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治建设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和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深刻总结我们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立足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新要求,系统深刻回答了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定位、根本原则、首要任务、生命线、价值取向、基础性工作、安全底线、关键力量等问题。这些富有原创性、时代性、战略性的内容,建构了一个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做出了原创性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科学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等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他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1927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的‘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入党誓词,句句都是共产党人政治觉悟的生动写照。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取得的成效,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1]“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2]

这些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布局的重大创新,深刻揭示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的科学定位,赋予党的政治建设以更加丰富的内涵,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问题。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一个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涵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意味着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具有本源、根基性质,居于统领、核心、管总地位,发挥高屋建瓴、统揽全局、纲举目张的作用,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大局把握住了,党的建设就立了根、铸了魂。

坚持发挥党的政治建设对党的各项建设的统领作用。党的政治建设的标准和要求自始至终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政治上的加强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都要围绕党的政治建设来进行,都要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建设,都要体现和反映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以政治建设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标准。

坚持发挥党的政治建设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统领作用。党的政治建设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贯穿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要自觉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制定和落实全过程,做到党的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为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历史和人民把我们党推到了这样的位置,我们就要以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承担起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3]

这些重要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弘扬党的光荣传统,第一次从党的领导角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阐明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阐明了党的领导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党的全面领导,是指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等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全面领导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明确的,是党对国家和社会一切工作的全面系统、集中统一、坚强有力的实质性领导。

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根本经验,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所决定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的最有力制度保证。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都必须建立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基础之上,都必须根植于党的领导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制度,时刻不能游离、偏离,必须突出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统领地位,把党的领导切实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各方面,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

(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最高原则,阐明了党的政治建设最为重要的任务要求。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4]“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5]“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常抓不懈。”[6]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这“两个维护”,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政治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形成的共同意志,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具有党章效力的根本性要求,是全体党员共同遵守的义务规则,是全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共同的政治责任,也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两个维护”,归根结底就是维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维护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权在党中央,必须确保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要实现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把各方智慧和力量有力有效地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必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必须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否则,群龙无首、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什么事情都干不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是形成和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持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做到“两个维护”,不仅要有鲜明的态度,更要有扎实的行动,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错误言行,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

(四)坚持把准政治方向,是党的政治建设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道路、影响长远。政治方向正确,才能不犯颠覆性错误,才能行稳致远、实现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使讲政治的要求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7]他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8]他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组织起来的政党。建设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首先要从理想信念做起。”[9]“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0]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发挥政治指南针作用,确保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排除各种干扰,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党员、干部只有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才能不断增强政治信念的坚定性,不断增强政治鉴别的敏锐性,不断增强对党忠诚的绝对性,才能在波谲云诡的形势面前做到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才能在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毫不含糊、毫不动摇。三是要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战斗堡垒,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对在政治方向上有问题的人,必须严肃批评教育,问题严重的要依照党纪进行处理。

(五)坚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等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彰显了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11]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人民最忠实的“信徒”。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存在的目的、意义和最高价值追求。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人民群众始终是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永不脱离群众,党就能无往而不胜。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胸怀“为人类求解放”的崇高政治理想和高尚政治追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高价值取向,牢记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伟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

(六)坚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大意义,以及涵养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个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12]“政治生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邪气横生。”“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13]习近平总书记还创造性地阐述了政治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的关系,指出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14]这些重要论述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深层次问题。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正常健康,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成良好风尚,充满生机活力,党和人民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如果政治生态恶化,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劣币驱逐良币”,形成恶性循环,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严重损害。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要求,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锻造优良党风政风、确保改革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优良作风的生成土壤,是党的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历史使命的有力保障。

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既需要营造,也需要保护。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尊崇党章,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二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党员、干部要始终对党忠诚老实,决不允许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大是大非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搞自由主义。三是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四是把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作为重要着力点。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五是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涵养政治生态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七)坚持防范政治风险,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安全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防范政治风险”的重要论述。他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政治风险能力。他指出:“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提高对各种矛盾问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15]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坚持底线思维的高度自觉、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坚定信心。

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我们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必须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特别是有效防范各种政治风险。防范政治风险,最为重要的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和首要问题,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和最高层次。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为国家安全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防范政治风险,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都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以维护政治安全为底线。善于从政治上把握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头脑特别清醒、立场特别坚定,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敢于亮剑、敢于斗争,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政治风险挑战,坚决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八)坚持提高政治能力,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提高政治能力”的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依靠力量,应当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和组织推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上,就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16]他强调:“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17]

政治能力是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宗旨和政治纲领等的深刻领悟、由衷认同与坚定信仰的能力,是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遵循、坚定践行和创造性贯彻落实的能力。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做到观察分析形势要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工作要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要防范政治风险,要身体力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员、干部应当提高政治判断力,以国家政治安全为大、以人民为重、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增强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的能力。要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应当提高政治领悟力,对党中央精神深入学习、融会贯通,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明确自己的职责定位,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应当提高政治执行力,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不掉队、不走偏,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精神贯彻落实。

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政治理想,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站稳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特别是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1] 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2018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308—309 页。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 7 月 1 日),《求是》2021 年第 14 期。

[3] 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18 年 6 月 29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外文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94 页。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 对照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研究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措施》,《人民日报》2016 年 12 月 28 日。

[5] 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2018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309 页。

[6]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 2 月 20 日),《求是》2021 年第 7 期。

[7] 习近平:《总结党的历史经验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求是》2021 年第 16 期。

[8] 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18 年 6 月 29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外文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93 页。

[9] 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2018 年 1 月 5 日),《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307 页。

[10] 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2012 年 11月 17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5 页。

[1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 年 2 月 20 日),《求是》2021 年第 7 期。

[12]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 年 6 月 28 日),《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38 页。

[13] 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18 年 6 月 29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外文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95—96 页。

[14]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2016 年 10 月 27 日),《求是》2017 年第 1 期。

[15] 《习近平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面提升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水平 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人民日报》2017 年 1 月 13 日。

[16] 习近平:《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18 年 6 月 29 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 卷,外文出版社 2020 年版,第 97 页。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 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人民日报》2020 年 12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