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货币的千年沉浮

它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陪伴人一生的东西。

它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它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

——纪录片《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决斗

1.衡山之谋

2700多年前,中国出现了一个自学成才的经济学高手,由于这个人政治能力太过于出色,以至于人们几乎忽略了他领先的经济思想。事实上,他比亚当·斯密还早了2500年;而且,他还是中国第一个完美发动货币战争的人。这个人就是春秋五霸齐桓公的国相管仲。

这个老丞相本是齐桓公弟弟公子纠的谋臣,齐桓公曾经与弟弟争夺君主职位,大打出手。

管仲就是帮助他弟弟的谋臣,而且还用弓箭射伤过齐桓公,齐桓公不但没有记恨,反而重用管仲为相。不得不说,齐桓公的气度和胸怀是他成就大事的关键。

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国国相,在他主导的一系列改革下,齐国国力日益强盛,称霸蓝图呼之欲出,但在齐、鲁两国之间隔有一个衡山国,有点强迫症的齐桓公总想把它抹平。

因此,齐国跟衡山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尴尬,再加之齐桓公早就想要攻打物产丰富的鲁国,所以挡在前面的衡山国,自然就成了齐桓公眼里的绊脚石。

衡山国盛产兵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钢铁制造明星国家。当时有“衡山利剑,天下无双”的说法,可见衡山国的兵器制造技术在当时堪称天下第一。

所以,即使衡山国军队不是太强大,要攻打衡山国也有难度。所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要是硬攻这个盛产利刃的国家,完全有可能随处遭遇手持削铁如泥神器的菜刀游击队,即使最后打赢战争,齐国自己损失也肯定不小,所以管仲认为:“不可硬攻,只可取巧。”

于是,管仲为齐桓公定下一计,管仲先派人到衡山国以高价收购其制造的兵器。周围燕、赵、鲁、梁等国一看齐国这个举动有些诡异,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心里就开始琢磨:怎么齐国忽然开始收购大量兵器,难道是想攻打我们?不行,我也得买武器防着你。

随后,剧情就有点像当年的“美苏争霸”游戏:你美国研究导弹,我苏联也研究导弹;你美国研究核潜艇,那我苏联也研究核潜艇。于是,燕、赵等国紧跟其后开始行动,与齐国一样开始大量收购衡山国兵器,甚至秦国都开始心慌慌了,也跟着大节奏不远千里、翻山越岭来到衡山国,一起加入收购武器的团购队伍中。

一时间,衡山武器被天下各国抢购,订单开始暴增,天天都是“双11”,这可乐坏了衡山国君。他下令将武器价格提高10倍,虽然大家对衡山国这种坐地起价的行为有点鄙视,但依然没有减少他们下单的热情。

看着订单还在继续暴涨,有点小骄傲的衡山国君再次下令,命令全国农民立刻停止一切农业劳动,都加入生产铁器的队伍中,连夜生产武器,一幅炼钢铁、挣外汇、发大财的火热钢铁大跃进场面。

就这么进行了一年多后,管仲开始进行第二步计划。他派一个叫隰朋的人去隔壁赵国高价收购粮食,当时赵国粮价为每石15钱,齐国却出价50钱收购,这几乎是市场价格的3倍多,于是,赵国人奔走相告:“快来人哪,人傻钱多的齐国来收粮了。”

高价买武器、买粮食,看来搞战争谋略还得有钱。面对高价诱惑,这些包括衡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毫无抵抗力,纷纷都卖武器、卖粮食给齐国。

就在各国在家开心数钱的时候,齐国却突然宣布封闭关卡、全面停止收购粮食和兵器。大家都有点发蒙,谣言四起。

衡山国最先发现不对劲。一天清晨,睡醒的衡山国人猛然发现齐国大军已经压境,衡山国的人不得不临时组织军队抗敌。

但是,如果跟齐国长期打仗,则需要大量军粮,而此时衡山国全民玩打铁,农田荒废许久,库房也没有太多存粮。于是,他们转而去隔壁赵国买粮食,结果发现赵国的粮食大部分也早已卖给齐国,余粮仅够自保。

而且,此刻衡山国兵器也都卖得差不多了,钱倒是赚了不少,但这仗可就没法打了。于是,手无寸铁、仓无余粮、满屋钞票的衡山土豪们,只得向齐国举手投降。

完成并购衡山国之后,齐国开始逐步出售前期大量收购囤积的粮食。而此刻衡山国已经变成齐国的一个郡,那里有钱的衡山土豪们早就饥肠辘辘,赶紧拿出前期卖兵器的钱,高价抢购粮食。

可能大家也看出来了,经过一番操作,最后钱又回到齐国国库,不但没亏钱反而赚了一大笔,更为重要的是还成功收服了一个国家。

看看,管仲兵不血刃,仅仅让货币流转了一圈,就轻易收购了衡山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战争,历史上称之为“衡山之谋”。这次货币战记录在管仲的著作《管子·轻重戊》中。

在“衡山之谋”中,管仲以高价诱使敌方放弃农业,追求兵器产业的畸形利润,最终造成敌人经济瘫痪而不得不投降。此后5年中,管仲如法炮制,用类似的货币战争,将楚、鲁、代、吕等国操控于股掌之间。

2000多年前中国的实战派经济学家管仲,完美演绎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战争,以此告诉人们:货币,也可以是强大的武器。

2.奇特的货币

距离中国福建省2600多公里,有一个小岛名叫雅浦岛。雅浦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处,是太平洋西部加罗林群岛中的一个岛,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1万人。

这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小岛,这里的人买卖东西不用黄金白银,也不用纸币,更不是刷微信和支付宝,而是将岛上的石头当作货币。所以,他们用的货币,那是相当有分量。

这种岛内的通用货币“石头币”小的直径约30厘米,大的直径达到4米之长,轻则几公斤,最重则可以达到5吨,这些当地特有的石币被人称为“Fei”。

这些石头币是特地从隔壁400里远的帕劳岛上运过来的。这些坚硬的石灰岩被切割成大小不同的石块,岛民用竹筏渡海运回雅浦岛。可能你会认为这样的钱非常不方便,但当地人似乎没有这种困扰。

他们把每个“石头币”中间打个孔,需要交易的时候,就找几个棒小伙,用一个大木棒穿过这些石头中间的孔,浪里个浪就给抬过来了。

如果对方的石头钱实在太重,比如说重达几吨的那种,他们就干脆不把钱拿走,石头依旧放在买家的门口,等到下次用的时候,再转交给第三方就好了。

而第三方也可能还是放在原地并不拉回家。比如娶一个“岛花”级的姑娘,需要的钱币重量大约是20吨,女婿就把几块大石头作为聘礼指认给老丈人就好,老丈人用涂料做点标记,就算礼金交接完成。

所以,岛上大部分超重型石头钱币,其实一直以来就没有挪过地方,很多年后还在原处,但岛上的贸易却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那些平时能搬来搬去的石头,差不多相当于居民的零钱。

当地的村民给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当年有个美国人,看到岛上石头货币比较少,于是出于好心就拉来了一船石灰石,这下钱的数量一下子暴增,但是岛上的农产品却没有增加,这下可不得了,造成了全岛一次大面积通货膨胀。

这个案例虽然小,但现代社会无论多么复杂的国家的通货膨胀,其原理跟这个案例如出一辙。

所以,现在岛上居民只要发现有运货的大船进岛,都格外警惕,会派专人一直跟踪,看是不是在岛的某个隐蔽角落擅自放下石头,也就是预防你悄悄“印钞票”,以免造成通货膨胀。

在雅浦岛,石头可以成为货币,而在其他地方,也可能是另外一种物品成为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以百万计的俘虏被送到战俘集中营,战俘营基本和外界失去联系,士兵之间的物资交易非常麻烦。

比如,某个士兵手里有个罐头,他想换一块肥皂,但一盒罐头可能价值三块肥皂,而对方此时只有一块肥皂,这时候你不可能把罐头切成三段,因为对方并不想马上吃掉这个罐头,而是希望保留到以后再吃,不能挖出三分之一的罐头肉给对方。因此,罐头作为货币有点儿困难,因为它实在不方便分割。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可以作为货币的东西,那就是香烟,因为香烟以根作为单位,比较方便计数。据说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在美国如今的许多监狱里,依然采用香烟作为货币。

为什么囚犯最后使用香烟作为货币,而不是肥皂、巧克力、水果或者其他东西呢?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大家都认同的任何物品都可以做货币,而不管是何种物品,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有所选择。

比如,如果选择了冰糕作为货币,那么有可能在一个夏日的中午,当你大梦初醒后,发现存款居然全都蒸发了;如果你选择泥块作为货币,在几经转手后,你会发现钱可能就剩下一点点了。

事实上,雅浦岛上的石头货币也会有问题。如果这种货币仅仅在岛内流通还能勉强应付,但如果雅浦岛老孙家的孩子今年要娶媳妇,对象是德国老米家的女儿,需要把彩礼送上门去,而彩礼是一块4吨重的石头币。试想一下,这上万公里的距离,恐怕等彩礼抬过去了,老米家的小姑娘也成了老姑娘了。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最好、最完美的货币呢?

要想成为一种方便保存、方便携带、长久流通的货币,还真是有条件的,不是随便一种物品就能胜任。这种物品起码需要满足以下五个属性:

1.非常稀少。如果随处可以得到,那就会没有价值。

2.质地坚硬。如果不够坚硬,用着用着就可能磨损掉。

3.易于分割。方便造出各种不同面值的钱。

4.易于保存。方便相当长的时间内使用,而不会消耗腐烂掉。

5.易于携带。这是为了方便跨地域的贸易、旅游等活动。

对照上面的特点,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历代所有的货币几乎都在朝着这五个因素靠近,无论使用何种新技术,也只是在不断靠近、满足、提升这五大要素。

古代从贝壳到黄金、白银,看起来是进步了很多,但黄金、白银还是偏重,不方便携带。

于是,人类进一步发展到纸币时代,看起来是比金银铜钱方便了许多,但钱如果足够多之后,大量的纸币依然存在沉重、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然后,人们发明了银行卡、信用卡,这下让货币在重量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今天的人们,依然觉得银行卡和信用携带比较麻烦,于是就出现了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方式,这一系列的技术革新,无不是在将这五个因素推向极致。

当然,微信、支付宝依然还不是最终状态,因为电子支付也有缺陷,需要人们随时带着手机,而且手机还需要保持有电状态。这对于今天的低头族来说,随时有电也是一件难事。

所以,货币还需要继续向前发展,直到有一天实现指纹付、刷脸付,才会使这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钞票变“武器”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宣布投降并签署了《贡比涅停战协定》。在条约中,德国需要向战胜国支付1320亿德国马克的战争赔款,价值相当于当时9.6万吨黄金。

对于当时战败的德国,这可是一笔根本无力偿还的巨款,濒临绝境的德国人憋出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好办法,不就是让我还钱吗,我直接印钱给你就好了。于是,德国决定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筹集战争赔款。

随后,德国政府下令开动印钞机,源源不断地印出德国马克,但此时德国产出的食品、工业品等物品数量没有增多,直接印钱只会导致钞票单纯变多,其物价肯定会上涨,就跟前面讲到的雅浦岛上凭空多出的石头一样。

不出所料,从1922年1月起,物价就开始以德国人目瞪口呆的速度上涨。全体德国人民都被震撼到了,德国所有的人长这么大也没有见过物价上涨的速度有如此快过。

1922年1月,一份报纸售价0.1马克;1923年11月,仅仅过了一年多,同样的一份报纸的价格是7000万马克,一年时间物价上涨了7亿倍。

于是,德国工人的工资不得不采取一天发两次的方式,因为早晚物价完全不同。上午300亿马克还能买一套房,到了晚上有可能只能买个面包,晚上一口吃掉上午一套房。

面对如此疯狂的通货膨胀,德国的人民全都处于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缺乏安全感的人们开始想方设法移民,被迫离开德国另谋生路。

可见,一个国家要想富有,绝不是直接印钱就可以达到的,盲目地印钞只会导致国家通货膨胀,带来更大的经济灾难。

读到这里,一定有聪明的读者会想到,既然管仲都可以发动货币战,那么能不能通过多印敌国的钞票,让这个国家产生巨大的通货膨胀,继而摧毁这个国家的经济呢?

答案是可以的,而且历史上还不止一次有国家用到这个方法。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5—1783),英国感觉自己有可能打不过美国,于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下令,大量伪造北美货币“大陆券”,以此来扰乱北美当地经济秩序。结果,一批批足以乱真的假钞大量流入北美,造成当时北美物价通胀,市场一片混乱。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造假老司机英国再次显露出惊人的造假天赋,在法国眼皮底下,伪造发行了法国教会的“地产券”,造成法国物价飙升。

第一战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故技重施,大量印制克朗货币,使得奥匈帝国银行乱成一片,英国则乱中取利。

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各国都被英国这个造假专业户搞怕了,纷纷把“防假钞”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但这些国家又想用这个方法对付敌国,于是,一面防止别人造假,一面又想自己造假,成为当时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但依然防不胜防,英国这个贼心不死的造假大王果然不负众望,再次提高造假技术,大量伪造了奥匈帝国、德国、土耳其等国家的钞票,再次扰乱了这几个国家的市场秩序,一波又一波操作搞得这些国家心有余悸。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也印制了45亿元中华民国钞票,用假钞从国统区购买紧缺战略物资,导致国统区货币大幅度贬值,甚至一天贬值两三次,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国民政府决定以牙还牙,于是联合了美、英造币公司伪造日元,由于英国、美国在“二战”时期是中国盟国,自然乐于帮这个忙。就这样,造假鼻祖英国提供技术指导,美国提供先进的印钞设备,国民政府制造的假日元就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

随后,国民政府制造的假日元投入使用,在日占区大量购买日本黄金、棉纱、布匹、医药品等紧俏物资运回后方,日伪政权开始感觉到紧俏物资越来越少,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直到最后才发现这一切是假日元所致。

到了当代,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更为高级的防伪措施、流通机制,靠印刷敌国货币来打击对方的路子已经很难起到作用,所以,就连经常手痒的英国现在也很少使用这种方法了。

由此可以看出,印钱并不能让一个国家变得富有,而且还可能酿成大灾难。那么,这里有个疑问,一个国家每年要印多少钱才是合适的呢?这里先保留这个问题,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进一步解读这个问题。

4.大龄剩男牛顿

牛顿一直没有女朋友,你可以先替他心疼三秒,其实他也曾有过两次机会,不过这个理工男都一直没有把握好。

第一次是在牛顿读大学期间的暑假,他爱上了美丽、聪明、好学的表妹,表妹也很喜欢这个学问渊博、见识非凡的表哥,两颗年轻的心看起来很快就将靠在一起,但这时候暑假结束了,牛顿不得不去剑桥上学,于是两个人依依不舍地分开了。

没想到的是,牛顿回到剑桥后,由于完全沉浸在科学研究中,居然把爱情抛在九霄云外。几年后,牛顿在一次工作之余才猛然想起这件事,想起在那个暑假里相遇的小表妹,但联系到表妹后他大失所望,因为表妹以为牛顿无意于她,早已嫁作他人妇。

有了第一次的惨痛情感经历后,他决定向一位自己心仪已久的姑娘表白,但这一次也不太顺利。在约会期间,牛顿可能又在思考微积分之类的科学问题,结果现场气氛再次跑偏,走神的他居然拿姑娘的手指去掏自己燃着的烟斗,姑娘痛得大声惨叫、花容失色,回家后直接拉黑了牛顿。错过多次机会的牛顿最终放弃了结婚的念头,终身未婚,而是把心思都放在科学研究上。

1665年,伦敦突然暴发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大瘟疫,其规模当然比不上2020年全球暴发的新冠病毒,但是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其影响程度依然很大。

为了保护师生的安全,剑桥大学决定临时遣散学生,让他们回乡下避难。无奈之下,牛顿只好回到伍尔索普村,并在那里进行了18个月的避难和科学研究,大家熟知的“苹果落地”的故事,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发生的。

那18个月时间成了科学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因为在那短短一年半时间里,牛顿几乎靠一己之力开创了三门影响深远的学科:微积分、力学、光谱学,横扫整个科学界。

很多人知道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对于物理学有着无法估量的贡献,却很少有人知道牛顿对金融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间接助推了大英帝国的崛起。

1689年,英国刚刚结束了光荣革命,建立起议会权力超过君主权力的“立宪君主制”,这一制度的产生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让英国逐渐强大起来。

1696年,英国正在全世界持续征战,庞大的军费开支让政府欠下巨债,英国政府决定重新铸造货币,借此解决债务问题。这其实相当于政府发行新货币,只不过当时都是金币,而现在是纸币罢了。

这次铸币事件,引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大辩论,辩论的双方是英国财政大臣威廉和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他们就铸造货币问题而剑拔弩张,争论焦点是新铸货币含金量的问题。

财政大臣威廉认为:“货币就是一个工具,用什么材料、含金量多少都不重要,只要货币上面有国王的印章即可,即使用一块铜、一块铁都一样有效果。”所以,他建议将铸造英镑的黄金含量降低到75%,其余的25%用其他材料代替,这相当于新的货币比以前的金币平均贬值了25%。也就是说,相同重量的黄金,可以铸造更多的钱。

但哲学家约翰公开反对这种方案。约翰认为:“真正的货币必须成色十足,不能掺假,降低含金量后,虽然相同数量的黄金可以铸造更多金币,但这种拙劣的手段会降低政府公信力,长期来说利大于弊。”也就是说,约翰认为这种行为是造假,如果造假,英镑的公信力就会降低。

两人争论非常激烈,开始从金融层面逐渐演变成伦理道德层面的争论。英国国王最终决定支持哲学家约翰,要求金币不能降低含金量,必须用100%的黄金铸造货币,以此来维持币值稳定。

其实,这并不是英国国王多么英明睿智,而是他背后另有高人支招。这个让国王果断做出决定的人,正是那个没有女朋友的单身男牛顿。

那一年,50多岁依然单身的牛顿已经在科技方面登峰造极,无人匹敌,他发明发射望远镜,发明微积分,发现光的组成之谜,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功成名就之时,作为一个有着强大经济基因的英国人,他觉得金融行业还比较落后,决定亲自改造一下金融领域。

1696年,牛顿暂时放下了物理学研究,通过当时的财政大臣查尔斯的提携和推荐,出任英国皇家铸币局主管职位,开启了下半生的传奇金融生涯。

虽然他帮助国王做出了金币不掺假的决定,但前不久财政大臣威廉和哲学家约翰两个人在议会上对撕的场景让他记忆犹新,于是他决定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来避免类似的辩论场景再次出现。

其实,当时并不只是英国存在这样的困惑,全世界的货币情况也是一团混乱。有些国家用黄金做货币,而一些国家用白银做货币,有的国家用100%黄金铸造,有的国家却在里面掺杂了一部分铅,这导致全世界的货币质量参差不齐。

当时海洋贸易增长速度非常快,这就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两个国家之间交易时货币兑换相当麻烦,双方货币的兑换比例如何确定非常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效率。

英国国王希望牛顿能够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彻底解决货币铸造、各国货币兑换比例这个问题。于是,牛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提出干脆放弃白银铸币,让黄金成为唯一的货币标准,而且,让黄金和英镑的兑换锁定为一个固定数字。

就这样,影响世界金融界一百年的“金本位制”,在一个物理学家的手里诞生了。所谓“金本位制”,就是设定1盎司黄金=3英镑17先令10.5便士。

然后,其他国家的货币与英镑进行比较,根据自己国家货币含金量的多少,最终确定这个国家的货币与英镑的兑换比例,这就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全球货币汇率体系”。

举个例子:分别拿出1英镑和1德国马克两枚硬币,如果两者里面的含金量完全相同,那么它们的汇率就是1:1。如果1德国马克硬币里面的黄金含量只有1英镑的一半,那么英镑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就是1:2,也就是说,1英镑价值2德国马克。

就这样,牛顿的“金本位制”不但明确了货币只能用黄金来铸造,还解决了各个国家货币的汇率问题。这个被物理学耽误的金融专家利用自己天才般的思路,解决了当时困扰全世界人们许久的问题。

世界各国都看到金本位制的好处,于是纷纷实行金本位制。1871年,德国、日本实现金本位制;1873年,以法国为首的众多拉丁货币实现金本位制;1875年,欧洲实现金本位制;1881年,阿根廷实行金本位制;1893年,俄国实行金本位制;1900年,美国实行金本位制。

牛顿大叔一出山,就一举统一整个货币江湖,以前那些争吵都不复存在,国际贸易中的货币兑换困惑也一扫而空,国家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发展,世界经济开始走向繁荣。

“金本位制”不但保证了英国国内的货币与物价稳定,而且全球的货币汇率再也不能被人随便操控,每个国家的货币也不能随意铸造,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黄金,就无法铸币,如果采用其他金属铸造,造出来的货币也不会得到世界承认,只会让自己的货币贬值。

于是,各国的货币都被自己拥有的黄金数量牢牢锁定,再也不会出现随意铸钱的情况。

英国凭借其发达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实力,迫使其他西方国家先后采用了“金本位制”,全球各国货币都通过黄金联系在一起,世界贸易开始走向货币无障碍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由于英镑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英镑挂钩结算,这就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之间货币兑换时,都要先参考自身与英镑的比例,再换算成彼此两个国家的比例,英镑自然而然成为世界货币兑换的“中间标准货币”。

牛顿把英镑推到世界第一的位置,毫不夸张地说,他间接助推了英国此后百余年的经济繁荣,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5.日不落帝国的夕阳

1763年,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意思就是国土上始终都有太阳照耀。这是一个国土广袤、东西半球都有自己殖民地的大帝国。而此前的另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此刻已经是日薄西山,辉煌不再。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英国通过几次战争,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他援引英国政治家沃波尔的话说:“罗马人征服世界用了300年,英国征服世界只经过三次战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罗马时代扩大了一倍。”

当时,英国的殖民地确实多到连自己都数不过来。“一战”后,英国抢到了德国的大多数殖民地,国土面积达到3367万平方公里,约为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4。从英伦三岛一直到中国香港、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新加坡以及无数岛屿,但不可思议的是,当时英国的人口只不过才4000万。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经说:“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种植园,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甘蔗、咖啡、香料种植园,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

也许,英国人骨子里认为大英帝国的辉煌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事实上转折点很快就到来了。

第一个转折点是发生在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后,各国为了预防本国的黄金外流,开始陆续停止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流出,在战争期间,各国开始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于是,“金本位制”宣告结束,英国的地位也因此被削弱。

“一战”结束后,美元开始慢慢崛起,大有取代英镑之势。1931年,为了阻挡美元的崛起,英国组建了英镑集团,1939年改称“英镑区”。在除加拿大以外的英联邦各国和地区,以及爱尔兰、冰岛、马尔代夫、科威特、约旦、阿曼、巴林、卡塔尔、阿联酋、也门、塞拉利昂等国用英镑做基准货币,各国货币的汇率以英镑为准,可以自由兑换,贸易、信贷都用英镑结算。

如果说此刻英镑区的成立,还能跟美元抗衡的话,那么“二战”的爆发则彻底将英镑拉下了“世界货币”的宝座。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一方是以德国、日本、意大利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另一方则是以英国、苏联、美国、中国、法国为首的反法西斯联盟。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耗费5万亿美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战争期间,整个英国GDP的80%都用于军费开支,虽然穷尽全力,但钱的缺口还很大。而美国在“二战”初期并没有参战,依靠悄悄出售炮弹、武器、飞机赚了不少真金白银,英国则不断向美国借款用于战争,美国逐渐成为英国最大的债权国。

由于“二战”并没有发生在美国本土,所以美国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美国当时制造业非常发达,战争爆发后向英国、法国等众多国家出售飞机、大炮及其他战争物资,由于购买武器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所以英、法等国的黄金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美国。

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亿美元,高峰时期约占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经济实力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真可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由于大量出售武器,使得美国有更大驱动力去投入研发高端武器,因此其武器制造实力在此期间增强数倍,军队人数也达到1200万多人,国防军费预算每年超过800亿美元。

依靠其强大的海空军力量,美国的势力开始超越北美地区,延伸到欧洲、亚洲、大洋洲,成为真正的世界军事强国。战后美国在世界56个国家拥有驻军,有48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

“二战”结束后,英国对外负债350亿美元,其中欠美国就高达210亿美元,国内生产力开始显著下降,国力迅速衰落。虽然很多英国人骨子里依然不承认自己国家已经沦为二流帝国,但现实却非常残忍,黯然神伤的英国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超越自己。

6.英镑和美元的决斗

美国即将超越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但英国并不甘心将世界货币的宝座拱手相让,英镑和美元之间必有一战,急于分出雌雄的英、美货币之间开始了一场终极决斗。

当时,虽然美国的势力日渐强大,但全世界的贸易依然有40%左右用英镑结算,伦敦仍然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所以美元要成为世界货币,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干掉英镑。

“二战”胜利后,整个世界百废待兴,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和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出“二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分别被称为“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

英国“凯恩斯计划”提出创建一个全新的世界银行,发行全球统一的新货币“Bank”。凯恩斯的理由是:如果全世界统一货币,就能彻底解决各种货币汇率不同的麻烦,也能避免有人利用汇率差异来赚钱。显然,凯恩斯的方案对英国有利,也就是说,即使我英镑不行了,也不会让你美元成为新霸主。

美国人也不傻,立刻看穿了英国人的小心思。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则建议把美元确立为世界货币。罗斯福立刻顺水推舟赞同地说:“这个提议非常符合当今的局势,美国将致力于担当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我们将心怀天下,将会继续革新、继续繁荣,一起繁荣这个世界!”此刻,美国想当世界大哥的神情跃然纸上。

接着,英、美双方开始了激烈的辩论,货币争霸擂台赛进入白热化。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决定以全世界共同投票的方式决定,到底是选英国的“凯恩斯方案”,还是选美国的“怀特方案”。

1944年7月1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安静的布雷顿森林镇忽然热闹非凡,镇上街道飘满了各国国旗,44个国家代表齐聚于此参加会议,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正是这次非同凡响的会议,改变了美元和英镑彼此的命运。

虽然有44个国家参加这次会议,但其实主角只有英国和美国,这是一次英、美争霸的决斗级会议,其余国家也只是打酱油的角色。

整个会议局面都被美国牢牢控制着,虽然大家都认为美国的胜算更大,结果还是让人大跌眼镜。在参会的44个国家中,除英国自己之外,其余43个国家都投票选择了美国的“怀特方案”。

场面让英国有点难以下台,始料未及的英国迫于无奈,最后只好放弃了自己的计划。但唯一可使英国感到安慰的是,虽然没有实行自己的“世界银行”方案,但也争取到了在英国、爱尔兰、冰岛等英镑区继续使用英镑的权利。

这次会议最终确定由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美元和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货币再与美元形成固定汇率。这就是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跟当年的“金本位制”如出一辙,只不过这次换了一个主角。

为什么这43个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美元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并非全是美国控制会议来作弊,而是其他国家都非常清楚目前的世界局势,无论是经济、贸易还是军事实力,美国都已经远超英国,选择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更安全、更稳定、更有保障,也更加符合各国自身利益。有道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所以,成为国际货币,并不是几个人、几个团体、几个国家就可以操控的。要想成为国际货币,相对应的是这个国家强大的政治、军事、经济、贸易、科技实力,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手里的国际货币面临风险,或者因为这个国家衰落而贬值、作废。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全球领先,这个国家的货币就可能称为国际国币,这个国家的语言就是世界通用语言。中国在大唐鼎盛时期,各国都纷纷派出“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学说汉语,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国在近几十年迅速崛起,人民币开始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结算货币,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展开,很多相关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的影响在逐渐增加。但货币国际化并非一朝一夕的工夫,人民币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也许在未来,美元、人民币、欧元三足鼎立也不是没有可能。

布雷顿森林会议后,虽然美元取代英镑成了最主要的世界货币,但英镑依然不肯轻易服输,英镑区依然有不少国家使用英镑,英镑仍然幻想有一天能够阻止美元称霸全球,重现昔日荣光。

但此时,上天再次赐予美国一举扫平英镑的绝佳机会,其故事依然是土豪与穷人的剧情,因为英国“二战”后经济非常困难,不得不再次向美国借钱。

1946年,美国答应借给英国37.5亿美元的援助贷款,同时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英国必须承认美元是世界货币,而且要实行英镑、黄金、美元的三者自由兑换。这意思很明显,手里拿着英镑的富豪们,可以立刻换成美元。

这种做法犹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持有英镑的国家纷纷来英国用英镑换取黄金,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英国就流失了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各个国家都清空了手里的英镑,英国因此元气大伤,英镑彻底失去了与美元抗衡的能力。

在击败英镑之后,美元扫清了成为全球货币的最后障碍,然后立刻开启了征服全球的步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的新计划。他提出将通过向战后各国提供贷款和援助的形式,逐步掌控全球经济命脉。

1948年4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借钱给欧洲各个国家用于战后重建,表面是帮助欧洲经济发展,实际是提高美元地位、稳固美国势力。

十几个西欧国家开始加入“马歇尔计划”,也就是这些国家都在向美国伸手借钱,它们向美国的借贷额度高达130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在重建国家的国际贸易过程中,都采取用美元买卖商品,用美元进行结算。

美国利用借款这样的恩惠措施,笼络了一大批支持美元的粉丝国家。所谓“拿钱手软”,这些国家统统表明立场,坚定地站在支持美元这一边,美元开始逐渐替代英镑,成为自由兑换的世界级货币,世界开始进入“美元时代”。

硝烟四起的货币决斗落下帷幕。夕阳下,映出大英帝国落寞的身影,年轻的美元活力四射、雄霸全球。未来的世界,哪种货币会成为世界货币呢?也许是人民币,也许是欧元,也许是另外一种新的货币,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节 银行:一个强盗催生的产业

1.不务正业的大掌柜

1824年的一个早晨,山西平遥县一个叫李大全的中年人匆忙起床,吃完早饭、泡好了枸杞子,准备开始自己颜料店新一天的营生。这家祖上传下来名为“西裕成”的颜料店经过多年发展,现今颇具规模,在北京、天津等多地都开有分店。

中午时分,一个年轻小伙子出现在柜台前,从脖子上的大金链子、桀骜不驯的眼神、飘逸的古惑仔气质就能看出,他一定在大城市混过。

“大全叔,跟你商量一个事,非常重要。”大金链子有点儿着急。

“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借钱可就没有了,上次因为借你钱差点被老婆罚跪搓衣板。”李大全用抹布擦着桌子,漫不经心地说道。

大金链子有点儿得意:“这次不是借钱。我在京城发了点小财,赚了不少钱,现在想把银子从北京运回来,这不,找你想个办法嘛。”

李大全有点诧异:“运银子你找镖局啊,我这里是颜料铺子,又不是镖局。”

大金链子继续说:“这个世道不太平,强盗成群,镖局银子经常被劫。对了,你的颜料铺不是京城有分店吗,听说生意很好,也赚了不少钱。”

李大全心里咯噔一下,哎妈,这小伙子不是要游说我一起买P2P理财吧。但依然神情镇定地说:“对啊,京城店也是刚开不久,正需要用钱,我还准备找镖局运点银子去京城扩大规模呢。”

大金链子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叔,这就对了,我把京城的银子给你京城分店使,然后你在这里拿银子还给我,这样咱们不就都不用运银子了吗?”

李大全:“等等,我有点儿蒙。”

大金链子:“为了让你放心,我先把银子给你京城分店,你让京城的人给我打个收条,然后拿着收条回这里,你再给我同样数量的银子,我还可以给你一些手续费。这样,我安全拿到银子,你也不用运银子去北京,一举两得,你还赚了手续费。”

李大全愣了几秒,然后对着里屋大喊:“老雷,你出来下。”

只见里屋走出一个大汉,此人正是“西裕成”颜料店的大掌柜雷履泰。他对着大金链子说:“行,就这么定了,你先去京城分店交银子,记得让他们开个收条签字,然后到这里来领银子。”

等到大金链子消失在街头的小巷子后,雷履泰才拉着李大全进了里屋,回头又把大门反锁得死死的,然后把李大全按坐在椅子上。

李大全异常惊慌:“老雷,你……你要干吗,你别乱来。”

雷履泰神神秘秘地说:“东家,我给你一个提议,你一定要认真听,这关系到你后半生的幸福。”

李大全脑袋“嗡”的一下,这下完了。

雷履泰一脸严肃地说:“我建议你关掉颜料店,咱们改行经营票号,我保证这一定是个天大的买卖。”

李大全:“我去,你说的是这个啊,吓死我了!”

原来,对商业有极强敏感的雷履泰从这件事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他极力劝说东家放弃颜料生意,把颜料庄改成票号,进行银钱的“异地汇兑”,票号收取源源不断的手续费,相比于传统的镖局运输,不但顾客的手续费低,而且安全性还可以大大提高。

虚惊一场的李大全豁然开朗,当即拍板同意这个点子。随后他投资了30万两白银,在1823年正式成立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名字取“如日东升,生意昌盛”之意,任命雷履泰为CEO。

“日昇昌”票号完美解决了大宗银两异地往来的难题,其总部设在平遥,各省设置分号。公司发展速度异常迅猛,两年后,日昇昌分号就已经达到上百处,遍及天津、张家口、盛京、苏州、上海、厦门、广州、桂林、重庆、长沙等40个城市。

据说,全盛时期的日昇昌,曾经拥有整个清朝政府80%的白银储备,这几乎是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天文数字。从这些数据能看出,日昇昌在当时商界叱咤风云的影响、纵横捭阖的气势与富可敌国的财富。

“日昇昌”票号,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银行。

说起银行,人们会自然联想到街边随处可见的门店。自从人们放弃了把钱藏在床底的习惯后,你会发现,人们的收支、财富都会跟某个银行有关。

中国目前一共有包括信用社在内的各种银行共计4597家。但说起来,所有的银行赚钱模式其实都非常简单,商业模式就是三个字——存贷差,也就是赚取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值。

以目前中国的银行一年期的存款和贷款为例,定期一年存款利率大约是1.5%,而一年期贷款利率大约是4.35%,中间的“存贷差”是2.85%。

比如,隔壁老王存了100万元,银行会一年给老王支付1.5万元利息;但银行转手把这100万元贷给老李,银行每年收取老李4.35万元的利息,这中间存在4.35万元-1.5万元=2.85万元的差价,也就是说银行每100万元就能净赚2.85万元,看来这真是“没有中间商、自己赚差价”。

这么一看,银行真是空手套白狼、躺着赚钱的好行当。既然银行这么好赚钱,那么大家都可能想去开个银行,毕竟这样躺着赚钱的日子实在太爽了。

这个想法当然非常好,但要实现起来却比较困难。首先开银行需要一笔很大的启动资金,而且在中国开银行需要各种牌照审批。即使你走完流程拿到牌照,客户是否愿意把钱存到你的银行也是一个关键,毕竟满大街都是熟悉的银行,而人们对于银行的信任,需要时间来完成信用积累。

银行在人们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银行的从业人员也自带光环。听说在相亲领域,公务员、国企央企、银行业是最受丈母娘欢迎的大三行业。

有一次,我在去买菜的路上遇到小区里一个认识的大妈,寒暄中大妈听说我还单身就变得热情起来,我猜她身后一定有个跟我一样大龄的女青年。初春的早晨还稍微有点寒冷,穿着一双健步鞋的阿姨就先开始说话暖场。

“小伙子,你是哪个行业的?”

“阿姨,我是做PE的。”

“做皮衣的啊,现在服装行业也不是太好做啊,不过没关系,年轻人慢慢努力。”

“不是,阿姨,我是私募股权投资,简称PE,不是皮衣。是金融行业的一种,主要做投资、并购等业务。”

“那应该不是银行吧?”

“阿姨,不是银行,但我们也属于金融机构。”我感觉阿姨有点嫌弃我了。

然后,阿姨经历了几秒钟激烈的思想斗争,显然已经放弃了我,但还是不失礼貌地安慰我说:“不是银行也没关系,比银行收入低也没关系,其实银行也没啥技术含量,就是一个中介而已。”

这一点阿姨说得很对,银行确实是一个中介机构的角色,它将存款人和借款人连接起来。有人说既然自己开不了银行,也不能让那帮金融男把钱给白赚了,能不能撇开银行,实现真正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呢?

理论上说是可以的,这也就是最近几年流行的P2P模式。所谓的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因为to与数字2的英文two同音,所以大家都习惯性缩写成P2P。

也就是说,在P2P中,借贷双方可以绕开中介方银行,相当于男女青年相亲过程中,绕开媒婆自己约会。出借人不用通过银行交易,直接把钱借给需要用钱的人,这样就少了一个银行中介从中抽成,双方都会获利,看起来是个双赢的方案,金融行业把这种行为称为“金融脱媒”。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这样的模式问题也非常明显,同样像男女相亲一样,少了媒婆把关,发现对于彼此人品、住房、家庭、习惯等情况都了解太少,离婚的风险就会增加。

在P2P模式中,出借人无法确定借款人信用如何、是否有还钱能力,如果随意借钱给他,最后可能导致对方恶意拖欠、无力还款等不可预知的情况。仅2018年一年之中,中国P2P平台就倒闭了近5000家,大量出借人的钱血本无归。

一个被坑的受害人说:“曾经有个投资大佬告诉我,要注意分散投资,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于是我就把100万资金分散投到了十多个P2P公司,结果发现,现在每个P2P公司微信维权群都有我的身影。”这个兄弟确实是把鸡蛋放在了多个篮子里,但他忽略了这些篮子其实都放在同一辆P2P车上,一旦车翻了,所有的鸡蛋就都没了。

所以,投资多元化的意思是需要配置“不同风险类型”的金融产品,而不是同一类型产品的不同公司。只有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风险程度”的金融产品,这样才能做到更好地分散风险。

因此可以看出,在国内的信用体系、风险措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这种“个人对个人”直接交易的P2P模式还不太具有可行性,也许未来个人信用体系足够完善、大数据足够庞大。这种模式也许会成为一种很好的借款方式。但就目前而言,银行还依然是市场存、贷款最优的选择之一。

中国的银行体系比较复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体系逐渐趋于完善,目前国内银行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政策性银行,一共有三家。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没有存款业务,只对外贷款。它们的钱由国家下拨,分别去投资、支持不同领域的建设。看银行名字就大致清楚它们专注的领域。这三家银行没什么业绩压力,待遇虽然不是非常高,但胜在能准点下班,上班能看报、聊天、泡枸杞子。

第二类是大家熟悉的几大老牌国有银行,分别是中、农、工、建、交五家银行,最近另一个“富二代”邮储银行也加入进来,成为国资银行俱乐部第六个成员。总之,这六家银行属于门店最多、规模最大、服务水平一般、大学毕业生挤破头的公司。当然,这几家银行福利稳定、压力不大,过年过节还能发个水饺汤圆粽子啥的。

第三类就是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都属于这一梯队。这一梯队的银行基本全靠自力更生发展起来的,对市场的残酷性有较深的认知,非常具有竞争意识,普遍服务较好、效率较高、盈利不错,而且这些公司还会积极学习国外银行经验,管理相对规范,业绩考核、员工培训、企业文化都走在行业前面。

第四类是城市商业银行。你完全不用担心会分不出来它们,它们名字就自带城市气质,如北京银行、成都银行、包头银行等。呃,不好意思,这个包头银行不久前刚刚破产。

这里补充一句,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某家银行破产,每个客户最高偿付额度为50万元。如果各位钱比较多,记住别死往一个银行存,多存几家银行,每家最好不要超过50万,这样既能保证存款安全,而且手里有一大沓银行卡还能更有成就感。

第五个走来的是地方小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方队。这些银行一般规模较小,但是数量庞大,基本都下沉到县、乡镇等基层地方服务,优点是政策灵活、自主决定权更大。

这些地方信用社负责人在当地小镇一般都是名人,闲暇的时候喜欢背着双手在小镇上视察民情,偶尔亦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个人信誉体现在,在任何一个油条摊都能吃到五折早餐。

2.最神秘的银行

根据2018年的上市公司财报,银行业可谓财源滚滚,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五大行净利润合计达10088亿元。也就是说,这五大银行加起来平均每天盈利能达到27.64亿元。

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了“2018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前12名中,中国的五大行占据五个席位,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

中国工商银行被大家戏称“宇宙第一行”,其营业规模和赚钱能力长期占据世界第一位。2019年,工行全年营业总收入8551亿元,净利润3122亿元,净利率高达36.5%。

也许大家对36.5%的净利润没有什么概念,参照近几年崛起的华为就会更直观。2019年华为收入8588亿元,与工商银行的营业收入非常接近。但两家的净利润却相差巨大,高精尖的标杆企业华为利润为627亿元,净利率为7.3%。

也就是说,工商银行利润率是华为的5倍。这究竟是银行业的荣耀,还是实业经济的遗憾,我不在此做任何评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判断。

“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在2011年北京举行的“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羞涩的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替银行业害羞了30秒。

银行能赚钱当然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能赚钱的银行就是一家好银行。在对一家银行的评定过程中,赚钱只是其中一个判定因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评定因素是为顾客提供的服务体系,从国内民众对于一些规模排名非常靠前的银行服务吐槽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这里要提到的是一家极为神秘的银行——瑞士银行。据说,瑞士银行存着全世界25%的存款,如果真如传言所说,那么这家银行应该是全球最有钱的银行了。

虽然瑞士银行有多少存款没有确切的数据,但这个充满神秘感的银行却让无数土豪、明星、政界要员趋之若鹜。他们戴着口罩、墨镜,罩着兜帽,趁着月黑风高把大捆的美元悄悄地运抵瑞士银行,将下半生的幸福交给这个陌生的机构保管。

这就是信用的魅力,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完全跟自己没有关系的机构。如果说现在企业发展还有秘诀,那么最大的秘诀就是信任了。如果一个群体对公司产生足够的信任依赖,那么其赢利绝对不是问题。

所以,与其说很多企业老板天花乱坠鼓吹创新商业模式,不如真正践行诚实守信,如同贵阳那个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质量的“老干妈”,无须鼓吹商业模式,自然口口相传。

后来,由于瑞士银行存款过于庞大,管理起来实在太麻烦了,不但要防老鼠啃,还得防贼偷、贼惦记,而且有限的地库已经容纳不了源源不断的钞票,他们决定想办法减轻银行的压力。

于是,该银行不得不将存款利息调整为-0.75%,即负利率模式。也就是说,储户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而且还需要缴纳0.75%的管理费用。但即使这样,依然无法阻止各位执着的土豪的热情,因为那些来这里存钱的人,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利息和手续费。

为什么拿鞭子都赶不走这些土豪呢?究其原因,还是瑞士银行有着全球很多银行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安全性。

瑞士是全球七个永久中立国之一。中立国不站队、不结盟,也就是说每次其他国家打仗,中立国就在一旁装睡。所以,在“二战”时期,无论是同盟国还是轴心国,这些国家的富豪都觉得自己的国家可能会输,不约而同都选择把钱存在瑞士银行。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中立国一般是比较小的国家,全球七大中立国分别是瑞士、奥地利、瑞典、芬兰、爱尔兰、土库曼斯坦、哥斯达黎加。这些国家既没有什么军事战略价值,也没有丰富的石油矿产,所以大家就放生他们了。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以中立国的方式躲过灾难,比如位置重要的叙利亚,即使宣布自己为中立国,土耳其也肯定不会放过它。

另外,瑞士银行安全系统世界一流,钱放在这里完全不用担心银行被劫。其金库位置高度机密,而且处于阿尔卑斯山地下几百米深处,防守固若金汤,甚至可以防御核弹的攻击,别看好莱坞电影里打劫银行易如反掌,但瑞士银行至今从未失窃过。

当然,这里的客户服务也绝对一流,瑞士银行应该是世界上服务体系最完善、信用最高的银行,以高端、便捷、定制化服务享誉全球。现在很多高端银行在服务高端客户时,都在模仿瑞士银行的服务体系,以此提升客户体验。

还有,瑞士银行最吸引人的是对客户的信息高度保密。1931年,瑞士通过《银行保密法》,规定对于所有来这里存款的客户,个人真实信息绝对保密,无论对方是贪污犯、抢匪、毒枭还是政客,来了就是客,不会问你钱怎么来的,也不会告诉别人你在这里存过钱。

当然,事物总有两面性,瑞士银行有不问财产来源、身份保密、来者不拒的优点,也成了罪犯藏污纳垢的地方。全球很多毒品、军火、暗网等跨国的大宗非法交易中,很多都与这家银行的资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是很多国家对瑞士银行口诛笔伐的原因。

事情最近有了变化。2019年1月20日,经过多次争争吵吵,欧盟15国财长达成协议,除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三国之外,其他各个国家、国际刑警都能来查询这里的存钱信息。此举不但能打击偷税漏税、跨国毒品犯罪等,还能帮助一些国家反腐。

非常有趣的是,银行因防盗而生,世界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人们发明了无数金融衍生品,如股票、保险、债券等,品类繁多,但最后,这个财富领域无数高等级玩家的终极需求既不是理财,也不是投资,居然还是防火、防盗。

3.挤兑:银行的克星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处于空前的繁荣。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美国铁路和工业建设获得大发展,电力、汽车、化学等新兴工业崛起。

山姆大叔此刻已经忘记了那些年一起体验过的大萧条,仿佛处处都是黄金,随便挑个行业都能赚钱。于是,个人和企业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获得发展,大家都尽最大可能借钱。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金融机构——信托,虽然名字听起来比较陌生,但不久后人们惊喜地发现,这玩意儿其实就是银行的变身,而且贷款比从银行贷款容易得多。

为什么会有这个漏洞呢?那是因为当时对于信托这样的新事物不熟悉,监管也还在观察,所以造成信托监管的法律不健全。信托有着非常灵活的操作方法,为企业和个人贷款又快又宽松。

这种灵活的信托模式,犹如一剂春药,将美国的经济继续推向大繁荣。为了满足人们和企业快速借钱的需要,信托不但吸收公众存款,还会去其他银行借款过来,转手贷款给民众。

为什么银行不自己贷款给民众而是借给信托呢?这是因为当时银行自己贷款给客户,需要复杂的流程、资产抵押,所以还不如借给信托,让他们去操作贷款比较方便。

企业对资本的需求如饥似渴,信托为了追求高回报,几乎都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和股市。看到这里,估计大家都凝神屏气,因为知道快出事了,而接下来几乎全是坏消息。

1906年2月,欧洲银行提高利率,资金、黄金开始扑向欧洲。

4月,旧金山大地震,美国抽调大量资金帮助重建。

7月,铜交易市场崩溃。

紧接着,引发飓风的那只蝴蝶翩翩而来,一个储户到美国第三大信托公司尼克伯克取现金时,银行告知暂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兑付。消息传开,所有的储户开始上门取款,其他贷款给这家信托公司的银行也上门要求还钱,但这个信托公司已经把钱全部贷出去了,暂时无法收回,有的甚至已经亏掉成为死账。

市场上的流言开始蔓延,这个“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即将破产”的消息威力可想而知。第二天一早,尼克伯克信托公司就被美国大爷、大妈给包围了,人们纷纷要求取回自己存在这个公司的钱。

这就是银行业闻之色变的“挤兑”现象,也就是所有储户同时都来取回自己的存款。其结果也不难预料,几乎都是导致银行快速倒闭,尼克伯克信托遭到破产清算。

这下比较麻烦了,人们开始觉得所有的信托公司都可能不安全,“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整个美国人民都紧张起来,其他银行和信托机构也无辜躺枪,于是,全美其他信托、银行也开始陆续出现“挤兑”现象。

人们奔走相告、倾巢而出,都出门赶赴银行取回自己的存款,整个局面完全失去控制,银行的门口都排满了无数取钱的人,几天之内,美国就有十多家银行、信托机构因为挤兑而倒闭。

其他没有倒闭的银行也都命悬一线,无论哪家银行,都不可能有如此多的现金放在地库,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已经贷给企业或个人使用,面对这样疯狂的挤兑现象,剩下的银行也岌岌可危。

《1907年金融大恐慌》(The Panic of 1907)一书这样评论当时的情景:“全世界处在经济崩溃的边缘,风暴中心是纽约金融区。尽管当时美国企业盈利屡创纪录,整体经济持续增长,但美国股市却一泻千里,股价大幅跳水,券商纷纷倒闭,利率不断上涨,纽约市政府无法发行债券,纽约证交所差点关门大吉,银行挤兑风潮席卷全美。”

面对“挤兑”这个银行死亡克星,当时的华尔街真是太难了。大家都惊慌不已,面对突如其来的银行危机,所有人都束手无策,华尔街把拯救这次银行危机的最后希望寄托在华尔街一位极具威望的人身上。

这个人就是最具实力、最有威信的银行家约翰·摩根。这位来自新奥尔良的富二代,靠着咖啡生意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他执华尔街之牛耳已有多年。

摩根靠着自己惊人的商业天赋,把他创立的摩根一手发展为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他控制着53家大公司,资产总额127亿美元。在高峰时期的1900年,由摩根财团直接、间接控制之下的铁路长达10.8万公里,差不多占当时全美铁路的70%。

而且,他还撮合了爱迪生的通用电力公司与休斯敦电力公司合并成为通用电气公司,成就了现在这家常年处于世界500强第一的通用电气(GE)公司。

此刻,摩根已经退居幕后多年,在这关键时刻,摩根临危受命站了出来。他经过仔细测算,指出要解决这场经济危机,至少需要2500万美元。

在今天看来这笔钱并不是很多,但在当年这可是一笔巨款。这个霸道总裁决定再次出山拯救华尔街,于是召集华尔街各大银行行长来自己家中开会,希望用众筹的方法凑足这笔钱。

各位银行家小弟被这位带头大哥邀请到家里做客,表面说是做客,其实是一出“鸿门宴”。众兄弟一到,还没来得及吃喝,就被大哥分别关到各个房间。霸道总裁摩根大叔表示,各位不拿出钱就不放出去。

这些银行小弟当然不希望自己出钱去拯救其他银行,毕竟现在自己的银行还非常安全,奈何年老的摩根在华尔街拥有极高的声望,如果直接拒绝跟摩根合作,那也意味着这些小弟以后肯定在华尔街很难立足。

摩根告诉大家:“这2500万美元必须在两天内凑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说完他就把这些人继续关在书房,自己在办公室等待结果。这些银行家心里也清楚,如果见死不救,那么整个美国经济都可能会被牵连而崩溃,每个人都无法全身而退。

这些银行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一直到凌晨4点左右。摩根一看大家的耐心也磨得差不多了,才走进书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声明意向书,让各位银行家签字。

声明的主要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承诺愿意出钱救助其他银行。带头大哥确实气场足够大,摩根甚至直接把其中一个人拖到桌子边,按着手说:“快点签字,笔就在这里。”他凭一己之力镇住了全场,最后所有银行家都不得不在声明上签了字。

随后,摩根又释放出消息,宣布银行的现金现在已经足够,所有人在所有银行的存款可以随时取回。其实在“挤兑”危机中,需要的除了现金,更重要的是市场信心。温总理也说过“信心比黄金还要重要”。

当民众看到自己担心的那些银行有充足的现金可以随时取出,很多人反而不再担心自己存款的安全,也不再去银行排队取款了。这场危机在摩根的干预下终于化险为夷。

“他几乎一手保住了纽约股市。”《1907年金融大恐慌》书中如此描述摩根的魅力。这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特别的金融大危机,因为出面解决这次危机的不是国家部门,而是一个私人银行家,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事实上,据说背后还有一段小插曲。在这次危机中,很多企业因为缺钱破产、贬值,摩根趁机以4500万美元的超低价收购了一直紧盯着的田纳西矿业和制铁公司,这家公司在危机发生之前,市场评估价值接近10亿美元,这算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所以,就有很多“摩根阴谋论”的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摩根趁火打劫,甚至还有人推测可能是摩根一手导演了这场金融危机。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至于这传言的真假考究就交给历史学家了。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摩根在这次银行危机中,有担当也有谋略,几乎以一人之力化解了这次经济危机,从而拯救了美国经济,其个人的智慧、功劳也被永久写入世界金融史册中。

虽然危机暂时解除了,但笼罩在美国人心头的“挤兑”阴云并没有完全散去,“挤兑”犹如一把悬在银行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们开始思考,如果下一次危机再次来临,还会有下一个摩根来拯救美国吗?

于是,美国关于建立“中央银行”的话题再次被提起。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对于是否需要中央银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而且此前美国曾成立过的两个央行都被迫关闭,但这次危机似乎让中央银行的成立水到渠成。看起来,美国成立中央银行势在必行。

第三节 最操心的“央妈”

1.中央银行

经历了美国的这次银行危机后,各国都见识了银行“挤兑”的威力,各国再次开始完善和加强中央银行制度。

现在,各国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银行,这个银行既不存款也不贷款,更不会出售金币收藏套餐和发售信用卡。严格地说,中央银行不是一家普通的银行,它是“银行中的银行”。

中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是在原华北银行的基础上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组建而成。“央行”平日为人低调,它的大楼总是矗立在城市一处并不繁华的角落,这个掩映在绿树成荫的安静一隅的低调机构,却掌管着中国庞大的金融江湖。

在中国,大家喜欢称呼央行为“央妈”。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结合中国家庭大都是女性管钱的传统,“央妈”两个字精准地诠释了央行的地位和作用。

话说“央妈”这一大家孩子也不少,几个有代表性的孩子分别是工娃、建仔、农妞、招宝等,因为央家母亲头脑精明,一个人承担起家里的财务预算,虽然这个工作比较繁重,但“央妈”依然处理得井井有条。这个大家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人丁兴旺。

央家的亲戚不少,所以每次过年孩子们都会收到大量现金红包,一时间孩子们囊中满满,就开始有点膨胀,开始组队上街购物消费,或者借给别的孩子收取利息。

“央妈”就有点担心了,万一这些孩子只图一时之快短时间把钱花完了,到时候如果他出去参加个夏令营、出国游学、生病什么的,急用钱咋办呢?

于是,这个母亲就定出了规矩:“以后每一笔压岁钱必须拿出20%上交给我保存,等到你们兄弟其中哪一个人有困难、急需用钱的时候,再来我这里申请,可以用这笔钱救急。”

上缴的这部分钱,在银行领域中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存款准备金”,20%的这个比例就称为“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你听到财经新闻中所谓的“降准”,说的就是这个。

因为在经营过程中,很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都不会让客户存进来的钱躺在自家地库里闲着,而是尽量多地贷款出去,以获得更多利息。但如此一来,就可能出现某一天来银行取款的客户多了,银行现金就不够支付。

如果这家银行缺钱的信息再不小心传播出去,让这家银行的客户知道“这家银行快没钱了”的消息,将导致这些客户都会来取回自己的存款,银行就会出现“挤兑”现象。前面章节谈到美国1907年金融危机就是如此,这意味着银行会快速倒闭。

所以,“央妈”为了预防“挤兑”的情况出现,就推出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客户存进银行的每一笔存款,都会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出一部分上缴给中国人民银行代管,钱还是这个孩子的钱,“央妈”并不会据为己有,目的是防止这个孩子不懂事把钱一下子用完。

这样,各家银行上缴的这部分钱汇集在“央妈”这里,可是一笔很大的数值,合在一起足可以应对任何一家银行的“挤兑”危机,或者破产清算。比如前不久的包商银行破产事件,就是因为这个孩子不按规矩出牌,资金被股东大量挪用,导致资金出现问题。

但包商银行破产后,客户其实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失。是因为“央妈”果断调拨存款准备金,支付储户的存款,避免恐慌。对吧,有妈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哭时有糖吃,遇事有人担。

截至2020年4月,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是12.5%。也就是说,客户每存款100元,就有12.5元钱交由“央妈”代管。

如果你认为“央妈”只是一个管钱的,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远远不止如此。“央妈”除了发行货币,还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那就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正确地增加、减少货币的供应量。这被称为“货币政策”。

所谓“货币政策”,就是央行会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前面说过的多种投放货币的方法,投放适当数量的新货币到市场中,或者使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释放更多货币到市场。

而在市场货币较多、物价开始上涨的时候,使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手段,达到回收货币、控制物价的目的。这说起来容易,如何控制好这个度,就是一个国家央行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了。

比如,“央妈”有一天发现这几个孩子不省心,放到市场的贷款太多,因为市场上的钱变得多了之后,物价就有会偏高。于是,她决定把存款准备金的比例从现在的13%上升到14%。

那么,这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会产生什么效果呢?也就是说,这样的操作会让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什么变化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导致的一系列影响:

存款准备金率比例升高后,也就是说“央妈”每次多拿走了1%的资金。“央妈”拿到钱后放在央行的地下金库里藏起来,这就意味着市场上流通的钱少了1%,这样使市场里流通的货币减少、经济活跃度降低、物价微微下降、股票整体大概率会出现下跌。

相反,如果从13%下调到12%,也就是说银行少交钱给“央妈”保管,少交的部分钱就会通过贷款的方式流到市场,市场货币数量就会增多,物价就是上升,市场也会变得活跃。这种降低“存款准备金”释放货币的方式在行业中俗称“放水”。

当然,“央妈”做事比较谨慎,一般都是以0.25%~0.5%这样的小幅度增加或减少,很少会出现一次1%的调整幅度。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市场出现大幅度的震荡。

要不说当妈的都不容易,虽然小幅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市场不会波动太大,但依然会存在一些震荡,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市场的不良反应,“央妈”大多数都把政策的发布时间选在周末,或者工作日的下班之后,低调发布一个重磅降准政策,然后下班回家,深藏功与名。

因为周末股票、期货都处于休市状态,这样做可尽量避免市场的非理性震荡,然后在大家经过一个周末的信息消化后,下周股市再开盘之时,很多人会更加理性对待政策变化。当妈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真是为这个家操碎了心。

上面说的只是“央妈”众多工作中的一个微小部分,“央妈”承担的工作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多得多。

比如以下几个重要的日常家务工作:发行货币、执行金融政策、管理金融机构和银行间的“存、放、汇”业务。总之,央行是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协调和管理着整个金融链条。

央行在不同国家的名字各有不同,在中国叫“中国人民银行”,在英国叫“英格兰银行”,在德国叫“德意志银行”,在日本叫“日本银行”。在美国,它叫“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居然都不带银行字眼,也即是大名鼎鼎的“美联储”。

2.投放货币方式一:外汇占款

刚才说到“央妈”还有一项重要的核心家务工作:发行货币。虽然这活儿看起来简单,但可能大多数人并不太清楚货币的投放流程,不知道印刷厂印好钞票之后,是以怎样一种方式投放到市场中来的。是给每个国民发钞票吗?但大家从来都没有看到“央妈”给民众直接发钱,也没看到摆摊设点让大家排队去领钞票,那是站在银行高楼上往下撒钱吗?当然也不是,事实上,“央妈”发行货币有严格的渠道和流程。

央行作为“银行中的银行”,在收到印刷厂印好的钞票以后,需要通过多种“特殊”方式投放到市场中,最后成为市场流通中的一分子。一起来看看央行发货币的故事:

一天上午,正在家做饭的“央妈”忽然接到电话,说印刷厂3000亿钞票刚刚印完,已经用车拉到门口了。情况紧急,“央妈”赶紧召集家里几个主要的娃,想办法把这笔钱尽快投放到市场中去。

她首先叫起了正在睡懒觉的建仔,这个娃精明能干,平时做事比较积极,这次决定给他派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负责投放1000亿出去。

建仔:妈,这次又是啥任务?我还没吃早饭呢。

央妈:别废话,我要你负责将1000亿尽快投放到市场,方法跟上次一样。

建仔:我知道了,我去找那些经常出口的企业,就是用这批新钱换他们手里的美元呗,很简单。

这其实是货币投放市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出口比较多的中国,咱们很多出口商品,如农产品、数码产品、小商品等,大量出口到国外,运出去的是商品,带回来的是美元等外汇钞票。

比如华为公司,拉着一船“荣耀”手机到美国卖掉以后,拉回一船美元,但美元运回国之后无法直接使用,因为华为既不能直接给员工发美元当工资,也不能用美元从国内企业手中买原料,因为国内不允许用美元进行直接流通和交易。

这时候,建仔出现了,他把像华为这样的出口企业召集在一起,说赶紧用你们手中的外汇来换我的新钞票吧。

于是华为等众多企业纷纷将手里的美元换成人民币,拿到人民币后,华为等企业就能用换来的人民币给员工发工资、支付供应商的货款等,顺利将外汇变成人民币。

就这样,成百上千的出口企业在建仔这里将美元换成人民币,不久以后,建仔就拉了几车美钞回家。“央妈”满意地点点头,让建仔把美元赶紧拉到一号地库存起来。

于是,美元被换回地库,新印刷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如果国家想再多投入货币,那么就再多换一点美元回来,于是新印刷的钱就这样通过银行,进入市场开始流通。

这种货币投放的方法有个专业的名词叫“外汇占款”,别被这个高大上的名字吓住了,其实原理就是这么简单。

而拉回来的这些美元就变成了国家的外汇储备,如果其他的企业要去美国买原料和机器,那么他们再用人民币来换美元。除了企业,个人出去旅游、读书、购物,也需要换取美元使用。

截至2020年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为31067亿美元。当然,国家也不会让这些美元静静地躺在地库里睡觉,也会拿出一部分去投资,让钱再生钱以达到增值保值的目的。为了安全和保险,我们的大部分外汇都是投资购买美国国债,也就是所谓成为“美国债主”,虽然投资美国国债收益率不高,却足够安全。目前,美国十年期的国债年化收益率在2%左右。

按照最新数据,中国现在持有1102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差不多相当于中国1/3的外汇储备买了美国国债。自从2019年6月中国抛售一波国债券之后,就把长期第一债主的位置让给了日本。

3.投放货币方式二:公开市场操作

虽然能干的建仔顺利投放了1000亿出去,但“央妈”发现,此刻还有2000亿新钱堆在仓库里,得想办法尽快投入市场,于是“央妈”决定采用了第二种方式。她叫来了正在打游戏的工娃。

央妈:这是又天天打“王者”啊你?

工娃:好久没打了,妈这是要给我派任务吗?

央妈:正是,你们银行现在有很多国债券吧?

工娃:有啊,好大几筐呢,前不久怕老鼠啃,搬到新地库了。

央妈:那你把这些“借条”都卖给我吧。

这里说的“借条”,其实是国家的国债券,因为国家会不定期发国债券,也就是向老百姓借钱去投资建设。国债券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家向老百姓借钱时打的“借条”。这些“借条”因为有国家担保,所以具有几乎跟钞票一样的信用功能,所以“借条”也可以在市场进行买卖。

跟钞票现金不同,债券价格经常会有浮动,比如一张1000万元的国债券,有时候价格是998万元,也有时候也可能是1002万元。为什么还可以多卖钱呢?因为国债券到期兑换是有利息的,本金加上利息肯定会超出1000万面值,所以买卖债券就成为一门生意。总之,大家会根据行情好坏浮动价格,有头脑的人倒卖债券还可以赚钱。

话说不久以后,工娃就拉着一大车用新钞票买回来的债券,而且建娃还放出消息,手里持有债券的客户,也可以用债券到银行窗口按照当日行情价格换成现金。这样,现金也就通过银行流入市场了。

这个方法就是央行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方法:公开市场操作,既可以通过回购债券,还可以包括SLF、MLF、TLF、PSL等方式,后面这些复杂的方式,这里就不详细解读了,你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类似“兑换借条”方式。

也就是说,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市场中现金就变多了,人们手里保存的借条变少了,市场因为钞票投入变多而变得活跃,但物价可能会稍微上涨。

如果央行希望市场上的钱减少一点儿,就可以做反向操作,即“卖出债券”,这样债券流到市场上,现金货币就被收回到央行地库,市场上的货币数量就减少了。

4.投放货币方式三:银行再贷款

看起来工娃的任务完成得非常不错,1000亿很快就投放到市场了。但最后还有1000亿找谁呢?“央妈”决定找爱穿红衣服、萌萌哒的招宝来完成。

央妈:招宝,你最近学习如何,差钱不?

招宝:挺好哒,要说钱呢也是需要滴,好多企业找我贷款呢。

央妈:那我给你贷款,你赶紧弄点什么抵押物过来。

招宝:没抵押物了,除了电脑,就只有营业员、大堂经理了。

央妈:这个嘛,鉴于你信用良好,填个申请表来审批也可以。

招宝:填好了,领导也签字了,我去地库装钱了。

央妈:你回来,记住哈,别嫌贫爱富,不能只贷给国企、央企、大企业,中小微企业你也得照顾到,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的未来,你得兼顾,眼光长远点儿。

这是“央妈”经常使用的第三种方法:银行再贷款,也就是贷款给需要钱的银行,然后银行依靠信用获批以后,再将这些钱贷给企业经营、个人消费,这部分钱也由此流入市场。

可以看出,央行会根据情况的不同,使用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银行再贷款等方式把新货币投放到市场。当然,央行的手段并不只是这几种,央行经常会把多重方法交叉使用,相互补充,完成对市场货币的数量调节,从而让金融市场变得更加稳定。

5.央行发多少货币合适?

前面我们曾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每年应该新印刷多少货币才合适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一个非洲奇葩国家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津巴布韦,是一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国家,1980年宣布独立,土地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以出产优质鳄鱼皮而闻名,有“鳄鱼之乡”之称,曾经有过无比的辉煌和荣光,当时实力仅次于南非,被誉为“非洲面包篮”。

但这个国家从2000年开始就走偏了。总统穆加贝头脑一热,通过暴力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没收国内白人的土地,然后分给自己的黑人兄弟,黑人兄弟们欢欣鼓舞,兴奋得开始跳起了锅庄,这下终于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啦。

但此举造成大量白人农场主离开津巴布韦,国内商业环境不断恶化。而黑人拿着分来的土地和产业也蒙了,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能力经营好这么大的农场,本想再叫回外国人继续经营,但此时外国人已经对津巴布韦政府失去信任。也就是从这次事件开始,津巴布韦的经济开始进入颓势。

津元早先其实比美元还要值钱。在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时,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也就是差不多2津元可以换3美元,在这个鲁莽的总统实行土地改革之后,经济逐渐崩溃,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日子开始变得艰难起来,津元也开始逐步贬值。可以看出,一个国家货币的价值,跟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正相关。

虽然津巴布韦政府没钱得难受想哭,但一看印钞权还在自己手里,就欣慰了许多。又是这位鲁莽总统穆加贝一声令下,开动印钞机昼夜不停地印钱。

但这个国家产出的物资没有变多,而只是钞票变多了。谁都能想明白,这个国家一定会跟曾经的德国一样,物价飞涨。的确如此,津巴布韦开始进入人类史上最疯狂的通货膨胀模式。

2006年8月,津央行以1:1000的兑换率用新津元取代旧津元。

2008年5月,津央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

6月,发行5亿、25亿、50亿面值的新津元纸币。

7月,津央行发行100亿面值纸币。

8月,政府不得不又出新货币,规定100亿:1兑换成最新津元。

2009年1月,津央行迫于无奈,又发行100万亿面值的新津元。你没看错,就是面值100万亿,面对这个不值钱的钞票,黑人兄弟们都懒得去数有几个零了,因为随便一个面包的价格都是几百万亿津元。

2001年,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而几年后的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人类的一般算术对于津元已经有点不够用了。在这个国家,货币计数必须启动幂函数几次方的高级数学知识了。

新津元彻底沦为垃圾货币,人们纷纷抛弃新津元转而使用外国货币。2009年4月,政府不得不宣布,津巴布韦发行的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

随后,美元、人民币、日元、澳元、印度卢比等陆续成为津巴布韦的法定货币。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玩死了自己国家的法定货币,如今已经没有人相信和使用自己国家的法定货币了,被迫人人都用外币。

津巴布韦的故事告诉我们,央行随意发行货币最后会让一个国家陷入万劫不复,最严重的结果可能是被迫放弃自己的国家货币。那么,到底一个国家每年新印发多少数量的货币是合理的呢?

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这个问题就非常简单。采用“金本位”的国家要新发货币,必须拿出等比例的黄金,否则就不应该新发货币。所以到后来很多国家因为黄金有限,新发货币受到限制,抑或担心黄金流出,都纷纷退出了“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

但随着世界金融体系的不断衍生和发展,金融变得越发复杂,要精确计算一个国家应该发行多少货币,正变成一个复杂的学术性问题。为了简单理解,在此只讨论一个国家应该新印发多少基础货币的问题,也就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纸币和硬币。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一国两制”的方式运行,所以保留了香港自己的港币,但香港没有央行,所以港币是委托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三家银行联合发行的。

如果你手里有港币,你仔细观察会发现上面几乎都印有“凭票即付”字样。就严格意义来讲,汇丰、渣打、中银三家商业银行发行的港币是“银行承兑汇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钞票。

真正的港币,其实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行的硬币和10元纸币,纸币上印有“香港法定货币”字样。

也就是说,现在大部分港币其实是一张“借条”,如果你拿这张“借条”去银行窗口,可以兑换到香港金管局发行的真正货币,也就是硬币和10元面值港币。但由于港币比较稳定,这些“借条港币”早就拥有货币功能,再加上换来换去太麻烦,最后大家就干脆当成钞票流通了。

那么香港对于每年发行多少货币采用什么标准呢?香港采用的是“联系汇率制度”,这个制度源于1983年,当时香港金融管理局规定了港币与美元挂钩,这三家银行每发行7.8港元的钞票,就要向金管局上缴1美元。

比如汇丰银行现在要发行78亿港币,那么汇丰就需要拿出10亿美元上缴给香港金融管理局,然后金融管理局给汇丰开具一张额度允许单,意思是允许汇丰银行可以印制多少港币,这时候汇丰银行才能开始印钞。

中国香港的货币发行比较特殊,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采用直接与美元挂钩。但中国大陆和其他一些国家货币发行却不是如此,要复杂得多。

6.神奇的“货币乘数”

经济学里把“看得见、摸得着”的货币称为M0。此外,还有你无法触摸的货币M1、M2。

M0称为基础货币,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大致可以理解为全国人装在兜里、放在家里的现金综合,存在银行地库的不算M0。

M1称为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也就是企业存款和市场中正在流通的现金之和,居民的个人存款并不计算在M1里面。这个M1算是个过渡概念,大家关注度较低。

M2是最被财经新闻重点关注的概念,被称为广义货币,M2=M1+居民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其他存款。也就是说,它包含了所有现金和存款,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所有的钱”。

为什么最受关注的是广义货币M2呢?不但是因为M2代表一个国家所有的“钱”,它的数量多少、增长速度,直接关系到通货膨胀的压力大小,如果M2越多、增长越快,则表明物价上涨得就越快。

假设央行投入市场10个亿的M0现金钞票到市场,经过银行的多轮流通、存贷之后,广义货币M2会成倍地增长,最后可能会变成100个亿的广义货币M2。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货币乘数的存在。

仔细阅读下面的故事,你才能搞懂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乘数”概念。这里,我们为了方便计算,假设存款准备金率是10%,也就是说每一笔存款银行都要上缴10%给“央妈”,假设张三存了1000元钱到工行,工商银行上缴10%的存款准备金给“央妈”保管后,把剩下的900元贷款给万科集团,万科拿到钱后就发工资给了李四,李四拿到钱以后赶紧存到建设银行。

当然建行也不会留着钱,再次拿出10%,也就是90元钱上缴给“央妈”,把剩下的810元贷款给了百度,百度将这810元发工资给王五,王五上街再把这810元存到交通银行。

结果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人一起吃饭,他们在酒足饭饱后开始分享自己有多少存款。

张三:我有1000元存款,存在工行。

李四:我有900元存款,存在建行。

王五:我有810元存款,存在交通银行。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其实大家用的都是这1000元的“现金纸钞票”M0在流转,由于银行机构的存在,经过多次存、贷后,三个人存款总额就变成了一个更大的数字:1000+900+810=2710元。

如果再经过几次存贷,这个数值还会再次增加,那么这个数字最终是无穷大还是有个最大值呢?

“货币乘数”理论上是有最大值的,最大值就是存款准备金的倒数。比如上面案例中的存款准备率是10%,那货币乘数就是10%的倒数,也就是10,也就是说,在经过多次流通后,1000元钱的现金,会变成的M2总数=1000×10=10000元,也就是说被放了10倍。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理解了,对于整个市场“钱”的多少,不仅跟央行印刷发行新钞票有关系,还跟存款准备金率、储蓄率有非常大的关系。

存款准备金率下降,说明市场的“钱”就会变多,钱多了,接下来商品、股市、楼市价格也都会暂时上涨。所以确定发行多少货币,除了国家的GDP总数、CPI消费指数,还需要考虑流通速度、存款习惯等,这其实是一个超级困难的事。

因此,一个国家在考虑印刷货币数量的时候,要纵观整个经济周期里M2数量、GDP增量、民众存款习惯等,以此为依据发行货币调节市场的流动性。所以,具体要印发多少货币是一个非常复杂、极具难度的技术活儿,绝非拍脑袋就能简单确定的。

国家发行货币,广义货币M2会遵循货币乘数增加,而M2的增加量,也就是市场上“钱”的增加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物价上涨趋势和水平。

我们如果以1978—2018年为分析时间样本区间观察广义货币M2,就可以看出在这40年里发生的有意思的变化,其中的含义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味。

这四十年里,各国M2变化速度各异,美国的GDP增加了8倍,而美元增加了11倍;日本GDP增加了5倍,日元也增加了5倍;英国GDP增加了9倍,英镑增加了56倍;中国GDP增加91倍,人民币增加了2015倍。

这些数字正在深度刻画这些国家的物价变迁曲线,这些数字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会怎样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四节 谁在操控美国央行

1.诞生的曲折

美国的建立就像是一个公司的创业过程。

1620年,第一批清教徒联合创始人乘坐“五月花”号轮船来到北美大陆,150多年中一路开荒垦土、攻城略地,终于在1776年7月4日这一天成功上市。

虽然这家“美国集团”公司上市了,但接下来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其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开会商量一件大事,议题是到底要不要建立一家中央银行。按照以前英国的老规矩,这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但这一次在美国却吵得不可开交。

吵架的双方都不是善茬:一方是《独立宣言》执笔人、后来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而另一方则是美国第一任联邦财政部长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以一个财政部长的角度看,有必要建个中央银行。

杰斐逊:财政部长了不起?我还写了《独立宣言》呢,我反对。

汉密尔顿:那你过来,给大家说说理由,我保证不打你。

杰斐逊:中央银行一旦成为国有机构,就会占尽优势,形成垄断。

汉密尔顿:没有中央银行,谁来发行货币、制定货币政策?

杰斐逊:各个州立银行就可以发行货币啊。

汉密尔顿:美国这么多州,需求很难统筹,肯定效率极低。

杰斐逊:那我不管,但我就是反对建立中央银行。

汉密尔顿:信不信我削你?

杰斐逊:有本事下班你别走!

吵到最后,双方不得不各自做出让步,既不搞集权的国家性银行,但也不全部交给各个州立银行发行货币,而是创建一家私人性质的全国性银行——美国第一银行。

按照合同,美国第一银行只有20年授权期限,负责发行全美20%的货币,其他80%的货币依然由各个州立银行来发行。在这个双方各有妥协的政策下,开启了美国建国后的第一个中央银行体系。

美国第一银行不但是私人银行,而且70%的股东是欧洲人,英国就是整个欧洲的大哥,所以不久后美国人就觉得有一丢丢的不妥,万一以后欧洲特别是英国老大哥控制了美国金融怎么办呢?但合同都签了,也不好反悔,只有耐着性子等吧。

于是,美国第一银行20年合约到期后,国会果断终止了合约。1811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迫关门大吉,美国人觉得中央银行这事可有可无,大家都比较忙,也都懒得再提这个茬了,但仅仅过了一年,就出了一件大事。

第二年是1812年,这一年欧洲大陆乱成一锅粥,英、法两国战争爆发,英国皇家舰队占领了海洋,法国陆军控制了陆地,双方斗个你死我活,互不相让。而美国刚打完独立战争还没有缓过气来,因此打心底实在不想参与战争了,只想在一旁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于是美国就瞅准机会,开始搞海上贸易发点战争财,一会儿卖粮食,一会儿顺带卖点武器。但时间一长,英国就看不下去了,为了能围堵法国、切断法国战争物资,英国下令封锁海上贸易,不但强行搜索美国海上船只,还把美国海员抓走当壮丁,强征入伍派往前线打仗。

美国虽然刚成立不久,只想赚钱并不想打仗,但是也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果断和法国站在一边。

美利坚:你为啥拦我的船只,抢我的物资,还抓我的船员?

英国:谁叫你卖粮食给法国,你没看到我正跟他干仗吗?

美利坚:我是个做生意的,我管你们打不打仗。

英国:我还就抓了你的人了,已经派到前线了,不服气?

美利坚:你能要点脸不,信不信我收拾你?

英国:那你来呀,是不是上次没打够?

美利坚:你等着,我去叫人!

于是,1812年6月18日,美国正式对英宣战,英、美两国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36年之后,再次打了起来,历史上称为“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

战争中英美双方各有优势,僵持不下,谁也赢不了谁,大家觉得为了一口气这样打下去也什么意思,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停火。

1814年,双方签订了《根特条约》停止了战争,两个小伙伴礼貌地握了握手,然后不禁抱头痛哭。因为这次战争双方都是啥也没捞着,但这两年混战损失却不小,白白浪费无数真金白银。

尤其是美国,本来成立没有多少年,存款并不多,但这次战争花费巨大,不得不在国内向人民借债。

于是,美国在国内发行了大量的国债券,为了赶紧印点钞票还上战争欠下的债务,国会不得不在1816年通过了建立第二个中央银行——美国第二银行,特许经营权同样为20年。

然而,这一次引起了更大的风波,民众认为美国第二银行的设立就是再次开启了国家金融垄断,这个国家银行的业务开展势必会与各州银行抢夺利益,这也就违反了美国的建国理念:美国联邦不得干预各州的事务。

这时,刚好美国开始总统换届选举,为了迎合民众心理,竞选人安德鲁·杰克逊——美国民主党的创始人之一,就索性把“要杰克逊,不要银行”作为竞选口号。

他认为美国第二银行是一个精英机构,挟国际财阀集团之势,垄断金融业,牺牲普通民众的利益,偏袒东部制造业的发展,必须把这个银行干掉。

1833年,杰克逊顺利当上总统,也兑现了自己的竞选承诺,把财政部的存款全部转移到州立银行,削弱了美国第二银行继续存在的理由。当然,第二银行的“中央银行”执照在20年期限到期后,依然没有续约,并最终于1841年倒闭。

杰克逊担任了两届共8年总统。据说,在杰克逊卸任总统后,有人问他在总统任期内的最大成就是什么,杰克逊回答说“我干掉了那家银行”。总统杰克逊说“干掉”的那家银行指的就是美国第二银行。

此后近8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过着没有中央银行的日子,倒也是逍遥自在、风平浪静。

就在美国人全都觉得美国不需要中央银行的时候,发生了前面讲过的1907年信托公司“挤兑”风波,在摩根出面主持大局的情况下,美国才免遭更大的金融灾难。

于是,大梦初醒的美国人终于明白,美国确实需要一个正式的中央银行。这一次,已经见识过“挤兑”巨大威力的人们,对成立中央银行再也没有异议和分歧,进行得异常顺利。

1913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在美国建国137年之后,终于正式成立了自己的联邦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

2.巧妙的制度设计

虽然要成立“美联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为了防止出现“美联储”权力过大,美国人在设立之初,还是留下一个回旋余地,那就是“美联储”不是一个政府机构,而是一家私营企业。

作为一个非政府机构,“美联储”就可以更大程度上摆脱政府控制,全权由经济专家团队而不是政客来决定货币政策,这样一来,美联储既与政府相关,又能独立于政府和政治之外。

而且,为了能让“美联储”尽可能地制定公正的货币政策,条例规定,未来的“美联储”主席要求必须是非政治人士,这样才能尽量与政治切断联系,以避免被政客操纵。

事实上,这种设计确实有其高明之处,给予了专家更大的决策权,让美国的经济多次化险为夷。

1993年10月,美国经济形势开始急剧攀升,有引发通胀的前兆,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力排众议,决定连续7次调高基准利率,控制了市场上货币流通量,使美国经济成功软着陆,免于通货膨胀。如果“美联储”属于政府机构,这样频繁高效地调整在美国冗长的决策体系中,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格林斯潘是“美联储”的第13任主席,由里根总统提名担任,他也是任期最长的主席,任期从1987年到2006年,一共20年之久,跨越六届美国总统。

当然,这也是“美联储”史上最硬气、最具个性的主席之一,多次怒怼总统,只秉承专业精神,有时候甚至六亲不认。

1990年夏天,美国总统老布什多次找格林斯潘面谈,希望“美联储”能够超发货币,这样就能暂时提升经济、降低失业率,这样有利于自己下一届连任。老布什当时是权倾天下的美国总统,按道理说,再怎么也得给他几分薄面,但实际场面却有点儿尴尬。

老布什:老潘,快让美联储加印货币,把经济搞上去,我好连任。

格林斯潘:我计算下,看下是不是应该印发货币。

老布什:感谢,在线等,挺急哒。

格林斯潘:我算过了,现在不能发货币,抱歉了兄弟。

老布什:你别忘了,我可是总统,信不信把你丫给搞下去。

格林斯潘:不信,因为总统没有撤销我的权力。

老布什:你能不能通融一下?

格林斯潘:不行,这是原则,我必须保证自己的专业性。

老布什:你要上天了你!

格林斯潘:是的,我就喜欢别人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为何格林斯潘连总统的面子也不给呢?原因是美国总统只能提名“美联储”主席人选,却不能开除他。据说正是因为这一年美国经济的不良表现,最后老布什没有成功连任。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这样既可以保证“美联储”的独立性,又可以保证其专业性。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而非仅仅是美国国家货币,所以需要更为独立的决策权,才能让“美联储”主席恪守公正和底线。这也是保持美元信誉的最好方法。

当然,央行大量发行钞票,确实是能让经济暂时高速增长的捷径。因为货币多了,商业银行就能以很低的利息拿到央行贷款,企业也能以较低利息借到钱扩大经营,民众也能以低利息借到钱消费,这样市场就繁荣起来了。但这样做危险也是很明显的。

有人说,繁荣应该是好事,为什么有危险呢?因为货币是一把“双刃剑”,发多了就会引发通货膨胀,继而导致社会动乱,就如津巴布韦一样,严重时国家会被拖入泥潭,一蹶不振。

防止通货膨胀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央行更加独立,央行以自己的专业性做出判断,这也是许多国家多次惨痛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全球的各种恶性通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央行缺乏独立性,被政客操控的结果。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推行央行的独立性,比如中国央行、日本央行、英国央行等。也就是说,政府领导人不能随意解雇央行行长,这样央行行长才有底气坚持自己的专业判断。

3.离奇的总统被刺事件

1865年4月14日的夜晚,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正参加庆祝南北战争胜利的活动。他当时坐在首都华盛顿福特剧院总统包厢看演出,一个名叫布斯的演员在总统保镖离开后进入包厢,连续多次开枪击中林肯头部。

他在刺杀林肯之后,仓皇逃出剧院,两个星期后,布斯在逃亡途中被警察击毙。但令人遗憾的是,林肯在遇刺第二天的凌晨不幸去世。

那么这个凶手怎么能进入戒备森严的包厢呢?据说这个包厢本来有锁,但门锁在几天前就损坏了,而且这件事却没有人报告给安全部门,当然也就没有人来修理。

当时,布斯穿着演员服饰进入包厢,恰好守卫又离开了,凶手选择在戏剧高潮处开枪,观众的笑声掩盖了枪声,周围的人几乎毫无察觉,凶手共开枪8次,林肯被击中6次,其中5次击中要害。

击毙凶手后,警察在凶手乘坐的马车里找到多封密码写成的信,上面有凶手跟很多人的秘密信息,经过多方面调查和解码,发现这个凶手跟一个叫犹大·本杰明的人有密切联系。这个犹大·本杰明是美国政府中的一个官员,但在刺杀总统事件后逃到了英国。

林肯遇刺事件引起全美热议,分析家认为可能有更多人参与其中,不但包含林肯身边的随从,还可能有纽约、费城的银行家。据说,林肯之所以被刺杀的重要原因,跟“美联储”有紧密关系,因为林肯有意削弱美联储的地位。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这场南北战争造成了75万人死亡、40多万人伤残。内战期间急需用钱,这时候,有权有势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希望美国从他那里借高利息贷款,但林肯总统拒绝了这一请求,而是选择由政府发行新货币——绿币来支撑战争。

绿币总共发行了4.5亿,流通非常良好,看起来似乎有可能取代美元。也就是说,林肯想要用政府主导发行的绿币替代“美联储”发行的美元,以削弱“美联储”的影响力。这样一来,不受政府控制的“美联储”就可能被边缘化。

如果失去发货币的地位,“美联储”就跟一个普通的私人公司没有任何区别,“美联储”背后的那些股东和家族的利益就会受到极大的损害。所以分析家认为,正是这些背后的家族派人除掉了林肯。果然,在他死后不久,国会宣布废除林肯的新币政策,其倡议发行的“绿币”也随即被废止。

后来,凶手布斯的孙女伊左拉还在回忆录谈及这件事,她相信林肯被刺与欧洲银行家有关,因为布斯在行刺之前多次去过欧洲,而和凶手关系密切的犹大·本杰明,可能就是罗斯柴尔德银行家族下面办事的小弟。

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早就预言:“林肯从国会那里得到授权,通过发行‘绿币’来筹集战争款,这样政府和国家就从金融家的控制中跳了出来。当那些银行家明白过来美国将逃出他们的掌握之时,林肯的死期就不远了。”

如果说林肯总统被刺杀是巧合,那么接下来的肯尼迪总统被刺案件就更加诡异,更具戏剧性,更让人匪夷所思。

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遇刺身亡。

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叫奥斯瓦尔德,不久就被警察抓获。但奇怪的是,正当警察押解着罪犯从警局到监狱的途中之时,凶手却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另一名犹太杀手枪杀。

更具戏剧性的是,这个犹太人刺杀凶手的过程被电视全程直播,凶手就在直播画面中被杀,美国上百万人在电视机旁看到了整个枪杀过程,而后面这个犹太人说自己的动机竟然是“要向全世界的人展示犹太人的胆量”。

调查显示,凶手奥斯瓦尔德在5.6秒内连发三枪,其中一发子弹打偏,一发击中肯尼迪颈部,一发命中肯尼迪头部而致命。凶手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准确射击三次,确实有点儿难以置信。所以,很多弹道专家认为,可能不只一个凶手,而是多个凶手从不同的方向朝肯尼迪开枪,而且不止三发子弹。

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次刺杀案又跟“美联储”有密切关系。

因为肯尼迪当时正准备签署总统11110号令,这个总统令主要内容就是以国家的名义发行白银券,以美国白银储备为基础的白银券,其实就是一种新货币。媒体当时普遍认为,这白银券很有希望挑战美元,“美联储”面临再次被边缘化的命运。

肯尼迪以此想收回货币发行权,希望政府能够掌控货币发行权,但随着肯尼迪去世,约翰逊总统继任不久以后,11110号令和白银券也随即被废除。

4.神秘的共济会

美国学者尤斯塔斯号称,经过他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终于得到了“美联储”成立之初的企业营业执照,上面清楚记录了最原始的股份构成。

美联储经过多次重组,到1983年为止,前五大股东分别是:花旗银行15%;大通曼哈顿银行14%;摩根信托9%;汉诺威制造7%;汉华银行8%;五家合计占比53%。

他认为,正是这五家公司控制了美联储,而这五大公司又被几个家族控股,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也就是说,“美联储”实际上是被这些家族间接控制。

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有一句名言:“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但是,据说它依然不是控制“美联储”的主角,罗斯柴尔德家族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为神秘的组织:共济会。

共济会的英文正式原名为Freemasonry,直译即“自由石匠协会”,其标志上有圆规和曲尺图案,估计是石匠使用的工具之意。其协会的公开文献《共济会宪章》中,将其历史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自称是《圣经》里的亚当时代掌握着几何、自然、科学知识的石匠创造了这个组织。

看起来共济会当初有点类似行业工会,而并非宗教组织。他们最初目的是想以理性和知识克服人类弱点、重回神的领域。这些石匠秘密交流天文、几何、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互称“兄弟”,以图重建上帝的秩序。

17世纪初叶,共济会完成了革命性变革,因为欧洲兴起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英国、德意志等地出现了许多新教团体与天主教会决裂加入共济会,共济会由一个手工业者的秘密小团体逐渐转变为社会精英分子组成的秘密协会。

在清朝时,向中国贩售鸦片的东印度公司就直接隶属于英国共济会。共济会的成员几乎都是全世界的精英阶层,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孔多塞侯爵、马克·吐温、歌德、菲德烈大帝、乔治四世、乔治六世、爱德华七世、爱德华八世等,包括乔治·华盛顿等在内的15位美国总统都是共济会成员。

传闻在美国钞票中也藏着玄机,1美元钞票的正面图案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头像,背面右侧是美国国徽,左侧有一个奇怪的图案:类似于金字塔的顶端有一只独眼。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共济会符号——独眼金字塔,塔顶三角形之间镶嵌的“独眼”叫“荷鲁斯之眼”,也叫“上帝之眼”。上面一行拉丁文的意思是:天佑基业。下面一行拉丁文的意思是:世界新秩序。

现代的共济会被传说描述成一个集金融、政治及情报与宗教活动四位于一体的影子组织。而为共济会提供运营资金支持的是“路西弗基金会”,而该基金会幕后正是刚才说到的显赫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

据说,创建“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联储”幕后的操盘手正是共济会。而根据更为“阴谋论”的说法,就是因为林肯和肯尼迪都不是共济会成员,所以他们才会都死于共济会暗杀,这似乎为共济会神秘的力量又增加了一丝笃定的色彩。

虽然“美联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似乎可以一手通天做出决策,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美联储”自己说了算,它一直以来都受美国议会的管制,其货币方案需要参众两院通过才可以实施。

大家在新闻中常听到的“美联储QE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中文就是“量化宽松”的意思,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印钱”。由于美元是全球货币,因此,美国央行“美联储”每一项政策在全球的影响可想而知,甚至有人说“美联储打个喷嚏,全球经济都会感冒”。

2020年初,由于全球疫情暴发,经济受到严重挑战,3月23日,“美联储”宣布了开放式的资产购买计划,即本周每天都将购买750亿美元国债和500亿美元机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消息一出,全球股市应声而涨。

从前面讲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购买国债其实就是一种公开市场操作,也就是“央妈”往市场投放货币的方式之一。现在的频率是“每周例行购买”,那就意味着短期内这是一种无限量、无限续杯式的量化宽松,无限量地投放美元,直到达到稳定金融市场流动性和经济的目的。

前面讲过,如果一个国家超发货币,这个国家就会货币忽然数量增加,如果物品并没有相应增加,这个国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但美元是一种全球货币,如果美元大量投放市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同样道理,如果美元超发,也会引发美国通货膨胀。但美元与其他货币超发还有些不同,其他货币超发一般只会影响自己国内的物价,因为美元是全球货币,所以它的超发不但会引发美国国内通胀,还可能会引发全球通胀,因此“全球经济感冒”并非危言耸听。

共济会与“美联储”之间的关系,至今依然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人们无从得知这个神秘组织是否真的掌控着“美联储”,也不知道其背后是否真有通天的神秘力量。相信随着时间流逝,一切真相都会慢慢被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