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远离麻烦
简皓迫不及待的想搬到镇上去住,免得又有人来请去商量“对策”。
一大早,他就坐车去镇上了,走在萧条的街道上,简皓拿出相机,找好角度,迅速的按下快门。
他是个资深的摄影爱好者,工作之余,他还是国内几家知名摄影杂志的特约摄影师,大大小小的摄影奖也得过一些,回想起那些风光的岁月,还真是春风得意马蹄急,而现在是工作爱好两不如意。
公司业绩下滑得厉害,他被裁员后也投了不少简历,多数石沉大海,少数通知面试的,又各种不如人意,赋闲在家的他一直心情郁闷,原以为回铜罐驿走走,可以散散心,却没料到越呆越闷气。
铜罐驿的集市变小了,车水马龙,人头窜动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一段路走下来,简皓想起了许多小时候的事,童年简单而美好,牵着奶奶的手,仿佛就牵起了整个世界。
他走到一家卖豆花饭的小店门口,招牌陈旧,字迹斑驳,但店里面却很干净,凹凸不平的水泥地面扫得一丝不拘,有客人把擦嘴的纸巾扔在地上,老板也会赶紧拿着扫帚打扫干净。
简皓肚子有点饿了,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老板是个60多岁的老大爷,虽然瘦,但手臂结实有力,一看就是推了多年石磨练就的铿锵臂力。
雪白的豆花上桌,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走进来:“张叔叔,一碗豆花。”
他一看,就是那天动迁大会上见过的那个,听她跟老板熟悉的打招呼,应该住在这附近。
简皓向女孩子招了招手,说:“我们在动迁大会上见过的,我们都举手表示愿意搬迁。”
女孩子把位子挪到了简皓的旁边,可见性格也是开朗爽快的,女孩子说:“我叫夏攸晨。”
“简皓。”
他那么笃定她记得他,毕竟那天会场上年轻人本就没几个,他不信她没有注意过他。
“你住在这附近吗?”
“是的。”
“你那边还有要出租的房子吗?”
昨天夜里他就想着赶紧到镇上来租房子,一来可以避开那群想拉他“同流合污”的人,二来他要保留一些家具和遗物搬进新居,新村的建设至少是两三年的事,总得有个地方放置。
夏攸晨问:“你是找过渡房吧,最近镇上找房子的人多。正好,我的房东还有要出租的房子。”
这顿饭是简皓付的钱,他说:“就当是中介费了吧。”
夏攸晨没有推辞,说:“下顿我回请。”
走出小餐馆,夏攸晨指着靠在树上的自行车:“这是我的代步车,我载你过去。”
那是一辆黑色老古董自行车,说是老古董,因为这种轮胎很大,杠很高的自行车,他上一次看到,还是在年代剧里,他问:“你在哪里弄得这玩意,可以放博物馆了。”
“镇上的旧货店,那里面的好东西可多着呢!”
夏攸晨骑上自行车,示意简皓坐到后面,他有点犹豫,显然后面这么小的座板是无法保持平衡的,不过一顿饭的交情,如果就抱着女孩子的腰,显得太轻浮,不抱,又容易掉下去。
“你还磨蹭什么,快上来!”
简皓只能硬着头皮坐到后面的小座板上,然后双手往后,抓住小座板的边沿,支撑着保持平衡。
路上他问:“你是有先见之明,才从村子搬到镇上去住的吧,前天我被拉到一个村民家里,非得问我是不是拿了村里的好处,才这么积极的支持搬迁,想煽动群众的情绪。“
夏攸晨说:“才不会有村民来找我,因为我家的房子已经破得根本没法住,村里只是按照宅基地给我算的平方,说来还是我赚了。”
她的车技不赖,街道凹凸不平,载着他四平八稳,穿过一水低矮斑驳的砖瓦民房,停在一栋自家建的三层砖混结构的小楼前面,这栋楼在一排排列整齐,却又破旧不一的房子里面格外的显眼,在于一楼外的院子里垒着颇有现代艺术气息的花坛,里面种的植物开着花。
简皓对花草有一些了解,那些花是果疏花,花谢掉之后会结果子的。
夏攸晨说:“我就住一楼。”
“这些花儿是你种的吧,我觉得只有年轻的女孩子才会有这种激情和耐心。”
夏攸晨朝着楼上叫了一声:“崔孃孃!”
一个约摸四十多岁的女人从二楼的窗户探出头来:“小晨,有什么事吗?”
“你上次说三楼有房子还空着,我带人过来看看。”
不一会儿,崔孃孃就从楼上走了下来,穿一件中年女人不太会买的红色圆点的连衣裙,眼角皱纹堆叠,人却很精神,脸上带着笑:“跟年轻人住在一起,我会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
崔孃孃问:“你也是村里的搬迁户吧,最近租房子的人挺多的,放家具家电什么的,等新村建好,再搬过去。”
崔孃孃带着简皓上楼去看房,房间四四方方,都有卫生间,崔孃孃说这房子建的时候特地找人画了图纸,按农家乐来建的,7、8年前,城里人流行到乡下来度假,住上一两晚,吃点农家菜,可惜房子建好后没跟上风,来的人蓼蓼无几,现在也就是赶上搬迁这趟风,把房子利用起来。
房租很便宜,才300一个月,简皓没多想,就答应下来,一付半年,崔孃孃说他是个爽快人,也不要押金什么的,让他直接把东西搬过来就行。
简皓打开窗户,往下一看,就能看到楼下的花园,用碎石人工辅成的地线,一看就不是崔孃孃这种乡下女人的审美,他走下楼,正对花园的一扇门开着,他走到门口,轻轻敲了敲门,很快,夏攸晨就从里面走了出来。
“你真的是这里的租户?”他问。
夏攸晨笑了起来:“怎么,你觉得我是在给自己家揽生意,故意坑你?”
他指了指花园:“我第一次见租客这么用心的把房东家的花园当成自己的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