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80,“塞上江南”农耕文化体验旅游
80,“塞上江南”农耕文化体验旅游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这是唐朝诗人称赞宁夏平原的诗句。
吟唱古人的诗句,来一场“塞上江南”农耕明的体验之旅。
首先是“天下黄河富宁夏”。
宁夏地势南高北低,那从天而来的黄河水,穿越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冲击形成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引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沟渠纵横,从而造就了银川所在地宁夏平原的富庶。
历史上黄河水患几乎每年都有,让人谈河色变,黄河磅礴澎湃,一泻千里,像一只不可驯服的野兽,溃坝、决堤、改道时常发生,造成了数不清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而黄河自黑山峡跳出,进入宁夏后,一改往日的湍急,温柔地流淌在中卫平原。沿沙坡头向中卫和中宁考察,你看,河面虽然宽阔,水流却轻柔如缎般流淌,她不急不怒,没有一点脾气,他宽阔、从容,缓缓流动,这一段黄河水几乎没有爆发过洪水,也没有泄堤,没有淹没当地的土地和人畜,是大善之水。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黄河水面和土地几乎处于平行状态,掘个渠道就能将水引入地里,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挖了很多渠,自秦代以来,便有引黄河水灌溉的工程,古老的灌溉水车和羊皮筏子,是中卫黄河水道上农耕文明的见证。2000多年来搞了许多水利工程,有美利渠、寿渠、角渠、跃进渠、七星渠等5大干渠,共400多公里。将黄河水引入平原,使中卫平原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地,可以重置北方的旱季作物,也可以种植南方的水稻作物,经过历代治理,这里渠道纵横,稻田遍布,一派江南风光。
这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甜菜和瓜果,尤以水稻的优质高产久负盛名。
在中卫境内,自黑山峡至沙坡头区常乐镇的黄河沿岸,在上滩、下滩、榆树台、河湾等处共建有10余架水车,河湾水车见证了黄河岸边农业的发展变化。
其次,西夏文化探秘游
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因黄河水的恩泽,中卫丰饶美丽,故事不断。千百年来,中卫儿女创造着美好家园,也创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历史是昨天的现实,一如滔滔流水,流过今天,流向明天。
宁夏境内陆续发现了较多的“细石器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
商、周时期,境内有称为胡(北狄)、羌(西戎),后又称为鬼戎、猃狁(熏育、荤粥)的游牧部落活动。
匈奴人赫连勃勃曾在宁夏地区建立夏国地方政权。
李元昊领着党项人建立西夏。
世人一度认为党项人毁灭于战争,消亡殆尽。但经学者认为西夏后裔并非如人们想象的已全部被蒙古大军灭亡,部分党项族人逃到中卫南长滩生存了下来,并且繁衍后代,逐步汉化、藏化、蒙古化、回化。由于大山的阻隔,这里保持了原生态的农耕文明。村里巷道相通,水车相伴,鸡犬之声相闻,人们和睦相处,夜不闭户,民风纯朴,民俗方面,北长滩村民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祭祖、祭河神活动。在这里,可以看到旧时中卫汉族宗教活动中的“转灯台”“走金桥”“接牌位”“祭河神”“放河灯”“吃舍饭”……此外,抬神楼、民间刺绣、民间彩画、木雕、蒿子面以及鹞子翻身、洋人招手的传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南长滩已被打造成最具旅游活力和历史积淀最为深厚的旅游景区。村子虽小,但它已拥有三个“宁夏第一”:宁夏黄河第一村、宁夏黄河第一渡、宁夏黄河第一漂。
历史上还有沙陀国的传说。
中卫位居宁夏西部,处于腾格里大沙漠边缘,历史上一直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接壤地带,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长期拉锯争夺的战场。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秦、汉、隋、明四个朝代都曾在这里修筑长城。从胜金关至渠口堡一路主要有黑林墩、镇关墩、碱井儿墩、黑山嘴墩、四方墩、正口墩、杀虎墩、河口北墩、镇北墩、余丁墩、雍家墩、沙枣墩、红寨儿墩、柳条渠墩、渠口墩、沙梁墩、六塘墩、镇永墩等。中卫古长城长期经风雨剥蚀、战争毁坏,已成残迹。
再次,佛教盛兴,
西夏时期,遵崇佛教,至今中卫佛教盛行。
西夏建了安庆寺,永寿塔,保安寺,旧营寺,灵塔寺等大庙。到了元代,忽必烈奉佛教大师八思巴为国师,佛教依然盛行,中卫又相应扩建了一些大寺庙,如朝天宫,旧鼓楼,宁舟塔(舟塔村),华严塔,华岩寺,羚羊寺,香岩寺,高庙,新鼓楼等。
受这些历史上尊崇佛教的影响,中卫民间崇拜神,认为“举头三尺有神灵”、“人神一理”,因此,“天下名州”中卫城最大的公众活动场所就是高庙,汇集了道教、儒教和佛教以及天上地下大大小小诸位神灵的地方。
中卫出家修行的人多,在家戴发修行的居士也很多。现在单中卫县城内就建有九寺十八庙、两庵加一祠,农村还有100多个小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