称为“理性之爱”。实际上,自由主义对爱国主义的质疑和反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另外,自由主义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也是非常功利主义的。

与自由主义质疑乃至否定爱国主义相反,极端民族主义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极端民族主义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民族分离主义,另一种是非理性爱国主义。

民族分离主义者认为,一个民族对应一个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就应该有多少个国家。民族分离主义者的理论也是说不通的。作为极端民族主义者全部信念支撑的一个民族对应一个国家的教条本身就是完全独断的。多民族国家是常态,单一民族国家才是例外。非理性爱国主义者则把中华民族的利益进行了无限扩张和想象,而堕落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看法认为,只要打着爱国的旗号,什么都可以干;只要把某种做法与国家利益挂钩,那这种做法就具备了合法性。非理性爱国主义者或狭隘民族主义者没有想到,如果将所谓“民族利益”和“爱国行动”泛化,它们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面对爱国主义主流中的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不能坐视不管。首先,要直面问题,正视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甚至要估计到其中某些理论泛滥起来的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重视这些对民族国家认同破坏力极大的思潮的影响。其次,要勇于面对,敢于与它们正面交锋。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错误观点之所以对爱国主义的主流产生影响,原因就在于没有针锋相对的观点让公民辨别,以致形成了错误观点的“一言堂”。实际上,真理愈辩愈明,这些错误观点全都是站不住脚的。最后,还要加强对公民的爱国主义正面教育,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来告诉每一位公民,不但要爱自己的祖国,而且要爱得正大光明、理直气壮。

2.敬业:职业道德的灵魂

在当代社会,热爱与敬重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已经成为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规范之一。

第一,敬业的内涵。爱岗敬业体现的是公民热爱、珍视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勤勉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其成员勤奋工作、创造价值为前提的。因此,所有生气蓬勃的社会,都把敬业作为核心价值加以强调,将之作为对自己成员的基本要求。

第二,敬业的原因。从个人角度来讲,需要敬业的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人有表达自己本质力量、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人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只能通过将自己的能力与才干投射到自己的工作对象上,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对象或改变对象的形态,从而在工作的成果中证实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人二重化为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结果,将逝去的工作时间和耗费的劳动力凝结在产品中,并在这个现实的成果中展现自己的力量与价值。其次,人的能力的提升需要敬业。人的多数能力都不是自然具备的,而是后天锻造的产物。锻造的过程,不仅要通过学习,更要通过实践、通过工作。越是敬业的人,实践的程度越深,他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越多,他的能力也就越强。对工作敷衍塞责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占了便宜,少付出了努力,结果却是丧失了实践机会,天长日久,便会技不如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人的性格的完善需要敬业。敬业使人变得严谨认真,有条不紊,明达事理而又坚毅顽强。一方面,工作中有其自身的规律,要求敬业的人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这样的规律;另一方面,工作中往往需要与人合作,又要求敬业的人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与他人交往的要求。这样,就形成了对敬业者性格的锻炼;久而久之,性格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变得适于工作和合作,并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性格魅力来。最后,人的生活需要敬业。无论是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还是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都依赖于经济收入。而在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里,人所取得的社会产品的份额是与他的劳动成果直接相关的。越是敬业的人,他的劳动成果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社会给予他的回报自然也越多。总而言之,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敬业是一种可以对自己有多方面回报的美德。

第三,敬业精神的培养。当前,无论是从绝对水平来说,还是从相对水平来讲,中国公民敬业精神的现状都不容乐观。面对敬业精神失落的问题,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对策。针对客观的体制原因,要有深化的改革。只有让公民感受到不劳而获的情况进一步减少时,公民勤勉敬业的美德才会得到恢复和提升。当中国公民爱岗敬业的收获高于其他国家,而投机钻营的现象由于遭到打击而几近绝迹的时候,其敬业精神便会拥有比其他国家更好的土壤。针对主观的思想原因,要加强公民素质教育,形成劳动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把一定程度上被扭曲的社会风气再扭转过来。主流舆论要有明确的态度,对以奢靡享受为荣的现象要立场鲜明地加以抨击和批判,对敬业爱岗、勤勉努力的典型要不遗余力地加以表彰和宣传。在形成敬业精神普及的现实条件的同时,将敬业精神铭刻在公民的头脑里,敬业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中国公民普遍具备的道德品质。

3.诚信:公民道德的基石

诚实守信是人类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品质。诚信既是个人道德的基石,又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加强公民的诚信品质。

第一,诚信的内涵。诚信就其内涵而言,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这两方面既有所区别,又可以互训使用。

“诚”的内容又包括两方面:一是真实,二是诚恳。真实的意思是不有意歪曲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真实与诚恳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诚”的基本内容。“信”字由人字旁加一个言字组成,指的是人说话要算数,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要言而有信,诺而有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诚信的内涵是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它需要由更高、更重要的价值来引领和统率。当诚信的要求与更高、更重要的价值相冲突时,诚信需要服从那些更高、更重要的价值。例如,当诚信与爱国相冲突时,诚信就应该服从爱国。

第二,诚信的原因。诚信是各个文明都加以珍视的基本价值,而中华民族更是把诚信作为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特点之一,认为人无信不立。西方社会步入近现代之后,由于市场经济履行契约的基本要求,开始把诚信作为最重要的个人品质加以强调。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之后,契约精神所要求的诚信维度也越发被凸显出来。它的前提有二:一方面,公民把自己的利益看作与其他人对立的,排斥其他人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公民在现实中是相互依赖的,他们只有在交换合作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利益。调节这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关系的办法,就只能是预先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彼此约束的方式来限制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冲动,签订契约。但人们发现仅仅契约本身并无法解决自利人相互依赖的问题,而必须引入诚信的道德维度,市场经济的运转才真正可能是平滑的。换言之,如果没有诚信,公民生活于其中的市场经济就会陷入不可克服的混乱之中。正是这种必不可少的契约之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诚外信一起,构成了今天中国公民诚信品德的两种原因。

第三,诚信精神的培养。今日中国公民诚信品质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既有很多诚实守信的楷模,也有不少无信无义的败类。公民诚信问题时有发生,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方面,功利主义的兴起与传统道德的失落造成一些人不再把诚信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安身立命之本,人们内心支撑结构的变化造成了诚信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契约体系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还是一种制度建构,而目前后者在我国尚不完善,给了违约之徒以可乘之机。

加强诚信精神的培养,首先要加强人的道德修养。作为安身立命基础的诚信,是君子生活方式的特征之一。这种诚信不需要额外的制度加以保障,也不需要专门的惩罚来加以规训;人内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和生命意义的寄托,是其最好的保证。但随着小农经济为开放的市场经济所取代,个人利益的合法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公民的价值体系中利益的地位被抬高了,道德压力的强调减少了,终于形成了二者的僵持局面。当利益的算计压倒道德考虑的时候,人便表现不出诚信精神;只有道德考虑超过利益算计的时候,公民才能够表现出诚信品质来。也就是说,在功利主义与传统道德并驾齐驱的时候,在利益算计与道德考虑等量齐观的时候,公民并不能保证总是表现出诚信品质来。这便是当今诚信问题时有出现却又不至于泛滥成灾的一个原因。针对这一症结,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是加强宣传和教育,在增加诚信的舆论气氛的同时,适当地减少对市场经济功利主义的强调,以改变公民头脑中对二者的衡量,让诚信能够稳定地战胜功利,从而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

因此,加强诚信精神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公民的教育,从主观上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给予国人的道德感;另一方面要建立对公民的制度化引导,从客观上改变中国公民面临的利益选择。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基本解决中国公民当前面临的诚信问题。

4.友善:社会和谐的润滑剂

现代社会友善的公民关系推动了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因此友善也成为公民的核心价值规范之一。

第一,友善的内涵。“友善”直接的意思就是像朋友一样善良,寓意是互相帮助和互相祝福。互相帮助意味着在其他人处于困境时要助人为乐,互相祝福意味着在其他人不需要自己帮助时心态良好。具体来说,友善需要公民做到待人平等、待人如己、待人宽厚与助人为乐等基本方面。

第二,友善的原因。友善是人的本质的要求。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某种虚无缥缈的抽象物,而是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关系如何,他的本质就怎么样。在前现代社会,人作为家庭血缘共同体的一部分,其本质不取决于公共空间的性质,而是取决于家庭血缘的情况,虽然这种家庭血缘的情况也是受到社会总体状况的影响的。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的交往关系开始逐渐地突破家族的范围,开辟出社会的公共空间来。这个空间越是扩大,在人的交往关系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人的本质就越取决于公共空间的性质。这个公共空间实际上又是由个别公民的总和所构成,因此每个公民进入公共空间的方式反过来影响着总体的状况。人的本质需要良好的公共空间,因此需要每个公民都以友善的方式进入这个空间。

友善还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现代社会的形成与相应的公共空间的出现,与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是相伴随的,相应地兴起的是工具理性,创造每个公民都能够从中获益的社会氛围。基于人的本质的要求,基于社会和谐的需要,也基于良好社会氛围的要求,必须提倡友善这一核心价值。

第三,友善精神的培养。在当前有待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对友善精神患有三症:一是公共空间里的冷漠症,二是社会和谐建构上的便车症,三是助人为乐上的恐惧症。

面对公民在友善方面的这“三症”,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加以治疗。首要的任务是建立正向的激励机制,严惩寻衅滋事和敲诈欺骗行为,宣传助人为乐的典型人物事迹,让公民怀德畏法,有心向善。其次,需要改善社会保障制度,不要让公民个人承担无穷大的风险,要让公民有待人友善、涌泉报滴水之恩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因生活困顿而做出让人唏嘘的选择。再次,要健全法制,明察秋毫,不能做出无原则的裁决。原来和了稀泥的案子也要重查纠正,不能冤枉哪怕一个好人。最后,还要加强友善教育,限制私欲的无限发展,抗衡“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让所有公民都能够主动承担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