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分教七分等
父母总觉得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说了以后孩子也改不了,父母很着急。面对孩子的问题希望能得到很快改变,孩子不能改变,父母就责备、打骂。在陪伴中,家长们太性急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准和学习能力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
我的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写字是全班最差的。老师每周给我打一次电话,让家长帮助孩子写好字。这种情况下,我不知道各位家长会怎么做?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跟孩子说:“你要好好写啊,你要好好写啊!”孩子不想好好写字吗?他比你更想把字写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他没有这个能力。我当时和孩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写字写不好是应该的。因为你在小学之前从来没有学过写字,其他孩子都提前学过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这不能怪你,只能怪妈妈,是妈妈没有让你在上学之前写字,但妈妈知道你一定能把字写好。”事实上孩子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把字写好的,而且在短时间内很难超过其他的孩子。因为你进步的同时,别人也在进步。所以我只是教了孩子一些写字的基本方法,如横是横,竖是竖,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怎么分配。在要求孩子写好字的同时,我更看重的是他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很多孩子近视眼就是坐姿和握笔姿势不对导致的。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没有说过孩子的字写得不好,我每天很开心地表扬他,只看见写得好的字,写得不好的字不提。今天有3个字写得好,明天有5个字写得好,后天有8个字写得好。用了半年的时间,孩子在我的鼓励下,字慢慢写好了。所以家长也要有足够的耐心等着孩子的成长。
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学跳绳,他跳绳的动作是踮一下脚再跳,所以拼尽全力一分钟只能跳120个。一天他和同学在外面跳绳,那个同学跳得很快,一分钟能跳180个。那个孩子的妈妈就对我儿子说:“你跳绳的动作不对,不能踮一下脚。”这个时候儿子看着我,看我的反应。我笑了一下,什么也没说,孩子又继续跳了。我想这个时候大部分家长会顺着那个家长的话说:“阿姨说得对,你不要踮脚。”我当时什么都没说,因为我觉得他才学会跳绳,还没有能力改变动作,我突然让他改动作,如果改不了,他就会对跳绳这件事情产生畏难和厌恶的情绪。虽然我希望他能够连续跳很多,但我不能打击他跳绳的积极性。半年以后,有一天我对他说:“你能不能不踮脚跳5个呢?”他真的连续跳了5个,他自己也觉得很开心。我让他连续又跳了10个,从此他就会不踮脚连续地跳下去了。后来我让他踮一下脚跳,他居然不会啦。我给了孩子半年的缓冲时间,我没为追求跳绳的数量而打击了他跳绳的积极性,哪怕是半年后他不能连续跳也没有关系。跳绳只是一种运动,能连续跳,很好,不能连续跳,能锻炼身体也是很好的。我不去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跳多少个,我觉得孩子喜欢跳,达到运动的目的就是我的目标,至于后面能连续跳,那是锦上添花,是额外收获。
孩子年龄越小,认知水平和动作水平差异越大,2岁半的孩子和3岁的孩子认知和动作能力都不是一个水平的。同样,小学低年级阶段,因为入学的年龄本身就有差异,另外女孩比男孩发育早6~8个月,所以小学低年段成绩好的大部分是女孩子,如果不尊重这种差异,一味地跟同学比较,大人和孩子都会很受挫。尊重孩子发展的规律,才能有等待的底气,当然这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在孩子小学阶段,我对他的要求一直比同龄人低,因为孩子是8月底出生的,入学时刚刚6岁。我对他的落后一直很坦然,落后是正常,拔尖是超常,尤其是如果学习上拔尖,说明要比别人用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我认为是不太划算的。孩子的小学阶段是发展各方面爱好的黄金期,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很难弥补,而知识学习是不怕晚的,随时可以进行,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领悟能力更强,反而可以事半功倍。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在上幼儿园时,就学拼音、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朗诵、学绘画、学舞蹈……三四岁的时候就被迫放弃了玩具、游戏,拿起了对他们来说艰深难懂的课本。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觉思维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题。德国明令禁止学前教育,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孩子成长需要时间,学会等待,静待花开,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不用跟别人比较。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先教会孩子玩,而不是急于把他们培养成天才。教育的秘诀是:三分教,七分等。童年是一个旅程,而不是一场竞赛。养孩子不是创意比赛,不能只争朝夕,需要每天多一点耐心陪伴。
人生是漫漫旅途,教育是慢慢浇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记住一句话——“孩子,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