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母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7章 从今往后,他叫楚元

“老大,给我们半个时辰,我们吃完饭商量商量再答复,行吗?”百家打破沉默。

“也好。”

楚清和小宝扒拉完饭就离开了,把地方留给他们。

半个时辰后,百家过来回话了,手里还有一张纸:“老大,我们商量好了,十个人签卖身契,另十个想跟着你这儿当长工。这是签契的名单。”

楚清以为那几个三十岁以上的会留下,毕竟年龄大,会选择求稳。没想到居然是这几个年轻的,百家也在名单里。楚清找的这二十个人,最小的十五六岁,最大的三十五六岁。

“我们这十个人,想跟着你干。但是另外十个,岁数大了,怕更不好结婚生子,所以就想当长工。”百家解释道。

“噢?那你们不怕找媳妇难?”楚清问道。

“我们年轻,十年后也才三十来岁,娶妻生子还来得及。再说,我们这些流民,每次只要征徭役,我们就必须参加,不然城里不收留我们。

徭役一般每户只征一个,我们签了卖身契,就都算你户上的,倒时候轮流去就行了。我们也能有个长期落脚的地方。

而且我们都愿意跟着你干。你这里与我们打过短工的人家都不一样。这儿有人情味,每天活得有盼头。他们几个也是平时经常跟着我找活干的,都熟悉。

岁数大些的跟我们不一样,他们都是曾经有过妻子儿女,现在都没了,对成家的渴望更大。他们也想在你这好好干活,等有了户籍就留在村里,慢慢攒钱成亲,过小日子。”

百家又恳求道:“你能不能给他们留下当长工,工钱还按照现在的算。这样一年后他们就能有户籍了,也能养活自己。他们人都挺老实的,平日里做事也踏实。”

楚清听明白了。年轻人嘛,想先立业后成家。这倒是跟现代年轻人的想法很相近。

“行吧。他们要当长工,也行,工钱不变了,用工契约每年续签。你们几个要做家丁的,把出身、籍贯、经历、特长什么的写一份给我。”楚清交待。

长工的日工资比短工低不少,但是能够按月拿钱,收入稳定。百家为那几个岁数大的争取到了短工的日工资。

晚上的时候,百家拿来了一摞纸,是十名准备签卖身契的人的详细资料。每张纸上都有姓名、年龄、籍贯、从事过的职业等履历。

楚清挨张看着,并把上面的名字和脑中的人脸一一对应。看到第四张的时候,满纸只有姓名——张三。

“这个?”楚清朝百家扬了扬这张字最少的纸。

“我也是想跟你说说这个人。他的经历挺惨的,不想别人知道。只与我说过。他是渔阳府人,父母是逃荒到的渔阳府。六岁的时候父母捕鱼,在海上翻了船,没了。他姐姐只比他大三岁。把家里的钱都拿来给父母操办了后事。为了养活自己和弟弟,他姐姐给大户人家浆洗衣服赚钱。”百家说。

楚清难以想象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如何艰辛的长大,还要养活弟弟。

“好不容易熬过了五年,有一个云游的老道看中了张三,收了当弟子,也算减轻点他姐姐的负担。他姐姐那时候十四了,有人给说亲,他姐姐为了他都没答应。一心想给弟弟娶上媳妇自己再嫁人。

张三聪明,那老道教给他一身功夫,还识文断字。只是老道老了,张三感恩,就一直没离开,给老道送了终。两年前,他给老道办完了后事回到鱼羊府。

鱼羊府这时已经换了知府。他姐姐都二十一岁了一直没嫁人,攒了银子就等他回来相看媳妇,可是偏偏被知府的儿子盯上了。

等张三回到家的时候正赶上知府的儿子和几个富商的儿子糟蹋她姐姐,他姐姐已经没了气。当时就红了眼,一刀一个全给解决了。这一下子就背了四条人命。

知府和富商们到处悬赏缉拿他,他只能草草埋了姐姐,就逃走了。这一逃就是两年多。隐姓埋名从南边逃到咱们北边来,连张三这个名字都是假的。”

百家终于说完了,舒了一口气。楚清却憋得一口气一直吐不出来。

“张三说,他要跟你签死契。他说,你像他姐姐。要是你同意,就给他死契。”百家说这话的时候一直盯着楚清的神情。

“要是不行,这件事你就当不知道,他会离开,不会给你带来麻烦。”百家又补充道。

楚清回想着那天晚上领大家吃烤串时,那个笑着说“真的饱了”的小伙子,瘦高瘦高的,一笑就是一口小白牙。

像他姐姐吗?要担这个藏匿杀人犯的风险吗?担!楚清做这个决定没用几秒钟。

生逢乱世,不是谁的错。遇到那样的事情,换做楚清也会杀人。虽有风险,但是楚清就是想帮他。

“从今往后,他叫楚元。”楚清说。

百家笑了,牙也挺白的。

第二天,楚清带着百家到县衙办理了手续。回来后,十个年轻的小伙子就跪在了楚清面前。

楚清按照他们的年龄,从大到小赐了名:昌平盛世,国泰民安。皆姓楚。并告诉他们,以后再收人,按数字编号起名。百家除外。

楚清认为百家这个姓意义非凡,因此仅赐了名,从此百家全名:百家兴。带着楚清的心愿。

楚清提了百家兴为管家。

这是楚清的第一个团队。莫名有点小兴奋。

楚清按照密侦司制服的款式,把袍服改成短襟,交领改成翻领,黑衣黑裤黑鞋地设计了一身,并在下摆衣角内侧,绣上他们的名:昌平盛世,国泰民安,让百家兴去订制了。

别管跟别人家的家丁一样不一样,还是那句话,我要我是我。

十天后。

楚清的二十座新窑建好了,今天将正式投入生产。一大早,三个村的两百余人都集合在“宝炉集团”的空地上。

十名家丁穿着崭新的制服,每两座窑之间站一个,每人手中长杆挑着一挂鞭炮。

百家兴站在楚清身边,敲了一下铜锣,高喊:点火!

鞭炮声中,一座座窑炉同时点火。点火的是三个村的村民。

“好!”齐齐的欢呼声冲向了天空!

一辆马车顶着飘飞的鞭炮屑驶了过来。州衙送定金的人来了。楚清将人领到接待大厅。来人是州衙的师爷,这次除了定金,委托书和契券也一并带了过来。

因是这砖是为建粮仓使用,所以州衙出具了一份委托楚清制砖的文书,还有砖的购买合同。这个地方把合同叫做契券。

楚清一一看过,没有问题,便签字、按了手印。百家塞给师爷一个五两银子的荷包。师爷笑眯眯地接过,还道了谢。

定金三千两,这已经是提前预付了材料费了。这个时代可没有这么高比例的定金。可见宋知州的人情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