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朝北归
明朝平定江南之后,终于开始北伐了。如何制定作战的策略?起自盗贼的猛将常遇春提议一鼓作气直捣元之首都,但最后还是慎重派的意见占了上风,他们打算首先攻略山东、河南等中原之地,其后再进逼大都。慎重派的总帅徐达被任命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他们率领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另一方面,元朝方面因失去了江南而萎靡不振,元顺帝还不理朝政,所有事务全都推给了皇太子。这位皇帝虽是最精通汉文化的君主,但身上依然流淌着蒙古的血,他晚年沉迷于藏传佛教的房中术,甚至命令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也成为信徒。这位皇太子是高丽出身的皇后祁氏所生,因此宫里朝鲜宦官朴不花权势熏天。而地方上,此前提到过的河南王扩廓帖木儿仍在和其他将军继续其父辈以来的内斗。皇太子试图利用扩廓帖木儿压制反对派,却被对方先发制人,两度落得弃都而逃的下场。此时的元朝深陷内部纷争的泥潭,根本无力抵抗明军。
率领元军侍奉皇帝直到最后一刻的仍然是扩廓帖木儿。关于他有这么一则逸话。明太祖问臣下,谁是当世的奇男子?他们都推举常遇春,而太祖却出人意料地举出敌人扩廓帖木儿。为此,太祖还让次子秦王迎娶扩廓帖木儿的妹妹为妃。扩廓帖木儿是一位纯粹的武人,有一段时间皇太子任命他做了宰相,但他觉得不合本性,刚过两个月就辞掉了。此后他回归战场,和其父的同僚李思齐等人前往陕西征战。

常遇春像(出自明版《明贤像赞》)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北上节节胜利,二月平山东,四月定河南,七月已经逼近了大都附近的通州。
此时朝中提出坚守大都应战,而元顺帝力压众议,连夜打开健德门,带着皇后、妃子、太子等人逃出大都,经由居庸关直奔元的夏都上都(正式名称为上都开平府,位于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滦河上游的左岸)。
如此一来,徐达等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大都。时为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二日。
此后他们又夺取了山西和陕西。洪武四年四川的大夏国被攻克,同十四年云南被攻克。至此中国本土已基本完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