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阅读卷》:阅读知识
语文学习就是为了阅读与写作
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
语文学习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显性目的”——培养“理解能力”(听与读,以读为重)和“表达能力”(说与写,以写为重);另一个是“隐性目的”——培养人文素质,主要表现为知识文化的积淀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等。“显性目的”与“隐性目的”虽然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但有主与次、显与隐、本质与非本质之别。“显性目的”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简单地说就是“阅读与写作”,亦即《语文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人文素养”也自然会得到相应提高。
当务之急,是要学生真正理解和明确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和最大任务是什么——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其实这个问题,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早在1942年的《略谈学习国文》中就强调过:“从国文科,咱们将得到什么知识,养成什么习惯呢?简括地说,只有两项,一项是阅读,又一项是写作。……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与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1]著名学者王力在《漫谈中学的语文教学》中也说:“中学语文课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家郑义在《回忆我们的语文课》中说道:“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阅读与写作,并非解词,分析段落大意。最好是手段‘模糊’一些,目的‘清晰’一些。”[2]而我们语文学习的痼疾却是长期“目的模糊”(学生们明确的是高考,而非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手段清晰”(热衷于乱花迷眼的各种新术语、新技法),这正是造成语文学习长期效率低下,被人讥笑为“最热闹也最悲哀”的根源——“热闹”的是手段花哨,“悲哀”的是核心目的未达到。
全世界都没有我国这样叫作“语文”的课程,国外母语教育只有“阅读”“写作”课程。国外的阅读课,就是一本一本地读书。一年级一进教室,先发一本书,薄一点,内容简单一点。读完一本再发一本。每个孩子的进度可以不同,国外有分级阅读的概念,过段时间做个阅读水平检测,水平达到哪一层,然后再提升阅读层次。
从国外母语教育只有“阅读”“写作”课程也可以看出,“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就是“阅读与写作”。
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也是一本本地读书。读完《论语》,读《孟子》;读完“四书”,读“五经”……一本一本地读下去。现在提倡“整本书阅读”,其实质就是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和纠偏。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才能寻求一条最便捷的实现目的的途径,才有高效率可言;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措施才更有意义。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南辕北辙,产生负效应。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才可以心无旁骛地用最大精力,矢志不渝、心明眼亮、旗帜鲜明地努力实现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个核心目的,才能多快好省,避免少慢差费。
明确了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有了大方向,评价学习效果和效率才有权威、科学、公正的依据(以目的达成的好坏来衡量),否则学习评价就会盲目,甚至误导。
二、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核心素养”核心的核心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①对民族语言的情感态度;②语文能力(读、写、听、说);③语文知识;④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⑤文化视野。在“语文核心素养”五要素中,语文能力是核心的核心,而“阅读与写作”能力,又是核心的核心的核心。
“语文核心素养”还有另一种表述,概括为4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文字。
(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的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在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以及在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两种概括和表述,形式虽异,实质相同。第一种表述更通俗明晰,分类标准较一致。第二种表述较典雅高深,4个主谓词组,涉及8个动词,感觉不是谈“语文素养”(名词),而是谈语文的功能和目的。而且分类标准也不太一致。“语言、思维、审美、文化”,4个概念有交融,譬如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是形式不同的一回事。斯大林论语言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的现实。”而且“思维力”作为人的智力因素之一,是所有学科都要发展培养的素养,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个方面,都主要在“阅读与写作”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就像“学”和“思”不可分割,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如鸿之双翼、车之两轮,互为依存,各有作用:“阅读”是吸纳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源,在人生成长发展、知识文化积淀、素养培育形成等方面有基础意义;“写作”是输出和创造,是在阅读基础上的发展提高,对思维的培养、认识的深化、语文能力的提升,作用巨大。阅读与写作一头是输入,一头是输出。如果把思维能力比作一个中央处理器,输入端包括阅读、沟通、研究等;输出端包括辩论、演讲、写作等。
南宋的史豪卿说过:“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bèi:古代皮制的鼓风吹火器)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也。”[3]这段生动的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读书就像熔化铜铁,费时耗力;写作就像铸造器物,熔化的铜水,按照模具浇铸器皿,一下就成功了,根本不费力气。在读书上多用功付出,在作文时就轻松省力。这段话虽然对阅读的作用说得有些绝对,但也揭示了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阅读对写作的重要影响。
语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能力,而不仅是知识,如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但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却是掌握必要的知识。知识之于能力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有知识才有能力,没知识就没能力;但有了知识,也未必有能力。知识是手段,能力是目的,训练是桥梁——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学好语文的前提需要一个好记性、好积累,也即古人所谓“博闻强识”,但仅有好记性还不够,还要有“韧性、悟性和能力”。凡是叫作“能力”的东西,都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实践;二是时间。
朱永新在其《我的阅读观》中阐述了他的5个阅读观点:
第一个观点: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高度成就人生的高度。
第二个观点: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第三个观点: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第四个观点:一个富有书香的城市才可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
第五个观点: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
人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我们过的也是两种生活,一种是物质生活,一种是精神生活;我们看到的风景其实也是两种,一种是物质的风景,一种是精神的风景。山水是自然风景的要素,而文字就是精神风景的要素。
成功者都有一个共性:平时最喜欢的事情都是读书和写作。读书使人智慧。美国图书馆的墙壁上一般都写着一句标语:“become a lifetime reader”(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或做出选择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更多的阅读。……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4]
所以,读书是养心的智慧——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学校是文化场所,如果能培养孩子读书和写作的好习惯,那将会让学生受用终身。
有人问一位哲学家:“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选择干什么?”哲学家回答:“阅读。”又问:“如果你已经被囚禁在牢房里,你干什么?”哲学家回答:“阅读。”又问:“如果已经到了世界末日,你今天打算干什么?”哲学家还是回答:“阅读!”
有人问美国一个著名的成功学家:“如果你的事业失败了,你干什么?”成功学家说:“阅读吧。”又问他:“如果你失业了,你干什么?”成功学家说:“要提升自己,阅读吧。”又请教他:“如果我失恋了,我怎么办?”成功学家说:“阅读吧。”
所以学好语文需要通过阅读掌握知识,需要记忆,需要积累,也即古人所谓的“博闻强识”。但语文更需要能力和悟性,一个语文素养较高的人,应该是有较强的驾驭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人。社会反映语文学习效果差、效率低,恐怕主要是不满意学生的“要写写不来,要说说不来”(张志公语)。阅读丰富人的头脑,滋润人的心灵,而写作训练培养人的思维。“思维、语言、文章、创造”,其实是形式不同、本质一致的一回事——在头脑中默想是“思维”,把思维说出来是“语言”,把语言写下来是“文章”,把文章付诸实践是“创造”。反过来,写作也可以促进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写作是思维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写作与思维、表达、创造密切关联。真正的思考一定是从写作开始的。写作帮助你重新梳理思路,写作让人变得更精确,更条理,更简洁,更注重细节,更寻根问底,更关注读者。擅长写作的人不仅是一个智慧的思想者,也是伟大的观察者。因为写作更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能够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风景,能够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写作可以把私人记忆变成群体共享的身份认同,可以把会流走的过去变成凝固不变的历史。即便是日常的微信、邮件,如果写得漂亮精彩,也会让人欣赏、赞叹、感动。所有这些文字表达,其实都不是薄薄地浮于生活表面的一层纸。写作的深远意义更在于,一旦开始真正写作,学生和世界的关系就改变了,每个作者都要考虑读者的问题——即“读者意识”。要从读者的角度看自己有没有说明白、写清楚。“读者意识”并非只是关于作家和读者的关系,广义上讲,我们表达任何信息,接收信息的对方都是“读者”,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
三、阅读与写作是权威测试必考和国外名校必修内容
目前高考语文改用“全国课标卷”,其内容就分为两大部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这就明确告知广大学生,语文能力考查的核心就是“阅读”和“表达”,而且“表达”略重于“阅读”。
俗称“美国高考”的ACT和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其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入学资格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其考试内容只有阅读、写作和数学3部分。阅读、写作和数学,这3点是美国所有学校最重视的基础训练。
1983年,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向国家提出了《国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建议“中学英语的教学应该使毕业生具备:一、理解、解释评价和使用他们阅读过的东西。二、写作结构严谨、有力度的文章。三、顺利地倾听并颇有见解地讨论一些观念。四、了解我们的文学遗产,以及这种遗产如何增强想象力和对伦理的理解,它怎样与今天生活和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观念和价值发生关系”[5]。其中,“阅读与写作”置于重中之重的前两位。在美国常春藤盟校,阅读与写作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他们认为“阅读与写作是天大的事”,是每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西方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精髓所在。以思维能力、阅读写作为培养核心的博雅教育,不应该只是专门面向少数大学生的精英教育,中小学阶段的孩子也有必要接受博雅教育精神的熏陶。
美国常春藤盟校的教授们明确反馈:写作课是中国学生的噩梦。在美国大学里,无论你选择什么学科,学术写作都是你绕不过去的一道门槛。学术写作能力低下或缺失,直接造成中国学生学术能力表现差,这是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大学后水土不服甚至被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SAT高分的中国留学生,在进入美国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被“做不出论文、无法融入小组讨论、学期演讲失败”这3件事彻底打败,被学校以“学习能力和SAT成绩不符”为由劝退。
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不如国外重视学生的写作。国内对阅读与写作要求太低幼,导致很多留学生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完全跟不上国外大学的节奏,只能选择留级。有些在美国发展较好的中国留学生,也是到了国外大学才学会基础教育就应该学会的基本能力——阅读与写作。[6]
在美国大学的学术写作中,有3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批判性思维(也叫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探索性写作(exploratory writing)。无论是文本细读还是批判性思维与探索性写作,这些能力不仅构建了美国大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留美学生最应吸取的教育之精髓。[7]
美国学生从中学开始就接触学术论文的写作,所以美国学生进入高校后对学术论文并不陌生,能够比较快地适应高校的学习要求。美国高校论文写作成绩在期末成绩中占30%。而中国的中学教育很少接触或从未接触学术论文的写作,所以很多中国学生尽管以高分考入美国名牌大学,但连论文方向如何定都不知道,看着图书馆里浩繁的资料却无从下手。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很多中国留学生由于不会写论文,完成不了学业,进入哈佛、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十四所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高达25%。
写作课在美国是贯穿大学教育始终的博雅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本科生在深入学习专业领域之前必不可少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训练课,主要就是阅读、写作、演讲、辩论等能力的训练。美国顶尖高校基本都会要求学生在刚入大学时就选修一些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学术写作也是众多课程的主要考核形式。
写作课是哈佛大学所有学生进校后唯一的必修课。哈佛这样的顶尖学府,为何将写作课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哈佛认为,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佳手段。哈佛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机械的知识,而是让学生用明辨的头脑去思考问题,具有理性精神的批判思维能力。写作成为文科教育的精髓,在于它将思辨、学术、道德、社会等问题融为一体。哈佛认为,写作课教给了学生两种能力,第一是论证(思辨),第二是写作。[8]
学术写作不仅指学术论文写作,它是“博雅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之一。美国大学写作课程是被学生作为一种“特权”来享受的。它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写作能力、科研能力,还包括学生批判性看待整个社会的能力。
美国常春藤盟校8所大学都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写作课程,其中哈佛、宾大、普林斯顿、布朗大学将写作课列为本科生必修课程。这是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异之一。
美国大学写作课教会大家一套完整的写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确定论点、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写开头结尾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对任何写作任务(学术、工作和生活),能有条理、胸有成竹地写出一篇好文章。学生之后无论进入什么学科,写作课首先规范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思维方式更严谨、更基于事实、更具有批判性思维后,再进入一门具体的学科。[9]
教育的本质,向内是发展思维,向外是完善表达。两种能力均衡发展,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功。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读写能力,因为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存在于语言之中,即便是口头传授的经验,其内容本身也会受到语言表达的影响。国外众多名校所强调的“博雅教育”,并非让学生在知识上多么学贯古今,而是教给学生立足社会最基本的素养和能力。而写作,以及口头表达,便是这些能力最具体的体现,是每个人日常都会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
耶鲁大学写作课教授艾米丽·乌尔里希认为:“读写能力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也是最难的一种抽象批判性思维。”[10]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说:“语言、数学和写作,这三点是美国所有名学校最重视的训练。”在写作领域,没人能无师自通。提高写作能力,需要大量的阅读、训练和专业指导。对学生来说,学会写作,特别是学术写作,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也是美国众多顶尖大学要求学生选修写作课的重要原因。
四、写作决定人生发展潜力,写作强则人生强
剑桥大学学者认为:“语言和写作决定人生发展的潜力。”[11]写作是人生的核心能力,写作强则人生强。学生时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能深刻影响人的一生。毛泽东在学生时期,以勤奋的古文学习为基础,练成了写作的高手,这让他终身受益无穷。毛泽东虽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实际上他一生几乎不直接拿枪,笔杆子是他指挥枪杆子经常使用的重要工具。纵观毛泽东的一生,写作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兵如神的他同时也是用笔如神,这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华罗庚一生研究不止、笔耕不辍,留下了十多部专著,200余篇论文,其中8部专著被国外翻译出版,列入20世纪数学经典著作。钱学森、钱伟长、茅以升等科学巨匠,概莫能外。写出的论文、专著,不仅数量上每个人都达到400万字以上,而且学术质量都达到了世界水平。能研究,又能写作,研究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写作跟着研究走。反过来,写作还能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系统,这是那些成就卓著的学者、专家事业辉煌的重要规律!
似乎人人都会说话,人人都会写字。但是会聊天,还是会演讲;会写字,还是会写作,特别是写高质量的文章,这是有天壤之别的。不是说人人都要当学者、作家或以文字工作为业,但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写作,能够找到准确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思想,这是立足现代社会必需的一项能力。一个会使用语言的人,一个准确掌握大量词汇的人,能言人所欲言而不能言,起到他人难以企及的效果。这样的能力,会让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在与人的交流和交往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话人们说不出,需要借助“名人名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原因。
那些影响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人,包括政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等,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高手,通过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世人,引导人们认识世界。可以说,语言文字的作用高不可估,语言文字能力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谁,无论干什么,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就能显著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一般人对写作产生的能量的估计往往偏低,只有那些特别会写作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写作强则人生强的真谛,并从中受益无穷、获益终身。
写作不仅是一种怡情的创造性活动,能产生美妙的“高峰体验”,写作还能给人带来满满的成就感和财富。写作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有调查表明,事业的发展,收入的多少,与你掌握的词汇量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或者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对等的认可,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可能很多,但语言文字使用能力的薄弱,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难怪克林肯博格曾说:“写作,没有人找得到一种为这种能力定价的方法……但每一个拥有它的人——不论如何拥有,何时拥有——都知道,这是一种稀有而珍贵的资源。”[12]
阅读培养阅读,写作培养写作。多读多写,自然就会读会写了。一言以蔽之,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就是“阅读与写作”。
珍视人生宝贵的“阅读黄金期”
一、何谓“阅读黄金期”
研究发现:0~6岁(学龄前)是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7~13岁(小学阶段)是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白银阶段”;13岁(初中阶段)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青铜阶段”;15岁(高中阶段)以后,就是阅读习惯养成的“生铁阶段”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兴趣和习惯养成的各阶段的作用和价值也逐次递减,成反比关系。到了高中阶段,如果还没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就比较难办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高中阶段也许是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末班车”,如果本人高度重视,大力补救,着力培养,也可以“亡羊补牢”。一个没有阅读习惯和兴趣的人,即使侥幸考上了大学(概率较低),其一生都将是一个不爱阅读的人,对人生的发展和成长,将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教育家朱永新说:“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人所共知,阅读兴趣与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有密切关系——不爱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孩子能否养成阅读习惯和兴趣,上学后能否喜欢读书学习,成绩如何?将来能否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能否有所成就和建树?关键在“阅读黄金期”(0~6岁,学龄前),是否在成人的帮助引导下养成阅读习惯和兴趣。一个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错过了“阅读黄金期”。
二、识字与阅读
要阅读,就要先识字。所以,尽早地教孩子识字,进而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必要。但是有两种不好的识字倾向需要注意。
一是识字被异化为孤立识字,过分强调识字量,而忽视了识字只是手段和工具,读书才是目的。
二是有的家长拼命教孩子汉语拼音,而汉语拼音更是识字工具的工具。
在“阅读黄金期”小孩子能自主读书,有何益处?
第一,书读多了,当同学还在集中精力学习生字时,识字早的孩子已经一本接一本阅读作品甚至长篇小说了。小学二年级后,阅读能力就相当于中学生的水平。
第二,读得多了,许多“白字”自然就解决了。如果仅是孤立识字,不大量广泛阅读,识字也就是识字,不能化为孩子的读书习惯。所以,读书是最好的识字方法,读得多了,白字自然就解决了。
第三,书读多了,一好百好。各门功课都很优秀,学习始终很轻松。且做事的成熟度及认识问题的水平,都仿佛比实际年龄大几岁。
第四,书读多了,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阅读,很好地促进了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发育与联结,人越来越聪明,理解、感悟、归纳、推理等各种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
如果在打基础的时候没有做好亲子阅读的引导工作,到孩子上小学了才发现这个浅阅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那么,在孩子已经形成不良阅读习惯的情况下,阅读引导的难度就会加大。
而且一个人从浅阅读到深度阅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这种能力的基础阶段是在3~4岁的反复阅读中逐渐形成的,如果在反复阅读的阶段,家长不但能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而且能引导和鼓励孩子去注意书中的各种细节,使孩子养成专心研究和经常重温一本书的习惯,这个习惯就可以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十分自然地踏进深度阅读的大门。
在“阅读白银阶段”(小学阶段),想要改变一个孩子的浅阅读状态,关键要改变的是他阅读的素材。如果一直只给他看故事类的课外读物,同时还想让他改变只看故事情节、不关心人物的阅读习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汉字是世界文明古国所产生的“原发性文字”中唯一目前还在使用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体系。西方文字是“拼音听觉文字”,而汉字是“拼义视觉文字”,两者切合不同的科学规律。
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以及早期教育成功案例证实:中国儿童应在6岁前完成识字,进而自主读书,这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处理中文和英文的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学英语主要用左脑(逻辑),学中文主要用右脑(形象)。所以,如果要尊重儿童,那么西方儿童应在6岁后识字,而中国儿童应在6岁前完成识字,2~3岁认识2000~3000千个汉字,是那些早期教育成功案例的共同之处。这项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新成果,为认识人类大脑的语言功能提供了重要新见解。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是中国人的杰作,也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每个字几乎都是美的造型。鲁迅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13]
三、造就“阅读脑”是项艰巨的工程
阅读对学业、成长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但现实生活中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并不多,热爱阅读的孩子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认知脑神经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并非为阅读而生。把原生态大脑改造成“阅读脑”,即便是在良好的教育加个人努力的情况下,这项循序渐进的工程也要耗时10余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整个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校、家庭、孩子通力合作,才刚刚勉强能完成这项艰巨的大脑改造工程。一方不得力,都会造成工程的延误或毁弃。
这种改造不仅是认知层面的改变,更是大脑生理结构的改变。脑神经学家证实,没有大脑生理结构的改变,一个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在孩童时代开始培养阅读习惯,能够提升大脑的工作效率,增强阅读和文字理解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阅读者。
阅读是一件需要视觉、语言、注意力、记忆力、感觉甚至运动等各脑区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完成的脑力活动。但最开始,这种各脑区的合作是不存在的。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不仅文盲与阅读者的大脑生理结构有显著差异,在对文字刺激的反应和处理过程方面,初学阅读儿童的大脑与成熟阅读者的大脑也大不相同。初学阅读的大脑中,兴奋点分散且不规律。成熟阅读者,在大脑左侧枕—颞区会打造出一小块专门处理文字信息的脑区——脑神经学家称之为“文字盒子区”。当大脑被改造成优秀“阅读脑”时,在阅读中的反应如同井然而高效的流水作业一样有序——视觉区感受到文字后,迅速将文字信息传递给“文字盒子区”,“文字盒子区”将文字处理后,又迅速把处理结果分发到各知觉、感觉、运动区。
需要强调的是,阅读脑的创建如此之难,得而复失却很容易。大脑神经回路并非一旦建立就永久拥有。即便是“成熟”的脑回路,如果不经常使用,也会锈蚀、阻断。而且脑神经还存在一定的“竞争排他”关系——把脑神经打造成只对图片、电视、游戏等有反应,它就不再对文字有反应。即便是已经打造成对文字有反应的脑神经,如果长时间不阅读,用不了多久,脑神经对文字的反应也会迟钝或消失。所以,有些成年人长期不阅读学习,很难再拿起书本,拿起书也看不进去,并不完全是因为疏懒,更主要的原因是大脑阅读回路本来就不太牢靠,加之长时间不用,已经锈蚀阻断得差不多了。研究证实,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结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生理基础,联结越多越稳固,人就越聪明。只要不断阅读学习,大脑终生都可以建立新的联结。
由于大脑并非天生为阅读而设计,“阅读脑”的改造是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尤其是把左侧枕—颞脑区改造成“文字盒子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唯一有效的法门就是每天阅读,不断刺激,不断训练。
四、“阅读黄金期”给孩子读什么
首先是故事、诗歌和散文等语言类读物。这类读物在阅读之初,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以“朗诵”的形式进行大声朗读,或是边放音乐边一起读,让孩子通过朗读的过程,从音律中领略语言之美,重新培养对母语的语感感知能力,而这种语感能力其实也是深度阅读的基础之一。
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阅读是孩子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没有阅读的家庭不会有真正的教育。《阅读手册》的扉页上有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中国古代教儿童识字,主要是以诵读、背诵蒙学《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千家诗》为主,兼以儿歌、古诗词,进而诵读韵文,《声律启蒙》《大学》《古文观止》等,也可参考。
其次,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科普类或手工类书籍,再结合生活,进行一些延伸活动。比如,孩子喜欢昆虫,就给他买一本《昆虫记》,带孩子去可以观察昆虫的地方,结合书本中的文字描写进行观察,再自己做一些记录,等等。这种结合生活和爱好的阅读,会让孩子发现,除了阅读情节之外,即使是没有情节,书中的每个细节其实都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和享受。这样,他自然会更多地专注于阅读细节了。
第三,如果“阅读黄金期”错过了,在阅读的“白银期”,孩子即使能通过引导进入深度阅读,在一年到两年的短期内,也不可能达到在“黄金期”就已经具备阅读基础的孩子的阅读水平,这一点,是父母必须做好的思想准备。“白银期”的阅读引导是一场攻坚战,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并且必须因势利导,如果不能顺着孩子自身的兴趣做引导,那么这场攻坚战也是很难打赢的。
五、“阅读黄金期”有哪些技巧
(一)有时在关键词句上停一停,让孩子预测后面的情节
在第一次读一本书时,与孩子讨论一下封面上的图:“你认为这张图在说些什么?”朗读时,有时问孩子:“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增强孩子的参与感,提高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锻炼思考力和注意力,有助于深度阅读习惯的培养。但要适度,过犹不及,提问过于频繁会影响兴趣。就像精读和泛读,篇篇精读就倒胃口了。
(二)一本书可以启发思想,点燃希望,引起恐惧,带来发现
在读完一个故事后,匀出时间与孩子讨论。让孩子去探索,帮助他通过口头表达、写作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感受,但关键是用孩子自己愿意的方式。不要把讨论变成随堂测验,也切不可盘问孩子对故事的解释——哪些值得思考,讨论话题设计,可以随意,当然也可以精心做准备。可简易,也可花多心思工夫……
(三)在朗读时,大量运用表情
如果可能,改变自己的声调,来扮演对话的人物。根据故事情节调整语速。在悬疑处,慢下来,降低声音。适当的时候压低声音,可以让孩子全神贯注。朗读最常犯的错误是:读得太快。慢慢念可以让孩子将听到的内容,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放慢速度可以让孩子仔细观看书中的图画,匆促朗读会使朗读者没时间运用表达技术——非常实用,有助于孩子注意书中的各种细节,或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像,不仅加深了印象,还能激发想象力。
(四)一定要提一下书名、作者与图画作者
在朗读前或朗读后,向孩子介绍作者的情况。让他们知道书是人写出来,不是机器制造的。你还可以鼓励孩子写信给作者,分享阅读心得。把作家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让他的故事活灵活现一样。慢慢地,孩子就会熟悉某些喜爱的作家的风格,看到他的作品,还没看到作者是谁就猜到了,这是一种心领神会的乐趣。
了解优秀童书背后的故事,作家的性格、创作历程……无关学习和考试,仅仅是一种人文需求吧。但当你越津津有味地品读书籍,你就会越多地产生这样的想法。
这是一种由书到人(作家),到历史社会人文(作家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地理环境背景、家族背景……),到思想性格(创作历程、风格)的过程。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无须刻意搜罗,读得多了,自然会对作家有印象,印象越来越深时,你和孩子会去关注和琢磨,慢慢了解和思考。
(五)不妨手中拿着铅笔阅读
当你与孩子读到值得背下来的、发人深省的美文佳句时,在旁边做个小记号,画个小星星。孩子应该与书有所互动,方式之一就是在精彩之处留下漂亮的笔迹。开始实践!这也是一种参与感和选择能力的练习,也为回顾打下基础。
(六)可以读完一本书,然后带孩子观看由书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
这种方法能让孩子体会到文字比影像表达得更丰富——也是一项对比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孩子会很乐意谈论书和电影的差别。
(七)偶尔读内容较艰深的书,挑战孩子的头脑
这是一种头脑体操锻炼,孩子对听的理解效果一般比自己阅读效果好。
(八)及早给孩子朗读
你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常常听到有妈妈念叨“我家孩子咋就不爱看书呢?现在这么大咋办呢?”但请还是不要放弃,从孩子的兴趣喜好出发,挑有趣的好书培养和引发兴趣,慢慢引导,必见成效。
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
不爱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很多学生、家长都有困惑:为什么有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努力学语文,语文成绩还是难以提高?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很多家长和学生,第一选择就是“补课”。“补课”,无论是家长下班后给孩子开小灶,还是请家教或送补习班,这些方法不能说没有作用——短时间内可能有些成效,但治标不治本。就像快餐或方便面,能解决短时间的饥饿问题,但却不能给孩子充足长久的营养,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后继乏力。
语文难学,更难学好,那是因为没有找到语文学习的“根”。万事万物都有“根”,根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要从根本上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舍本求末,去“补课”,那仅是为枝叶上喷洒些水珠或营养液。
那么,语文学习的“根”是什么?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早有过阐述。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明确指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当下很多学生语文学习出现的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读书之“根”上找到根源。
读书之于语文学习,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语文学习的“根”丢了,语文学习和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追根探源,就是丢失了读书这个语文学习的“根本”。
要知道,只有阅读,才是最好的“补课”,是从根本和源头上解决问题。“本”固才能枝繁叶茂。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其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而多阅读就是学习的“本”和“源”。最关键的是,阅读不仅是针对语文学科,而是解决所有学科成绩不理想的总钥匙。所以,要想求学上进,就要多阅读!
一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家长找了一位数学辅导老师。数学老师问:“您的孩子数学学习是什么情况?”家长说:“如果题不难,成绩还不错。但是一遇到难题,就好像深入不进去,也不愿意思考。”数学老师略一沉思问:“您的孩子平时喜欢读书吗?”老师的问题让家长一愣,读书不都是语文老师的事吗?难道跟数学还有什么直接关系?家长想了想说:“不是特别喜欢,但也不是一点不读。平时喜欢看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还有一些校园小说。但是经典读得并不多。”“哦,那《水浒传》《三国演义》还有《十万个为什么》等一些科普读物读过吗?”老师接着问。“没有,她对历史、科普类的书都不太感兴趣。”家长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是有些问题,”老师顿了顿说,“要想提高孩子数学成绩,必须养成读书习惯。孩子到了初中要想学好数理化,必须得多读书,特别是一些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类的书。多读书的孩子思维活跃,视野也开阔,到了初二更能明显地显出优势。如果您想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必须让她现在就养成读书的习惯。否则,再怎么辅导,孩子的数学成绩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
或许有人问:“我的学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捧着教材在读,怎么说丢了阅读的‘根’呢?难道教材不是书吗?”教材是不是书?两者能不能画等号?这是问题的关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材是什么?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材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阅读与写作的范文和模本。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林语堂语)。这些书和教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教材不是语文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相对于语文学习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才是浩瀚的海洋。所以在语文学习中,其重要途径就是读书。真正的语文学习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的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不仅能使某些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还会发展学生的智力。‘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维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
当孩子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时,不要完全靠补课,而要标本兼治。补课的同时,要多阅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阅读的功效绝不仅仅是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帮助点燃思维的火花,发展学生的智力。所以,阅读不仅仅是语文的事情,它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必要的。同样,阅读也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情,需要各科老师都重视起来。一旦学生的阅读量上去,思维版图打开,那么他就会很自然地建构起事物、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习能力。远比最简单、最直接的“补课”,更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所以,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当孩子学习困难时——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让你的人生更精彩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今天多学一点知识,明天就少一句求人的话。锻炼,是强健身体;阅读,是强健精神。
有人说:“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你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有人问,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还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阅不阅读,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就算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4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学或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而犹太人只占世界人口的0.3%。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读书,让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甚至日后娶妻或嫁人,此生智慧和善念就是你的彩礼或嫁妆。
我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太多生灵,未有过滚烫心灵,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情感。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愧疚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就是为了不遇到我不想遇到的人。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阅读使你成为精神贵族
一、为什么要阅读
(一)书籍是思想的延伸
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所有的世界都得自己拿脚步走一遍才能了解,所有的历史,都只能靠自己挖坟才能了解。还没走完所有的角落,也还没挖完所有的坟,估计生命就要结束了。世界太大,靠脚走生命太短暂,只能靠思想去驰骋。
通过别人的思想延伸自己,这是一个捷径。但是如果因此而把自己埋葬在别人的思想里,则又是一个不幸。既知道捷径可用,也知道不幸可避,那么才能够踏着别人铺就的台阶,在有限的生命里面,更好地成就自己。
(二)阅读的变化是无形的
常听人说,走了这么多路,读了这么多书,还是活不明白。也有人说,读了这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不是说,这边读完一本书,那边马上就会有对应的产出。这样把阅读当成饲料的读法,营养也只能是饲料层次的了。书的营养不在于吃,而在于通达,在于心领神会。
阅读真正改变的,是一个人的气韵。更具象和实际的,是改变一个人的心智结构。不阅读,是一个人,阅读了很多书,则会变成另一个人。阅读是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根本心智,并驱动他去走向另一番人生。如果是增益自身修为的阅读,那么这种变化,是脱胎换骨本身。
(三)最终还是要成为自己
做个思想实验:一个星际空间站上,泡在营养液中插管子培养出来的婴儿。他长大后,什么都没有接触过,那么他的自我认知会是什么样的?可以肯定,他没有“自我意识”。因为他缺少一个文化模因和地图。
自我认同的形成,是后天的。它的关键,是文化模因和地图。所以,阅读就是一种构建,你钦佩欣赏什么人,读他们的书,慢慢地就会构建出来与之相应的人格和自我认同。读圣贤书的人,就会正气浩然心怀天下。读畅销书的人,就会市侩庸俗小布尔乔亚。书都不读,只能读图的人,就只能一直处于心智低幼状态。
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自我认同这种文化人格的构建。而书籍,则是构建自我的基本素材。
(四)有意义的理解力操练
为什么儿童只能读图,不能读字呢?因为理解力跟不上。如果一个儿童,一直不读书,长大了之后,他的智力发育是不完全的。因为该长脑子的时候,没有进行适应性训练。
而理解力的低下,则是一生的缺陷。别人能通达的世界,自己看都看不见,别人能通透的现象,自己怎么想也不明白。不学,不思,不读,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快乐的猪,真的快乐吗?那只是动物性的本能,只是一种俗乐。
快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比理解力的操练更难的事情。能通之后才能达,能达之后才能乐观:观世界了然于胸,倏然而往,倏然而来,这才是真正的快乐。
二、读过很多书都忘记了,意义何在
读书,是为了了解别人是如何理解与认知这个世界的。并通过别人的理解,来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心智图景。
也就是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记忆,而在于理解。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话——和作者的对话。真正有思想的智者,他们讲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关键”。如果能心领神会,那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智者,拿到理解世界的钥匙。
任何事物,只有理解了它,才能驾驭它。反之,则被世界碾轧。
这样真正有智慧的作者,他们的书有一个共同之处:简洁。反之也成立,但凡繁复冗沉之作,也肯定没什么智慧可言。
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妹妹。”
《黄帝内经》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够不够简洁,是鉴别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书中作者值不值得交谈一番的重要条件。
反面教材:有些书,只看看封面,看看目录,就可以不用看了。还有的书,如果打开正文,看了五分钟还没发现这个人手里有钥匙,也可以不用看了。
丁肇中说过一句话:“任何书,任何思想,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表达。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没理解透彻。”
但也有可能,有些书,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在说什么。他对于世界,并没有理解,也没有钥匙。他只是在那里絮絮叨叨地没完没了。这种人写的书,特点就是流散无穷,毫无价值。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不尽象,象不尽道。所以,纯粹刻意地记忆、背诵书籍里的文字,没什么意义。有些书有些句子,读一遍,让人一辈子想忘也忘不掉的,那才是你正在寻找的真正的“关键”。
当然了,很多人读书不是为了理解世界,而是单纯为了消遣,为了取悦自己。实际上,真正摄人心魄的纯文学作品,它在审美上的巅峰,就是它对世界的理解。
例如曹雪芹、李商隐,例如博尔赫斯、品钦,例如穆齐尔,例如贝克特、卡夫卡、普鲁斯特等。如果他们只是一众无脑的畅销书作者,写的全是迎合庸俗市侩们的浅薄贫瘠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摄人心魄?
浅薄的东西,不值得审美。就好像一张抹了几百层化妆品的脸一样,给人的感觉,就是腻,就是脏。
阅读这条路,一旦走上去,想一直浅薄下去,也挺难的。除非你是一个恶趣味的读者,一直追逐着恶品位的作者。
当一个人构建了自己的天地,安了身,立了命,不再浅薄的时候,品位和气质就出来了。这就是阅读最大的意义。
读了那么多书,也许你都忘掉了。但是,你通过阅读而形成的品位和气质,则是终身都忘不掉的。
三、一个人有文化,到底有多重要
文化,并不是一种类似相亲中的“条件”这种硬性的东西,它不属于硬件配置,而更多地体现在软件属性上。读很多书,和有文化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也不见得有什么文化,有的人,没读什么书,也会具有非凡的气度和修为。
所以,我理解的有文化,并不是单纯读了多少书,去过多少地方,经历过多少故事,也不是有多高的学历。学历这东西,比较唬人,很多高学历的人,其实人格都不健全,又哪里谈得上有文化呢?
复旦投毒案,清华投毒案,等等。这些年轻人,虽然读了很多书,学历也很高,但是算不得有文化。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一)教养
有教养是有文化的基本的特质。斯文,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这些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形容读书人的。因为在古代,基础教育,就是“四书”“五经”那些经典,这些书读完,对人格的塑造,和现代重功用而不重修身的纯粹知识性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完全不一样。
虽然现代教育重实效和功用方面的培养,但是,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年的学,却连做人的基本礼貌教养都没有,那么只能说他的人格不健全。如果一个人长歪了,人格成型后就是歪的,那么后面也会越长越歪,对他人和社会的破坏性也会越来越大。
教养良好的本质,是一个人心气平和。气和而有悦色,有悦色则有婉容。这就是教养背后的东西。气和,则神气舍心,笃定内敛,根本就不会去想侵凌别人。
相反,一个没教养的人,他的心不平,气也不和。气不和的人,不弄点事出来,不折腾折腾别人,就浑身不舒坦。缺乏教养的人,整个人的气质,不仅是紊乱的,而且是向外扩张的,偏盛之气,扑到别人身上,就会给人一种侵凌之感,叫人感觉不舒服。这种给人的感觉就是盛气凌人,粗野得令人生厌。
(二)气度
有气度是比有教养提升了一个境界的特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浩然正气,气宇轩昂,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卓尔不群……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一个有文化的人浑身散发出来的气质的。
有了笃定而内敛的和气,继续升华,继续积淀。这团气甚至可以透过身体,散发出神采和光芒,让人看上去就觉得这个人气度非凡。这个特质,不是能装出来的,也不是能演出来的,只能靠长期的积淀,修养出来。
现代的人,不怎么注重修养身心,多在外部世界做文章,专注于社会属性,而遗忘了自己的精神属性。太过于专注社会属性,就会认为气度就是你开的车比别人好,吃的穿的比别人好,什么条件都比别人好,这就是气度非凡。其实弄反了,只有内在贫瘠,才需要外在的装饰。
外在的装饰越繁复,则内在的气度越廉价:没有文化上的积淀,社会属性上的显贵,和一个人良好的精神属性,有时候是负相关关系。庄子说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三)关怀
一个气度非凡的人,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升华自己。他在和外部世界,和他人发生关联的时候,是用一团和气去应对别人。因为一团正气积淀在他的身心里面,所以他对外部的社会和他人,也是充满友爱和热忱的。这样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热心肠。
古道热肠,待人诚挚,颇有君子之风,就是形容这种人的。这不是思想品德教育出来的,也不是社会道德熏陶出来的,而是,当一个人气和神定、静笃内敛、正气充体时,他必然会表现出对人、对物、对社会的关怀。
(四)抱负
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有关怀心的人,继续升华,到了至高的境界,就会产生远大的抱负。这也是油然而生的。一个人远大的抱负和志向,其实并不是打鸡血打出来的,而是一步步升华使然。
他积淀了那么多的精气神儿,突然有一天,就像恒星一样,点燃了自己。整个人燃烧了起来,他的光芒开始照耀别人,照亮了整个社会。
一个人的抱负,并不是靠励志催化出来的,而是一步步从尘埃变成恒星的过程,是从内心把自己点燃了起来。恒星,本来也不过是星际尘埃,越聚越多,积淀的质量越来越巨大,突然有一天,就把自己点燃了,从尘埃变成了恒星,亮彻太空。
靠励志驱动的志向,也就是通常说的理想或梦想,与从内部点燃起来的恒星式的抱负不一样。被外在世界驱动的志向,大多只是关乎一己之身的奋斗,并没有超乎一己之身的关怀。
(五)神奇
有文化,有多重要呢?它能把一个平凡的人,从尘埃变成恒星。它能化庸俗为文雅,化腐朽为神奇,化浑噩为灵气,化浅薄为深邃,化窝囊为伟岸。
在追求文化这条路上,若是真正了开窍,后面各个境界的不停升华都是自动的,根本停不下来。
四、从知识到思想
有思想的人,和有知识的人,是不一样的。
有知识的人,只是像集邮一般往自己脑子里面划拉东西。对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些东西会是这样,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从来不关心。他们甚至几乎不思考,只是不停地“集邮”。这是个什么什么,噢,看见了,装进了脑子。他们只关心“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人,就是被尼采讽刺为钟表的学者,或者福科在《词与物》一书里讥讽的知识分类学家。他们收集的知识越来越多,给自己造了很多房子,住在里面,认为这些房子就是他们的思想。这种人,登峰造极的成就,就是成为一个学者。
尼采是这样评价学者的:他们是上等的钟表装置,只要给他们上紧发条,他们就会准确无误地报告时刻而发出谦虚的嘀嗒声。
另一种人,则不怎么关心“是什么”的问题,更厌恶像集邮一样把自己搞成一个“人肉硬盘”。他们只关心“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有思想的人要走的路。
有思想的人,可以进一步分成不同流派和层次。有的人,思考一番,得出一个结论,认为自己找到了答案,赫然一代宗师,思想家光环加身。这是面对表象的初级思想家。他们是构建主义者。这一群里面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这里不作详述。
再一步升级,变得更高级的思想家,发现以上思想家都是错的,他们虽然比那些“集邮党”进步了,但是得出的答案各不相同,而世界不可能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又同时都对。有没有可能,他们都不对呢?
考察一番,发现,果然他们都不对。那些“集邮”的“人肉硬盘”,活在知识堆里,这些初级思想家则是吹了个玻璃瓶子,把自己装起来。不行,于是高级思想家,把上面的那些初级思想家的玻璃瓶子都打碎了。这种思想家,叫解构主义者。
然后呢,这事还没完。所有的瓶子都打碎了。对世界,人们失去了答案,之前还能钻进玻璃瓶子活在幻想里,现在赤条条地直面洪荒,人类的理性和智识那点尊严被剥得一丝不挂。这真让人心碎啊!这类喜欢把人们扒光看着他们心碎哭泣的人,叫虚无主义者。虚无主义,就是解构完成的必然产物。
喜欢思考“为什么”的人,尤其不喜欢和“集邮党”交流辩论,内心对他们充满鄙夷。试想,你会和一块硬盘聊天吗?而“硬盘”呢,却总爱在喜欢问“为什么”的人面前卖弄,问“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跳舞”这种所谓的专业问题,最后不欢而散。思想家觉得这种人太蠢了,蠢得不可理喻,竟然把未经省察的废话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实和前提。
“是什么”,“为什么”,兜了一个圈子,最终也没能解答根本的问题。很多人顿时感觉世界暗无天日,人类理智的尊严无处安放。
不要紧,这时候又出来一群人救场了。他们说,“是什么”的这一群,把自己活成一个硬盘,是多么悲惨的事。而问“为什么”不能得到终极解答的人呢,又活得那么痛苦。其实,他们都不对。他们认为正确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应该以“做什么”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活成硬盘的,是攒了太多垃圾无用的知识;活成痛苦的思想家的人,是问了太多垃圾无用的“为什么”。如果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找出最优解答,最优路径,这样的生活才最美好,不累也不痛苦。思想家这一脉,到这里就算剧终了,这群人叫实用主义者。
这事就这么完了吗?还没有。
这时候,来了一个叫孔子的人,说,那些问“是什么”的“硬盘”,是“学而不思则罔”。那些喜欢问“为什么”的,被自己发明出来的问题折磨得痛不欲生的人,则是“思而不学则殆”。
实用主义者问孔子,那我呢?孔子说,你这样的情况,属于“谋事不谋道”啊。虽然不痛苦了,但是人生不完整,虽然活得坦然,但是也跟没活过一样。实用主义者听闻,吐血,卒。
那道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说,这个要问我师父老子了。
老子出场了。老子说,道,听不见,看不见,摸不见。不可说,不可名,不可欲,不可捉摸。
哇,那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道到底又是啥?
老子说,用其光,则见其明,涤除则能玄鉴。我就是这样看见道的,说了你也不懂。我写了本书《道德经》,里面嘴皮子都磨破了,一直都在说什么是道,可惜很少人看得懂。
五、时文与经文
清朝有个叫徐大椿的名医。他可能是中医历史上天赋前十名的人物。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了很多书,很快就把当时的一些畅销书作家的思想弄明白了。这时候,他才十四岁,他的同龄人还在为青春期而烦恼,他已阅尽他那个时代的文采风流。
徐大椿觉得,人生好无趣,该读的书都读完了,后面还能做什么呢?就去问自己的老师,老师说,时文很容易有止境,所以这些东西自然难以满足你。如果你有志于追求没有穷尽的大道,那就应该去读经文。
徐大椿被老师一语惊醒,从时文的小溪中,跳进了经文的汪洋,开始了他的入道之路。他读《易经》,没有老师教他;他读《道德经》,也没老师教他;他读《黄帝内经》,也没老师教他。他全是自学的。
真正能把易道弄通透的人,很少很少,徐大椿算是其中一个。他所处的时代,整个社会的智识天花板就那么高,他还没起跳,就开始碰头了。没有人有资格做他的老师。所谓的江湖习气的那种师承,在他眼里,就是个笑话。
以道为宗,以天地为依,以圣人为师,以经文为学。只有这样,才能不碰头,才能没有止境。
读时文,就如同下雨,有的雨下得小,很快就干了,有的雨下得大,过几天也会干涸。而读经文则不然,它相当于找到了一个万江之源,水流源源不断,绵绵不绝。
经,是一个很神圣的字。能够传万世的书,才可以称之为经。因为它讲的是道,只要地球和太阳的关系没有变,那么它讲的道理,一直都是有效的,并不会因为时境变迁而失灵。时文则不然,它只是当下时代的产物,它讲的道理,过了这个时代,下个时代就不能用了。
后来一些蛮夷文化入侵,把一些满嘴跑火车的书,都自称为经,还把自己的一些马戏团理论,自称为道,自大自高,蒙惑愚蠢,这是很好笑的。它们既不是经,也不是道,它们就是一群大马猴。
经文,都是谁写的呢?圣人观天之道,为天地立言而成书。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要先有真人,后才有真言。时文为什么不可能超越它的时代呢?因为它们并非真人真言。
六、精神贵族,有道者与立教者
欧洲“贵族精神”被许多中国人误读了。现如今,中国的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国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但当他们发现即使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时,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与平民的精神对立,更不意味着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
(一)富与贵不是一回事
世界著名的贵族学校实行如此严格和艰苦的军事化训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律精神。真正的贵族一定是富于自制力,一定是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而这种精神力量需要从小加以培养。
伊顿公学也确实用这种方式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人物,比如打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将军,就是伊顿公学的高材生。威灵顿是世界军事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在和拿破仑进行决战的时候,曾经留下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他的参谋人员多次劝他早点撤下去,因为前线太危险,可是威灵顿就是不为所动,参谋人员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奔驰、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享受贵族般的条件,有贵族样的生活。
但是,英国贵族学校的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辛苦。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富是物质上的,贵是精神上的。
贵族精神,首先就意味着一个人要自制,要克己,要奉献自己,服务国家。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毫无疑问,是贵族。
英国皇室把他们送到陆军军官学校进行学习。毕业后,哈里王子还被派到阿富汗前线,做一名机枪手。英国王室知道哈里王子身份的高贵,也知道前线的危险。但是他们公认,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本职,或者说是本分所在,是理所当然的。
英国在“二战”时有一张照片流传得非常广。当时的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体现了对底层人的一种尊重,而真正的贵族是懂得尊重别人的。
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一个行将被处死的囚徒,上断头台时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马上下意识地说了句:“对不起,先生。”而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留下的则是如此坦然高贵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几分钟后,路易十六及王后便身首异处。两个世纪之后,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在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的庆典上真诚地表示:“路易十六是个好人,把他处死是个悲剧……”
1910年10月28日,一位83岁高龄的老人,为了拯救备受煎熬的灵魂,决意把所有的家产分给穷人,随后他离开自己辽阔的庄园出走了,带着聂赫留朵夫式的忏悔,最终像流浪汉一样死在一个荒芜的小车站……他就是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多年后,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评价托尔斯泰时这样感慨道:“这种没有光彩的卑微的最后命运无损他的伟大……如果他不是为我们这些人去承受苦难,那么列夫·托尔斯泰就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属于全人类……”
这几位主人公尽管命运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贵族。
(二)贵族代表了尊严和品行
在西方,直到18世纪,贵族依然是社会主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到今天,英国仍然保留着贵族的爵位、封号(中国的贵族阶层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整体消失了)。当西方的贵族转入平民社会之后,资产阶级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的精神浪潮,相反,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想全方位继承贵族的衣钵。我国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说过,英国的贵族制度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英国的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超凡的品行。
西方中世纪的战争好多跟中国春秋时代的战争非常相似,战场上是对手,下了战场仍然还是朋友。所以那个时候的好多战争,在今天看来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
公元1135年,英国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了,他的外甥斯蒂芬和他的外孙亨利二世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英国王位。斯蒂芬本身在英国,就捷足先登,抢先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在欧洲大陆,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愤不平,在欧洲大陆组织了一支雇佣军前来攻打斯蒂芬。那个时候亨利二世很年轻,经验不足,出兵的时候没有很好地筹划,所以大军千里迢迢开到了英伦三岛,一上岸,就发现钱已花光了,没粮食了。
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亨利二世做出了一个咱们中国人绝对想不到的选择,给对手斯蒂芬写了封求援信,说我出征准备不周,没了粮草,您能不能给我点接济,让我把这些雇佣军遣散回欧洲。斯蒂芬居然慷慨解囊,给了亨利二世一笔钱。可后来亨利二世竟然发动了第二次战争来争夺王位。
人家当初接济你,你现在又杀回来了,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忘恩负义。欧洲的贵族认为对手的宽容是理所当然的,该竞争的还是要接着竞争。所以过了几年之后,亨利二世再次率领大军,卷土重来。这时他羽翼已丰,所以在战场上打败了斯蒂芬。虽然他取得了胜利,但结果却很有意思。他和斯蒂芬签订了一个条约,就是这王位还是由斯蒂芬来坐,立亨利二世为太子,等到斯蒂芬百年之后,由亨利二世来继承王位。
在一般人看来,好不容易打赢了,却只得了接班人的名义,好像不值得。按照中国皇位争夺惯例,非杀个你死我活不可。另外还有一场战争也非常有戏剧性。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个儿子兰开斯特公爵和约克公爵的后代,都对英国王位感兴趣,于是两个家族间发起了一场内战。战争的结局竟然是不打不成交,两大家族后来打出了感情,互通了婚姻,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娶了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联姻之后,约克和兰开斯特两大家族宣告合并,开创了都铎王朝。
在欧洲的政治中,有一个特殊传统,那就是一个国王,即使被从王位上拉下来,也会受到必要的礼遇,这也是骑士精神的一种体现。所以在欧洲的权力斗争中,很少有像中国古代那种斩草除根的做法。
(三)要竞争更要有风度
欧洲的贵族宁可承担养虎为患的后果也不愿意丧失自己的风度。1688年,威廉三世攻打詹姆斯二世。威廉三世是詹姆斯二世的女婿,但他觉得这个王位应该属于自己,所以从詹姆斯二世手中夺取了英国王位,把自己的岳父给俘虏了。他把自己的岳父关在靠近海边的一座城堡里,同时在城堡靠海那一侧给他留了一条小船。詹姆斯二世心领神会,就坐着这条小船逃到了欧洲。
第二年,詹姆斯二世组织了一支雇佣军想重新夺回自己的王位。这时威廉三世正在和法国进行一场战争,他一看自己的岳父卷土重来,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对付自己的岳父。最后虽把詹姆斯二世打跑了,但在英法战争中却遭到惨败。
正如荷兰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所说的:“火药的传入虽然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纪骑士所体现的,并且被理想化的骑士精神,却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这种骑士精神实际上就是贵族精神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对西方人的民族性格有着长久的影响。
西方进入平民社会之后,贵族之间网开一面的传统在高层政治中依然得以保留。比如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即将战败,军官中有人提议化整为零分散到老百姓家里,进入山区打游击战。但当时南军最高统帅罗伯特·李将军却不同意,他说:“战争是军人的职业,我们要是这样做,就等于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老百姓。我虽然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军人,但我绝不会同意这样做,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换来南方老百姓的安宁,我宁愿作为战争犯被处死。”
他的对手是大家熟知的林肯,林肯总统同样表现出宽宏大量的贵族风度。本来他确实应该按照军法对罗伯特·李进行处置,但是他认为南北之间的仇恨宜解不宜结,所以他对李将军说:“您也到了退休年龄了,就告老还乡吧。”于是,李将军就以这种方式光荣退休,回到自己的庄园,撰写回忆录去了。
贵族精神有很多还不为我们所理解,比方说贵族精神中的低调。洛克菲勒家族非常富有,小洛克菲勒在上大学的时候,过的却是贫穷的生活,自己烫裤子,自己缝纽扣,不抽烟不喝酒,不随便到剧院看电影,和他爸爸一样,把每一笔开支都记在小本子上。这些人看起来很节约,但是并不小气,因为在社会进行捐赠的时候,都非常慷慨。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比尔·盖茨,把他名下所有的财产全都捐给了社会。既节约又慷慨,这也是贵族精神非常可取的一部分。
这种精神,从一个角度看是慷慨,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也可以说是一种担当精神,一种社会责任感。所以在今天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当中,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种无处不在的担当精神。
比如西方的航海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当一艘船遇到危险要沉没的时候,船长肯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有的船长干脆选择和船一起沉没。这就是从贵族精神延续下来的一种承担精神。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船即将沉没的时候,船长走进了船长室,选择了和船共存亡,这就是一种担当精神。在大船开始沉没的时候,船长请船上的乐队到甲板上演奏,以安抚大家的情绪。在演奏完毕之后,首席乐手向大家鞠了一躬,乐手们开始离去,船上非常混乱,大船马上就要沉没了,首席乐手看见大家都走远了,就又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架起小提琴,拉起了一支新的曲子,已经走远的乐手,听到音乐声,不约而同地又回到了首席乐手身边,大家重新开始演奏。船要沉没了,大家相互握手,互道珍重,首席乐手说:“今天晚上,能和大家一起合作,是我终身的荣幸。”
这是对贵族精神的最好的诠释。它告诉我们,有一种死比平凡的生更伟大。
(四)贵族精神的实质
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记述了他对英国贵族和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说:“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用当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话来说:“贵族精神的实质是荣誉。”
贵族精神跟物质条件,有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张爱玲所说的,旧上海公寓里的那个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这也体现了一种贵族风度。许纪霖教授讲过,有一个下岗的三轮车夫,靠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养活了几十个孤儿,一个一个送他们去上学。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具有一定的贵族精神。所以说,贵族精神离我们说远也远,说近也很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精神贵族。
英文里的noble,除了有“贵族”的含义外,还有“出身高贵的”“高尚的”“伟大的”“崇高的”“卓越的”“辉煌的”等含义。“贵族精神”则包括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高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以及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娇、不乞、不怜,始终恪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
“贵族精神”并不必然地为“贵族”所垄断,平民只要努力学习,坚持塑造自己的人格状态,同样是具有“贵族精神”的贵族,我所要强调的是“精神的贵族化”。然而,如今国内对于贵族的理解是:拥有高档住宅、豪车、美女如云、消费奢侈品、子女入读“贵族学校”和出国留学,等等,崇尚这样的贵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不是表现在人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而是体现在挥金如土、绫罗绸缎、花天酒地的金钱主义形式上。贵族化中的“贵”,就是华丽、气派、显赫、奢侈等形式。传媒传递给我们的一种错觉就是这种和真正的贵族文化毫不沾边的虚荣和幼稚的形式氛围。这种贵族文化实际是一种肤浅、粗糙的文化氛围,这将源于幼稚而止于成熟,源于虚荣而将止于务实。
真正的贵族精神,应该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主义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二是社会的担当,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三是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而且具有知性与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贵族这一无论在称谓上还是实质上的确认,都必须是与其品德、学识、行为相符合的。否则,即使其权倾天下,富可敌国,亦不能进入贵族的行列。贵族的真正意义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为上的拥有。贵族精神的高贵之处,那就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他们不会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背信弃义,不择手段。从这种意义上来讲,精神的贵族和所谓富有之人应该是没有关系的。精神的贵族不一定富有,富有之人不一定是贵族。因为这种贵族精神不是可以用钱买来的。
民国大师谈读书
胡适:读书三好
胡适曾在《读书》中直言:“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在胡适看来,一个人要有大学问,必须“精博双修”,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胡适还有读书三好。
一好夜读。夜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此时正适合读书:宁静闲逸、无人打扰、自由自在。中国古人有裸身夜读者,大概深得夜读之乐。夜里时间充裕,可安心读经典大著。夜读还别有一番情调,青灯黄卷伴一杯香茗,那是何等的爽心悦目!
二好在厕上、电车里读书。古人读书写作有“三上”之说:马上、厕上、枕上。胡适读书深得古人三味,不择环境,不讲条件,有书即读,他甚至将厕上和电车里的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1914年7月17日胡适日记载:“有人赠我莎士比亚名剧《亨利第五》,全书三百八十余页,因以置衣囊中,平日不读之,惟于厕上及电车中读之,约一月而读毕,此亦利用废弃光阴之一法。”
三好连贯式读书。有人读书随意性太强,无固定计划,而胡适则强调读书的连贯性,这既包括读书时间不间断,也包括读完一书再换另一本。胡适读书自己规定:每日读书不少于六小时。他还说“读书非毕一书勿读他书”。
鲁迅:读书有六法
大文豪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
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览”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
四是设问。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合上书,可一边散步,一边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问自答:书上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是自己,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鲁迅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会更好些。
五是背书。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十个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等把书签上的十个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六是剪报。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也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利用这些剪报写了不少犀利的杂文。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陈寅恪:读“老书”、读“原典”
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贤智慧的结晶。
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推而论之,就是读原典。
陈寅恪说:“中国真正的原籍经典(原典)也只不过一百多部,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读“老书”、读“原典”,这对于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读书策略。
你想学些新东西吗?那就读老书;你想听些陈词滥调吗?那就读新书。
钱锺书:要想记得住,就得做笔记
钱锺书的博学,归功于他的博览。他阅读书籍所写的札记,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夸张。他写学术巨著《管锥编》时,所用的资料足有几麻袋。
许多人说,钱锺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据杨绛先生说,钱锺书做笔记很费时间。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能发现。
另外,钱锺书先生主张先博后约,由博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在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也为后学者指出了正确的成功之路。
钱穆:须全读不宜选读,盼能背诵
据说,钱穆先生九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
20世纪80年代,钱穆的孙女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写信向祖父请教读书问题,钱穆在回信中说:“《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四书章句集注》为主。《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则仍须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要求孙女背诵,作为史学大师的爷爷自然更能背诵。能够背诵《史记》,让人不敢想象。
马一浮:要读书,先定心
马一浮认为,读书贵以“定心”。当下人们读书,多以娱乐为主,故散心“浏览”,姑且求一乐矣。然而要想深入阅读,则非“定心”不可。马一浮认为,“故欲读书,先须调心。心气安定,自易领会。若以散心读书,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必不能入。”
如果散心读书,纵然有一时之欢娱,亦随即遗忘,无甚效果,概其不能入心故也。只有用“定心”法,将精力聚焦于“某个问题”,方可有所收成。
“定心”读书除了高效“聚焦”的作用外,还兼有“敬”的态度。对“书”持一种“敬”的态度,方可定心并涵泳其中,最终求得“悟”解。当然,马一浮的对书之“敬”是有所指的,即对经典著作存敬畏之心,且以“定心”读之。倘若是那种“娱乐成灾”的快餐书乃至垃圾书,则大可不必以“定心”去读,亦用不着“敬”了。
顾颉刚:质疑法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1927年2月曾为厦门青年做过一次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怎样读书”。他在演讲中说:“我们的读书,是要借了书本上的记载寻出一条求知识的路,并不是要请书本子管我们的思想。所以读书的时候,要随处生疑。换句话说,就是读书的时候要随处会用自己的思想去批评它。我们只要敢于批评,就可以分出它哪一句话是对的,哪一句话是错的,哪一句话是可以留待商量的。这些意思就可以写在书端上,或者写在笔记簿上。逢到什么疑惑的地方,就替它查一查。心中想起什么问题,就自己研究一下。这样的不怕动手,肯写肯翻,便可培养自己的创作力。几年之后,对于一门学问自然就有驾驭运用的才干了。”
读书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这是顾先生的一贯主张。顾颉刚说,读书须疑,就是要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只要有了判断力,书本就是给我们使用的一种东西了。”
“读图”和“读文”哪个更好
有人说现在已进入“读图时代”,图片、影视、图像、电脑、书画、广告等大量的“图”充斥视野,吸引、刺激着人们的眼球,让人目不暇接。而传统的“读文”(读字)日渐被弱化、被边缘化。不可否认,“读图”的增加是科技与时代进步的产物,自然有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但“读图”不等于“读文”,更不能代替“读文”。
一、“图”的优势和劣势
(一)“图”的优势
简明形象,快捷生动,轻松省力,喜闻乐见,所包含的横向画面类描述性信息量大。譬如“寻人启事”中一幅人物头像所反映出的相貌信息,是多少语言文字的“肖像描写”也替代不了的。对于一个场面、一个景观,如果用语言文字进行描述,无论再详尽,比起图片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显得苍白。有些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信息,用“文”无法加以完美展现时,读者可以通过“图”更好地解读作者的意思。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读图”可能会与日俱增。
(二)“图”的劣势
较为肤浅表象,难以反映深刻多元的思想内涵,不利于培养人的深刻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制作成本较高。现在漫画、连环画等“读图文化”的流行,使得阅读幼稚化。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速食时代人们的阅读需求。对不少人来说,阅读已不再是获取知识的方式,而是放松精神、缓解压力的途径。但是这种阅读让文字的魅力消失了,有学者感叹道:“有多少人还会有挑灯夜读、酣畅淋漓、不能罢手的体验?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是无法从图画书中体会到的。”有西方学者指出,当今的幼稚化阅读和读图时代会导致“词语钝化”。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一本叫《图像时代》的书中指出:“欲以图画形式‘表现普遍思想’的企图,只能产生各种怪诞的寓言形式。”
二、“文”的优势和劣势
(一)“文”的优势
丰富深刻,能够反映较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易于培养人的思维深度和多元想象,所包含的纵向叙述性信息量大。譬如叙述一个故事,交代一个过程,一个梗概,语言文字的信息量远胜于图画。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读文”似乎已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于是“读图时代”来临。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图本”较之传统的“文本”确有诸多便利之处,如更加形象快捷、信息更丰富等。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大量“读图”又会使人的文字阅读水平下降,容易流于浅表,很难摆脱那种被动的阅读状态,不利于思维的深化发展。读文,不被图像支配,读者掌握着主动权,在读中思想,在思想中汲取。择其精者而铭之,取其美者而怀之。读与择相偕,读与思相伴。
(二)“文”的劣势
文字不如图像形象便捷,较枯燥、繁难、抽象,需要更强的阅读毅力和精力,翻阅、筛选、提取信息等,付出更多的阅读时间和成本,不太适应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
三、“读图”不能代替“读文”
(一)一味“读图”不是高品位的主流阅读方式
我们反对一味“读图”而不“读文”,因为“读图”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成为真正高品位的主流阅读方式。“读图”仅是一种大众化、低层面、快餐式阅读。“文”的深度是“图”无法达到的,作为几千年来人类一直使用的主要信息传递工具,文字具有的优势是图像所不具有的,“文”是“图”的深化和透视。比如,如果用图画来表现李白的《静夜思》,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幅“游子思乡图”,却无法透彻地表现这首诗的深层意境。
(二)“读文”更有利于思维培养
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并且这种符号与儿童未来学习中所使用的符号是一致的。他们在阅读中接触得多了,到课程学习中对这种符号的使用就会熟悉亲切,运用自如。而且文字当中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深广的想象空间,是一种良好的思维锻炼,一味读图,只可能使这种能力退化。当然不是说“图”中没有逻辑思维和想象空间,但毕竟不如文字逻辑严密和想象空间深广。研究表明,“读图”主要使用的是主管形象思维的右脑,“读文”主要使用主管听觉和逻辑思维的左脑。而汉字是音、形、意结合的方块体,是左右脑共同使用的“复脑阅读法”,“读文”可以更好地刺激儿童大脑,特别是语言中枢的发展。
汉字是世界文明古国所产生的“原发性文字”中唯一目前还在使用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高度发达的表意文字体系。了解汉字的形意起源和内涵也是十分有趣而有意义的。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小组有以下两大研究成果。
第一个研究成果是,第一次指出汉字是世界上独有的“拼义视觉文字”,同西方“拼音听觉文字”一起,构成人类文字最高发展阶段仅有的两个类型——第一次把汉字提升到与拼音文字平起平坐的地位。根据这一理论,西方“拼音听觉文字”与汉字“拼义视觉文字”切合不同的科学规律。两者本质不同,汉字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完全不可能拼音化,也根本没有必要拼音化——“汉字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将永远伴随着中国人”。
第二个研究成果是,发现了一个阅读中文汉字时特有的脑电波——N200,它只在中国人阅读汉字的时候出现,而西方人阅读字母文字时根本没有。N200的发现,找到了区分两种文字不同加工过程的一个关键科学指标。这个指标清楚地表明,汉字是拼义视觉文字,其识别过程很早就涉及非常深入的视觉加工。而字母文字,作为听觉文字,不注重视觉加工,也就不会出现N200这个现象,这就从科学的高度和深度找到了“阅读汉字”可以让一个孩子变得更聪明的原理。
张学新教授及其团队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论证了中国文字的独特性,其论文《古老文字的最新来电——心理学揭开争鸣百年的汉字之谜》,被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N200的研究结果,于2012年2月在我国自然科学杂志《科学通报》上封面发表。这两个成果分别登上了国内文科和自然科学的顶级杂志,得到学术界的认可。[14]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是中国人的杰作,也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每个字几乎都是美的造型。鲁迅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15]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主要是靠“读文”而非“读图”,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一个主要靠“读图”长大的人,很可能存在思维浅薄等成长缺陷,而一个主要靠“读文”长大的人,不可能存在阅读缺陷。由此可见,“读图”永远代替不了“读文”,而“读文”在某种程度上却可以代替“读图”。
那些从小到大,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读图”而不是“读文”的孩子,他的阅读其实仍停留在初期阶段,阅读所带来的一系列智力成长也不可能实现。这种损失源于早年生活中“读文”活动没有及时出现。作为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有责任为家长、教师、社会提供科学有效的阅读理论和方法策略指导。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阅读,凡那些表现出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在适当的时机给他们适当的读物和创造适当的阅读环境:或者是家中很少买书;或者是买的书不适合孩子的年龄段;或者懒得给孩子讲和看;或者是用电视、电脑等“读图”大量挤占孩子的“读文”时间……总之,孩子从小与“读文”的关系不密切。
儿童最早的阅读一般是听家长讲故事或看图画,从父母给孩子讲慢慢过渡到孩子自己看,从形象生动的“读图”,慢慢过渡到抽象深刻的“读文”,从浅显有趣的童话寓言,过渡到意蕴深厚名篇名著等。只要去做,这些过渡都会自然合理地实现。
四、“读文”“读图”相辅相成
(一)“读文”“读图”相互弥补
“文”与“图”的优劣、利弊是互补的——“文”的优势恰是“图”的劣势,而“图”的优势又恰是“文”的劣势。“读文”——意蕴丰厚,深而欠久,如果要吸纳经典、培养思维就“读文”。“读图”——形象生动,久而欠深,若要方便快捷就“读图”。
最好是图文并茂,这很适合学生的认知形式。尤其是对一些较枯燥的文字内容,有效地利用“图”,能增强阅读趣味和效率。“读图”解放了我们的视野,而“读文”乃是读精神、读思想、读灵魂。因此,为适应不同的年龄段和阅读需求,“读图”与“读文”可以有效结合,取长补短。随着年龄的增长,合理过渡取舍。不可盲目排斥某一种阅读方式,更不能以“读图”代替“读文”。
(二)“读文”“读图”相互转换
“文”可以转为“图”,如把“踏花归来马蹄香”“深山藏古寺”“蛙声十里出山泉”等诗句或文学名著,用图画表现出来。“图”也可以转为“文”,像一些“题画诗”,如王维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些转换也都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想象力和文字表现能力。
某些“图”的文化含量也很高。如一些“图标”“徽标”“标识”“图表”等信息量也比较高,对其构图要素和寓意理解也不太容易,特别是夸张变形的图,看懂并用语言描述这类图的构成要素及寓意,也需要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近年来高考全国语文试卷中,在“表达题”中就出现了“图文转换”的题型,要求学生看“图”说明其构图要素和寓意,有一定难度,所以“读懂图并表述图”也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旨在探索“读图”与“读文”的利弊优劣和关系原理,引导学生健康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性格,发展思维,促进成长,为家长、学校、社会提供科学高效的阅读理论和策略,为建设阅读型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品位的学生和公民,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不要轻视自己的母语
一、不尊重母语的现象
近闻,上海四所高校自主招生只考英语、数学,不考语文,母语被逐出门外。高校招办老师振振有词地辩解说:“之所以考英语,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不考语文不意味着不重视语文,是因为考太多科目会给考生带来负担。”“如果考了语文,为什么不考历史、地理呢?难道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和辽阔国土,还没有英语重要?”
闻听此讯,我先是惊愕,继之愤怒和悲哀。准确地说,上海四所高校招生不考语文,是不考中国语文(华语中文),而考英国语文(英语英文)。我怀疑,这样的高考内容(英语、数学)是否特意为外国人所设,它更适合外国人报考。在某些人眼里,母语不如洋语时髦、重要,洋语不好没有前途,而母语不好与前途无关。过去上海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可那是出自洋人之口,是洋人对华人的轻蔑。而现在把华语逐出门外的,却是某些华人自己——自我蔑视、自轻自贱到匪夷所思、走火入魔的地步,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如出一辙。愤怒之余,更多的是费解和悲哀。试想,假如美、俄、法、德、日等国,考试不考其母语而考别国语文,能够想象吗?这种自轻自贱精神比阿Q有过之而无不及,全世界都绝无仅有。仅凭此项,就可以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说母语是负担,英语有前途,就如同说老母亲是负担,娶洋老婆有前途——还有比这更令人愤慨的荒谬逻辑吗?制定这种政策者的心态,说白了就是不自信的弱者心态。
二、母语与外语的关系
没有人反对学外语,但必须以学好母语为前提、为根基,不能本末倒置。学外语是锦上添花,母语学不好,“锦”之不存,“花”将焉附?学习别国的语言文化,无论再努力,恐怕也很难超越甚至达到母语国家的人。如果别人的语言文化没学好,自己的又遭丢弃,势必造成“邯郸学步”的窘态——不伦不类,无所适从,最后落得“爬”着走路的下场。
学习外语,不单是对外国语言的学习,更是对外国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等方方面面的接受和认同。过分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造成我们培养的人才崇洋媚外、忘恩负义,大量流失国外。我们总是抱怨培养了太多的“不肖子孙”,殊不知正是我们自己的做法酿成的苦果。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可以说教育领域是最大的失败,不但使学生失去创造力,更使某些国人失去民族自信心!
要说负担,英语才是负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学生要拿出50%以上的精力学英语,可走上社会又没有多少用处。说“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纯属谬论,生活在中国,母语不好才真是没有前途。某些人可能会说:“学好英语为出国,不生活在中国。”君不见,全世界都在学华语,华语热席卷全球。那些崇洋媚外的“假洋鬼子”,或许有一天又要把华语当作外语,拼命恶补了。
中国古代没有外语一说,却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小孔成像理论、指南车、机械人、机械飞鸟、木牛流马、四大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许多优秀的原创性成果,产生了众多杰出的科学技术、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领域巨匠大家。一些科技大家,如张衡、戴震等,同时又是国学大师。一代数学大师华罗庚,没听说英语水平有多高,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据说爱因斯坦的英语水平也不高,但并不妨碍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而恢复高考四十多年,英语日益被重视,几乎全国恶补英语,就差没把英语当国语了,可中国的科技原创成果几乎为零。现代许多学术大家,像辜鸿铭、鲁迅、林语堂、钱锺书、季羡林等,他们的外语很好,但他们成就的取得却根源于他们深厚的国学功底,绝非外语。中国革命的成功,靠的是像毛泽东这样虽不懂外语但熟悉中国国情、有深厚的国学功底,精通中国语言的“土秀才”,而不是靠虽精通洋文,满嘴洋话,却不懂中国国情的李德、博古、王明之类的“洋博士”。英、美等英语国家,科技发达,那也是靠它们自己的母语文化取得的,而不是靠学外语取得的。你学英美语言,可英美又学了谁呢?——“求人不如求己”!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它们都很尊重自己的母语,用自己的母语文化创造出举世公认的现代科技文明,它们的科技成就并非依赖英语取得。印度、巴基斯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英语很好,是官方语言或国语,可它们的科技水平为什么还是那个样子?目前全球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有75个之多,但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也就是美、英等少数国家。
可见英语的有无、好坏和科技的进步、文明成就的取得与否,没有直接关系。语言在科学进步中只能起到交流和沟通的作用,它本身与科技无关,绝不是根本作用。要取得科技成就,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的教育和创新精神。近百年来,中国对科技文明的贡献微小,并不是语言出了问题,而是教育体制、创新精神等出了问题。中国如果不立足于教育改革、自主创新,就算全中国人都用英语讲话,中国也只不过是一个新的“英语联邦国”罢了,只不过使模仿、剽窃变得更方便些罢了,永远不会产生中国人自己的牛顿、爱因斯坦,永远不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不考华语、中文的政策制定者还辩解说:“不考语文不意味着不重视语文。”中国人相信“听其言观其行”“身教重于言教”——你口头上说重视母语,而行动上蔑视它、排斥它,“言”与“行”自相矛盾,哪一种更能代表你的真实思想?就如同孟子所说“一面说好客,一面又将客人拒之门外”一样虚伪。又说:“如果考了语文,为什么不考历史、地理呢?难道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和辽阔国土,还没有英语重要?”这纯粹是诡辩之辞。正常思维的人都明白,历史、地理在中学都是小学科,其重要性,怎能和语文这样的基础性大学科相提并论?何况历史、地理也都是以母语文化为前提的。
据说新加坡规定:语文(华语中文)不过关,没有资格出任国家公务员。而上海某些大学的校长,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蔑视母语,明目张胆地将母语逐出高校大门,这样素质的人,这样不知“语文”为何物的“半瓶子醋”,这样崇洋媚外、洋奴思想的“假洋鬼子”,竟能把持大学校长之职,岂非咄咄怪事!
生活中也常听一些无知的人说:“语文不用学,学好英语就行了。”英语难道不是语文吗?那是英国的语文。说“语文不用学”这句话本身使用的就是语文,如果不学语文,这句“轻视语文”的话恐怕也难以说出——这就像一面站在地球上,一面说地球没有用一样愚昧无知。
三、真正的科学家、教育家如何对待母语
苏步青,国际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前校长。他认为:“语文是成才的第一要素。”苏步青在《略谈学好语文》中说:“我从小打好了语文基础,这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对于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作为中国人,怎能不爱好并学好本国的语文呢?有人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语文学得好不好没关系。这个看法不对……如果语文学得不好,数理化等其他学科也就学不好,常常是一知半解的。”
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就职宣言中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苏步青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但他把语文放在了最高、最优先的位置上。为什么?我想,只能是苏老认识到“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绝不是只学几句话、识几个字的小儿科。
思维—语言—文章—创造,是表现形式不同的一回事,在头脑中默想是“思维”,把思维说出来是“语言”,把语言写下来是“文章”,把文章付诸实践是“创造”。所以语文是关乎思维、创造、文化等博大精深的大学问、大智慧,是人文精神、科学创造等最重要的载体和体现。
钱学森,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导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唯一获得者。温家宝总理经常说:“钱学森是大科学家,但很少人知道他是画家。他从小就受艺术的熏陶。钱老曾经亲口对我说,他现在的科学成就和小时候学美术、学音乐、学文学是分不开的。”科学的创造性和文学艺术一样,依赖于想象力、创造能力。而想象、创造能力的形成都有赖于文学艺术的教育。钱老经常说:“科学家不是工匠,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中应有文艺。”他强调“大科学家尤其要注意‘性智’”(钱学森把智慧分为文学艺术的“性智”和科学活动的“量智”)。
钱伟长,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中国力学之父,资深院士,教育家,上海大学校长,被周恩来称为“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的中国科技三杰之一。可钱伟长在中学时代属于极度“偏科生”,数理化一塌糊涂,高考时,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是零分。但语文、历史却考了满分,作文《梦游清华园》是一篇赋,被阅卷老师判为满分,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来“九·一八”事变爆发,促使钱伟长弃文从理、科技救国——转改物理系。钱伟长英语、理化本来一窍不通,可他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他本可以成为杰出的历史学家),帮助他日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并取得杰出成就。
杨振宁,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初中数学已很好,父亲又是数学教授。可他父亲认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知道的恐怕不够多”,所以在杨振宁初中假期,没有给他补习数学、物理等,却请清华大学历史系高才生丁则良,给他补习了两个暑假的《孟子》,以至于杨振宁都能把《孟子》背下来。杨振宁回忆说:“这个过程对我人生有决定性的影响,远比我赶快去学一些高等分析、微积分更有用……我觉得父亲当时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正确的,不幸的是多半聪明小孩的父母都没有我父亲聪明。”又说:“物理是什么?物理研究到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到尽头是宗教。”——《孟子》、哲学、宗教当然都和语文相关。如果杨振宁的语文从学生时期就被“减负”掉了,他能取得如此非凡成就并产生如此深刻的感悟吗?
丁肇中,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1976年在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丁教授坚持用汉语致辞。2004年,丁肇中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那届大会禁止使用华语中文,从提交的论文,到演讲、提问,甚至会场门口的指南,全是英文,说是“国际惯例”——在英美国家开会使用英语,可以理解,方便沟通。可在中国的地界,开“华人物理学家大会”,面对的是华人,却不准使用华语中文——这一世界上最古老、通用时间最长、使用人数最多、最优秀、最富魅力,也是联合国规定的工作语言,真是岂有此理!毫无民族自尊、自爱可言,自轻自贱、崇洋媚外到不顾廉耻的地步。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以母语为耻,以外语为荣,这种国际“洋相”也只有在中国的某些地方才能看到,贻笑天下,令人不齿,也被洋人轻蔑。
那次会议只有丁肇中教授坚持以汉语和中文做报告,其间没有夹杂任何英文单词,即使提到地名和高校名称也用音译的汉语。丁教授的英语能力毋庸置疑,但他依然那样深情而执着地爱着自己的母语。丁肇中用自己的言行,鲜明而坚定地表达了对上海某些人崇洋媚外的厌恶和反对,不但博得了广大华人的尊敬,也赢得了外国友人的敬重。和丁肇中相比,无论学术成就还是民族尊严气节,那些轻视、排斥自己母语文化的文人政客,那些装模作样、故作玄妙高深、甘当洋奴的“半瓶子醋”,那些长着一张中国人面孔却满嘴洋话,恨不得脱胎换骨、做整形手术,换一张洋人皮的“假洋鬼子”,不感到汗颜、无地自容吗?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所表现出的法国人对自己母语的眷恋呵护,令人动容。法国人对自己的语言充满自豪感,对法语极为重视和尊重,他们警惕英语对法语的侵蚀,为此采取了很多措施。
(一)立法先行
法国为捍卫法语制定了两部法律。要求所有的公共场所、国家机关、企业、媒体等使用规范的法语。外企的内部文件也必须有法语翻译,否则将处以罚款。
(二)政府主导
总理府成立了法语最高理事会,由总理亲自主持,主要对法语的使用、发展、推广战略进行研究、讨论,制定方针、政策等。同时还在文化部设立新词术语委员会,协同法兰西文学院,定期发布新词的译法。如:电子邮件出现后,有一段时间人们用“E-mail”的很多,后经文化部发布禁令,政府各部、官方文件、出版物或网站都不得使用“E-mail”,而必须使用法语“courriel”来表达。
(三)媒体带头
媒体对规范语言有着重要作用,这方面报纸杂志做得较好,而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些主持人往往追求“时尚”,使用一些流行的英语作为其栏目名称。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的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广电部门使用纯正的法语。一旦发现它们没有遵守,就会勒令纠正。
(四)群众监督
在一次民意调查中,95%的法国人认为法语是国民身份的第一要素,是法兰西民族的共同财富。他们非常重视保持法语的基本特性:清晰、准确。如媒体用语不当或不规范时,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向最高视听委员会或有关媒体提出意见。法国民众还成立了各种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甚至作为民事方起诉不规范使用法语的有关责任人。[16]
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是民族的灵魂所在,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也只有在自己的语言之中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有共同的语言文化,这是民族的生命,是民族的精神与灵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产生凝聚力、向心力的纽带。捍卫华语中文的神圣和尊严,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天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复旦大学2005年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上,“留学生队”战胜了以华语为母语的“中国大学生队”而夺冠,社会一片哗然,这就是轻视母语造成的恶果之一。难道我们还要在这条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吗?科学技术我们比不过人家,难道连祖宗留下来的语言文化,我们也要堕落了吗?这样,我们这个民族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还有什么希望!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痛心疾首地说道:“如果我们再不珍惜母语,那么我们离‘自毁长城’的日子就不会远了。”不考华语中文,却考英语英文,不仅是自毁长城,简直是自掘坟墓。一个不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是民族的耻辱,有何颜面自称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一个不尊重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可怜生物之群、奴隶之邦!
如果上海某些高校真想为学生减轻“负担”,那我强烈要求去掉英语,改考中国语文!
阅读量不够,莫出国读书
一、“大阅读”的必要性
人们把足够量的阅读称之为“大阅读”。阅读临渴掘井、突击准备,往往无济于事,而日积月累才是正道。“大阅读”的习惯是从幼儿园开始的,甚至有的妈妈会从胎教开始给孩子读故事(据说胎儿可以听得到)。说到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中国人的阅读量远远不够。举个例子,在以色列人均年阅读量是57本书,中国人仅为一本多一点,甚至有人一年都读不上一本书。常在飞机上看到老外看书,而中国乘客往往在睡觉、看电视或看电影。
阅读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特别希望每一位家长反省一下是否和孩子一起有足够的阅读,不要以没时间为借口。建议每个家庭每天至少有30~60分钟的家庭阅读时间。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读绘本,就像小人书一样,有故事性,图文并茂。小学三四年级可以阅读一些大部头的书籍。小学三年级时,我以每天300页的速度阅读了姚雪垠先生的《李自成》,并在每天晚上和父亲散步的时候讨论这部书,这在当时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没有“大阅读”的积累,学习的基础就会荡然无存。如果不想走出国门后被天下人耻笑,那么就请坐下来读书,踏踏实实地读书。高一学生的阅读量目标是5000页原版著作,大约20本书。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出国求学就是“作死”。因为孩子参加不了国外课堂的讨论,不可能有建设性的课堂贡献。他的平时成绩很糟,他会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行,越来越躲在角落里,最终完不成学业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据说,美国招生官抱怨招的中国学生太多,导致美国学校课程讨论质量大幅度下降。一堂课15人,7个不说话,另外7个说完话没人理,美国教授都哭了,这课怎么上?要参与美国课堂讨论,敢讲能讲,就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和训练。在美国加州一所小学的图书馆里,有这样一幅标语:“你读得越多,就知道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你越聪明,你表达思想或做出选择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量。”
由于中国学生阅读量太少,导致很多中国学生尽管以高分考入美国名牌大学,但看着图书馆里浩繁的资料却无从下手,连论文方向如何定都不知道。美国常青藤盟校公布的数据显示:很多中国留学生由于阅读量不足,不会写论文,完成不了学业,进入哈佛、耶鲁、康奈尔、哥伦比亚等14所名牌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退学率高达25%。
二、“大阅读”是什么
培养阅读的爱好、兴趣和习惯,读够一定量,读够一定的质,多多益善。如果是英文版的,尽量读原文,这也是提高你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读不了原文读翻译版,一定要读最好的版本。有的时候发现原文写得不错,翻译出来却有令人发指的感觉。
譬如读过一本关于美国五星将军布拉德利的传记,因为对战争史感兴趣,就买回去看。有一段翻译说布拉德利将军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做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时候,在国会作证说:“红色中国不是一个寻求统治世界的力量,这个战略将使我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错误的战争。”
很多人一看到这个他的“错误错误错误”的说法,就认为美国人承认朝鲜战争战败了,因为他自己都说他们“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错误的战争”。可原文是“这个战略将使我们卷入到一场错错错的战争”。是一种假设,最后的结果在布拉德利将军的否定下,这个战略没有实施,也就不存在“错误”和战败了。可译著却翻译成美国承认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错误的战争”。这就是因为翻译水平不足,造成译文与原文大相径庭的实例。
三、“大阅读”读什么
“大阅读”至关重要,那么应该读什么呢?建议读经典,可以在网上搜索名校的推荐书目,不提倡读心灵鸡汤和励志书,因为类似哈佛女孩那样的故事是不可复制的。经典的标准分为以下几类。
(一)找时间长的书读
有人说:“要想看些新东西,就读旧书;要看陈词滥调,就读新书。”此言虽然有些极端,但颇有几分道理。比如半个世纪以前的书,到今天还有人出版,还有人买,还有人看,经过时间的筛选和历史长河的沉淀淘汰,时间已经替你把了第一道关,内容肯定不会烂。一般来讲,写出来的书,80%~90%在历史长河中被淹没了。被淹没的不一定不好,但能流传下来的,好的概率比较大。
(二)找感兴趣的书读,要不然读不下去
记得小的时候读中国古典的图书没任何问题,着了迷似的往里读。西方小说有的就读不进去,如《悲惨世界》这本书虽很好,但曾看了4遍都没读过100页,后来换看音乐剧,前两年看翻拍的电影音乐剧给人极大的震撼。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当你看书看不进去时,也可以转个弯,看看它的电影版,它的戏剧版,看完可能就想看这本书了。
(三)找大家、名家的书读
真正的大师级人物是什么样的人?譬如有一位2017年才去世,享年111岁的大家,叫周有光。他是历经若干时代被称为“人瑞”的智者、学者、文化名人,其思想、造诣、品格达到极高的境界。他写的《朝闻道集》,是应该读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