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观当下心
中国传统艺术与美学常常关注生命的体验和精神的超越,作为宇宙时空的匆匆过客,我们看不尽青山白云,赏不够春秋冬夏。于是,文人与山川云水、草木虫石进行着亘古的对话,在“无我之境”中对生命的意义深切追问,作为世间一浮尘,以宏大的关怀叩问人生的价值。在这样的艺术美学背景下,不难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花鸟画与山水画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人物画。
这将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怀旧”之旅。你看那绘画中斑驳陆离的古物,仿佛打开了一条时间的通道,将人们从当下拉往渺渺的远古,注入了历史的沉思。那抒发内心沧桑感的“博古幽思”,在和古人跨时空的对话中寄寓了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你看那“茶香酒赏”的闲情,让人沉醉的不仅是它的清新优雅,更是它可以安抚一个个遭受现实困窘之后需要休憩的心灵。你看那璀璨绽放的“古典插花”,被人精心修剪,然其美娇艳却短暂,在时间与光线的某一刻戛然而止。如欧阳修的《浪淘沙》词中所言:“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在转瞬即逝的美好中,把握此刻盛宴便是长久。
我们将推开传统中国绘画的形式之门,去细细窥探那些曾经如一颗小石激起画家幽深情感世界里一丝丝荡漾的生命体验……在“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心境里,他们通过“磨砖作镜”的别种方式,表达一种抽象的怀古之情,从心理上体会销蚀、死亡和重生之感。在“岁朝清供”的生命感受中,去诠释那“与金石同寿”的祈愿祝福和一瓶清供里盛装着通灵透彻的朵朵莲花。在文人墨客的“案供雅集”里,记录散落一桌的文房雅器,书写者正欲起笔或刚刚落笔,独自沉吟,享受专属于文人的书斋安逸,依然表现的是时间的停留,静无人声的美。
中国园林意境是一个精深而独特的体系,一池溪水、几片假山,创造出一个虚空的世界,一个灵动的空间。而这一特殊的时空正是留给造园者与品园者、作画者与赏画者回味的,“青山不语,空亭无人,西风满林,时作吟啸,幽绝处,正恐索解人不得”。在亭台楼阁的“袖珍天地”里回转,草不惊、树不摇,似无人声却留人影。当我们“倚门观竹”,那竹石之间流连的小生灵,原本悠然自得,某一瞬间,惊慌回眸,与你四目相对的刹那,天地皆为空白,“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将停未停,欲聚还散,在不可知的瞬间,时间与空间再次凝固,充满了妙不可言的寓意。
历代画家笔下的钟鼎彝器、文玩把件、亭台楼阁、奇石异禽,皆具逸气,不似尘世中物,却犹如一把无声的琵琶,弹出了小桥流水般的曲子,在带来文雅慰藉和极大精神享受的同时,潜移默化中亦提升了观者的格调品位和情趣雅兴。
察物摹形,观心造物,投射在纸帛上,纯然是一派空灵化境。悄然无声的刹那,瞬间即永远,在截断时间的地方停留,当下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