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环境因素致贫

一 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依靠当地资源的开发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但是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技术条件落后,所以这些地区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这些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以及通信不畅还是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也无法依靠自身发展实现脱贫。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环境与人类并非矛盾的关系,而是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如果人类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粗暴的开发方式,自然就会对人类进行报复,凭借它的手段,将人类在自然中取得的发展成果尽数摧毁。但人类要发展、要进步,只有向自然索取资源。因此,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人类应该注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在开采时也要注意保护,实施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在我国贫困地区,因教育落后,民众环保意识有待提升,无节制的开发使得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在资源被破坏的情况下,原有的发展速度被迫减缓,这使贫困地区进一步加大开采力度,这将会加剧自然资源的破坏,进一步降低发展速度,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农业在贫困地区的经济中长期属于支柱性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缓慢。这种经济结构表明贫困地区是在靠天吃饭,如果当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那么当地民众的生活就会富裕一点;如果遇到旱涝等自然灾害,那么当地民众的生活就会苦不堪言。但贫困地区大多气候恶劣,丰年很少,致使贫困持续性非常强,人们的目标大多是温饱。

但民众为了生活得更好,就不得不对自然界进行开发,导致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行为频频发生,从短期角度看,这些行为会使民众收入有所提升、生活有所改善,但长此以往,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使得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回报率急剧降低。

与此同时,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酸雨、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无节制的开发不仅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威胁,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同时,贫困地区缺乏治理自然环境恶化及环境污染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使得贫困地区环境条件无法得到好转,而且民众的开采力度在逐渐增大,使得环境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导致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逐渐衰弱,无法吸引到外界投资或发展自身特色产业。

另外,贫困地区的自然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再加之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因素,造成经济发展与预期背道而驰,土地无法进行种植或回报率太低,不但不能满足民众对更好生活的需求,反而会导致民众的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

二 区域整体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共有22片,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地处偏远,气候恶劣,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畅。其中,国家级贫困县共有327个,在地理分布上极不均衡,整体上呈现西部数量多于中部、中部数量多于东部的趋势。

这种分布特征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传统的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收入所占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即使有天灾等非人力可抗因素出现,对民众的整体收入影响也在可控范围之内。中部地区位于海洋与大陆深处之间,虽然产业经济结构略逊于东部,但是也能保持一定的发展。西部地区处于大陆深处,地貌复杂,交通不便,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辅的结构,这种经济结构不利于地区经济的持久发展。

一般来说,我国的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所生产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所需产品、技术设备也很难运输进来。还有一部分贫困地区虽地处平原,但多为盐碱地,无法进行生产种植等作业,在农业不发达的情况下,也很难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等产业。

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贫困县中,位于山区的贫困县超过半数。以下调查也验证了贫困县在地势分布上的基本特征。20世纪末,湖南省扶贫办对位于湖南的湘西芦溪县6个村748户农户开展广泛调查。调查表明,20户富裕户,其中平川共17户,占85%,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的仅3户,占15%。而31户贫困户中,分布在平川的仅7户,占22.6%,分布在山区、半山区的贫困户远多于平川区,而富裕户则远少于平川区。综观浙江地区也可发现,位于沿海地带的平原地区商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位于河谷盆地的发展速度次之,而位于山区的商品经济发展速度最慢。共有十个成规模的大型商品市场位于浙江东南部的温州,过半数的大型商品市场位于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区,而位于河谷盆地的只有桥头、水头两个商品市场。1985年至今,浙江省的贫困县中,文成、泰顺两县和位于山区的永嘉县仍未脱贫。20世纪末,浙江省农调队对文成、泰顺、永嘉3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收入与海拔高度呈反比关系,村庄海拔越高,则人均收入越低,可以从大数据分析出,富裕村庄位于海拔高度为-100米的河谷地区,贫困村庄则位于海拔高度60米以上地区。

山区相比其他地区,可供种植的土地少,地广人稀。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在生产设备、资金、技术支持方面更是远远落后。因此,山区无论是粮食总量还是人均产量均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此以往,居住于山区的民众的基本生活将无法得到保障。就我国贫困地区而言,区域整体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共性与特征如下。

(一)处于偏远地区、自然灾害多、气候恶劣

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地处偏远,道路坎坷,与外界贸易往来和信息交流极为困难,“想致富,先修路”,在没有便利交通的情况下,贫困地区的经济很难快速地发展起来;贫困地区气候复杂多变,很少可以正常地进行生产种植,而且灾害频发,在对日常生产造成破坏的同时,也对民众的基本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人均耕地面积少,生产技术与设备落后

我国贫困地区土地辽阔,但山地面积占比大,总体可耕地面积小,而且生产技术有待提升,生产设备落后,缺乏资金支持,再加之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及污染现象频发,造成粮食总产量不高,在总体耕地面积少、人口数量不多的背景下,人均产量也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对民众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社会发展缓慢

我国贫困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完整的铁路网和交通运输通道,货物运输不便、经济发展缓慢,有时农民只能靠牛马驮运零散的货物换取日常所需物资,过着非现代化的生活。而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通信业在贫困地区几乎没有发展,长途电话、电脑等信息传播载体很少见到,主要的通信方式为电报或信件,效率极低。

(四)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资金支持

我国贫困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传统的男耕女织生活仍然存在于很多家庭中,并且第二产业大多为采矿业和手工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机械化作业等现代生产方式在贫困地区几乎没有得到应用,耕地仍以牛犁地等方式进行。农村居民思想观念总体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层面,商品经济意识和思想淡薄,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

三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根据国家统计资料可以得知,大多数贫困地区人口增长率过高,在资源及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均享有量在降低,导致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难以得到改善。

同时,人口增长率过高产生的间接影响在于,贫困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提升缓慢或没有提升。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生活基础设施简陋,如果发生摔伤等情况,在贫困地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得很多民众因此留下残疾。第二,贫困地区人口流动性差,通婚范围小,近亲结婚现象比比皆是,长期的近亲婚配导致贫困地区发展出较为稠密的血亲网络,这对当地人口素质的影响是巨大的。贫困地区先天性残疾概率非常高,间接地降低了贫困地区的劳动力水平,增加了贫困家庭的负担。第三,自然环境对人口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部分贫困地区土壤中的碘含量少,导致儿童发育迟缓,甲状腺疾病频发,严重阻碍了该地区人口质量的提升。第四,生活方式不科学。因生活设备简陋,很多贫困地区至今仍然以木材为燃料做饭,产生的熏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尤其是视力影响程度极大;而且多数贫困地区缺电,导致电灯普及率低,人们夜晚照明以煤油为主,进一步加剧了对视力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