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从2012年Heroku提出著名的12因素,2013年Pivotal的CTO Matt Stone旗帜鲜明地宣传Cloud Naive开始,到本书问世,已将近十年。在这十年里,云原生技术和社区经历了超高速的发展,从Docker到Kubernetes,再到云原生的存储、数据库、安全及配套的DevOps工具,云原生生态令人叹为观止。放长时间尺度来看,20 世纪 90 年代末,笔者做学校和某出版社的网管,在CERNET(中国教育科研网)研发搜索引擎,那时完全依赖手动搭建、配置和管理服务器,相比现在的云原生技术,简直如刀耕火种一般。
云原生技术大发展的同时,对应的是数字化浪潮对各行各业的冲击和改造。云原生技术大大降低了数字化的门槛,使得研发和运维人员,以及他们所服务的企业能够专注业务本身,而无须花太多心力在IaaS和PaaS层面。解放了数字生产力之后,一些企业可以在几年内走完他们前辈们几十年走的路,迅速实现面向全国十几亿人,甚至全球几十亿人的服务能力。可以说,云原生是数字化这一时代大潮的技术推动力之一。
本书的定位是介绍云原生的技术演进和实践。贺阮博士从业十多年,在基础架构、应用架构、云解决方案、云原生布道等方面都具有业内一线公司实践经验,他的很多思考和沉淀都在本书的内容组织和表述中得到了体现。笔者对云原生技术不算陌生,也带领团队实现过企业基础设施和应用“云化”的过程,但是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仍然在很多地方获得启发,这和贺阮博士对云原生技术的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以下是本书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个方面,相信也会是让读者们收获最大的地方。
一是知识具有体系性。本书并没有局限于虚拟化和容器编排调度这两个多数同类书浓墨重彩介绍的议题,而是进一步覆盖了应用架构、应用设计与研发运维支撑,对随着云原生的到来而产生的应用研发和运维行为改变做了比较深入的介绍。这样不仅回答了“什么是云原生”及“云原生解决什么问题”,也回答了“云原生对我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和改变”,而这才是多数读者都会关心的问题。
二是关注技术的演进过程。本书每提到一项技术,比如虚拟化、容器编排,都会从这类技术的起源说起,介绍整体的演进过程、每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思路。这样的叙述方式一方面向读者交代了背景和上下文,能让读者知道技术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能帮助那些对云原生缺少认知的读者从简单的技术开始慢慢增加认知,最后理解复杂的技术方案。
三是具有技术广度。本书不仅介绍当前最流行、最热门的技术,也覆盖了一些共存技术,并对它们做一定的比较,只是覆盖面很广。这样可以帮助各位读者根据具体业务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技术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业务的,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合的技术”这一观点。
此外,书中的例子照顾到了具有不同背景和诉求的读者,比如用“考勤”这样一个多数人都遇到过的场景作为例子介绍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和基础架构的区别。
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笔者拿到稿件之后一口气读完,很强烈地感受到作者为向读者提供好的阅读体验所付出的努力。相信在大量的云原生著作中,本书会以定位清晰、体系性强、阅读体验好而独树一帜。
笔者非常有幸能应邀为本书作序,希望能看到更多的云原生著作面世,更希望广大的同行能从这些著作中获得对云原生更好的认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让数字世界更好地为我们的物理世界服务。让我们一起将数字化的大潮推向下一个高峰!
叶绍志,Shopee技术委员会主席
2021年8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