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文化散文经典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王晏悦

王晏悦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七女儿。早在曲江宴时,她曾随着父母、姐姐去游玩,就远远见过李商隐。只不过她这时年纪还小,六姐尚且未嫁,还谈不到自己的婚事。不过,姐姐、姐夫时常在她面前说起义山如何如何有才,自然增添了对李商隐的好感。

对李商隐的相貌,王晏悦应该是满意的。《旧唐书》说李商隐“少俊”,那就是年轻英俊的意思。在短短二百余字的李商隐传里惜墨如金地特意点出来,就更不是指一般的漂亮了。

有人曾引李商隐文集中“若某者陋若左思,丑同王粲,须眉不及于崔琰,腰腹无预于郑元”(《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来说明李商隐相貌丑陋。

《晋书》说左思其貌不扬,才华出众,《三都赋》造成洛阳纸贵。《三国志》说崔琰“声姿高畅,眉目舒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曾代替曹操接见匈奴使者,而曹操侍立在崔琰身后捉刀。郑元14岁为沂州刺史,有政绩,号为“清吏”。我们重点来看王粲,他是建安七子里文学成就最高的。当著名学者蔡邕闻听年幼的王粲来访时,倒穿着鞋子就出门迎接,“粲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座皆惊”。而王粲17岁去依附刘表,也因其貌不扬,身体孱弱,没有受到刘表的重视。

再比如:“若某者,虽陋若左思,瘦同沈约,无庾信之腰腹,乏崔琰之须眉……”(《为举人献韩郎中琮启》)

这里也举了四个人,我们重点来看左思。《世说新语》记载,潘岳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年轻时夹着弹弓走在洛阳大街上,遇到他的妇女无不手拉手地一同围住他。《语林》也说,看到潘岳外出,妇女们都抛果子给他,常常抛满一车。而左思长得难看,他也来学潘岳到处游逛,这时妇女们就都向他乱吐唾沫,弄得他垂头丧气地回来。

这样看来,王粲的丑和左思的陋名副其实。但是,这是天大的误解。这两篇文章不是李商隐自述,均是代人之作,描写的不是本人。这两篇文章题目翻译过来就是,替柳仲郢的大儿子柳珪应试前行卷投献韩琮郎中,替柳仲郢的小儿子柳璧应试前行卷投献翰林萧侍郎。这里主要是突出柳珪、柳璧的才华如同王粲、左思,才干如同崔琰、郑元,是少年才俊。至于容貌则完全是自谦之词,千万不能以此作据判断柳珪、柳璧的相貌,更不能错认为这是李商隐的长相。

我们再从一个侧面来看李商隐的相貌。唐代选举制度规定:“凡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可见唐代对官员身材的要求之严格。当宣宗想重用令狐楚的儿子时,宰相白敏中回答,令狐楚的长子令狐绪从小有风痹病,不过令狐楚的次子令狐绹有才气,可以重用。这也说明了相貌的重要,李商隐先后中进士和通过释褐考试,相貌自不会差。

我们还可以看李商隐后来对岳父王茂元的自白“终无卫玠之风姿”(《祭外舅赠司徒公文》),意思是我确实没有卫玠那样的风姿。卫玠相传为西晋第一美男子。《晋书》说他“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据此,可知李商隐必为美男子。“终无”是说王茂元见他之前的风闻,应该是有相当好的容貌。

再从前面兖师相貌的描述看,我们可以猜测李商隐和王晏悦的相貌应该都不差,称得上郎才女貌。

王晏悦非常美丽,非常聪慧。李商隐和王晏悦在曲江曾对视过一次,那真是惊鸿一瞥:“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钗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李商隐在开篇就用了两个典故。宋玉在《神女赋》里说,她那如花似玉的容姿,简直是无可挑剔;她那丰盈妩媚的仪态也无法寻根究底。上古时代完全不曾有,当今人间根本找不见;她那珍奇宝石般的风采,最好的赞美还会有疏漏。她刚出现的时候,灿烂得像照梁的初升丽日:“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

曹植在《洛神赋》里说,她的形影,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灼若芙蕖出渌波。”这个女孩子像出水芙蓉一样美丽,外面早已有美好的声名。

李商隐在诗里特别突出了王晏悦的细眉。这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中国文学里描写爱情的神来之笔,多在眉目。

《诗经》里有一瞥的爱情,穿越时间,流传至今。“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女子的眸子清亮,眼神飞动,顾盼流转,美好妩媚,传达出邂逅的无限情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杀伤力,有穿透力,直抵人心,千载之下亦能感觉到它的活。

顺流而下,战国屈原《九歌·少司命》:“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西汉李延年妹妹“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唐代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南宋李清照写小姑娘的心事:“眼波才动被人猜。”元代王实甫《西厢记》写张生眼中的崔莺莺:“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

在《红楼梦》中,黛玉出场,自宝玉眼中给出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眉目。一般本子或作“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或作“两弯半蹙蛾眉,一双多情杏眼”等,粗俗不堪。甲戌本此处是空着的,是未定待补的草稿模样。列藏本作“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这才是黛玉本来面目。《红楼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大成之作,从黛玉眉目描写可见一斑。

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春,李商隐27岁,正准备参加吏部考试。在唐代,进士及第仅是一种身份标志,还要通过“释褐试”后,才能脱下平民粗布褐衣穿上官服。此前他忙于恩师、前幕主令狐楚归葬,错过了任官选调,只有等待春天的这次博学宏词科考试。

博学宏词科是在科举制度之外的一种考试,唐开元年间始设,称“博学宏词”。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进士资格,不论已仕未仕,凡是节度使等推荐的,都可以参加考试,考试后可以任官。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因乾隆名弘历,“宏”音形义与“弘”相近,改为“博学鸿词”。

当时,李商隐的今体骈文在官场已经享有盛誉。在京候调候考期间,他时常代一些官员写状文。其中包括帮助王茂元代作表、状。比如头年四月,工部侍郎陈夷行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当了宰相。李商隐代王茂元作了《为濮阳公上陈相公状》。

经王茂元引荐,李商隐结识了考官周墀、李回。这次博学宏词科考试,李商隐先为李回所取,并为掌铨选的周墀注拟官职。但是报至上面复审时,被一位“中书长者”将名字抹去。

这位“中书长者”是新任宰辅杨嗣复,虢州弘农人,此次升任宰相正在中书省掌权。当吏部送来释褐试录取名单时,他批示“此人不堪”,将李商隐从名单上抹去。

关于“此人不堪”的理由,一般认为,李商隐原来追随的是牛党令狐楚,而在令狐楚刚刚去世后,即投靠李党王茂元,这是忘恩负义的行为。此外,还有两个因素不可忽视:一是李商隐猛烈抨击朝政,触犯当权者。李商隐刚中了进士,还没有释褐,正是备受关注的时候,他作了一首政治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诗里有“使典作尚书,厮养为将军”,讽刺胥吏之才在朝中做了高官,皇室家奴即宦官掌管了军权。他在诗中还表示,我要问问当朝的,你们谁是掌权的人?身上长了几十年的恶疮,没有一个人敢从根本把它治疗好。考虑到那时考试前行卷风行,当朝一定很注意他。二是违背当时的门第观念。唐代以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陇西赵郡二李等七姓为大姓,耻与他姓为婚。李商隐是陇西李氏,皇室宗亲,他的母亲是博陵崔家,虽然家道败落,可是他娶外姓特别是武夫的女儿,不被时人认可。

李商隐后来自己解嘲,跟陶进士讲过这个故事。他说名字被吏部上报中书之后,他归来暗自惊笑,埋怨周、李二学士把这么重的任务交给他:“夫所谓博学宏辞者,岂容易哉!天地之灾变尽解矣,人事之兴废尽究矣,皇王之道尽识矣,圣贤之文尽知矣,而又下及虫豸草木鬼神精魅,一物已上,莫不开会,此其可以当博学宏辞者邪?恐犹未也。设他日或朝廷或持权衡大臣宰相,问一事,诘一物,小若毛甲,而时脱有尽不能知者,则号博学宏辞者,当有罪矣。私自恐惧,忧若囚械。”当后来杨嗣复把他的名字抹去后,他觉得很轻松:“此乐不能知东西左右,亦不畏矣。”(《与陶进士书》)

不知道李商隐给陶进士的信中说的是否是自己真实的想法。事实是,王茂元当时与李党领袖李德裕交好,他的仕途升迁得到李德裕鼎力相助,因此被视为李党。而杨嗣复、令狐楚等属于牛僧孺为领袖的牛党。或许是因为以上这些因素吧,李商隐没有通过吏部选拔考试。

博学宏词科落选后,李商隐赶赴泾原节度使幕府。正是暮春时节,在去泾原的路上,他看见牡丹刚刚绽苞,就被狂风疾雨打落。无情风雨相摧,如同繁弦促柱;牡丹落瓣缤纷,如同舞蹈一般,正像自己飘零的身世。

李商隐想起,传说中南海有美人鱼,离开她的主人时,托着玉盘哭泣,泪水都化作了珍珠。锦瑟弹奏起来哀怨断肠。《周礼》:“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曰锦瑟。”《汉书》:“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据传原有五十根弦,秦帝忍受不了这种悲声,令人裁减成二十五弦。

现在,他来到遥远的泾原,紧邻吐蕃边境。想到长安城中,令狐家的牡丹最盛!令狐楚已逝,令狐门馆难以依靠,今日泾原之行或许会影响到他年!而韩瞻新婚燕尔,也正在长安城里春风得意。而自己一年的等候释褐,正如这牡丹所有生机都被雨水摧折,零落成泥,先期零落,归为尘土。可是,待这零落的花舞结束时,对着空落落的枝条,怕是也会觉得当初那零落时的花姿终归也是美好的吧?

李商隐写下了《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或可译为:

往年曲江旧圃繁华景象已不可追忆,

今天在西州风雨之中忽然不期而遇。

水边亭台春寒之气所感者唯有凉意,

当年置身丝罗褥子温暖竟不知珍惜。

蝶舞翩翾惜花殷勤地采收落花之粉,

花事已阑似佳人怅卧遥帷意兴迟迟。

长安城春风得意怎能体会沦落之恨,

日日舞于笙歌之中可晓得减损几枝?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或可译为:

请不要嘲笑石榴花开赶不上春天,

牡丹过早怒放为雨所败更是心寒。

花冠如同玉盘泪珠飞溅令人伤感,

风雨袭来惊破睡梦好似锦瑟哀弦。

阴云密布衰红满地真是今非昔比,

一年美好生机早已付与飞扬尘寰。

在前溪舞歇歌残后您若回眸再看,

定会珍惜眼前风雨之中零落姿颜。

到了泾原,李商隐受到王茂元特殊的礼遇:“往在泾川,始受殊遇。绸缪之迹,岂无他人?樽空花朝,灯尽夜室,忘名器于贵贱,去形迹于尊卑。”(《重祭外舅司徒公文》)

在泾原幕府,他起草了许多公文,多是日常应酬。如《为濮阳公上杨相公状》《为濮阳公上华州陈相公状》《为濮阳公论皇太子表》等,加上以后所写多达四十一篇。

但是,李商隐在泾原的境遇颇为尴尬。泾原节度使幕府的掌书记(记室)是裴蘧。李商隐只是干着记室的活,却没有名分。另一方面,在泾原一年,王茂元宾客相待,就是迟迟不答应李商隐和王晏悦的婚事,等待的就是李商隐的释褐考试结果。

从王茂元的角度考虑可以理解,六女儿、七女儿是他现任夫人所生,特别宠爱,王晏悦年龄尚小。还有,王茂元迟迟不答应,莫非也是担心自己是李党,而李商隐是牛党令狐楚门生这层关系?更重要的是,王茂元已经为李商隐在周墀、李回面前搭上很多人情了,这份人情不因李商隐未选官而作废。后来李商隐到周墀幕府帮忙,就有还债的意味。

李商隐身在幕府,却不能与王晏悦相见。他看着玉梯横绝,登楼无望,感叹两人虽同处一个地方,面对同样的春风、同样的明月,却只能各自诉说自己的离愁:“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二首》)

转眼又到了释褐考试的时间。

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神鸟,俗称“金乌”。羲和以六龙驾车,载着太阳自东向西奔跑。古乐府《陌上桑》说:“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李商隐用罗敷来比喻妻子,用秦楼指代王晏悦的住处:“东南一望日中乌,欲逐羲和去得无。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

公务之余,李商隐喜欢登高望远。城东郊是一片绿地,古称“美人揪”。站在高大的安定城楼,他想起了洛阳老乡贾谊。贾谊十八岁时,凭着能够诵读诗书、撰写文章在郡县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通晓诸子百家的书,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让贾谊担任博士之职,那时才21岁。贾谊一年内被提拔为太中大夫,又准备提为公卿,遭到群臣的攻击。贾谊随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很久后才被召回长安,后来呕血而亡,年仅33岁。

李商隐又想起东汉末年与曹植等并称“建安七子”的王粲,他少有才名,17岁被朝廷召为黄门侍郎。后来前往荆州投刘表幕府,在荆州十多年间,刘表只让他当普通的小幕僚。王粲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他和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相似,羁旅之感相通。

可是,李商隐在仕途刚刚起步的时候,就遭到朋党纷争,被岳父、好友、同僚等误解。这正像《庄子·秋水》里讲的故事。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不料谣言四起,说庄子到梁国是要取代惠子为相。惠子大为恐慌,一连三天三夜搜捕庄子。庄子直接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像凤凰的鸟,名叫鹓,从南海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而一只刚刚捕捉到腐烂老鼠的鹞鹰,却对着飞过头顶的鹓发出恐吓式的叫喊,生怕它来抢自己的腐鼠。

《史记》里说,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范蠡是功成名就之后全身而退、归隐江湖的理想典范。李商隐博极群书,负经国之志,而别人妄相猜忌,全不知己。他其实对权势并没有什么眷恋之情,只不过是希望像范蠡一样在旋转乾坤、担当事业后功成身退,潇洒地乘舟归隐江湖,不负父亲为他取名“商隐”的一番心意。于是写下了《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或可译为:

踏着绵延城墙登上百尺高楼,

映入眼帘的是绿杨树边沙洲。

贾谊年少有为徒然忧国流泪,

王粲寄人篱下春日再度远游。

多想江湖之上安闲自在归隐,

乾坤扭转之后飘然一叶扁舟。

高洁鸟儿何曾在意腐鼠滋味,

谁知道竟惹得恶意猜忌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