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沟通转变为正面沟通时的注意事项
① 避免使用“你做不到”“你不行”之类的否定性语言,要用“你一定行!”“你肯定没问题的!”等提升孩子自我认同感的语言。
(例如,“你不行!”→“你一定行!”)
② 避免使用“好好的”“认真点”“注意点”等抽象性话语,要告诉孩子具体应该做什么。
(例如,“你给我注意点!”→“吃饭时间到了,收拾一下你的东西后吃饭吧!”)
③ 避免使用“你要是不做(做不了)的话就会……”等传达消极情绪、带有威胁语气的话语;要多使用一些能够展现美好未来的积极语言。
(例如,“你不早睡,早晨怎么起得来!”→“早点休息,我们明天就可以一起吃早饭啦!”)
④ 尽量引导孩子自主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
(例如,“都是你的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Column 1 感性语言和理性语言的区别
(理论引擎开发者、教育工作者 出口汪)
语言大致可分为两种:感性语言和理性语言。猫和狗等动物也拥有自己的语言。猫和狗在撒娇、吓唬别人或想让主人喂食时,会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意图。这时的“喵喵”和“汪汪”其实就是一种感性语言。而婴儿哭泣的声音与猫、狗的叫声一样,也是一种感性语言。
感性语言是先天产生的,是一种与他人无关的语言。婴儿之所以哭泣,是希望别人能察觉他的不满,并安抚自己。但如果别人没有察觉他的心思,婴儿就会哭闹不止或干脆哭着入睡。
与此相对的,理性语言是后天通过学习和训练等方式学会的语言。天空和大海、男人和女人、喜欢和讨厌、好吃和难吃……我们使用理性语言去梳理这个混沌世界的各种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并感知事物。猫和狗可以使用感性语言,但它们却无法用理性语言来梳理外界的信息。
事实上,我们成年人也经常使用感性语言。比如“气死了”“吵死了”“坏事了”等词语,这与婴儿哭泣一样,是希望别人能察觉我们的不满,并安抚我们。如果别人没有察觉我们的心思,我们就会勃然大怒或封闭自我。如果妈妈经常使用感性语言,慢慢地,孩子也会使用感性的语言和妈妈沟通。这种状态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