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与亲社会行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从众的定义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的行为并非仅由自身的价值观或态度所决定,同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规范及个体可感知到的他人的行为(Cialdini and Goldstein,2004)。著名的心理学家Asch曾经进行了一项经典的从众情景实验。在这个情景实验中,被试需要对两条线的长短比较做出判断。主试提供十八套线条图片,每套有两张,分别为标准线条图片与比较线条图片。主试要求所有被试观察这两条线,并对比标准线条与比较线条的长短是否一致。被试中,只有最后一位发言的被试是真被试,其他几位被试都是由实验助手扮演的。为了增加该情境中的从众压力,在真被试告知自己的答案前,实验助手们会故意选择错误的线段。这一安排会让真被试非常疑惑,因为其他几位被试给出的答案都与自己的判断完全不同。由此,真被试产生了一种对决策情境的模糊认识,自身的判断与他人的行为产生了冲突。研究者们发现:在这一情境之下,从众行为产生的概率为34%。从实验整体上分析,大约有78%的被试做出至少一次从众行为(Asch,1951,1955,1956)。研究者认为,当团体内其他成员的选择是完全一致的,即使这一选择是错误的,被试也会毫不犹豫地改变自己的想法,做出与其他成员相同的错误选择(Asch,1956)。这一实验的结果被称为“从众现象”。研究者认为,从众的出现是由于个体感受到群体压力,从而在观点或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跟从大多数人(Asch,1956)。这一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个体自身臆想的。而后,社会心理学家将从众定义为:在模糊情境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目的(Cialdini and Goldstein,2004)。从众的定义分别从两个方面对从众行为的出现进行解释:第一,从众行为的产生依赖于问题情境的模糊性,这一模糊性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是个体心理层面对决策判断的模糊感;第二,个体在这一模糊的问题情境中,很难确定自己应该如何反应,因而他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他人的观点或行为作为自己反应的准则。研究者认为,从众效应有利有弊(Nook et al.,2016)。McKay认为,群体效应之下的决策往往不是最优决策,从众效应会促使个体做出歪曲甚至错误的决策行为(McKay,2003)。研究者们发现,错误的行为会因为从众效应的存在而广泛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例如酒精的过度消费行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及拒绝他人求助的行为(Cialdini,2003;Latane and Darley,1968;Prentice and Miller,1993)。然而,从众效应也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研究者们发现,从众效应会促使捐赠行为增多(Frey and Meier,2004;Shang and Croson,2009),也会使人们在经济博弈中更加注重公平(Bardsley and Sausgruber,2005;Bicchieri and Xiao,2009;Fowler and Christakis,2010;Peysakhovich and Rand,2013),让人类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做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Goldstein,Cialdini and Griskevicius,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