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如何认识中国发展道路

中国发展道路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人民走出的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它既充分吸收其他国家成功的制度经验,又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涉及经济发展、内政外交等方方面面的要素。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总结提炼,党和国家的事业在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科学理论的指导。

(一)基本前提

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立足基本国情,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脱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个大前提,单纯研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无异于舍本逐末,对中国发展道路的理解容易陷入“廉价劳动力论”“后发制人论”等认识上的误区。正如郑永年指出的,中国共产党是唯一的执政党,是中国社会经济整体转型的媒介,是中国模式的塑造者。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所确定的任何发展政策都必须通过党本身来推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必须加以改革来适应这种新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继续领导国家建设。

其次,同样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立足基本国情,脱离了基本国情的改革必然走向失败。基本国情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要从这个基本前提出发,实事求是,通过改革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第二个维度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正如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姜义华对《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的推荐语:“每一个文明国家、人类每一种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不仅走向现代的路径不会相同,而且,现代性应有的内涵,也不可能相同。文明是历史的产物,人也是历史的产物。现代性也好,现代化路径也好,归根结底,都必须是文明国家自己的历史性的选择,都必须是文明国家最大多数人民自己的历史性的选择。”[12]

(二)基本路线

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出这一概括,自此成为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这一基本路线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制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核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为中国发展道路提供政治保证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原动力。中国发展道路是灵活的、不断调整的,然而这个基本路线是不动摇的,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制度保证。

(三)核心内容

中国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描述,中国发展道路的内涵涉及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其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对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明确提出要实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涉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强军目标、大国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等。“十四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