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孕妈“微话题”:心情好,孕才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心情加油站5 二孩时代,如何做好大宝的工作

社会万花筒

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很多妈妈都准备生育二宝,而一直作为家中独生子女的大宝们也将自然过渡为小哥哥或者小姐姐。在大宝家庭地位和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其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

自二孩政策开放以来,屡屡有新闻报道,有些独生子女对妈妈要二孩的想法非常抗拒,甚至还出现离家出走、自杀、逼迫妈妈堕胎等极端行为。有些大宝在二宝出生之前,还勉强表示可以接受,但是当二宝真的降生后,因为感觉到自己原本独享的爱被剥夺、被忽视,便会做出一些伤害二宝的举动。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些独生子女在面对自己的角色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专家来诊断

在独生子女过渡为非独生子女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

1.个性改变

本来活泼好动、喜欢和同伴交流的大宝,自从听说妈妈要给再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之后,变得不大爱说话了,与同伴的玩耍次数显著减少,与父母的交流也开始减少,经常显得郁郁寡欢。

2.情绪改变

幼儿期是个体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不良事件对幼儿产生的心理影响,可能会引发其处于如焦虑、恐惧和抑郁等情绪状态。从多家医院接诊幼儿的心理或者生理病因来看,因家庭要增加新成员或者已经增添了次子女,使头胎儿童出现严重情绪不稳定的病例呈现上升的态势。孩子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易怒、暴躁、易激惹及焦虑等情绪特征,有的甚至呈现出明显的躯体症状,如经常性头痛、失眠、呕吐及咽喉痛等。

3.社交改变

幼儿时期的主要活动是与同伴玩耍、做游戏,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幼儿或者儿童期的孩子来说,与同辈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品质,会直接影响其成年之后的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同伴间关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对比,可能会让头胎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出现不愿参与同伴游戏、远离同伴等不合群的行为,同时也会减少其与父母的沟通和共同参与家庭活动的时间,有的儿童还可能会产生厌学行为。

4.行为改变

妈妈即将生二宝的想法,会让大宝产生“同胞竞争”的意识,长期作为独生子女得到的关注和爱即将被分走一部分,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有的孩子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来吸引妈妈的关注,比如自虐、自残甚至是自杀,有的头胎儿童会采取伤害弟弟或妹妹的行为来获取心理满足和安全感,还有的会通过代偿性获益,比如生病发烧、癔症来获取妈妈的关爱。

专家悄悄话

那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大宝出现以上现象呢?针对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教育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父母教养方式有4种: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宠爱型。这4种教养方式基本概括了所有中国父母的教养类型。宠爱型和放任型更多地体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这两种教养方式,会使孩子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遇事退缩、依赖性强、没主见、独立性差,或者自私自利、我行我素、不服管教、不会合作等现象。

2.独生子女地位的习惯化

长期的独生子女地位和角色,会使大宝与父母的交流方式固定化,“421家庭”模式使他们独自享受着来自家庭全部的爱和关注,孩子容易处于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状态,他们通常缺乏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这种长期的生活经验也使得孩子容易产生依赖性,心理上的抗挫折能力很低,意志脆弱。“421家庭”结构模式因为增加新成员而带来的变化,让这些孩子心理上难以承受。

3.同胞竞争的心理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论点提出,处于3~5岁的孩子在潜意识中会产生争夺异性双亲的想法,他们会同样视自己的弟妹为竞争对手。当二宝出生,父母势必会将很多的精力倾注到弱小的孩子身上,容易忽视头胎儿童的感受,有些家长还会要求头胎儿童多谦让、多照顾二宝,这种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变为必须把爱分出去大半的落差,会让大宝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不安全,势必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

4.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幼儿尚处于心理发展社会化的初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无法对外界的某些事件进行理性的解释和反应,这时候如果受到外界言语或者行为的刺激,很容易带来心理上的长期创伤或者阴影。比如有些长辈会开这样的玩笑,“如果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走了”“如果你再不听话,就给你生个弟弟或妹妹”等,这些在大人们听起来都是玩笑的话,却很容易带给孩子心理创伤,孩子会为此非常焦虑和紧张,认为有了弟妹之后,自己的地位会不保,进而对弟妹产生不满和敌视。

专家来支招

那么,该如何做好头胎儿童的工作,帮助他们更主动地接纳二宝的到来,并顺利过渡到和谐的四口之家呢?

1.对大宝做好心理铺垫

父母不要“先斩后奏”,不管大宝年纪多大,作为家庭的一员,对家庭结构的重大改变计划,他有知情权也有表决权。应事前了解大宝在想什么,告诉他父母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孩子,而且要让他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对他的爱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世界上会多了一个人来爱他。父母们需要注意的是,与孩子沟通并不等于哄孩子。孩子在3岁以前,比较容易接受将会有一个新的家庭成员这件事,但是在孩子5岁以后,由于其思维和判断能力都已经初步形成,父母们不妨像对待一个小大人一样,平等地和他进行交流。理解孩子的失落感,安抚并确保父母的爱会是平等的。

2.建立安全依恋关系

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如父母、同胞)与幼儿之间建立的情感纽带是幼儿社会能力和情绪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对孩子稳定的陪伴和积极的关注是安全型依恋关系的重要因素,安全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积极地应对因为自己的同胞出生所带来的压力。良好的亲子关系也会影响同胞关系质量,养育者(父母或者其他实际抚养者)如果能让孩子感受到稳定的陪伴以及被重视,那么就有利于培养孩子包容、理解、耐心等品质,也更容易让大宝接受二宝。

3.树立大宝的家庭地位

古代儒家思想提出“长幼有序”,强调以长幼之间的伦常差别来强调社会生活中等级次序的重要性。明代学者吕坤在《学而书馆·呻吟语》卷一内篇礼集伦理篇中记载:“一门之内,父子兄弟、长幼尊卑,各有条理,不变不乱,是曰家常。”树立头胎子女的家庭地位在现代家庭中仍有着重要的意义。父母要让大宝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长子女地位,让他了解对二宝接纳、付出、照顾的同时,他永远是家里的老大,他拥有老大才有的能力和权威。要让他感觉到,二宝的到来永远不会减少父母对他的爱,只是有时候爱的方式不太一样而已。让大宝从妈妈怀孕开始就一起参与二宝的成长,感受自己的重要性。

4.扩展孩子的视野

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同伴活动,增加与多子女家庭之间的交往,让大宝体验多子女家庭的和谐气氛,在与同伴交往、游戏的过程中提高合作精神、融入能力以及对同辈的接受度。父母与孩子还可以一同看相关的动画片、图书,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讲解和引导,不但能促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让孩子逐渐接受二宝的到来。

5.爸爸发挥作用

人们常常过于强调幼儿成长阶段母亲的作用,却忽视了父亲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幼儿期的大宝来说,在母亲二胎孕期或者新生儿出生阶段,母亲常无暇顾及大宝。这时,就要充分发挥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父亲要多与大宝交流、沟通和陪伴,以代替母亲对大宝的照顾和关注,如大宝在此期间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发现与了解。

自我诊断与记录

父母们都来测试下,当大宝知道即将迎来二宝,是否存在以下现象。

■ 与父母的交流开始减少 ■ 变得不太爱说话了

■ 经常性头痛或发热 ■ 变得不合群

■ 出现极端行为 ■ 看起来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