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未知的未知
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究竟是如何构成的?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难题。但如果以已知—未知的维度来划分,或许可以找到一种简化的方式,来描述人类共通的知识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未知三环模型
我们运用未知三环模型,来理解人类的知识结构。
每个人的知识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已知的已知。这一类是指每个人已知的知识,而且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知道。例如,在个人所擅长的专业领域,每个人会有自己熟知的知识,而且很清楚自己在这个领域是擅长的,是自己的优势。一个短跑运动员反复练习已掌握的动作,一个厨师烹饪一道已烂熟于心的菜肴,一个有着多年驾龄的司机驾驶汽车在熟悉的道路上……这一类“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识,我们称为已知的已知。
第二类,已知的未知。这一类是指每个人都有未知的知识,而且每个人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懂这部分知识。例如,超出了自己专业积累之外的知识,对自己来讲就是未知的,完全不懂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对于火箭上天很感兴趣,但火箭的工作原理到底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并不清楚;一名工程师对于产品开发很在行,但对于隔壁营销部门是如何制作营销方案的,很感兴趣但完全不懂……这一类“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我们称为已知的未知。
第三类,未知的未知。这一类是指每个人都有未知的知识,但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无知。每个人的学习成长,必然存有自己未知的未知。以数学学习为例,小学时学算术,无法意识到对于未知数和方程的一无所知;初中时学代数,无法意识到对于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的一无所知。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对于1492年之前的欧亚大陆上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美洲大陆一无所知,而且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一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我们称为未知的未知。
这三类知识有何特点?我们用一张表格来梳理一下,如表1-1所示。
表1-1 未知三环中的三类知识对比
(1)已知的已知。
对于已知的已知,你能提出问题吗?相信你能提出问题。你有答案吗?相信你有答案。因为这个范畴的知识,完全在你的掌握范围之内,无论是提问还是作答,你都了然于胸。举例来说,学过物理的人,有能力提出这样的问题:“船为什么可以漂浮在水面,而没有沉下去?”同样,学过物理的人,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水对船有浮力,且水对船的浮力等于船自身受到的重力。”这就是已知的已知。
(2)已知的未知。
对于已知的未知,你能提出问题吗?你能够提出问题,因为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无知,所以总是能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一个知道棒球这项运动但完全不了解棒球规则的人能够提出这样问题:“棒球是如何衡量胜负的?”提问者可以提出问题,但由于不懂棒球规则,因此他无法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就是已知的未知。
(3)未知的未知。
对于未知的未知,我们不仅无法给出答案,甚至连问题都无法提出,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无知,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个领域的存在。对于这个领域,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得其门而入,无法通过一个问题去叩击它,这就是未知的未知。
面对这三类知识,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通过类比来说明这三类知识,如表1-2所示。
表1-2 未知三环中的三类知识类比
(1)已知的已知。
这像是存储在你个人计算机上的数据库,对于已经存储进数据库的记忆、经验和知识,随时可查可用。由已知带来的高度确定性,会让你有一种很踏实、很自信的感觉。
(2)已知的未知。
这像是面对谷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对于不懂的知识,你至少可以提出一个关键词,作为进入未知的线索。当你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关键词之后,搜索引擎就会列出相应的搜索结果给你。这个过程其实在提示我们,进入已知的未知,方法是确定的,只要能提出问题,就能进入未知。这会让你有一种有路径可循的信心。
(3)未知的未知。
这像是面对一个搜索引擎,你隐隐地感觉到或者完全无法感觉到,在搜索引擎的后面,藏有一个无比巨大的未知世界。但是,这个时候的你,甚至不知道该在搜索框中输入什么样的关键词,不得其门而入,无法打开未知的大门。一个人面对未知的未知,要么是由于完全无知而完全无感,要么是不得其门而入,从而产生敬畏、迷茫和无力感。
未知三环之间的边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变化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老师教导、课堂学习或阅读思考等方式,不断获得新知识。人每次获得新知识,已知的范畴就会扩大一次,就会有一部分未知转变为已知。就这样,随着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人的已知在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未知不断转化为已知,未知三环之间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
人类最宝贵的地方在于拥有好奇心和想象力。随着一个人的已知范畴不断扩大,他的未知范畴也会扩大很多。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已知的增加,必然以更多未知的增加为前提。正如爱尔兰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所说:“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Science is always wrong. If it does not put forward ten problems, also will never solve a problem.)已知的增加和未知的增加,两者互为因果,相互推动。一个人已知的扩展,终有一天会使他认清一个事实:自己所面对的未知世界是无穷大的。他也终会领悟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借助未知三环模型,我们不仅能看到人的知识体系结构,还能看到一个人的成长变化,更能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图1-2至图1-4所示。
图1-2 “保守者”
保守者:一个人活在自己“已知的已知”范围内,受限于过往的已知,束缚于既有的经验,不敢越雷池一步,不愿去探索未知。曾经有这样一个电视广告,一个年轻人的工作就是对着一张张表单盖章,每天都在不断重复这个动作。这样重复了很多年,年轻人已经变成了须发皆白的老人,还在那里继续盖章。保守者的主要特征是,重复解决已被解决的问题。
图1-3 “学习者”
学习者:一个人不满足于已知,渴望去挑战难题,积极学习,获取新知。例如,一个人希望学习一门新的乐器,希望攻克的难题是“如何弹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那么他就要阅读书籍,学习课程,请教老师,大量练习,才能真正弹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学习者的主要特征是,去解决一个自己已知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图1-4 “引领者”
引领者:他们不满足于已知的知识,甚至不满足于已知的问题,他们渴望提出重要的“大问题”,渴望打破已知的边界,真正到达前所未知的未知之境。引领者的主要特征是,提出了一个人们问所未问的新问题,发现了一个人们闻所未闻的新领域。
读到这里,我希望每个人都停下来思考一下,在你的专业领域内,你是一名保守者,一名学习者,还是一名引领者?
一个人,如果想取得领先时代的成就,就必须成为真正的引领者,在“未知的未知”领域开疆辟土。
如果在历史人物中推举引领者,那么毫无疑问哥伦布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492年之前,亚欧大陆的人类对于美洲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美洲的存在。哥伦布其实也不知道美洲的存在,但是当时的哥伦布已经完全接受了地圆说,他坚信如果一直向西沿海航行,就可以到达梦寐以求的东方。1492年8月3日,在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资助下,哥伦布开启了探索之旅。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到达了中美洲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成为亚欧大陆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进入那个时代“未知的未知”。
如果在科技与商业领域推举引领者,相信乔布斯一定会有一席之地。在2007年之前,如果调研手机消费者,“什么是你心目中的好手机”?相信绝大部分人的回答会是“手机质量再好一些”,或是“按键和界面再美观一些”,或者“预装应用再好玩一些”,以上也是功能机时代消费者的普遍认识。但事实上,在2007年乔布斯把苹果手机呈现给世人之后,人们才意识到,这款手机已经把人们带入“未知的未知”。苹果手机上只保留了一个按键,其余所有键盘全部消失,与此同时,苹果手机定义了一系列全新的操控体验,这些体验相当多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事实标准。此外,苹果手机作为一款奉行简洁理念的智能手机,不给用户预装太多应用,用户要自己到Apple Store下载喜欢的应用。某种意义上,苹果手机只是一个“半成品”,但它赋予了每个用户充分的自主权,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去塑造自己的手机。乔布斯用一款产品重新定义了“手机”,把人类带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如果在文学领域寻找一位引领者,我愿意把票投给刘慈欣。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把中国科幻文学带到了世界级的高度。在这部作品中,刘慈欣的很多构想已经进入时代的“未知的未知”,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力水平。例如,当我们说到宇宙中不同文明间的战争时,一般能够想象到的战争形态,大多是核战、激光战、生物战等形式。但是在《三体》中,文明之间竟然有一种战争方式叫作降维打击,也就是把对手所在的生存时空降低一个维度而消灭对手。刘慈欣的《三体》之所以能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是因为它把读者的想象力带入前所未有的“未知的未知”。
每一部堪称伟大的作品,都需要在“未知的未知”领域开疆辟土。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优秀的人能射中别人射不中的靶子;天才能射中别人看不见的靶子。”(Talent hits a target that no one else can hit; Genius hits a target no one else can see.)
只有进入“未知的未知”之中,你才能取得远超常人的成就。
你能否进入“未知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