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亲情冷血中艰难存活的孩子
长相不如其他姐妹也就罢了,朱筱的智商在家人眼里也似乎不高,有点呆傻,按照农村人的说法就是有点“木囊”,通俗地说就是脑子不灵光,不聪明,不机灵,再加上从小就体弱多病,有严重的支气管炎,一年到头,无论冬夏,面呈菜色,咳嗽不停,干点活或者感点冒,嗓子里就有一大块痰堵着,不上不下的,方圆十几米内的人都能被吵得着急,难受的恨不得一把将手伸进她的嗓子眼把那块瘆人的痰掏出来扔了。就连她的母亲,每每听见总忍不住暴怒,经常是一声断喝:“痰咳掉!”
朱筱就憋足了气一顿猛咳,但是那块痰却像长到了她的胸腔里,咳嗽一阵的结果,除了让她面红耳赤,半天喘不上气来,嗓子里的吱喽声更为严重。有时候是夜里,睡在一个炕上的家人被她丝丝缕缕的吱喽声吵得睡不着,忍不住抱怨和恼恨。甚至是她的母亲妹妹为什么事生气,要迁怒于她的时候,就会用一个词来了断:“喉不死的!”这对朱筱是最大的暴击,往往到这时候,她的脑袋和眼泪同时下垂,但是这句话的杀伤力也只能是她自己知道而已,因为母亲还有好多脏话在等着骂给她听,可是别的话对她从小就被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和母亲的怒骂磨出茧子来的耳朵来说也就是苍蝇咬了一下而已,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那些话,母亲也可以用来骂别人,可是一句“喉不死的!”那就是她的专用名词了,任她用多少碱水用多大力量都难以洗刷得了的。
幸亏,这样折磨人的神经、夜不安眠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地,随着朱筱那自小由奶奶喂大,一直和奶奶一个被窝睡大的二姐考上县城的师范走了,朱筱就很荣幸地去和习惯于睡觉打呼噜的奶奶去睡了。这样也好,奶奶病多瞌睡多,不睡的时候一天到晚沉默无声地待在角落里,睡着的时候,呼噜声惊天动地,一直能响到天亮。朱筱嗓子眼里的吱喽声便对她根本没有杀伤力,相反还成了她的呼噜的伴奏音。
于是,远离正屋的小厢房里,每到入夜,祖孙俩不由自主的呼噜声和吱喽声此起筱伏,宛如一曲交响乐,从夜里响到天亮,再也没有人嫌朱筱的吱喽声烦人,也就没有人去理会那不断发出吱喽声的胸腔后面,有着怎样一根被炎症严重感染的气管,以及紧靠气管的左侧有着怎样一颗沉重跳动的心,也很少有人知道,被奶奶屋里的炕烟味熏得半夜半夜睡不着的朱筱忍着怎样的痛苦和难受熬过那些岁月的。尤其是没有人知道,住校后的朱筱那夜以继日的吱喽声,使她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唱歌,让她在老师同学面前有着怎样的自卑,在一个宿舍的舍友面前,忍着怎样的白眼......
所以朱筱的后来并不像别人想的那样源于崇高的理想和抱负,而是因了生活的逼迫和精神的压抑。
所以她初中三年,时而住读在校忍饥挨饿、时而走读,每天爬山越岭要走两个小时山路,还不时受到恶狗和邻村孩子们的威胁,在村上别的同龄女孩一个也没有上下来、她的上学放学没有一个同性同伴,只能跟了那些脚步飞快、毫不顾及她的男孩子一起走。虽然吃了很多苦,朱筱对学习却没有放松,在校认真听讲,在家虽然父母从不给时间和机会学习,她却想法设法挤出时间看书学习,挑灯夜战。尽管每天放学后一个小时山路走下来,身矮力薄的朱筱早己经精疲力尽,到家还得干活,到了晚上别人休息时,她也早就累得东倒西歪,但是只要有一点点力气,朱筱还是坚持着在煤油灯下将当天的功课做完,完了还要写日记,将每天一些细致入微的生活学习的见闻和感受写下来。
到了初三,朱筱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原因是师范毕业成绩优异的二姐为了照顾家庭,分到了她所在的乡初级中学教书,朱筱得以住在她那里上学。虽然期间书呆子似的朱筱被自幼好强能干、也有点自命清高的二姐嫌弃她的生活能力和性格,动辄恶言相向而使她几乎退学,但是自尊要强的朱筱不想因此放弃学业,就干脆住到了学校,减少了与能干出众、倍受老师学生乃至家长青睬却对她言辞苛刻的姐姐磨擦。她的努力和踏实受到了对她的丰富的知识和出色的文笔十分欣赏的班主任的重视,以及班里那些对成绩优异、长相还算出众的她倾慕的男女同学的推崇。在大家友好亲切的目光中,朱筱己经变得自信坚强乐观,加之那时她就想到,自己要是不抓住机会考出去,离开那个带给她许多痛苦和伤害的家庭和村子,离开生她养她却给不了她丝毫留恋之情的家乡,她的一切理想就注定会在平凡与庸俗中灰飞烟灭,她就注定了过那种她很不喜欢也不能适应和接受的生活,她的柔弱无能、体弱多病就会受到来自家人和乡邻的欺凌和嫌弃,她的不被家人看好、却暗自被别人爱恋的才华就会在这种种不堪中香消玉硕……
所以,那一年朱筱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拼命学习,最终如愿以偿地考入了被县政府出钱资助、每月发给他们二十元生活费、师资力量雄厚、远非她所在少数民族自治县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可比的重点高中,重新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好了一个不错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