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之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最早使五言律诗定型的诗人

中国最早使五言律诗定型的诗人,是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

沈佺期(约656—约713),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人。进士及第,官至太子少詹事。曾因贪污入狱。后又因谄附权贵张易之被流放。开元初年卒。工诗,以七律见长。今存诗一百五十余首,多为应制奉和之作。流放时期所写伤时感世之作,感情真挚,为人称道。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其代表作《独不见》(一名《古意呈补阙乔知之》),标志着七言律诗的成熟,向被盛称。

宋之问(约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进士及第,官至考功员外郎。曾因谄附张易之、太平公主及贪贿事被贬官。睿宗即位后被流配。玄宗先天年赐死。工诗,尤善五律。今存诗近二百首,多为应制奉和之作。放逐中纪行述感之作,情真景切,为人称美。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宋之问集》。其代表作《题大庾岭北驿》为成熟之五律,代表了作者在此诗体上取得的成就。

南齐永明之后,出现了讲究声律和对偶的新体诗。此体草创之初,因当时声律理论的局限,律联受刻板的“对”①式掣肘,声律显得单调少变,连沈约本人也束手无策,深感“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答陆厥书》)。而后,历经梁、陈,直迄隋亡,百余年间,经众多诗人共同努力,新体诗方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篇制上五言八句渐占主流地位,对偶位置趋向于中间两联,“粘”②式声律结构的诗作增多,乃至出现完全“粘”式声律的作品。可见,新体诗由逐步接近唐代格律诗,发展到俨如近体,成为唐代律诗之发端。

入唐以后,早于沈、宋六十年的王绩,就已写出了像《野望》这样成熟的五言律诗。它五言八句,中间两联对仗,采用“粘”式声律,完全与五律规格相合。故清人沈德潜评曰:“五言律,前此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唐诗别裁》)随后,上官仪总结归纳六朝以来偶对之法,创“六对”“八对”③之说,将其程式化,对律诗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再后,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活跃于诗坛,创作了不少五言律诗,方使之真正流行开来。特别是“四杰”的一些作品,如王勃的五律《别薛华》,杨炯的五律《从军行》,已具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他们的成功创作,为五言律诗的定型奠定了基础。难怪明人王世贞将“四杰”的五言诗称为“律家正始”(《全唐诗说》)。另外,与“四杰”同时的杜审言(杜甫祖父),五律、五排、七律、七绝均有佳作,其中五律尤为量多质高。故明末学者王夫之谓:“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而始叶于度。”(《薑斋诗话》)

然而,“四杰”及其以前的诗人,还是仅凭大家摸索出来的约定俗成套路进行创作,未能将律诗定型化。稍后于“四杰”的沈佺期和宋之问,均为初唐宫廷诗人,虽人品低下,却在诗坛上以律诗齐名,并称“沈宋”。特别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律诗的定型则是由他们来完成的。究其原因,有主客观两方面:客观上科举考试,要求作诗有统一的格式;主观上二人写有大量歌功颂德、点缀太平的应制诗,若以律体驾驭,则更显圆熟。如此这般,自然促使沈、宋必须重视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格律形式的各种实践经验,并顺势定式地将其中成熟的经验肯定下来,形成规格,使作诗有明确的格律可以遵循。所以《新唐书·宋之问传》云:“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曰沈宋。”清人钱良择《唐音审体》则谓:“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

律诗定型后,唐人称之为“近体诗”,亦称“今体诗”,遂成为我国古代最为广泛采用的诗体。经诗人们的辛勤耕耘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促成,诗歌创作空前繁荣,名家辈出,名篇林立,造就出有唐一代极盛的局面。

【注释】

①对:诗律术语。取相对之义,指同一联内对句与出句平仄必须相反相对,即仄对平,平对仄。

②粘:诗律术语。取粘连之义,指后联出句与前联对句平仄必须相同相粘,即平粘平,仄粘仄。

③六对、八对:据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北宋李淑《诗苑类格》谓:“唐上官仪曰,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又曰,诗有八对:一曰的名对(笔者注:即正名对,又名正对、切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是也;二曰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是也;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是也;四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心’是也;五曰联绵对,‘残荷若带,初月如眉’是也;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是也;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遂情新’是也;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