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两难的选择
一封又一封的捷报送到了完颜宗弼等人的手上,金人的土地上各处的起义军被迅速的剿灭了,只剩下一些人见机的快,逃进山中苟延残喘。
这是毫无疑问的,金人的士兵远比那些起事的杂牌军强上很多,再加上完颜宗弼等人有心算无心,在起事之前他就部署好了军队,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金人都会输,那么靖康年间不是二帝北狩,而是直捣黄龙了。
不过这些捷报却让完颜宗弼等人脸上没有什么笑意,因为他们发现他们太过于顺利了。
“不对,那些逆贼起事的规模非常不对。”仆散忠义数着一封一封的捷报说着,“从我的情报上看,我预计的叛逆数量会比现在多的多,有很多的人都没有行动,比如那个在河北路颇有名声的王友直。”
“那些人被太傅和我的威名吓到了,所以不敢起事。南蛮子就是这样,从他们的皇帝到平民,没有一个是有勇气的,真的是两脚羊。”完颜亮感叹道。
“元功,我问你一个问题,这样规模的起事你觉得我们用多少人可以平息?”完颜宗弼问道。
“这群乌合之众,给我五万,不对,三万人就足够了。”完颜亮回答。
“为了对付他们我们准备的人太多了。”仆散忠义说道,“更何况还有很多人没有行动,这些人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
完颜亮听完仆散忠义的话语陷入了沉思之中,“我明白了,本来我们准备了宝刀去对付狼群,结果就来了一只狗,而狼群却隐藏了起来。”
完颜亮的话语让完颜宗弼和仆散忠义连连点头,他的确看出了这件事情中不同寻常的部分,完颜亮的确有才能,将来金国的重担可以压在他的身上。
“关于这件事情,我获得了一些情报。”仆散忠义说道。
完颜宗弼点了点头,示意让仆散忠义说下去。
仆散忠义拿出了几张纸,递给了完颜宗弼。“这是供词,是我们抓获的反贼的供词,王友直等人的确参与了,而且他们在其中的话语权非常强。”
完颜宗弼翻了翻供词,里面除了有对于自己行为的忏悔和祈求活命外,更是将这件事情他们所了解的部分原原本本说了出来。
里面最为吸引完颜宗弼的话语是,宋人的皇帝希望他们他们暂缓起义。
“那群蠢货,那个赵构不愧是和我一样的英雄,我们的谋略完全被他看穿了。”完颜宗弼很是佩服,从一开始他的所作所为就被人看穿了。
“现在我们怎么办?”完颜亮问道。
“我有一计。”仆散忠义说道,“你们可曾听说过钝刀子割肉。”
随后仆散忠义将他的计划说出来了。
他前期的情报工作还是非常的有用的,既然知道了有哪些人可能参与,那么他就可以在这件事情上做文章。虽然他没有这些人的证据,但是他可以在别的事件上找茬。
比如有人对着金人的贵族行礼不太恭顺,是不是这个人心中有对于金人不满的,有人在市场上以次充好偷税漏税的,这一定不是好人,一定要仔细调查。
只要这样一点点逼迫下去,那么对于这些人就有两难的选择,要么起义,但是他们刚好撞在了金人的枪口上,要么就隐忍下去,但是最后会被慢慢铲除。
“不管选择哪一个,那些南蛮子都要付出代价”听到了仆散忠义额说法,完颜亮说道。
“这两个选择各有利弊,称不上一个很坏的选择,但是那些南蛮子可不是一条心的。”仆散忠义的话语没有说话,在场的人都明白了他的谋略厉害的地方。
“妙!妙啊!”完颜宗弼不由的称赞道。
对手强不可怕,对手团结在一起才是最可怕的。仆散忠义的做法无疑是分化自己敌人最好的手段。
“我们该怎么办?”王友直又一次找到了辛赞,这一次他面临着很大的危机。
他有一些朋友被金人下狱了,所使用的借口是非常拙劣的,但是他的那些朋友却看到了危机,金人正在用这样的借口对付他们这些想要起事,但是没有起事的人。
所有他的一些朋友找到他想要起事。
他有些犹豫,因为他看出了金人早就挖好了陷阱,等待着他们的起事。同时他的心中对于陛下充满了敬佩,陛下一定是预料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才会告诉他们要暂缓起事。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和仆散忠义预料的一样他的朋友分为了两派,甚至还发生了冲突。
王友直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宋的陛下,如果大宋的陛下可以预料到之前的情况,那么现在他也一样可以预料到现在的情况。
所以他再一次找到了辛赞,希望辛赞想办法联络大宋,听一听陛下的建议。
对于王友直的问题,辛赞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也觉得这两个选择是非常困难的。
“我只有一个办法,当时秦相告诉我说,如果我有事情可以写给我的孙子。不过可能需要等上几个月。”辛赞说道。
在这个时代,即没有传信的魔法更没有电话和电报,对于一封“家书”来说几个月已经算得上非常快的,还要穿越两国的边境。
如果是紧急军情,那么可以用上快马的手段。但是这样做就是不打自招,摆明了这其中有问题。至于飞鸽传书这样的方法,是有存在的,但是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很有问题,往往三封信能够弄掉两封,更何况训练这样的各自所消耗的金钱和精力都不少。
“两个月时间应该赶的上,希望一切顺利”王友直算了算说道,金人逼迫他们的节奏并不快,他完全有能力拖下来。他现在只能希望陛下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做出决定,而信件的渠道也畅通,信件没有丢失。
而就在这时候,辛赞接到了一封以他的孙子名义写给他的“家书”,“家书”中只写了一句话,“时机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