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明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征三犁”

朱棣的边疆开拓,概括而言,便是向北五次进入漠北草原,其中三次遇敌,两次未遇敌而还,先后沉重打击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这也就是所谓的“五征三犁”;向南进入中南半岛,恢复对安南,也就是古交趾的直接统治;向东南海域派遣郑和六次下西洋。可以说,朱棣完全改变了朱元璋在边防政策上的防御基调。

朱元璋在消灭北元之后,大规模杀戮开国功臣,改而委派诸子在北部边疆进行防御,并命他们不得擅自进入漠北。在明军的严密防御之下,长期遭受打击的鞑靼和刚刚东进的瓦剌,以及归附明朝的兀良哈,都未对明朝展开大规模进攻。但“靖难之役”不仅改变了明朝的政治格局,还改变了明蒙的战略态势。在“靖难之役”中,建文朝廷对燕王采取包夹措施,为此先后抽调开平卫(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宣府前卫、辽东都司、东胜诸卫(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的军队,对北平形成围攻态势。与此同时,朱棣又用计裹挟了宁王朱权,征调宁王节制的北平行都司军队南下增援北平。建文朝廷与燕王的长期内战,导致明朝北疆防御十分空虚。借助这一时机,蒙古各部开始逐渐恢复,并不断进攻明境。此时与中央军队激战正酣的燕王,只能暂时与蒙古各部达成妥协条件,以免腹背受敌。

朱棣即位后,蒙古各部仍然不断南下,袭扰明境,并向明朝索要大量物资。朱棣在“靖难之役”获胜的鼓舞之下,模仿朱元璋的做法,派遣“靖难勋贵”中的第一武将丘福,统率十万军队北伐。但丘福轻敌冒进,全军覆没。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出身于卫所一级的“靖难勋贵”(丘福原为燕山中护卫千户),与开国功臣相比,军事能力相差太远。鉴于武将群体不敷于用,朱棣只能亲自上阵,先后发动五次亲征,利用军队数量上的优势和从交趾获得的火器的优势,三次沉重打击了鞑靼、瓦剌、兀良哈。虽然“永乐北伐”基本实现了战术目标,但在战略上未能彻底征服蒙古各部,明廷仅仅与蒙古各部建立了宗藩关系,封鞑靼阿鲁台为“和宁王”,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不仅如此,为支持连年的大规模战争,明朝耗费了大量钱粮,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永乐十九年(1421)冬,朱棣准备发动第三次北征,户部尚书夏原吉表示国库已空,难以为继,被朱棣下了监狱。朱棣虽然多次深入漠北草原,但从一开始,便不以直接统治这一地区为目标,永乐八年(1410)首次北伐时,朱棣便明确表露了北疆战略的主基调仍然是防御:“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永无事矣。”[3]这一防线甚至比洪武时期的防线更为靠南,也就是说,新防线实际上是收缩了。事实上,朱棣一直没有恢复在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的军事经营,永乐末年,在鞑靼威逼之下,甚至进一步内徙兴和卫(今河北张北县),防线进一步内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