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调节的艺术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视觉的生理特性和心理感受

1.2.1.视觉器官的生理特性

1.视觉的辨色和合色能力,眼睛中的视锥细胞产生兴奋的灵敏度很高,1nm波长的差别在视锥细胞内引起的兴奋就会产生差异,在色光混合中,人的视觉系统能识别数百万种的颜色。

2.视觉的分辨率,视觉器官在正常的明视距离(眼睛与观察物的距离为250mm)下的最小分辨间距约0.175mm。

3.光的视见度,视见度是由各种波长色光所辐射的能量所决定,除550nm波长的绿光外,极大部分的色光的色觉都受光强度影响,同一波长的色光当光强度改变时,视觉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4.光与视角,视角大在视网膜上的映像相应大,更有利于视觉器官对光的波长和光的亮度差异的识别。(1)观察距离不变,观察物放大,视角增大。(2)观察物大小不变,观察距离缩短,视角增大。(3)被观察物色光的波长,决定视角的大小。

5.视觉的暗适应,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一亿三千多万视杆细胞,而视锥细胞只有七百万左右,在黑暗中视杆细胞的敏感度又可提升近二十万倍,视觉器官对暗部亮度间变化的识别能力极高。

视觉的生理特性是对光信息进行技术处理、调节的重要依据。视觉器官的最小分辨距离,光信息与视角的关系,这些视觉特性决定复制图像最小着墨单位面积参数的设定,在R、G、B光信息转换成C(青)、M(品红)、Y(黄)、K(黑)的过程中必须以视觉暗适应的生理特征进行处理。目前图像复制由C、M、Y、K合成的颜色无法满足人的视觉器官的合色能力,只能增加某些专色以扩大复制图像的显色域。

1.2.2.色觉的心理感受

视觉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完全是对客观存在的颜色所产生的主观感觉,这种主观感觉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图像再现的色彩产生不适,甚至厌恶的心理感受,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色彩在信息转换、传递至输出过程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色彩的组合失去平衡,俗称图像偏色,眼睛某一视锥细胞对大脑视觉中枢的刺激太过强烈,突破了原有的记忆所引起。另一原因是在图像处理、调节时随心所欲,使色彩的再现不仅不符合颜色的呈色原理,而且破坏了颜色显色的客观规律,同样会产生不适感、厌恶感。第二种情况是人们对颜色偏爱的心理感受,是喜欢亮丽、鲜艳的颜色,还是喜爱饱和度较低、沉着的颜色,欧洲人和亚洲人对颜色的偏爱就不相同。彩色胶片摄影在国内风行时,德国爱克发胶片,图像再现的颜色饱和度较低,市场占有率就不如美国的柯达和日本的富士,专门销售中国的柯达、富士胶片冲印图像再现颜色的饱和度就比较高,满足中国人喜爱亮丽、鲜艳颜色的心理感受,深受欢迎。

对颜色偏爱的心理感受,不但人种之间因基因、遗传不同,有差异,而且同一族种,人与人之间的偏爱又各不相同。对颜色偏爱的心理感受与文化教育、艺术修养、社会经历、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等等各种因素有关,十分复杂,图像的复制根本无法满足各个个体对颜色再现的心理需求。因此,图像颜色的复制处理、调节,不但要保证三原色输出的平衡,色彩的再现要符合呈色原理,遵循显色规律,更重要的是对颜色偏爱的心理感受,必须以服从图像的艺术性再现为原则,而非满足个体的偏爱心理。各种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应统一到能正确反映作品的主题,艺术特点,思想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处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