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控制
心理健康涉及情感、心理和社会福祉,它会影响思维、感觉和行为,它还对如何应对压力、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作出选择等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的员工表现的相对更好,一个心理健康的工作场所会给工作带来积极性,并努力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最近一项由WHO牵头的研究估计,抑郁症和焦虑症使全球经济每年损失1万亿美元的生产力。注重心理健康促进和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工作场所更有可能减少旷工,提高生产率,并从相关的经济收益中获益。因此,在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通过不同的措施或途径,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和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和福利,已成为当前职业卫生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原则
与其他公共卫生问题相似,三级预防的原则也适用于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控制。
一级预防:针对工作场所健康问题的来源,开展源头治理。减少或消除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或者改善资源、发展或提升保护因素,有效避免职业人群遭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一级预防主要针对的是病因预防,也是预防和控制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措施。常见的措施包括:健全的健康和安全政策、合理的工作负荷设置、工作组织文化的提升、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工作系统的再设计等。
二级预防:通过提供适宜的知识、技术或资源,改变工人对心理健康危害因素的应对方式,发挥工作的积极方面和员工的优势,提升其应对策略。针对已经遭受健康危害因素影响或存在健康问题早期体征的人群,改进其应对过程,提供必要、有效的措施,阻止健康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常见的措施包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培训(通过健康促进或提供适宜的心理学技术,增强个人的应对策略)、提倡适宜的身体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等。
三级预防:旨在治疗或帮助遭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工人,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尽可能地降低健康损害及影响。常见的措施包括: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员工援助计划、职业康复服务等。
二、常见的预防控制策略
(一)健全的健康和安全政策
全世界最早颁布的以职业安全与健康命名的法律是美国于1970年通过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法案中将职业心理危害作为一个项目用于未来研究。随后,丹麦、瑞典、英国等欧洲国家和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均在国家层面以法律、宣言或指南等形式关注了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甚至部分国家将心理或精神健康疾病列入国家职业病名单,如意大利(PTSD和慢性调节障碍)、荷兰(职业紧张相关障碍和倦怠、工作相关抑郁症、PTSD、酒精成瘾)、巴西(紧张、PTSD、睡眠疾病和倦怠)等。加拿大精神卫生委员会2013年发布的《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与安全国家标准》,是第一个以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和安全为目标的国家标准,为实现预防和控制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借鉴。
我国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应普遍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并对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调适以及咨询、援助计划等内容进行介绍。然而,在为职业健康安全提供保障的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容不多。《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作场所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精神卫生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职业心理健康保护有所提及,但所涉及的规定或要求均略显笼统,其效力和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制定和完善保护工作场所心理健康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工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政府层面出发,依靠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不断提升我国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防治能力,才能有效地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促进企业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工作条件的改善
1.设计合理的工作系统
合理的工作系统就是要求工作系统中人的因素(能力、责任感、资源、满意度等)和非人的因素(组织、材料、设备等)之间达到一种良好的匹配状态。设计工作开始前,既要考虑组织的环境因素和工作设计本身的因素如工作内容、自主性、责任与角色等,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能力、价值观以及兴趣爱好等。在遵循工作负荷(工作量、工作节奏)与能力相称、角色明确、权责清晰、回报可待等原则下,结合工作内容和员工特点改进工作需求、增加工作自主性和决策参与度、注重员工技能培训和安全保障等是设计合理工作系统的优选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减少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此外,设置合理的工作时长和轮班制度,丰富工作场所的业余生活,增加职业的稳定性,以及避免单调、重复的工作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工作场所职业人群的身心不适感,这也应是工作系统设计合理的重要考量指标。
2.构建健康的工作组织
健康的工作组织是指通过一套共同的工作和组织设计特征来促进员工福祉和组织有效性的工作组织,它往往表现为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劳动关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文化建设,提升员工适应变革的能力,或是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增加组织的市场价值。构建健康工作组织的目的是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组织变革管理、岗位再设计等,通过改变组织来优化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减少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基于Jamison等提出的创建健康组织的理论,构建健康组织可以从人-岗位匹配、完善的绩效管理和奖励体系、提供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家庭和生活需求提供支持以及发展健康工作组织认证制度等方面来组织实施。
3.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积极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劳动者缓解职业紧张,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环境不仅包括适宜的物理性环境条件、合理的岗位工效学设计,还包括健康的组织文化、积极的工作氛围、充分的社会支持以及高效的管理制度等。此外,有学者认为工会在促进工作场所心理健康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方式包括:倡导工作场所的心理健康和安全,对可能遇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工人提供帮助与支持。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针对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的健康教育应是多样化的,不仅提供大众化的健康知识、技能、服务,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如常见的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合理膳食等),还应结合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危险因素,制定专业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管控技能培训(如认知-行为训练、压力管理培训、情绪管控与激发训练等)。然而,健康教育的核心仍是行为干预。
与健康教育相比,健康促进一词的含义更广泛,包括健康教育以及能够促使行为、环境改变的组织、政策、经济支持等各项策略。从成本-效益的角度上看,健康促进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保健措施。因此,开展有效且可行的健康促进工作对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问题的管控大有裨益。WHO认为组织层面(职业情境,包括政策法规、组织活动、管理架构等)与个体层面(个体心理资源,主要是改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结合的工作场所心理健康促进对职业紧张管控的效果更为显著,而这种实践认知也为管控工作场所歧视、职业倦怠、物质滥用、抑郁等其他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
(四)重视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的是积极情绪体验(幸福、感激、满足)、积极的个人特质(乐观、弹性、性格力量)、各群体之间的积极关系,以及产生积极成果的环境(学校、工作场所)。积极心理学的目的不是要否认生活中令人痛苦或不愉快的事件,否认人类发展、应对和创造力方面的负面经验的价值,或否认消除疾病的迫切需要;而是旨在提供对人类经验的更完整的科学理解,包括积极和消极的经验,以便更好地将有关心理疾病的现有知识与有关积极精神健康的知识结合起来并加以补充。它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把握心理学的积极取向,旨在培养个人能力、资源和心理力量,强调个体的积极力量和群体环境、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创新的方式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和对生活的积极评价与降低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风险、更健康的行为、更好的免疫功能、更快的体能恢复以及寿命的延长等有关。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个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积极倾向,如创造力、勇气、善良、毅力和乐观,这些特质在培养后可以增强韧性、缓冲心理障碍和其他逆境,从而保持或促进心理健康。
(五)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挖掘心理潜力,提高自我认识能力,解决求询者因工作、生活中各种刺激而引起的社会适应障碍、情绪失调、工作-家庭冲突、自我实现不足等心理健康困扰。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咨询往往分为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前者主要是通过评估个体当前的心理健康状态,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以减缓或克服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后者常常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更适宜的应对方式,或是寻求更充分的社会支持。在职业人群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工作本身的固有特征、组织和管理环境、个体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情况往往较为复杂,因此,心理健康咨询应是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结合进行为宜。
与心理咨询相比,心理治疗所面对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往往存在神经症、性变态、人格障碍、行为障碍以及心身疾病等。但在工作实践中,两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很难割裂开来。心理治疗是基于心理治疗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而建立的治疗系统,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往往受求助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或心理疾病症状所影响。目前文献报道的心理治疗技术和方法主要有:暗示、催眠术、精神分析、行为矫正、生物反馈、冥想、气功、瑜伽、体育运动、音乐、绘画、造型等。
(六)员工援助计划
员工援助计划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得到快速发展,如今世界500强企业几乎都建立了员工援助计划。它是一项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员工援助计划已在公务员、工人、医护人员、教师等多个职业领域实施,其结果表明员工援助计划能够帮助职业人群形成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提高职业认同感,增加个体承受职业压力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弹性,促进其在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情绪劳动策略,降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感等,有效维护了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然而,员工援助计划涉及的内容较复杂,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对员工实施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员工援助计划。目前国际员工援助计划协会认定的方法或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为员工提供咨询、培训与援助,二是对员工个人问题提供评估服务,三是帮助员工处理可能影响工作绩效的问题,四是为员工提供相关医疗保障服务,五是帮助企业客户管理并维护与相关机构的关系,六是为员工健康福利方面提供支持,七是鉴定员工援助计划的效果。
(七)职业康复服务
职业康复是指通过提供职业服务,如职业指导、职业训练和有选择的安置工作,使工伤、残障、心理异常和心理不健康者能够保持工作,获得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工作,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到社会中去的积极性。职业康复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美国等都非常重视职业康复服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国内职业康复始于19世纪70年代,目前以“工伤致残”的康复为主,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而其他领域的职业康复服务发展相对缓慢。国外学者对残疾人、慢病患者、心理疾病人群的研究发现,职业康复对个体和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工伤康复服务,针对心理异常人群的研究报道不多。一项50对抑郁患者进行工作相关社交技能训练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工作相关社交技能训练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就业率。因此,在生理疾病尤其是传统意义上的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加大心理异常人群职业康复的关注与投入,促使心理健康问题人员获得足够、公平的就业机会,不仅让其生活有保障,也让这部分人员生活的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吴 辉 余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