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孝敬父母的四个要点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华杉详解
这是孔子讲孝敬父母的四个要点。
第一条,“事父母几谏”。“几”念第一声,轻微、婉转的意思。侍奉父母,看见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轻微、婉转地谏劝。“见志不从”,如果他们不听我的,就算了。“又敬不违”,我还是恭恭敬敬,不触犯他们。“劳而不怨”,虽然忧愁,但是不怨恨。这条针对性很强,因为人们很容易跟父母的意见冲突,而心生怨恨。
第二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时,不要出远门,如果一定要出,也必须让父母明确知道你在哪儿。说去深圳,就不要跑去北京;不要说去北京,其实在上海。总之要父母随时能找到你,有需要时你也能赶回来。现代社会通信手段先进,不管去哪儿,每天跟父母通电话,就不会出现父母去世了都不知道的悲剧。
张居正还补充了一点:“古之孝子,不登高,不临深,出必告,反必面。”
先说这“出必告,反必面”。出门时一定要跟父母说一声,我去哪里哪里,去哪个同学家玩,大概什么时候回来。回来后则马上去父母房间报个到——我回来啦!我也是这么要求我的孩子的。孔子讲孝,首先不是你能为父母做什么贡献,而是你不要让父母替你操心。
再说这“不登高,不临深”。就是不会去登珠穆朗玛峰,也不会跑到万丈深渊边上站着。总之不要去做有生命危险的极限或探险运动。那运动有危险,再怎么好玩儿,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丢下父母怎么办?不去。
第三条,“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个在第一章讲过了,不重复。
第四条,“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也因其衰老而恐惧。来日无多,随时就可能“子欲孝而亲不在”,能不惧吗?
这个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说不清父母多少岁,说不准儿子是在上几年级,这样的“成功人士”今天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