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精神医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历经3年撰写、凝聚了多位学者心血的《计算精神医学》终于完稿了,这应该是我学习和工作生涯中最值得纪念的一件事情。

还记得10余年前,开始通过期刊和网络关注到计算科学和精神医学的发展结合、动向,自己所做的研究也恰巧涉及计算精神医学的边缘,但当时对“计算精神医学”概念的内涵、外延都不是很清晰。随着分子技术、脑影像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多学科融合后产生的新兴学科愈来愈多,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突破进展,如多种复杂疾病通过计算数学模型可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预后趋势。2012年偶然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孙复川教授畅谈,孙教授从事神经科学与信息科学相交叉的学科—生物控制论方面的研究,尤其在眼运动系统(包括瞳孔、眼球运动及晶状体等控制机制)研究和生物医学电子信号检测与处理方面多有建树,一番促膝长谈,我们共同产生了探索“计算精神医学”的念头。随后,我和孙教授共同参与了《神经信息学和计算神经科学》部分章节的撰写,这期间孙教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敏锐的学术思维,对本书的撰写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分子生物学、分子影像学、计算神经科学和计算心理学的发展已经为精神医学新一轮的突破打下坚实基础。回顾精神医学发展史,从当初的精神神经科学到现在的独立学科,从当初的以药物治疗为主发展到药物—心理—物理—康复综合治疗模式,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精神医学的发展滞后于其他学科的发展,新的诊断系统主要仍依靠临床现象学。我们发现了很多和精神疾病有关的基因位点、神经心理、神经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改变,但目前这些依然不能成为“金标准”(Gold standard)。或许,我们已经触摸到“大象”真实的一部分,只是需要强大的工具来整合现有的以及未知的信息,这个强大的工具便是计算精神医学。有了它的帮助,我们距离打开眼罩、昭然若揭的时刻便不远了。

由于计算精神医学属于交叉、边缘学科,相关文献各有千秋,需要由复合型人才去组织、整理和系统化,因此,本书的撰写也颇费周章。在此感谢上海交通大学贺林院士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一峰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感谢上海纽约大学汪小京校长,他在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为计算精神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感谢人民卫生出版社贾旭编辑,他对本书的撰写、出版给予了很多鼓励、帮助;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师咏勇教授共同执笔撰写计算精神医学发展趋势;感谢本书的每一位作者,大家都是各个领域的翘楚,正是他们的用心参与,才有《计算精神医学》之大成。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希望《计算精神医学》的出版能对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有些许促进,为大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鉴于作者能力有限、计算科学发展迅猛,书中若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指正、海涵。

是为前言。

季卫东

2016年3月于长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