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八):明帝国与倭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世易时移

南船北马

在一望无际的中国大陆,陆路四通八达的北方需乘马出行,而南方大地则仰仗舟楫,因而有“南船北马”一说。而在南方,船只最多的当指长江流域以及运河星罗棋布的江南水乡。

长江以北是马的世界,以南则是船的天下。著于汉代的《淮南子》(二十一卷,西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22年〕著)就提及“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胡人指的是北方民族,越人则是浙江、福建一带的住民。汉代的时候,北方民族和越人都是中原之外民族,也就是所谓的蛮族,还未加入中原行列。但是我们由此可知,早在汉代中国人就认识到,前者马术第一,后者舟楫无双。

10世纪之后,北方民族逐步征服中原,最终由蒙古铁骑一举平定了中国全域。他们正是《淮南子》所说的马上世界的霸王。

然而这样的强压遭到了反弹,时隔不久,中原又再度回到了汉人手中,这就是明朝。而其中起到前驱作用的正是越人的舟船之力。

一直以来,蒙古人也和其他北方民族一样不擅长水战。其所说的“舟”,基本上也就是渡河时用的牛皮筏子而已。元世祖率军与南宋军队争夺汉水时,其部将曾献策道:“我们的精兵突骑无坚不摧,但是唯有水战不敌宋朝。应夺其所长,建造战舰,训练水军。”

那时候的元军也吸收了华北的汉人。他们虽然比起蒙古人要更擅长水战,但并不能胜过长江流域的汉人。

事实上,元朝末年兴起的群雄中较有实力的基本上都拥有水军,他们之间也是靠着强大的水军来争夺霸权。屡屡为南宋水军头疼的元朝直到最后也在为舟船之事烦恼。就像后述的那样,当西路红巾军徐寿辉的部队攻陷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时,元朝一侧的汉人部将便议论道:“贼在陆地毫无胜算,肯定会以舟船逼近。”

由此可见,在陆战当中处于弱势的汉人能够对抗元军,关键还在于舟楫之力。同时可以说,这一时代战争的特点就在于汉人充分发挥了舟船的力量。顺带说一下,明朝虽然也有水军,但它们只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最根本的还是由步兵开展的游击战。马匹和舟船确实有强大的机动能力,但是靠此只能占领“点”和“线”,要进行渗透作战以确保“面”,就不得不依赖步兵。在这一点上,明军和元末的群雄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