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给药制剂
一、口服速释制剂
(一)分散片
分散片较普通片剂具有稳定性好、便于携带、服用方式多样、分散度高、溶出速度快、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彭文达等以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等为辅料研制血塞通分散片,分散均匀性试验表明该分散片在3分钟内均匀分散并通过2号筛,并在满足《中国药典》规定的3分钟内均匀分散要求的基础上,对其溶出行为进行了考察和控制。陈霞等通过犬血浆中Rg1的tmax、Cmax、AUC来评价血塞通分散片的生物利用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塞通分散片和血塞通片在犬血浆中Rg1药物浓度,以血塞通片为基础计算,血塞通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7±27.6)%,说明血塞通分散片的生物利用度优于血塞通片。侯安国等以崩解时限和混悬液稳定性为指标,优选出分散片的崩解剂组成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5%,微晶纤维素40%,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15%。所得分散片崩解时限均≤85秒,3分钟内颗粒能全部通过25目筛(710μm)。
(二)口腔崩解片
口腔崩解片在口腔内快速崩解、分散或溶解于唾液中,药物置于口腔中遇唾液迅速崩解后随着患者自主或不自主的吞咽动作进入消化系统吸收后起效,其体内运行与普通片剂相同。王志等根据口腔崩解片的特点,采用流化床粉末包衣技术来掩盖三七总皂苷的不良口感,结果按优选处方制得的口腔崩解片,具有一定的硬度,在口腔中30秒内能迅速崩解,且口感良好。刘志承等制得了血塞通口腔崩解片,其制备方法为将三七总皂苷、甘露醇、微晶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低取代)研细过筛,混匀,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适量50%乙醇中作为黏合剂,制成软材,湿法制粒,60℃鼓风烘干,过筛后,加硬脂酸镁,整粒,混匀,压片,即得。所得口腔崩解片1分钟全部崩解并通过20目筛。
(三)油包水微乳
韩旻等的前期实验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中有效成分的肠黏膜渗透性差是影响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实验制备油包水(W/O)微乳制剂以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并考察了不同处方微乳的相图及理化性质,主要以载药量为指标筛选了表面活性剂和油相的组成及配比。以三七总皂苷溶液(600mg/kg)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处方微乳给药后的血药浓度参数,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比值,不同处方微乳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其生物利用度5倍以上,结果表明W/O微乳制剂可明显提高大鼠体内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该制剂给药后在1小时内达药峰浓度,之后血药浓度明显下降,体内滞留时间较短。
(四)滴丸剂
滴丸剂具有迅速起效,生物利用度高,用药方便,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工艺周期短等特点。于莲等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三七总皂苷滴丸的处方设计和工艺优化,并对其质量进行初步考察。利用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为标准,运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所得滴丸在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上均符合药典标准。目前尚未有体内外试验数据支持其生物利用度的提高。
(五)泡腾片
泡腾片是以泡腾物料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在短时间内崩解,具有携带方便、使用方便、在水中分布均匀、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兼具了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的特点。杨丽君等以乳糖、甜菊素、酒石酸、碳酸氢钠、聚乙二醇-6000等辅料用湿法制粒研制血塞通泡腾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该片剂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进行崩解时限试验,结果泡腾片在5分钟内崩解,说明血塞通泡腾片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二、口服缓释制剂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可较持久地传递药物,减少用药频率,减少血药浓度“峰谷”现象,使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应性有所提高,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尤其是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
(一)缓释片
冯亮等以片重差异和释放度为指标对自制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处方进行了优化,并按优化处方制备了3批缓释片样品,测定释放度,结果表明3批样品释放度符合要求,三七总皂苷缓释片能够在体内持续释放12小时。冯亮通过对市售血塞通片(普通片)与自制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比较,以及对两者在犬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表明:三七总皂苷缓释片与市售普通片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释放较普通制剂平缓,缓释片与普通片生物利用度没有差异。柯瑾等通过使用单因素筛选和L9(34)正交试验确立最佳的成丸条件、单因素试验考察包衣条件、体外释放度考察包衣增重对释放的影响来优选三七总皂苷缓释微丸制备工艺,并完成相关体外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丸心制备方法为三七总皂苷∶微晶纤维=1∶3混匀,以45%乙醇为润湿剂,使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挤出速度为45r/min,滚圆速度为 35Hz(1 505r/min),滚圆 6 分钟,60℃减压干燥 4小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顺序为滚圆速度>滚圆时间>挤出速度,其中滚圆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包衣条件为:以15%苏丽丝E-7-19050水分散体于40℃包衣,喷雾压力为0.4MPa,喷液速度为1.0ml/min,包衣1.5小时。体外释放度表明包衣增重17%有较好的缓释效果。药物释放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符合Higuchi模型。
(二)控释片
口服渗透泵制剂具有释药均匀、恒定,不受胃肠道可变因素如胃肠蠕动、pH、胃排空时间等影响的优点,是迄今为止口服控释制剂中最为理想的一种,微孔渗透泵片是其中一种。钟玲等对自制的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进行了体外释药研究,阐述了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释药特点。该研究认为,除酸性介质条件外,三七总皂苷微孔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特征稳定。周金彩等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片芯崩解剂种类、片芯崩解剂用量、包衣液组成和包衣增重百分率对药物累积释放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片芯崩解剂用量、包衣液组成、包衣增重百分率对释药时滞时间的影响,优化血塞通脉冲控释片的处方。结果显示试验所得的优化处方条件为:片芯崩解剂用量为15%,包衣增重百分率为9%,包衣液组成为Eudragit L100∶EC=1.5∶1(m/m);在该处方条件下,血塞通脉冲片的体外释药时滞为6小时左右,然后迅速脉冲式释药。
(三)缓释微球、微囊
口服微球可以改变膜转运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通透性,有利于药物在细胞内发挥药效。三七总皂苷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制备成微球或微囊可有效阻止胃液对皂苷类的破坏。壳聚糖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可在酸性介质中膨胀,形成胶体黏稠物质而阻滞药物扩散及溶出,是常用的天然可生物降解的黏附材料和缓释材料。张洪等选用壳聚糖作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三七总皂苷壳聚糖微球,以粒径分布、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药速度为评价指标,考察处方因素对壳聚糖微球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的三七总皂苷壳聚糖缓释微球,其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制备工艺简单,表明三七总皂苷壳聚糖微球与普通制剂相比可减少用药频率。陆仕华等以聚丙烯酸树脂Ⅱ为囊材,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制备三七总皂苷肠溶微囊,并对其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溶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肠溶制剂的要求。
由于缓释骨架材料的不同,释药特性也各不同。骨架材料的选择是实现缓释制剂研究的重要内容。洪燕龙等以乙基纤维素(EC)为缓释部分的辅料,以PEG-4000为速释部分的辅料,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三七总皂苷缓释片。洪燕龙、吴清等以E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及乳糖等为辅料制备了三七总皂苷缓释骨架片,并认为缓释辅料的种类、规格及用量均影响三七总皂苷缓释片中人参皂苷Rg1、Rb1的释药特性,缓释片中人参皂苷Rg1、Rb1间的释药行为也存在差异。
(四)肠溶制剂
肠溶制剂包括肠溶片、肠溶胶囊、肠溶软胶囊、肠溶颗粒、肠溶微丸等。肠溶型制剂可防止药物有效成分在胃酸及酶的作用下被破坏,在药物外面包上一层在胃液中不溶解而在pH6以上的十二指肠和小肠液中溶解的保护层衣,使药物在肠溶液中崩解、吸收,发挥疗效。王永发公开了一种三七总皂苷肠溶型制剂的专利方法,将三七总皂苷和一定的药用辅料制成普通制剂,再在其外表包肠溶衣。赖春花采用挤出滚圆技术,首先制备三七总皂苷载药丸芯,然后采用流化床底喷包衣设备,以丙烯酸树脂类包衣材料对载药丸芯进行包衣,并用中心复合设计优化肠溶包衣处方,结果制得的三七总皂苷肠溶微丸抗酸性好,具备较理想的肠溶特征,避免了三七总皂苷成分在胃液中的降解。
三、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给药制剂的临床应用
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给药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口服速释制剂和口服缓控迟释制剂,其区别在于起效速度的快慢和药效维持时间的长短。口服速释制剂起效快,维持药效时间短;口服缓控迟释制剂起效慢,维持药效时间长。临床上常用口服速释制剂如滴丸剂治疗急症,口腔崩解片适用于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口服缓控迟释制剂如缓释片、肠溶片等由于生物利用度高、药效维持时间较长,适用于患有慢性疾病且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