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并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的宋玉及汉代作家们继续从事着楚辞的创作。

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屈原“乃作《怀沙》之赋”。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的散文作品,一般以主客问答作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楚辞则不同,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是一种诗歌。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增多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在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等这些特点上,都与《诗经》作品截然不同。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乡土文学,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

《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文学家刘向领校中《五经》秘书衔,负责将屈原和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和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所以后人提及楚辞无不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并常以“骚”或“离骚”作为楚辞的代称。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了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创作流派。

本书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名篇,并加以详细的注释,即使现代读者对当时的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等都比较陌生,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楚辞作品,从中领略楚辞的精髓。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但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而且能够反映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演变与继承关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