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9 什么叫峰值骨量?
峰值骨量(peak bone mass)是指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达到的最大骨量,即人从出生后骨量就逐渐增加,到一定年龄时达到最高水平的骨量。峰值骨量特征包括骨质量、密度、强度、微结构和微修复机制。
研究发现,人体骨量在30~35岁达到峰值骨量。但是事实上,骨骼的不同部位达到峰值骨量的时间也不一样,并且女性比男性更早达到峰值。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女性的腰椎和全髋部达到峰值骨量的年龄分别为33~40岁以及16~19岁。峰值骨量维持一段时间后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骨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此峰值骨量就比如同人体内的“骨银行”,年轻时峰值骨量越高,相当于在“银行”中的“储蓄”越多,可供人们日后消耗的骨量就越多。峰值骨量越低或出现越早,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越大;反之,峰值骨量越高或出现越晚,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机会越小。据报道,峰值骨量增加3%~5%可降低20%~30%的骨折危险性。一些meta分析曾作出估计,峰值骨量增加10%可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延迟13年,使绝经后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降低多达50%。
预防骨质疏松,降低其危险性到最低程度方法主要是在骨发育成熟时期使峰值骨量达到最高,以尽可能降低成年人骨丢失的速率。
(罗湘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