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谦德之效

《周易》说:“上天的运行规律是减少自满的而去补益谦虚的,大地的运行规律是减损自满的而去补充谦虚的,鬼神的行事原则是损害自满的而去赐福谦虚的,人们的行事原则是讨厌自满的而去喜欢谦虚的。”因此《周易·谦卦》这一卦,它的六个爻辞都是吉祥的。《尚书》也说:“自满傲慢就会招来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取益处。”我多次与各位先生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每次看到那些贫寒的读书人将要飞黄腾达之时,一定会有一种非常谦虚的美德表现出来。

辛未那年(1571),举人们赴京应试,我们嘉善参加考试的同乡一共有十人,只有丁敬宇的年龄最小,为人也极为谦虚。

我就对费锦坡说:“这位丁敬宇仁兄今年一定能够考中。”

费锦坡问道:“你怎么知道呢?”

我回答说:“只有谦虚的人才能获得福佑。费兄您看看,在这十人之中,有哪一位在温和真诚、不敢抢占人先这方面,能够比上丁敬宇的呢?有哪一位在恭敬顺从、小心谦虚、满怀敬畏之心这方面,能够比上丁敬宇的呢?有哪一位在受到屈辱而不予报复、听到诽谤而不予辩解这方面,能够比上丁敬宇的呢?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即便是天地鬼神,也会护佑他,这样的人岂有不成功的道理?”

等到开榜公布的时候,丁敬宇果然考中了进士。

丁丑那年(1577),我在京城,与冯开之住在一起,看到他谦虚谨慎,神情庄重,完全改变了年幼时的习气。

李霁岩是一位正直诚信的益友,时常当面批评冯开之的错误,只见他总是心平气和地虚心接受,未曾讲过一句反驳的话。

我就对他说:“福报有福报的根源,灾祸有灾祸的先导。一个人心里如果真的如此谦虚,上天一定会保佑他。仁兄你今年一定能够考中。”

后来他果真考中了进士。

赵光远先生号裕峰,山东冠县人,他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但此后很长时间都没能考上进士。

他父亲出任嘉善县三尹时,赵光远先生就跟随父亲来到嘉善任上。赵光远先生仰慕钱明吾先生的道德、学问,就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拜访他。

钱明吾先生把赵光远先生的文章全部涂改掉了,赵光远先生不仅不生气,而且心服口服地很快改正了自己文章的缺点。

到了第二年,赵光远先生就考中了进士。

壬辰那年(1592),我入朝觐见皇上时,遇到夏建所先生,看到他虚己待人,谦虚之光辉耀照人。

回去后,我就对朋友说:“大凡上天将要让某人飞黄腾达的时候,在还没有赐予他福祉之前,先赐予他智慧。这样的智慧一旦开启,那么虚浮的人就会自然变得沉稳,放纵的人就会自我约束。夏建所先生如此温和善良,这是上天在保佑他啊。”

等到发榜的时候,夏建所先生果然考中了。

江阴人张畏岩先生,不断积累自己的学问而且善于写文章,在读书人中有一定的名气。

甲午那年(1594),南京举行乡试,张畏岩先生借居在一个寺庙之中。考试结果揭晓了,而他榜上无名,他就大骂考官,认为考官有眼无珠。

此时有一位僧人,站在旁边微微一笑,张畏岩先生马上迁怒于这位僧人。

僧人说:“相公您的文章肯定是写得不好。”

张畏岩先生越发生气,说:“你又没有看过我的文章,怎么知道我写得不好?”

僧人说:“我听说写文章,贵在心平气和,如今听到相公您如此谩骂他人,心中不平和得如此严重,您的文章怎么能写得好呢?”

张畏岩先生听后不知不觉地心服口服了,于是就走近僧人向他请教。

僧人说:“是否能够考中全在于命中注定,命中不该考中的,文章即使写得很好,也没有任何用处。您自己必须做个改变。”

张畏岩先生说:“既然是命中注定,我又怎么能够改变呢?”

僧人说:“命运的注定者是上天,改善命运的却是我们自己。努力去做善事,广泛积累阴德,什么样的福祉不能追求到手呢?”

张畏岩先生说:“我是个贫穷的读书人,又能做些什么善事呢?”

僧人说:“善事与阴德,都是由自己内心产生出来的。只要能永远存着一颗善心,就能获取无量的功德。再说谦虚这一品质,并不需要您花钱去买,您为什么不自我反省而去辱骂考官呢?”

张畏岩先生从此改变自己的品德、言行而严格约束自我,善行一天天地增加,功德也一天天地更加深厚。

丁酉那年(1597),张畏岩先生梦见自己来到一座高大的房子里,看到了一本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中间有许多缺行。

他就询问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回答说:“这就是今年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

张畏岩先生问:“为什么缺了这么多名字呢?”

旁边的人回答:“阴间每三年对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考核一次,必须积累功德、没有过失的人,才能榜上有名。比如这里看到的被删除名字的人,都是一些原本应该考上的人,因为他们最近犯有过失,所以被除名了。”

后来,旁边的这个人又指着空缺的一行说:“你这三年以来,做人做事非常谨慎,也许你的名字会补录在这里,希望你能够继续自重自爱。”

张畏岩先生在这次科举考试时,果然考中了第一百零五名。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我们头上三尺高的地方,肯定会有神灵在监视着我们;追求吉祥幸福而躲避灾难凶险,那么就一定要依靠我们自己。

我们必须心存善良、约束自己的言行,丝毫也不敢得罪天地鬼神,而且还要谦虚谨慎、屈己伸人,使天地鬼神时时眷顾于我,这才算是有了接受福祉的基础。

那些盛气凌人的人,必定不会是具有远大志向、能够成就大事的人,即便是上天想护佑他们发达,他们也无法享受这种护佑。

稍微有点见识的人,肯定不忍心让自己的心胸如此狭窄,从而拒绝来自上天的福佑。更何况谦虚谨慎的人才会有接受别人教诲的余地,从而获取无穷无尽的益处,尤其是那些修习学业的人,这种品质更是必不可少的。

古语说:“有志于求取功名的人,就一定能够得到功名;有志于求取富贵的人,就一定能够得到富贵。”

人一旦有了志向,就如同树有了根一样。立定这个志向之后,还须念念不忘谦虚谨慎,事事与人方便,这样自然会感动天地,所以说求取福祉完全要依靠自己。

如今一些求取科举功名的人,最初未必有这方面的真正志向,不过是出于一时的兴致而已。兴致来了就去追求功名,兴致没了就停下不干了。

孟子说:“如果大王真的特别喜欢音乐,那么齐国也许差不多就能够治理好了。”

我对于求取科举功名的看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