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动态结构图的绘制
1.根据机理分析法绘制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的一般步骤
1)根据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将系统划分为若干组成环节,确定系统及各组成环节的输入量、输出量。
2)根据系统各组成环节输入、输出之间所遵循的物理、电学、化学等定律建立微分方程(组)或s域变换方程(组),然后绘制各环节或方程组的框图。
3)将系统的输入量置于结构图最左端,按照系统中信号的传递顺序,依次从左至右,从输入端到输出端,将各方框连接起来,就得到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系统动态结构图也是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用图形表示各组成环节的联立方程组,因此可以详尽地表示系统内部信息的传递与转换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按“环节”划分系统组成,是对组成系统的装置、元器件根据其数学模型的抽象,一个环节用一个方框表示。环节与系统中的装置、元器件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环节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装置、元器件,也可能一个环节只对应了装置、元器件的某一部分实际结构。
例2-15 试建立图2-28所示的速度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其中系统的给定电压ur(t)为输入量,输出负载转速ωL(t)为输出量。
解:图2-28所示速度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是通过减速器带载的电动机,系统中的I级和Ⅱ级运算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较大,所以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无负载效应的,可以看作是两个独立的环节,所以这个速度控制系统可以看作是由6个环节组成的。
图2-28 速度控制系统
(1)I级运算放大器
这一级是由一个比例放大器组成,其中Ur(s)是由给定电位器提供的给定转速ωr(t)的转换值,Uf(s)是负载转速ωL(t)的测量值。Uf(s)与Ur(s)在此进行比较并对偏差电压加以放大。
(2)Ⅱ级运算放大器
这一级也是由一个运算放大器构成,由图可知,其反馈电路复阻抗Z2(s)=R3+(1/Cs),由式(2-50)可得控制器的输出电压为
这一级运算放大器通常称为比例-积分环节,或PI控制器,它的作用将在第3章中详细讨论。
(3)功率放大器
式中,Ka是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增益常数。
(4)直流电动机
由例2-8的结论可知,直流电动机的传递函数为
式中,Km为电动机的传递系数;Tm为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均是考虑减速齿轮系和负载后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等效值。
(5)减速齿轮系
式中,i为减速齿轮系的速比。减速器带载转动,ΩL(s)就是负载的转速,也就是系统的输出。
(6)直流测速发电机
由例2-13中式(2-60)可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传递函数为
这一级实现对负载转速进行检测,其中,Kf为发电机测速系数。
依照信号传递的顺序依次作出以上环节的框图并连接,就可得到如图2-29所示的速度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图2-29 速度控制系统动态结构图
例2-16 试建立图2-30所示的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其中输入量为误差检测器中角位移器1提供的给定转角θr(t),输出为角位移器2检测的负载转角θy(t)。
图2-30 位置随动系统
解:系统由角度误差检测器、放大器、直流电动机和减速齿轮系4个装置组成。
(1)角度误差检测器
式中,K是角度误差检测器的传递系数。
(2)放大器
式中,Ka是放大器的放大系数。
(3)通过减速齿轮系带载的直流电动机
由于电动机带动减速齿轮系和负载一起转动,在建立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时,应将负载轴上负载与Z2齿轮的转动惯量J2和黏性摩擦系数f2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电动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J和总黏性摩擦系数f为
式中,J1和f1分别是电动机转子和齿数为Z1的齿轮的转动惯量和黏性摩擦系数;i为减速齿轮系的速比,i=Z2/Z1。
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由例2-4中式(2-7)~式(2-9)可得到下列微分方程
用J和f替换例2-4中式(2-10)转矩平衡方程中的Jm和fm,得到
在零初始条件下对上述4个微分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并作变形,得到
(4)减速齿轮系环节
式中,Z1、Z2分别为齿轮1和齿轮2的齿数。
根据式(2-87)~式(2-93)绘制出的位置随动控制系统环节的框图如图2-31所示。将环节框图依照信号传递的顺序依次连接,就可得到如图2-32所示的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图2-31 位置随动系统环节框图
图2-32 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由复阻抗概念建立无源网络动态结构图
1)建立无源网络动态结构图时,可直接由复阻抗概念写出电路的复数域代数方程,不需列写电路微分方程,根据各复域代数方程作图即可得到网络动态结构图。
例2-17 绘制图2-33所示RL无源网络的结构图。
解:根据复阻抗建立网络复数域方程,为便于绘制框图,写在方程左端是各图的输出量。
图2-33 RL无源网络
依照式(2-94)传递函数方程组依次绘制框图,如图2-34所示。
图2-34 传递函数方程组的框图
将输入信号Ur(s)置于框图左端,按照框图中各变量的传递顺序,依次从左至右,从输入端Ur(s)到输出端Uy(s),将各方框连接起来,同名信号线直接相连或由分支点连接,就得到如图2-35的无源网络的动态结构图。
图2-35 RL无源网络的动态结构图
2)对于无源网络,利用复阻抗概念,还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绘制对应的动态结构图,不需列写任何方程,也不需作任何电路计算,只需正确确定网络的输入、输出和独立的中间变量,正确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网络的动态结构图反映的是网络中信号的传递与转换,电流、电压变量由信号线表示;电路元件为环节,用方框表示,一个电路元件只与一个环节相对应,环节的传递函数即相应电路元件的复阻抗或其倒数,即当电流I(s)为输入,电压U(s)为输出,电路元件为环节,其传递函数就是复阻抗G(s)=U(s)/I(s)=Z;反之,则其传递函数为复阻抗的倒数G(s)=I(s)/U(s)=1/Z。变量的叠加用比较点;同一变量有不同去向,则必须用分支点。用这种方法绘制网络的动态结构图的特点是简单、清晰,便于由动态结构图求取网络传递函数。
例2-18 绘制图2-36所示RC无源网络的动态结构图。
解:将输入量Ur(s)、输出量Uy(s),电容C1两端的电压、独立中间变量(流经电阻R1、R2的电流I1(s)和I2(s))标注在图中,即得到图2-37。分析该网络可知,由输入量Ur(s)与电容C1两端的电压之差,得到R1两端电压,该电压作为输入,经环节1/R1得到的输出电流I1(s)(第一个独立中间变量),可由与之对应的框图2-38a表示。I1(s)与I2(s)之差作为输入,经环节1/C1s转换为输出电压,如图2-38b所示。由减去网络输出量Uy(s),得到电压,作为输入,经环节1/R2得到电流I2(s)(第二个中间变量),可作出与之对应的框图2-38c。I2(s)经环节1/C2s即得到输出电压Uy(s),其对应的框图为图2-38d。以上4部分框图已包含了该网络电路图提供的输入、输出、独立中间变量及其在各电路元件上的信号转换关系,相当于“已知条件”已全部正确运用。
图2-36 RC无源网络
图2-37 RC无源网络中间变量的选取
图2-38 网络的局部框图
将以上4个局部框图按输入Ur(s)到输出Uу(s)顺次连接起来,同名的信号线直接相连或经分支点相连,则得到如图3-39所示该无源网络的动态结构图。
图2-39 RC无源网络的动态结构图
由图2-39可见,输入、输出、独立中间变量与各电路元件对应的环节,形成了信号传递的3个闭合回路。信号线I2(s)在环节1/R2、1/C2s所在的闭合回路②和环节1/R1、1/C1s所在的闭合回路①之间形成的负反馈,就是这个电路存在负载效应的实质。由于第三个回路的存在,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绝不等于只有闭合回路①、②的串联,必须将由输入Ur(s)到输出Uу(s)作为一个总体来建立其数学模型,例2-9由复阻抗建立该无源网络的传递函数式,即式(2-49)的分母中R1C2s项就是负载效应的反映,式(2-49)只能表示负载效应的存在,在该网络的动态结构图中却能更清晰地表明了负载效应形成的原因。
同一系统或无源网络的动态结构图不唯一。如果将图2-38a重作在图2-40中,如图2-40中①所示;由电流I1(s)减去流经电容C1的电流,即得到第二个中间变量电流I2(s);I2(s)经环节1/C2s转换为输出信号Uу(s),置于最右端,如图2-40中②所示;经过分支点将输出信号Uу(s)转入反馈通道,找出Uу(s)、、的关系,则可完成整个网络的动态结构图。以电流I2(s)作为输入信号,经环节R2转换得到的输出与Uу(s)相加即得到,如图2-40中③所示;相同的连接起来,且以作为输入信号,经环节C1s即转换为进入比较点的电流,如图2-40中④所示。至此,网络提供的“已知条件”都用上了,整个网络的动态结构图2-40就作成了。还可作出该网络不同形式的动态结构图;后面将会看到,尽管这个网络可以有不同的动态结构图,但它们反映的输入Ur(s)、输出Uу(s)之间的传递函数G(s)=Uу(s)/Ur(s),即式(2-49)是唯一的。
动态结构图是系统组成环节联立方程组的图形表示,也是用动态结构图等效变换求得系统输入输出传递函数的依据。
图2-40 RC无源网络的另一动态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