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八):明帝国与倭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高邮之战

面对张士诚揭起的反旗,元朝急忙设立了淮南江北行省对其进行封堵,行省的行政中心设在了盐都扬州。在这种情况下设立的行省类似于为应对战争而临时设立的军管区。这种做法虽然是由元朝开创的,但后来红巾军也对此进行了模仿。

在此期间,元朝方面试图以高官厚爵对张士诚进行怀柔,但并不成功,反而使刚才提到的扬州城遭到了攻击。此前提及的江南特使达识帖睦迩也一败涂地,后来借着苗军的支援才好不容易卷土重来。

形势如此严峻,元朝决定要放手一搏了。至正十四年十一月,被誉为元朝最后一位贤相的脱脱(1314—1356年,蔑儿乞惕部之人。他一改伯父伯颜的暴政,恢复科举,录用人才,并主持编纂了《辽史》《金史》《宋史》)亲自上阵,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直逼张士诚盘踞的高邮。元军西有来自遥远西域回鹘的援军驰援,东有来自高丽的二万三千人大军助阵,此阵容可谓是元朝兵力的总动员。用这样的军队对阵不足挂齿的淮南盐党,实在是非比寻常。

不过,这里其实是有原因的。元朝认为淮南的盐党和淮西的红巾军有联系,给淮南致命一击将会有利于对淮西的征讨。而且元朝已经失去了淮盐,自然更希望牢牢控制住江南这一宝库。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投入压倒性的兵力以防范贼人蠢动的一种策略。

脱脱的大军所向披靡,击破张士诚军的同时又分兵占领了西边的六合,切断了他和红巾军的联系,并最终包围了高邮城。如此猛攻实在难以抵挡,高邮城中天天都在议论降服之事,唯恐罪大难赦。而进攻的那方也得意扬扬,以为攻陷只是迟早的事。

然而这时出现了一道晴天霹雳,朝廷发来密敕剥夺了脱脱的军权,并勒令全军撤退。这全是因为佞臣哈麻所进的谗言。对密敕内容有所觉察的参谋给脱脱献策,让他切莫开封,应该继续进攻。然而忠诚的脱脱不听,还是打开了封函,并立刻就服从了皇帝的命令。悲声响彻全军,而按照敕命,元朝的大军即日便分崩离析,四散而去。其中甚至有人来不及撤退,因而转投了红巾军,比如赶赴襄阳的铁甲军等部队就成了其中的精锐。

元军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撤退了,这也是因为哈麻的策略。他在从军的高官子弟家中安插了密使,恐吓他们如果密敕到达之时不立即撤退的话就屠杀其全家。

宛如风中残烛的张士诚就此逃过一劫,而另一方面,元朝在这场战役之后转瞬便失去了江南,还使得敌方的红巾军更加壮大了。高邮之战真可谓是左右天下大势的决定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