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丛书》总序
在人类的价值追求中,永恒的信念是找寻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耕耘在这个充满激情的伟大时代,走在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豪迈征途上,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的航程中。朝着信仰的家的方向,我们的内心汹涌澎湃,思考着要做些什么,好让全身的血液能够有序流淌,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丛书》问世了。循着回家之路,构筑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便成了一种责任与使命。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更是千差万别。是什么将个性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拥而不挤?又是什么让身处天涯的人们跨越时空,心意相通?恐怕都是源于价值观的力量。它超越了生存的需要,满足人向上向善的崇高追求;它超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整个社会到处有温暖。它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为国家塑形。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行动,就有什么样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价值。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什么是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勾勒出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彰显时代精神、凝结时代价值、汇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3]这为我们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和思路。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新的事业,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更加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安身立命、奋发进取的动力源泉,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当代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巩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不断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风尚,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魄。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传统,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每个人心底蕴藏的道德良知、道德情感,就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塑造人、培养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把增强全社会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引导人们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行善举。要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5]“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行”是根本、是目的,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其伟大力量也藏之于实践,只有不懈躬行,核心价值观才能于深厚的社会基础中植根。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本质要求和基本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理想信念,又要通过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象征着东北大学精神的校训、校歌、校风等,折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救国”“强国”中一路走来的东北大学,以“自强不息,知行合一”作为校训,集中体现出东北大学的思想精神、文化传统和办学特色。“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既是中国传统的哲学命题,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文化心理的形成和精神构建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并且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其中,“知行合一”语出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王阳明),由东北大学第一任校长王永江在开学典礼上提出作为校训,强调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与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之间的关系。“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句。时任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的张学良,用“自强不息”精神激励学生,勤奋读书,力求上进,树立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已经成为东北大学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薪火相传的永恒精神信仰。东北大学的校歌是1929年由张学良校长邀请刘半农作词、赵元任作曲的。歌词中说:“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斯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这体现出东北大学爱国主义传统以及为世界大同谋德化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东北大学校风“献身、求实、团结、创新”也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精神力量。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东北大学的责任与使命。要使东北大学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使这个思想的世界、育人的世界,形成人人认同、人人实践、人人在场、人人笃行的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多年来,东北大学一直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时代赋予的使命面前,从来不敢懈怠,始终把激情化为行动,用理想标注价值的高度,用信仰耕耘思想的深度,用至善弘扬道德的良知,用奋斗诠释历史的担当。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个富有生命力的新生力量,愿以朝阳如火般的热情,散发日出般灿烂的光辉,照亮前方回家的路,为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拓土开疆。虽学问浅陋,但心志虔诚,谨将这套丛书与学界同仁共勉。
是为序。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田鹏颖
2015年8月18日
[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第3页。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第31页。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163页。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第163页。
[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