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平台的类型
计算平台包括硬件和操作系统两大部分。图1.9示出了收集计算平台信息在整个需求收集阶段的位置及其关注点。构建网络需要多种计算机硬件设备。总的来说,计算平台有个人计算机(PC)、工作站、中型机、大型机(主机)4种类型。由于每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特性都会影响网络,所以做需求分析工作时应该分析连接到网上的每台计算机的详细信息。
图1.9 计算平台需求
个人计算机
这里虽然只讨论桌面PC,但也要注意网络中的PC经常用作网络服务器。分析PC技术时,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 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类型、速度和带宽是决定PC性能的最重要因素。
▶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内部的存储空间。随着桌面系统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日益复杂,需要的内存量越来越大。
▶ 输入/输出(I/O)——计算机是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总线是一系列线的集合,数据通过它们从计算机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如从CPU到网卡。
▶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为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提供了软件平台。应用程序只能运行在特定的操作系统上。操作系统完成计算机工作所需的基本任务,如解释键盘输入、在屏幕上显示数据、文件输入/输出、控制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对操作系统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前正使用的和将来所需要的应用程序类型。
▶ 联网选件——所有PC都附带有联网所需的内置硬件、软件和设备驱动程序。其中计算机的网卡是设计网络物理层和网络拓扑必须考虑的。
工作站
RISC工作站和UNIX操作系统都源于科学和工程应用,它们对浮点运算、图形处理和网络性能的要求很高。这使得RISC工作站在业务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
传统的工作站是基于32位RISC处理器和UNIX操作系统的。这些系统提供桌面配置,支持大容量的系统内存和大容量硬盘,比基于Intel处理器的系统有更好的图形处理功能。它们也具有高速联网能力,因为数据能定位在站点上。
典型的工作站包括一个高速微处理器、浮点处理单元、UNIX操作系统、大容量内存、加速图形控制器、彩色显示器(分辨率至少为1 280×1 024点阵)、X Window图形用户界面和内置的以太网联网功能。
工作站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们卓越的图形处理性能。高性能的图片对CAD制作是关键的。其他的工作站应用软件或环境也许能对图片进行特殊处理,但是需要专门的浮点运算功能。下面说明工作站的一些重要特征和性能。
工作站之间最常见的互联就是局域网,它允许工作站共享程序、数据库和外围设备,如打印机和存储设备。这些客户连接到服务器上,由服务器设法协调整个网络中的资源。
服务器可以通过命令设置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处理大量数据任务的计算服务器、提供集中存储的文件服务器、控制绘图仪和打印机等输出设备的打印服务器,等等。
中型机
“中型机”涵盖了一个很广的范围,它可以支持多达100个用户。它占有信息系统市场的很大份额,范围从PC服务器到大型计算机。中型机包括:
▶ 小型计算机;
▶ UNIX服务器。
中型机有下述3种硬件发展趋势,它们有着间接的联系:
▶ 专用系统和UNIX系统的CPU结构标准化——从最小的工作站到强大的系统,用的是同样的CPU结构。
▶ 用CPU和多处理器为最广泛的软件兼容系统提供二进制兼容性和可升级性。
▶ 对于I/O存储器、内存甚至高端系统来说,工业标准子系统的使用正在增加。
对于中型机应用而言,UNIX服务器能够提供很好的数据库服务。相对便宜的平台、工业标准应用开发工具以及可提供先进的基于UNIX的第三方数据库服务器软件,这些都提高了对UNIX系统平台的需求。中型机系统由UNIX平台主宰。中型机应用包括:
▶ 工程;
▶ 办公自动化;
▶ 交互式远程通信服务;
▶ 信息系统。
大型机
大型机和相关的客户机/服务器产品可以管理大型网络,存储大量关键数据及驱动数据并保证其完整性。大型机系统固有的独特性能包括:
▶ 高可用率——常设计成不间断运行。
▶ 严格的备份和恢复——自动、持续地为数据提供安全、警告、备份和跟踪。
▶ 规模经济——大型机所蕴藏的大量资源降低了连接多路局域网的隐含投资,这些投资包括管理培训、额外磁盘空间和打印机等。
▶ 高带宽输入/输出设备——大型机输入/输出的高带宽允许数据高速高效地传输,保证了大量终端用户同时使用服务器。这种能力非常适合于多媒体应用,包括视频点播。
▶ 大规模存储和分配管理——大型机可提供一个完整的中心数据库在机构内管理数据和分配信息,而不用分成多个局域网。它提供了高水平的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包括访问、控制和审计方面的特性。
▶ 集中管理——大型机可以通过一个中心服务器的命令接口管理多个工作组服务器和用户。
大型机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 金融、记账及订单处理等;
▶ 需要全球企业联网的应用;
▶ 数据处理、汇编和归纳大批量数据的应用;
▶ 数据库管理;
▶ 在线交易处理(OLTP)系统,如机票预定系统、自动出纳机网络;
▶ 需要最大限度弹性、完整性和数据安全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