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河南教育发展报告(全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沧桑巨变:当代河南教育70年概览

教育,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已经起到并将继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70年来河南教育的发展,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认识河南、建设河南,根据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各类人才,为河南未来的发展备足后劲,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理论准备工作。

当代河南教育发展的70年,是在党的领导下发生巨大变化的70年,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70年,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70年。河南教育7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部分载入史册。

第一节 当代河南教育发展的区位与自然基础

河南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全省最高海拔2413.8米,最低海拔仅23.2米。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有森林公园11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个。森林覆盖率23.3%。生物资源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197科3830余种。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有小麦、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的矿产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3种,非金属矿产62种,水气矿产2种。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黏土、蓝石棉、珍珠岩、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11种,居前3位的有32种,居前5位的有58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8位,石油居第12位,天然气居第17位。

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87个县,50个市辖区,1821个乡镇(其中乡718个,镇1103个),599个街道办事处,4466个居民委员会,46938个村委会。

河南人口众多,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2018年末全省总人口109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万人,常住人口96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71%,比上年末提高1.55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9.2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8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18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995.14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799.01万人,省外输出1196.13万人。

河南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2018年全年财政总收入58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3.94亿元,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2656.50亿元,增长14.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25.41亿元,增长12.3%,其中民生支出7126.49亿元,增长1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7.2%;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3867.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3.54元,比上年增长8.9%。

河南区位优越,农业领先,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2018年全年粮食产量6648.91万吨,比上年增加124.66万吨,增长1.9%,全年棉花产量3.79万吨,油料产量631.03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260.67万吨,瓜果类农作物产量1585.37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62.68万吨,禽蛋产量413.61万吨,牛奶产量202.65万吨。

2018年全年河南全省货物进出口总值55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制造业增长7.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0%。产品销售率98.7%,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当前河南省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第二节 源远流长的河南教育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分析当代河南教育70年来的发展,很有必要对河南的教育史进行简要的回顾。

作为我国重要的文明和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原始氏族社会末期,河南的学校教育就已萌芽。夏商时期,学在官府。西周时,东都洛阳王城分设国学(中央及诸侯官学)和乡学(地方官学)两种学校,国学又分太学和小学两级。教育内容以伦理为中心,兼有史学、医学、艺术、农事等。春秋时期,河南民间渐设私学,至战国私学大兴。东汉时期,京都洛阳设有太学、专科学校和贵族学校;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域设置,郡国设学,县道邑设校,乡设庠,聚设序,开始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学校系统。汉顺帝时,洛阳太学的太学生多达3万余人。对学童的蒙学教学和一般经书传授主要依靠私学教育,如书馆、家学、乡塾。

隋唐时期开科举之先河,封建教育制度在河南渐趋完备,多种形式的专修儒经以及律、算、书、医、历诸学都有发展,并开始建立科技专科学校。唐开元十二年(724),洛阳设置丽正书院,次年更名为集贤书院,开河南书院之先河。唐代河阳(今孟州市)人韩愈,提出教师的职责为传道、授业、解惑。宋代东京(今开封)在国子监下设置教授经学的国子学、医学、算学、画学,同时私人讲学的书院进一步发展,应天府书院和嵩阳书院显示出河南的人文之盛,洛阳人程颢、程颐从儒家经典中精选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经学教育的基本用书,形成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教科书。

元代始建社学,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书。明清时期河南的官学设府、州、县学,私人读书研经仍在书院,对学童进行启蒙教育仍靠民间设立的私塾、义学和专馆,学生可从识字开始,直至阅读经典古籍。河南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他们以教育为己任传经讲学、著书立说,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华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衍昌盛,为巩固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作出了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受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太平天国革命教育的推行和洋务运动提倡新教育的影响,清朝各地改革教育的呼声甚高。然而,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教育基本上是沿袭旧制。

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帝宣布变法维新,各地陆续将一部分书院改办为新式学堂,同时外国传教士也开始在各地设立教会学校。光绪二十八年(1902),省城开封奉命设立河南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正式推行的第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学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下令废除科举制度以广兴学堂,中国教育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年,河南提学使发布《劝谕兴学告示》,督促地方官府兴办学堂。从此,河南的各级各类新式学堂有了较快发展。

光绪三十四年(1908),河南全省计有高等学堂2所,实业专门学堂21所,实业预科学堂6所,优级师范学堂2所,初级师范学堂11所,师范传习所113所,中学堂23所,高等小学堂150所,初等、高等合并设立的两等小学堂103所,初等小学堂1964所,半日学堂37所,女子学堂13所,蒙养学堂53所,改良私塾2274所。按照清廷学部规定,学堂以忠君、尊孔、尚公、尚实、尚武为宗旨,教育内容除部分近代科学知识外,仍沿用封建教育的读经讲经、修身等科目,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制。由于风气不开、思想守旧,许多学堂徒有虚名,时办时停,学生甚少。然而新式学堂的兴起,标志着封建教育制度开始瓦解,现代教育制度开始确立,为河南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国民政府制定了新的学制系统和各类学校的课程标准,学堂改称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河南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1915年,全省有各级各类学校6337所,学生16万余人,教职员工14万多人,其中国民学校(初等义务教育)近6000所,学生14万多人。1917年11月设立河南省教育厅,作为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河南教育界闻风响应,不少学生开始传播先进思想,提倡民主、科学,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民主教育的实践。1923年春,河南省贯彻执行192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新学制。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河南,次年河南省政府颁发庙产兴学通令,征收附加教育费并整理契约以资助学校,全省各类教育事业都有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实行“党化教育”,严密控制各级各类学校,把教育纳入专制政治制度的轨道。

193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有河南大学、政法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和焦作福中矿物专门学校4所,中等学校132所,中、初等师范学校96所,职业学校37所,补习学校181所,小学和国民学校近2万所。中等、初等教育在校学生110余万人。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教育事业遭受严重摧残,一些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被迫中断,以至于在抗战后也无法继续下去。日伪在河南沦陷区实施殖民地奴化教育。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河南各级各类学校才开始恢复并有所发展。

1946年,全省有中学296所,学生9.82万人;中初等师范91所,学生2.75万人;职业学校38所,学生0.69万人;小学不到2万所,学生200多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430人。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河南连年战乱,大、中、小学教职员工生活陷入困境,教育事业每况愈下。

1949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并成立了主管全省教育行政工作的省教育厅。是年6月,河南大学重建,设有文史、理工、行政、医、农5个学院,形成了发展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河南省以解放区学校为骨干,接管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1949年底,全省有小学1.8万多所,在校学生161万多人;普通中学111所,在校学生4万多人;中等专业学校32所,在校学生0.84万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804人。各级各类学生总数166万多人,教职工5万多人。

1950年2月,省教育厅提出加强工农教育为主的工作方针。组织200多万职工、农民开展识字运动,此后又动员50多万工农群众和干部参加业余小学、中学学习;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在小学附设工农速成班,使数万名工农干部受到比较正规的学校教育;在全省小学实行减免学杂费,中等以上学校设立人民助学金,使工农家庭出身的贫苦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促使广大教职工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1951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活动。1952年,全省开始实行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的各级各类教育新学制。1952年下半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全面进行院系调整,加强了农学、医学、师范教育,同时自秋季开始全省私立中学、私立小学全部改为公立学校。1953年国家开始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河南教育事业为省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示》,强调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1956年,全省有高等学校7所,中等专业学校30所,中等师范学校48所,普通中学159所,小学2.8万多所,幼儿园1329所,在校学生总数达524万余人,比1949年增长了2倍多。这一时期全省教育执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初步建成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建设大体相适应,学校教学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956年后,河南进行了多方面的教育改革试验。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共河南省委召开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积极贯彻这一方针,但由于当年夏季开始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受到错误处理,致使学校教师队伍合格率下降。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加强了劳动教育,开展普及教育、勤工俭学和以教学改革为中心的“教育大革命”,掀起了大办工厂、农场,师生参加工农业生产的高潮。同时积极发展农业中学和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高指标、浮夸风盛行,过多的生产劳动打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学校数量几倍、几十倍增长,师资、经费、校舍、设备的需求猛增,大大超越了实际承受能力。1960年后,河南省对教育事业连续进行调整并压缩规模,裁并新办学校,动员一批教师、学生回乡生产。与此同时,根据刘少奇“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河南省积极举办半工(农)半读学校,实行全日制中小学和耕读小学、农业中学、半工半读学校“两条腿走路”,为城乡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好转,全省教育事业重新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河南教育事业遭受了灾难性损失。大学、中学“停课闹革命”,小学秩序混乱,学校领导和教师被批判、斗争,多数学校陷于瘫痪。1967年,全省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学校陆续成立革命委员会,对机关和学校的党、政、财、文实行一元化领导,要求大、中学校“复课闹革命”,各地普遍派工农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制止打、砸、抢,领导“斗、批、改”。1968年冬,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强令全省乡镇农村中小学公办教师回原籍接受“改造”,打乱了县、乡、村学校教师的合理分布,极大地伤害了教师的感情。在此期间,高等学校、中专和师范学校连续6年未招新生,半工(农)半读学校受到错误的批判,农业中学难以为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几乎全部停办,许多学校校舍被占作他用,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验仪器损失十分严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南教育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78年12月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全省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培养建设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中共河南省委和省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1年1月,对全省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要求和措施做出明确规定。与此同时,开始调整中等教育机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逐年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集中力量搞好师资队伍的培训,教育事业出现了新局面。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1983年8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和改革教育工作的决定》,强调河南的教育要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加强改革,提高质量;积极贯彻执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针。1985年,河南省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战略方针,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育结构,切实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从组织上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1986年3月,省委省政府撤销省教育厅,成立了省教育委员会,作为省政府主管教育的综合部门,统管全省除军校、党校之外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同年8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制定并颁布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的第一个重要教育法规。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继续坚持教育领域的各项改革,使教育工作紧密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全省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市、地、县、乡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加强地方教育工作的领导,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因地制宜实行多种形式办学,效果显著。省教委还特别重视全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采取措施推动老区、贫困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当年秋,在栾川县进行农村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

21世纪以来,河南地方教育继续发展,全省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万余所,在校生2396万人,教职工约109万人,教育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6%。教育事业实现了更多的转变,省教育厅原厅长蒋笃运曾用“一个确立”“三个转变”“六个跨越”来概括河南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就。“一个确立”,就是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出发,把教育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位置,逐步确立了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三个转变”,就是体制上实现了由适应计划经济到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了由注重规模扩张到科学发展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到注重提高综合素质的转变。“六个跨越”,一是义务教育实现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向“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跨越;二是实现由文盲、半文盲的大省向教育大省的跨越;三是职业教育由薄弱徘徊到集团化快速发展的跨越;四是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五是办学主体由单一政府办学发展到多元化办学,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发展,成为教育新的增长极;六是教育结构由单一普通教育到现代国民教育的跨越。

2018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2.21万所,学前教育入园儿童140.57万人,在园幼儿437.99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8.13%。全省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31万所,在校生1446.48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62%。其中,小学1.86万所,另有教学点1.41万个,在校生994.60万人。普通初中4519所,在校生451.88万人。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607所,在校生346.69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23%。其中,中等职业学校755所,在校生136.6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0.78%和39.41%。全省特殊教育学校149所,特殊教育学校、小学、初中随班就读等机构共招收特殊教育学生9946人,在校生43875人。全省研究生培养机构27处,普通高等学校140所(含5所独立学院),其中,本科院校57所(其中,公办38所),高职(专科)院校83所(其中,公办63所)。成人高等学校10所。全省有博士学位授权普通高等学校9所,硕士学位授权普通高等学校19所;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5个。

全省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35个,其中,优势学科10个,特色学科(群)25个;拥有第九批重点学科407个,其中,一级学科288个,二级学科119个。

依托高校建设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含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7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60%。

全省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20539所,在校生674.90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7293所,在园幼儿300.46万人;民办小学1865所,在校生162.35万人;民办普通初中819所,在校生90.73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99所,在校生41.84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70所,在校生26.54万人;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9所,其中,本科院校19所,高职(专科)20所,民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1.05万人(其中,本科31.12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3.85%。

第三节 改革发展中的河南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河南教育带来了春天。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列为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全省各级领导对教育工作日益重视,整个教育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大。这个时期,是河南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全省上下把改革作为发展教育的根本出路,使之逐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调整改革高中,整顿提高初中,充实加强小学,适当发展学前教育。兴办和恢复中等专业学校、技术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特别是省委省政府“科教兴豫”的战略方针,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增添了巨大的活力。

1985年以来,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由教育部门的单线管理改为分层次管理,县市政府管高中和高中层次的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乡镇管初中和初中层次的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村管小学和小学层次的成人教育及幼儿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充分调动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

从1987年开始,河南省在南阳地区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了农、科、教统筹和三教统筹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试验地区成立了由行署专员为组长,主管科技、教育、农业的副专员为副组长,农科教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科教统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由农业出课题、科技拿对策、教育育人才,统一解决技术培训中的实际问题。培训经费共同筹集,专业课教师共同选派,培训教材共同编写,实验基地共同使用。通过不断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实行优势互补、综合治理,使农村经济和教育在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同时,教育内部的普教、职教、成教也统筹起来,相互配合,各展其长,共同为本地经济建设培训人才。三教相互沟通、相互渗透,中小学加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既学好文化知识,又有劳动致富的一技之长。职业技术学校把职前职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成人学校的专业教师相互通用,实习基地共同使用,成人学校利用中小学校舍和师资对农民进行扫盲和文化技术教育。

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淅川县,把县直各部门的培训经费集中到一起,建成了县职教中心,融“农科教”和“三教”的职能于一体,开县级“统筹”之先风。南召等县还试行了“两种证书”制度,对初、高中毕业生暂不发毕业证书,统一组织在职业技术学校和成人学校进行技术培训,待学生切实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经考核合格后,同时发给毕业证书和技术培训合格证书。全省农村初中随后进行了“三加一”即学习三年再加一项技术培训的试验。中学普遍增加了乡土教材的内容,开设了劳动技术课,做到了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师、教材、教学计划、基地设施的“四落实”,到1989年,全省自编劳动技术教材23套,配备劳动技术课教师7300多名,建立了学农实习基地3124个,占地2.1万亩。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中都注意了实践环节,废止注入式,运用启发式,坚持少而精,力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燎原计划”是国家教委提出的以强化农村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功能、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业发展为目的的计划。河南省教委把南阳地区作为省重点试验区,从1989年部署实施这项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围绕南阳地委提出的农业六个开发和农民致富的强烈愿望,发挥各类学校的潜力和文化技术的相对优势,运用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形式,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大面积提高劳动者素质,南阳地区首批建立了28个示范乡和试验乡,确定了28个适宜于本地的科技示范项目。所需资金除国家教委支持的贷款外,地区还通过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解决62万元,各县市用于配套项目资金约150万元。

为克服教育上“铁工资、铁饭碗、铁交椅、大锅饭”的现象和激发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1988年,河南逐步总结推广了新野县上庄乡、社旗县唐庄乡和田庄乡的校长选聘负责制,教师定编聘任制,乡校、村校双包合同制的经验,简称“三庄三制”,调动了校长治校、教师教书育人和乡、村建校的积极性,形成了内活外连、内外优化、相互协调、合理竞争的新局面。

中共河南省委于1988年8月提出了实施“科教兴豫”的战略思想,其目的是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河南经济,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989年初,省委省政府把制定“科教兴豫”方案列入年度工作目标任务。1990年,中共河南省第五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实施“科技兴豫,教育为本”的战略,从而把全省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1992年4月5~7日,省委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全省科技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1995年7月19~21日,省委省政府在郑州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8月9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实施科技兴豫战略的决定》,要求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教育与经济密切结合并相互促进的机制,增强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河南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实现。

20世纪80年代后期,河南提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并明确要求在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逐年增加教育经费的基础上,实行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举的办法,千方百计保证国拨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到1992年,基本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六配套”(校舍、课桌凳、大门、围墙、操场、厕所)的学校达到97.6%。1995年到1997年,河南实施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3年投入资金总量达到6.5亿元。2007年12月,河南的“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全省小学、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9.94%和98.7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下。“两基”目标的实现,在河南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与此同时,河南省的普通高中发展走上快车道。2007年,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212.63万人,招生70.57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1.8倍和1.3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7%。

1949年,河南全省只有高校在校生804人,到1978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发展到24所,在校生2.73万人。1999年扩招后,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增长,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1996年,郑州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行列,2004年实现省部共建,2008年河南大学实现省部共建。2011年,河南高校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整体提高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2012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进入实施阶段,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协作建设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第一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

从1979年开始,经过40年改革,一个与河南两大文明建设基本相适应、门类齐全、各个层次兼备,能够自我调节、相互补充沟通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这是经过了曲折坎坷和艰苦奋斗的河南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第四节 扎实稳固的基础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的小学发展迅速,1953年,全省已有小学3633所,到1956年,在校小学生已占学龄儿童的81%,学校工作步入正轨。其后,由于不恰当地削弱了文化课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后经调整得到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普及工作没有很好开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普及和提高初等教育得以顺利进行。据1979年统计,南阳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率的比例,均低于全省普查摸底数字。1980年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指导下,各级政府建立了普及小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校长包村、教师包村民小组、班主任包巩固率、任课教师包合格率以及各种检查验收制度,使小学教育迅速普及和巩固。1983年,南阳市、邓县普及工作经省检查验收达标。1986年邓县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受到河南省政府和国家教委的表彰。1989年,桐柏县顺利通过了省普及小学教育的检查验收。至此,全省全部普及了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在97%以上,跨入全国先进行列。

1980年、1982年、1988年,河南对中学布局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使布点结构趋于合理,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各校立足于为当地培养人才,由升学教育为主开始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主。

各地在对中小学生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德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学雷锋、学赖宁、争创三好等活动,使学生爱共产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思想素质,抵制各种毒素的腐蚀。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使学生增强了劳动观念,而且学到了一技之长,毕业后在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力量。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全面发展、各展其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河南的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化大革命”前的幼儿园、托儿所等,只是“以养为主”,1979年后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注重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及德智体全面发展,幼儿教育的兴办单位除教育部门外,还有厂矿企业、机关团体、城镇街道、农村集体、个体等。

2003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基础教育积极、均衡、持续、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06年6月全国人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我国法律中第一次提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重申了“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将教育均衡发展提到国家发展基石的重要高度。

从2005年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从2007年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从2008年秋季开始,所有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除了杂费和课本费。至此,全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育。

第五节 职业教育从无到有,走向集团化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河南曾办起一批职业中学,后停办。1979年后职业中学重新起步,从调整中学教育结构入手,陆续将一些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或在部分高中附设职业教育班,使职业高中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比例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展职业教育。1987年、1991年,省政府分别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强调要把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相适应,要求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大力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并明确了20世纪90年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目标,推动了全省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初步有所改善。

1988年,南阳地区把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改革的主攻点,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制定了《关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等文件,强调区属各县市要在县城或县城附近改办或新建一所示范性职业高中,12~18个班的规模,三年建成,并对毕业生的安排做了政策性的倾斜。各县市采取得力措施,迅速予以落实,使职业技术教育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在职业中学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出现了西峡县林业高中、南阳市一职高、镇平高级工艺美术学校和南阳县第一职业高中等一批受社会欢迎的学校。这些学校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教学、生产、科研、经费、服务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部分毕业生很快被有关单位录用,部分学生边上学边致富,回家就是专业户,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提出要大力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比例。1996年河南省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突破口”。1997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逐步使全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

1990年以后,河南省主要是采取“改、联、建”的措施,改一部分较好的普通高中为职业高中,大县(市)改办2~3所,小县(市)改办1~2所,仅几年的时间全省就改建职业学校120所,新建43所。这一时期,由于政府的强力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到1303所,招生37.7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居全国第一位。20世纪90年代后期,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特别是1999年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推动了对普通高中的巨大需求,职业教育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呈现出在低谷中徘徊的局面。

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河南省政府在2003年和2006年先后两次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和制定新形势下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信阳市从2003年2月起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的贫困农民工技能培训,并逐步加大实施力度,扩大实施规模,丰富实施内涵,积累了成功经验,取得了“一次培训、长期受益,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的显著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

2004年2月,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的重点对象是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他们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明确培训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河南省立即跟进实施。省农业厅及时会同省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设、财政、扶贫等部门制定了《2004~2010年河南省农民工培训规划》,《规划》确定河南要用7年时间培训农民工1920万人。4月27~28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在信阳召开。会议宣布启动实施“阳光工程”,并对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会议要求本年全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引导性培训4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工资性收入达到700亿元。为落实工作责任,省政府将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纳入对省农业厅的年度目标考核;省农业厅与18个省辖(管)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当年省农业厅筹集资金4000多万元,完成引导性培训40万人、技能性培训20万人。

从2004年起,启动实施了“河南省农村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工程”(简称“双百工程”),用3年时间重点支持100所农村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建设,较好地改善了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和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的办学条件。按照“市场运作,龙头带动,城乡联姻,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以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以特色专业为纽带,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组建职教集团,提升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截至2008年,全省已成立20个职教集团,共吸收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成员单位753家,吸纳社会资金1.3亿元。同时,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狠抓招生、就业关键环节,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等,中等职业教育由低谷徘徊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2007年,全省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116所,在校生156.3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13.3倍和26.7倍,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从1978年的4.8%提高到2007年的42.4%,30年来,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培养了568.7万名毕业生。

此后,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各级政府每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所属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民办职业机构等,大力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同时,逐步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保障制度,农民转移就业后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涉及诸多方面问题,根据需要的迫切程度和可能性逐步完善。

开封市政府为减轻农民负担,鼓励他们学习技术,在河南省率先推行了农民工免费培训制度,向参加培训的农民发放免费培训券,每个接受培训的农民持这种免费培训券都可以在市政府确定的48所定点学校学习1~3个月的技术。为了严格管理和用好培训资金,开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培训机构报送的学员花名册和签到表,培训结束后凭学员签名以及输出就业合同等资料,将培训补助资金拨付到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则要保证转移就业率在90%以上,用人单位与农民签订的劳务合同期限不低于6个月。

开封市在农民工输出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的指导思想,通过建立农民工培训“绿色通道”,基本形成了“培训—鉴定—输出—维权—返乡创业”的模式,让农民工在政府信息引导下、在维权组织保护下,带着一技之长走出家门创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劳务输出初步走向了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从2006年起,开封市劳务输出已基本实现了由无序、盲目外出到有组织、有序输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从过去集中在广州、深圳等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向全国各大经济发达地区的转移,从建筑、电子、保安等少数行业向缝纫、种养殖、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的转变。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走进课堂,应运而生的技工学校已呈遍地开花之势,遍布开封城区及所属5县,多达110余所,年培训能力超过10万人,其中不少学校以民间投资、校企联办等形式出现。一些民营技校主要是投入自有资金或社会资金建立,靠收取培训费滚动发展,规模相对较小。还有一些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由对方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教学设备,定向培训,逐步发展。而大部分规模较大的公办学校基础较好,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也具有明显优势,发展速度更快一些。

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和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于2008年10月启动。河南全省成立20个职教集团,共吸收职业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成员单位753家,吸纳社会资金1.3亿元。在全省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综合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全省教育界的共识。

各地、市都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辉县市政府在和南京海洋大学联办“2+3”高级海员专业班的基础上,联系挂靠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建立“辉县市航空乘务培养基地”,着力培养航空乘务人员,逐步发展成为极富特色的、专门培养“海”“陆”“空”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灵活多样,调整专业结构,拓宽毕业生出路,加快了一批五年一贯制高职大专班的建设。市场营销、花卉种植等成为学历教育专业。通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立交桥”建设,各高职院校对口升学上线率达到80%以上,就业率达到85%以上。通过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养,扩充实习基地,搭建就业平台,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等措施,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适应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要求。由于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好用、实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也因此改变了人们的就学观念。

成人教育围绕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实用技术培训等,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培训的需求。仅2003年以来,全省各类中职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共完成各类职业技术培训3000多万人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0万人次。开展城镇再就业培训750万人次。30年来,河南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全省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促进了社会就业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第六节 不拘一格的成人教育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人教育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性,农民教育和职工教育比翼齐飞,培养出的大批人才在各个领域大展其能。

1966年以前,河南的农民教育主要是扫盲。1978年后,农民教育由单纯扫盲开始转向扫盲与文化技术教育并重,并逐步转移到以文化技术教育为主。1986年后,全面推行了扫盲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扫盲责任书,对各自的任务目标、职责等做出明确规定,奖优罚劣,不少县市实行了“四包”(县、市、乡、村行政领导包发动入学、包改善办学条件、包解决教师待遇等)、“三定”(扫盲教师定办学形式、定扫盲时间、定脱盲人数)等办法,保证了扫盲责任制的落实。到1989年,地、县、乡、村四级相沟通的农民技术培训网络基本形成。

从1982年开始,河南采取系统办学、单位办学、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脱产、半脱产、业余学习等多种方法,对全省14万1968年到1980年初、高中毕业的职工进行了文化补课,并在当年9月举行了全省首次职工初中文化补课考试。之后,各类职工文化学校大量涌现,进行高中文化补习及各种技术培训。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起来的。此后,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各级政府每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所属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民办职业机构等,大力开展转移就业培训。同时,逐步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保障制度,农民转移就业后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涉及诸多方面问题,根据需要的迫切程度和可能性逐步完善。

2005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关于加快劳务输出基地县技工学校建设的意见》,提出利用3年时间在6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普遍建好1所技工学校的工作目标。2006年,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发《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实施办法》,对培训有关事宜进行进一步规范。同时,各地认定740多个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并实行动态管理。这一年,全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外出务工农民中经过技能培训的达到362万人,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52.4万人。2007年,全省开始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努力实现网络到乡、信息到村,积极为农民工提供系统服务。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发《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操作规程》,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农民工技能培训考核鉴定工作的意见》,规范培训、补贴资金及鉴定考核管理。当年6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建好技工学校已达到64所,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达到464万人,参加鉴定人数达到7万多人。2008年,由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共同组织的、旨在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推进青壮年贫困农民和贫困地区复员退伍士兵转移就业的“雨露计划”正式启动,河南省及时跟进组织实施,2008年全省共培训贫困农民20万人,转移18万人。

第七节 初步形成了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南省仅有河南大学一所高校。1956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届学生走进了新校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20世纪50年代末,河南相继在开封、新乡、郑州、洛阳、南阳等地建起了一批高校,这些学校在60年代初或被调整停办,或下放农村办学,70年代后期又得到了恢复发展。1973年后,郑州粮食学院等高校由粮食部等部委下放河南省管理。1978年后,又相继在各地区办起了一批师专,主要培养初中师资。

1978年1月,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考察批准,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医学院、河南农学院、新乡师范学院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招收三年制硕士研究生110名。这是河南省高校首次招收研究生,开启了河南的研究生教育时代;1981年,在河南省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医学院等6所高校首届三年制研究生毕业前夕,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全省31个学科专业又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河南医学院两个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该院沈琼、董民声两位教授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们当年招收了三年制博士研究生2名,实现了河南省培养博士研究生“零”的突破。

1984年10月30日,经郑州市教委批准,胡大白、杨钟瑶创办了郑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共招收学员143人。1985年4月,经郑州市教委批准,学校定名为黄河科技专科学校。1987年8月,学校举办全日制(走读)高教自考辅导班,共招收郑州市学生500人,有会计、外语、中文、法律、经济管理等专业。1988年3月,经郑州市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黄河科技大学。1989年11月,学校被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为综合性、开放型的社会主义民办大学。1993年8月30日,国家教委高等学校设置委员会派出四人评审小组,一致通过学校为首批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1994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学校进行高等学历教育,黄河科技学院成立。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黄河科技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普通高校,也是全国首批晋升本科的院校中唯一的民办大学。

1996年,霍裕平院士辞去中国科学院的职务,到郑州大学当了一名普通教授。这不仅是郑州大学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河南省的重大新闻。这结束了河南高校无院士的历史,也展开了河南高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美好画卷。霍裕平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就在事业处于巅峰期时,霍裕平来到了河南。在郑州大学,他亲自将凝聚态物理学科调整为材料物理学科,确定建设以研究铝合金为主的金属物理方向。他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进展,并由此提出了一条在我国普遍提高铝合金性能的可能途径。同时,他将郑州大学物理系核物理学科转向为主要面向农业和医学的核生物学,领导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小麦的离子束诱变育种和转基因的工作。在霍裕平的领导下,郑州大学物理系成为物理学科博士点、国家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此后,河南高校相继引进了姚建铨、钟香崇等多名院士,并设立了特聘教授岗位,在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促进了河南高校学术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河南高校的竞争力,推动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河南省一直没有国家重点大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龙头”。1993年,为改变这一被动局面,河南省抓住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启动的良机,做出了重点支持郑州大学争取首批进入“211工程”的决策,省委省政府成立了“211工程”领导小组。1996年11月,郑州大学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211工程”主管部门预审。1997年9月,省政府正式批准立项了《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郑州大学“211工程”进入立项建设实施阶段。1999年6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正式批准郑州大学“211工程”立项,其有机化学及应用物理、材料物理、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高分子材料、激光技术5个学科被列入国家500个建设学科行列。

2003年11月,吴养洁成为河南首位本土培养的院士。2008年10月,河南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09年8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为河南省第三所省部共建高校。省部共建,标志着河南高校在创建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进程中开始了第二次跨越,也标志着河南结束了没有国家重点支持的高等学校的历史。2004年2月,河南省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在郑州召开专门安排部署高等教育工作的会议,会议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强力推进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决定从2004年起,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本专科高校建设100个省级“名牌”专业。启动“人才强校”工程,从2004年到2010年,全省将选拔1500名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启动“河南省国家留学基金地方项目”,每年列出项目配套经费800万元,选派100名优秀教师赴国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攻读学位或进行研究和学习。逐步形成了以省会郑州高校为中心,以洛阳、新乡、开封等省辖市高校为依托,其他省辖市高校合理分布,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校区域布局。

2012年,河南省与教育部联合签署《加快河南教育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每年一次的部省联席会议,积极与教育部磋商、解决河南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大问题。2017年,郑州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设立100亿元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郑州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河南其他省辖市也出台政策加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力度,支持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

2019年4月,全省教育大会在郑州召开。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河南省“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落实《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郑州大学手册》各项任务,提高合建工作水平。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加强专业建设,指导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联合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启动实施一流本科建设“双千计划”,建设一批省级一流专业点和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建设,发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引领推动作用。深入开展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达标创优建设,打通落实教学工作“最后一公里”。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工作,做好高校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合格评估,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加快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加紧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继续实施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

第八节 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河南的师资队伍经过70年的培养、教育和锻炼,已成为一支素质优良、乐于奉献、作风过硬的队伍,河南教育的巨大成就,渗透着他们的艰辛劳动。从山区到平原,从城市到乡村,不管条件的艰苦,不管生活道路上的坎坷泥泞,广大教师一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春芽,培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广大教师被誉为辛勤的园丁、塑造灵魂的工程师、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红烛、勤奋耕耘的老黄牛,是当之无愧的。

随着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的日益浓厚,广大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及生活待遇逐渐提高,献身教育、乐于奉献的典范比比皆是。他们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又是教育之本,任重而道远。他们言教身教并重,既教书又育人,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广大教师的丰功伟绩和高洁品格有目共睹,有口皆碑。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长期以来河南教师队伍缺乏稳定的师资来源,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相当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始终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高度重视师范院校和培训基地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培训教师,使中小学的师资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集中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仅“九五”期间,全省通过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共培训中学教师6.5万人,小学教师9.8万人,有效改变了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长期偏低的状况。同时开始了农村中小学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到1997年底,全省小学教师中接受继续教育的已达25万人,占小学教师总数的60%。从2000年开始,实施了新世纪园丁工程和“百千万工程”,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工作全面展开,开展了新课程培训,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02年,通过调整,完成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使新师资合格教师培养有了稳定的来源。同时,积极推进教师资格制度,为新师资补充提供了制度保证。从1988年开始,全省实施了教师职务制度。1978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42.97%、45.55%、38.81%,到2007年,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则分别达到99.40%、99.90%、88.70%,较1978年分别提高了56.43个、54.35个、49.89个百分点。全省中小学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61.8%和34.2%,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硕果累累。通过培养、引进等方式,全省高校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立了一批协同攻关的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教师队伍数量大幅增加,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目前,在河南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含双聘院士)已达76人,省级特聘教授81人,全省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由1978年的5363人增加到2007年的5.88万人,增加了10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从1978年的93人增加到2007年的19144人,增加了200多倍,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从1978年的1.73%增加到2007年的32.85%,增加了31.12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从1978年的55人增加到2007年的4012人,增加了72倍,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从1978年的1.03%增加到2007年的6.82%,增加了5.79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2127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3774人),占总数的36.21%。教师队伍的壮大发展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了科学研究水平,适应了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民办教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民办教师是在农村教育不断发展、公办教师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不足问题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1978年,全省有民办教师56.6万人,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72%。这支队伍长期以来在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中担负着主要任务。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教师的整体素质已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他们的待遇也需要逐步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按照“关、招、转、辞、退”的五字方针,逐步妥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一是进行整顿。从1982年开始,对民办教师先后进行了多次精简整顿,到1988年时,民办教师数量减少到30.67万人,精简后的这部分民办教师列入计划内民办教师。二是招转为公办教师。经过近20年的努力,30多万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对没有转为公办教师的计划内民办教师给予生活补助,妥善安置。

第九节 不断改善的办学条件

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的提高,国家、集体、个人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一座座花园式的学校像一颗颗的明珠镶嵌在中州大地。

1979年以来,河南各地成立了集资办学领导小组,县、乡、村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确定专人负责,使集资办学纳入了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行署制定规划,提出具体目标,逐级建立责任制,各级政府的领导层层签订责任书,把这项工作列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增强了各级政府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通过抓宣传、搞发动,抓典型、带全面,抓验收、上等级等活动,全省群众性的集资建校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不少干部群众慷慨捐资、齐心建校的动人情景。村村投资,人人捐献,校校改善,河南各地的办学条件不断向高标准迈进。到1989年,全省93.1%的中小学实现了“一无两有”,险房比例由1979年的37%下降到1%,71.6%的学校实现了“六配套”,并正在向楼房化、花园化的目标前进。全省拥有电教卫星地面接收站15座,电视机3000多部,实验室1000余个。

第十节 七十年的经验教训

我们走过了70年,70年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推动了河南教育的发展,也为河南教育争得了荣誉。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既有鲜花坦途,也有泥泞坎坷,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

河南教育的70年告诉我们,教育只能在社会稳定中得以发展,这就要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只能是也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致力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经济,教育在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迅速发展壮大。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过程中,根据党的“两条腿走路”方针,教育贴近经济,消除“虚肿”现象,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又一次稳步前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面上来,不断提高教育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使教育以历史上少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相反,每当我们党遇到政治风波时,教育的发展就缓慢,有时甚至后退。1957年后受“左”的影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少曲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教育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更加坚定信心,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坚持改革开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开拓奋进。

河南教育的70年告诉我们,要实现社会进步,必须处理好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逐步实现以教促富、以富促教的良性循环。如果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忽视教育的发展,教育不能主动为经济服务,就难以摆脱劳动者素质低、人才缺乏的矛盾和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的困扰,经济上不去,反过来又会限制教育的发展。为此,必须提高全社会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经济建设纳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依靠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一方。要舍得为教育投资,着力培养人才,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

河南教育的70年告诉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教育事业,使之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当我们处理好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数量与质量、普及与提高、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稳扎稳打、务实求真时,我们的事业就能前进,就有成效;当我们不注意计划的重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不顾及现实的客观情况,主观臆断、急于求成或畏缩不前,只愿轰轰烈烈,不愿踏踏实实时,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挫折,导致失败。

河南教育的70年告诉我们,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公民。多年来,我们正是坚决贯彻执行这一方针,加强和改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教育、纪律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才保证了社会主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河南教育的70年告诉我们,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国情、省情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单靠国家是包不下来的,只有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才能不断克服教育上的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南十几年的学校建设,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来自集体和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办教育的积极性和无穷的力量,人民是教育之源、教育之母。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

河南教育的70年告诉我们,要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建立一支师德合格的教师队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支数量足、品德正、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是河南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之一。要从政治上、生活上、业务上关心他们,使他们乐于从教、忠于职守,创造性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要加强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培训工作,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河南教育步入壮年,她不会忘记昨天的历史,昨天的经验使她丰满,昨天的教训使她明智。恰逢清明盛世,党的总方针、总任务为她指明了方向,河南振兴和中原崛起的希望给她注满青春的活力。河南教育必定会振奋精神,信心百倍地走向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