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党是怎样从大革命失败的危机中奋起的
1927年是血雨腥风的年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自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遇失败。国民党反动派野蛮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据1928年党的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党的组织被迫全部转入秘密状态,许多党的组织不断遭到破坏。有些党员对革命悲观失望,登报脱离党组织,有的甚至成为叛徒,出卖党组织和党员,带着敌人搜捕党员。据1927年11月统计,党员数量由召开党的五大时的近5.8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在这生死存亡的严峻时刻,中国共产党并没有退缩和屈服,而是迎着狂风恶浪奋起抗争,在危机中育新机,终于开辟出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从危机中顽强抗争,奋力前行,开拓新天地?我们从党的历史中可以找到答案。
(一)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斗争是从危难中奋起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实现解放的前进方向。理想信念来自对理论的认知。中国共产党坚信马克思主义,因而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会因为遇到一时的挫折而退缩。虽然有些不坚定分子脱党了,但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是不会被吓倒的。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支撑他们战斗的精神动力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许多共产党人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共产主义信念。夏明翰就义前的绝命诗是共产党人为理想而奋斗的响亮回答:“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一些坚定的革命者正是在革命的危难关头加入共产党的队伍中来的。如年逾半百的教育家徐特立、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和在国民革命军担任领导职务的贺龙、叶剑英、彭德怀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理想信念毫不动摇的共产党人勇敢地投入战斗,发动武装起义就是他们坚定而正确的选择。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的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这次起义使革命群众在黑暗中看到了共产党人高举的革命火炬,增强了革命斗志。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由此诞生。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精神还体现为勇敢地承认并清算工作中的错误。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只召开了一天的八七会议,审查和纠正了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八七会议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新的前进方向。
(二)建设一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成功奋起的强大支柱
恩格斯有一句至理名言:“要获取明确的理论认识,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学习,‘吃一堑,长一智’。”善于从经验教训中学习是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出许多干部到各地传达会议精神,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去改组湖南省委并领导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南下途中处境十分困难,许多人情绪低落,不少人离队。1927年9月29日,不足千人的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时,在毛泽东领导下进行了改编。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班、排有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在连以上建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在政治上官兵平等。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实行民主制度,改变了旧军队的习气和不良作风,使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位连长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我们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压迫;同志之间亦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三湾改编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三)加强党的建设是从危难中奋起的重要法宝
党的领导是革命成功的根本保障。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坚强领导以党的自身强大为前提。注重党的自身建设是党在危机中孕育新机的重要法宝。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关头,刚刚组建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坚定地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担,并提出了整顿队伍、纠正错误的任务。党中央派出干部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各地恢复和整顿党组织,很快打开了局面。经过艰苦工作,党的组织发展壮大,到1929年6月,全国党员已增加到6.9万人。到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统计,全国党员已经达到12.2万人。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特别是在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下,在党员成分主要是农民的条件下,如何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这是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共产国际领导人一度从党的建设一般原理出发,片面强调抓紧在工人中发展党员,提拔工人出身的党员到领导岗位。党的六大甚至推举武汉码头工人向忠发为党的最高负责人,实际上他没有能力在中央起主导作用。中国革命的中心在农村,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大多数不可避免,共产国际的办法无法解决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问题。毛泽东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指出:“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克服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极端民主化、重军事轻政治以及流寇主义等错误思想,毛泽东根据中央九月来信和红军创建以来的经验,主持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着重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主要是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势力的估量,以代替主观主义的分析和估量。”“党内批评要防止主观武断和把批评庸俗化,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古田会议决议创造性地开辟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这一独特的党的建设的道路,对于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具有深远影响。
(四)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党成功奋起并找到新路的根本原则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究竟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无论书本还是外国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当时党内的一般认识是以城市为中心,武装起义也是为了占领城市。但是,所有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都失败了。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改变了攻打大城市的计划,将武装斗争的立足点放到农村,建立根据地,并逐步解决了建立根据地所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寻找革命新道路的正确方向。
毛泽东探索革命新道路的成功奥秘何在?毛泽东常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形象而生动的话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善于总结经验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正确原则就是强大精神力量。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上升为理论指南,从而探索出革命新道路。正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毛泽东率领的起义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而没有冒险地“取浏阳直攻长沙”;正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毛泽东主张与当地农民武装袁文才、王佐两部建立联系,并成功改编了两支部队,而不是像有些人主张的那样简单地将其消灭;正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提出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正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毛泽东对“红旗究竟能够打多久”的疑问作出了科学回答,并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
在大革命失败后似乎陷入绝境的中国共产党,为了理想而奋斗,终于开拓出革命的新局面。这个过程当然是艰难曲折的,党内也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后来又发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严重错误,导致革命再次遭受挫折。但是,在党遭受第一次重大危难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建党、建军和开辟革命道路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为最终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