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与爱永不老去:《诗经》里的古老告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鄘风·桑中 想把我唱给你听

爰采唐矣?沬(mèi)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今译:

灰灰菜啊哪里采?到那沬县旷野外。心里常把谁挂怀?孟姜美女惹人爱。邀我桑林里相会,请我楼上诉衷肠,送我淇水之上啊手分开。

麦穗子啊哪里采?到那沬县旷野外。心里常把谁挂怀?孟弋美女惹人爱。邀我桑林里相会,请我楼上诉衷肠,送我淇水之上啊手分开。

蔓菁菜啊哪里采?到那沬县旷野外。心里常把谁挂怀?孟庸美女惹人爱。邀我桑林里相会,请我楼上诉衷肠,送我淇水之上啊手分开。

桑中,就是桑林中。再具体地说,就是沬县(今河南汤阴南)的桑林中。桑林中作甚,当然不是采桑子,约会去了!

你且听个仔细,这“了”字后面可是拖着重重的尾音,高而亢。

无须赘言,文字素来具有声情并茂的质地。《桑中》是借一个年轻男子的口吻,描述一对恋人约会谈恋爱的情景。短短三章,洋洋洒洒,春风得意。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无可非议,热恋中的这一个,岂有不激情不雀跃不豪迈的道理。如何酣畅淋漓地宣泄当下的快意,自然是大声唱情歌,所以,就有了《鄘风·桑中》这曲欢快洋溢的小情歌。

关乎爱情放歌,自然唱的人心花怒放,听的人心情朗畅。不须代为担承那些求而不得或者得而失之的忧悒,不失为一种惬意。

自诗中来看,男主人公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热爱劳动、活泼开朗的好青年。想想也是,榆木疙瘩、又呆又懒的男人什么时候都不抢手。

爰,是在哪里的意思。采唐说的是采菟丝子,菟丝子也即女萝,是一种藤蔓植物,有养肝明目之功效。或许不必这样中规中矩来解,当以诗的眼光作观,从《诗经》比兴的手法来谈,诗句是取菟丝子善于攀依、扶持、缠绕的特性,来比拟恋人之间缠绵悱恻、难解难分的情愫。

这样来理解算不上牵强附会,自古就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说。人和物,合该有那么几缕相似相契的情怀,从而实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吕本中的《采桑子》不就是个样板吗?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词中表面上说“恨君”,实际上是念君,念到茶饭不思,寝食难安,变着法儿和江楼月较劲儿。

可恨郎君不像高悬在江边楼上的明月,南北东西地围绕着江楼运转,相伴而不离开。可恨那郎君却像这江楼上的月,刚刚圆满又要残缺,不知何时才能再团圆。这次第,步步怨,声声泪,真是难为月亮难为君了。

还好,《桑中》没有这番怨讨,让我们可以身心轻盈,跟着诗人一路悠扬一路歌。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三章开篇均从设问句入手,来着重强调和强烈炫耀男子身处爱河的小甜蜜、小幸福,其志得意满、神采飞扬的模样跃然纸上。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样的明知故问,比直接的叙述显得更加宛转而富有情致,令读者耳目清新。

菟丝子啊哪里采?到那沬县旷野外。心里常把谁挂怀?孟姜美女惹人爱。邀我桑林里相会,请我楼上诉衷肠,送我淇水之上啊手分开。

相见几多温馨,即便手分开,人远去,诗人也没有丝毫惆怅之状,不似南宋词人康与之那般缠绵: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愁肠百转,等不及地要去和情人相会,心驰神往。

因为菟丝子采过,接着还会去采麦(麦,通“莱”,指地里自生自长的灰灰菜,其叶可食),采芜菁,有的是相见的机会,不须愁更愁,不须等白少年头,下一次和再一次,约会在即,伊人在即,快乐抵门而至。

后两章,诗人继续沿用《诗经》一贯的复沓重章手法。不过,美孟姜变成了美孟弋和美孟庸。她们似乎是三位美女的芳名,如果你非要不假思索地给他安上朝秦暮楚、脚踏三只船的罪名,那就大冤特冤、六月飞雪了。

所谓的美孟姜、美孟弋和美孟庸,只不过是诗人对自己恋人的美称,犹如后人称西子、毛嫱皆指代美女一般。诗人故意混淆视听,是因为他在保护恋人,守护自己心底的小秘密。不管再怎样全世界叫嚷孟姜、孟弋和孟庸,他心中揣着的始终是他的那个她,唯一的、最美的、最亲的她。疼不够、爱不够、唱不够的她。

从此以后,“桑中”这个带着固定内涵和意境的词素,频频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成语“桑中之约”就是一例。江淹《别赋》里亦有“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句子。

其中,“芍药之诗”语出《诗经·郑风·溱洧》;

“佳人之歌”指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卫女、陈娥均指恋爱中的少女。

这几句说的是:世间男女咏“芍药”情诗,唱“佳人”恋歌。卫国桑中有多情的少女,陈国上宫有美貌的春娥。春草染成青翠的颜色,春水泛起碧绿的微波,送郎君送到南浦,令人如此哀愁情多!美得让人感伤。

而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里愈加直白,以“桑中之游”直指男女私情,使小说叙事颇具典雅蕴藉之风。

二、三章和第一章大同小异。

小情歌,唱的是诗人动情的心声,唱的是恋人之间的柔情蜜意、你侬我侬,一来道出凡胎肉身的我们曾经沧海的情感体验和恋爱经历;二是没有矫揉造作和酸腐腻歪,合乎自然,合乎人性。所以欢畅流利,情绪饱满,语感亲切。

另外,它洗尽铅华、不饰雕琢的纯朴让人怦然心动,字里行间炫耀的小幸福令人心旌荡漾。《桑中》不仅彰显了鄘地年轻人自由恋爱的风尚,而且展示了当时淳朴开放的民风民俗。真挚热烈,至情至性。

这种至情至性牵引着诗情,牵引着心情的前行。我们不需要引经据典,非要考证出其中的微言大义。只需想读,爱读,读好,读懂,读出自己的胸臆就行。

直至现在,类似这样的小情歌最受大众青睐,广为传唱:

这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

唱着我们心头的白鸽。

……

青春在风中飘着,

你知道就算大雨让整座城市颠倒,

我会给你怀抱。

……

就算整个世界被寂寞绑票,

我也不会奔跑,

逃不了最后谁也都苍老,

写下我时间和琴声交错的城堡……

有一种力量,穿越千年,拂乱漫山薰衣草,催促遍野紫薇盛放。她们和我们一起来唱《小情歌》,唱至天荒地老。

如果爱,请深爱。为爱这样至情至性其实不难,尝试着做一回自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