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机器人发展历史
1.3.1 全球机器人发展历史
1.工业机器人
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开始研制遥控式机械手,用于搬运放射性材料,这种系统是“主从”型的,用以准确“模仿”操作员手臂的动作。主机械手由使用者进行导引,做出一连串动作,从机械手尽可能准确地模仿主机械手的动作,这实际上是示教机器人的雏形,后来又利用机械耦合主、从机械手的动作,加入力的反馈,使操作员能够感觉到机械手及其环境之间产生的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机械手中的机械耦合被液压装置所取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巧手人”机器人和通用制造厂的“怪物”Ⅰ型机器人。
随着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机器制造业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美国工程技术人员于20世纪60年代初,成功研制示教再现型自动操作机器人,在后续的发展中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铸造、锻压、冲压、焊接、热处理等领域。其中最典型的是被誉为“第一台机器人”的Unimate机器人,1954年,乔治·德沃尔(George Devol)提出了“通用重复操作机器人”的专利申请,并在1961年获得了专利(US2988237),该专利也成了Unimate机器人的基础;1959年,他与被誉为“工业机器人之父”的约瑟夫·英格博格(Joseph F. EngelBerger)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公司——Unimation(Univeral Automation)公司,并参与设计了第一台Unimate机器人,这台用于压铸的五轴液压驱动机器人采用伺服机构和自动控制技术,手臂的控制由一台计算机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它采用分离式的固体数控元件,并装有存储信息的磁鼓,能够记忆完成180个工作步骤。1967年,Unimation公司又推出了MarkⅡ机器人,并将第一台喷涂用机器人出口到日本,开启了全球广泛应用和发展机器人的时代。同一时期,另一家美国公司——AMF公司,也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即柱坐标型Versatran(Versatile Transfer)机器人,主要用于机器之间的物料运输,它采用液压驱动,其手臂可以绕底座回转,沿垂直方向升降,也可以沿半径方向伸缩。一般认为,Unimate机器人和Versatran机器人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机器人。
196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用21台工业机器人组成了焊接轿车车身的自动生产线。1974年,美国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成功开发多关节机器人;1979年,Unimation公司又一次在之前的Mark机器人系列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改进,推出了PUMA机器人(图1-5),它采用多关节、全电动驱动、多CPU二级控制,并使用VAL专用语言,可配置视觉、触觉、力觉传感器。这一时期的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只具有记忆、存储能力,按照相应程序重复作业,但无法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和反馈,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执行任务,严格意义上还属于机器,因此被称为“第一代机器人”。
图1-5 PUMA机器人
“第一代机器人”主要由夹持器、手臂、驱动器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并应用在线编程,即通过示教存储数据和信息,在其工作时读取存储的数据和信息,控制器向执行机构发出指令,执行机构按指令再现示教的操作。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整个70年代是第一代机器人发展最快的时期,极大地推动了对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为机器人智能化的开启做好了铺垫。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信息、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第二代机器人”——有感觉的机器人应运而生,即“自适应机器人”。它很形象地被人们称为“具有感觉的机器人”,其上设置了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具有如力觉、触觉、视觉等环境感知渠道,能够获得作业环境和作业对象的相关信息,通过处理器、控制器引导机器人进行作业。在控制方式方面,“第二代机器人”比“第一代机器人”复杂得多;在感知能力方面,“第二代机器人”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的方式、对机器人本体控制的方式,比“第一代机器人”更加智能和精准。这种机器人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探索后,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1982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装配线上为工业机器人配置了视觉系统,宣布了“第二代工业机器人”的问世。
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第三代机器人”,即“智能机器人”,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和完善的智能机器人定义。国外相关文献对它的解释是“可动自治装置,能理解指示命令,感知环境,识别对象,计划其操作程序以完成任务”。这个解释基本上反映了现代智能机器人的特点。与“第二代机器人”相比,它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具有更加完善的环境感知能力,对周围环境感知的敏感度、精确度以及感知能力更加强大。
2)具有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能力,能够根据传感器探测的信息对后续工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控制。
3)能够根据作业要求与环境信息自主地进行工作,通过中央处理器和控制器自动地、智能地执行程序。
2.服务机器人
欧美国家在服务机器人的开发方面起步较早。欧洲在以康复机器人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方面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Spartacus和Heidelberg操作手项目。法国支持的Spartacus项目,研究操作手与轮椅的结合,用于提高高位截瘫病人远程操作的效率。德国支持的Heidelberg项目研究独臂家政服务机器人,它体型大小适中、动作灵活、智能化程度高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1982年,荷兰开发了一个装在茶托上的实验用机械手RSI,主要用于完成喂饭和翻书,这个项目对后来的轮椅机械手Manus有很大的影响。Manus的研发开始于1984年,它的手臂包含5个自由度,经过几年的测试后,由荷兰Exact Dynamics bv公司生产并投入市场。1987年,英国人迈克·托平(Mike Topping)研制了康复机器人样机Handy 1,使一个患有脑瘫的11岁男孩第一次能够独立就餐。属于此类型的机器人还有美国的DeVAR机器人、加拿大的Regencies机器人和法国的Master机器人等。
美国政府对于服务机器人的支持主要集中在作战机器人、反恐机器人方面,对医用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研发起步较早。被誉为“机器人之父”的约瑟夫·英格博格创建的TRC公司,于1985年开始研制服务机器人,1990年研发并推出了全球首个服务机器人——“护士助手”。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的MOVAR机器人可以穿行到各个房间,其机械手上装有力觉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以保证工作时的安全可靠。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从实验室进入市场应用,如美国于2007年推出的军用机器人Packbot。2010年,日本研制出的仿美女机器人Geminoid F作为高新技术的结晶,可以做出很多类似于人的动作,如眨眼睛、说话聊天、对人微笑等。
2011年以来,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发达国家纷纷将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也逐渐进入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领域。
2011年6月,美国宣布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计划投资28亿美元,用于重点开发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以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第三代机器人”。一方面,加大对新材料的研发力度,力争大幅降低机器人自重与负载比;另一方面,加快发展视觉、触觉等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如视觉装配的智能控制和导航。2014年,欧盟启动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SPARC,投入28亿欧元支持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健康、交通、安全和家庭等领域的应用。
2013年,日本政府拨款23.9亿日元,帮助24家企业开发和推广护理机器人;2014年8月,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宣布了2018年到期的第二个智能机器人开发五年计划,侧重于通过技术与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实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扩张,其中首要发展服务机器人,如救援机器人和康复医疗机器人。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8个国家在发展机器人,其中25个国家已涉足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在日本、北美和欧洲等地,迄今已有7种类型、40余款服务机器人进入实验和半商业化应用。世界上著名的服务机器人公司包括:美国的iRobot公司、直觉外科公司、Boston dynamics公司,德国的机器人技术商业集团,法国的Aldebaran SAS,日本的松下、索尼,韩国的三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