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孩子的“野心”

除了人格的统一性之外,人们对优越感和成功的追求也是人性最重要的心理事实。追求卓越的念头与人的自卑感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倘若我们没有自我感觉到落于“下风”,就不会有欲望突破现状。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同一种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为了便于阐述,我们在此会将它们分开讨论。在本章我们将讨论的是追求优越感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说到追求优越感,我们想的第一个问题是:追求优越感是不是人的本能,就像我们的生物本能一样?答案是这个假设并不成立。我们不能说人天生就会追求优越感。不过必须承认的是,这背后有着一定的生物基础,且这种倾向存在着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人性本身与追求优越感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但我们也知道,人被困于一定范围内活动,于是某些能力我们永远无法获得。比如,我们不可能像狗一样拥有敏锐的嗅觉,也不可能用双眼看到紫外线。不过,有一些功能性能力是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在这种发展中,我们一方面可以找到追求优越感的生物学根源,另一方面可以发现个体人格心理发展的根源。

实际上,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具有一种冲动,即处于任何环境下都努力追求优越感。人性不能忍受长期的低下和屈服,为此,人类甚至可以推翻信仰。而他人蔑视、受到侮辱的感受以及不安全感和自卑感会让人渴望攀登更高一级的目标,以获取内心的补偿,进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实践证明,环境造就了儿童的某些特征。儿童因为某种环境的力量而变得自卑、脆弱,甚至产生不安全感,而这些感觉又反过来刺激儿童的整个精神心理。于是儿童就会对摆脱这种状态充满强烈的渴望,希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而获得平等感。儿童努力向上的愿望越强烈,其目标就会定得越高,而这是因为他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但这也导致这些目标往往超出了人的能力范围。因为儿童在幼儿时期总是可以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帮助和支持,这就使得他们认为自己以后会成为某种超人存在。我们发现,儿童会心存难以忘却的幻想,会被某种“成为超人”的想法所掌控,这种想法常常会出现在那些自我感觉相当脆弱的儿童身上。

例如,一个有着严重心理问题的14岁的孩子,在被问及童年时期的印象,会说自己在6岁的时候,由于不会吹口哨而感到非常痛苦。可是,有一天当他从房间里走出来时,他竟然会吹了。他觉得神奇极了,并认为这是上帝的赠予。这个事例清楚地表明脆弱感和将自己想象成大人物之间联系相当密切。

追求优越感与一些明显的性格特征有着强关联。我们通过观察,能够从一个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中看出其野心。倘若他存在着异乎寻常的获得认可的愿望,那么其中必然包含着些许嫉妒。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很容易变得期盼自己的竞争对手遭遇不幸。在这种阴暗心理的影响下,儿童往往会患上神经性疾病,还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刻意为别人制造麻烦,甚至出现犯罪倾向。他们为了证明、抬高自己的价值,不惜做出污蔑、羞辱对方的卑劣行为,特别是在他人面前。这样的孩子自认为无人可以超越他,所以,不管是抬高自己的价值还是贬低他人的价值,对于他无关紧要。当对权力的私欲达到一定程度时,他就会产生报复心理。这种孩子外显出一副好斗和挑衅的姿态,他们目露凶光、暴跳如雷,随时打算与假想敌交锋。对于那些极力追求优越感的儿童来说,考试绝对是一个痛苦的情景,因为考试可以将其没有价值的地方彻底暴露出来。

这说明,考试这件事也应适应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对不同的学生而言,考试的意义截然不同。我们常常发现,某些学生认为考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会因此脸色忽红忽白、说话结巴、身体不停地颤抖,心里又惊又怕,甚至大脑一片空白。有些学生仅有藏身在众人中时才敢回答问题,否则他们害怕自己被其他人注意到。儿童追求优越感的心理同样也表现在游戏中。比如,在玩驾驭马车的游戏时,追求优越感的儿童只愿意扮演具有决定权的车夫,因为他们想做领导者,想指挥他人。倘若他们因为经验不足而没能如愿成为车夫的扮演者,他们就会故意扰乱游戏。倘若他们多次遭受挫折,并因此变得沮丧,那么他们就会在身处新的情境时表现得畏首畏尾,不敢再勇往直前。

那些依然充满雄心壮志的儿童,会继续喜欢各种竞争性游戏。但是,他们在被击败时也会变得缩手缩脚,不知所措。通过了解儿童喜欢的游戏、故事和历史人物,就能推断出其自我肯定的方向和程度。就像成年人,他们中不少人对拿破仑充满崇拜之情,尤其是在那些野心勃勃之人眼里。整天做着妄自尊大的白日梦的人,其实很容易感到自卑。因此那些时常受挫的人往往会在现实之外追求心理满足,且陶醉其中。这种情况在梦境中也会出现。

我们根据儿童在追求优越感时表现出的趋势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种类。当然,这种区分不可能划分得非常精准,因为这种差异的种类繁多,而且其维度是由儿童的自信程度来决定的。心理健康的儿童会通过正向努力获得优越感:他们会努力获得教师的好感,还让自己的行为正常而有秩序。不过,事实证明,这样的儿童仅仅是一小部分。

另一些孩子则将战胜别人视为目标,并“可疑的”格外执着于这样的目标。通常来说,这种追求包含着过度的野心,不过这一点往往会被人忽视,因为社会习惯性地将这视为一种好事,还鼓励他们加倍努力,助长孩子的这一心理。但是,目标过大其实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儿童会因为过大的雄心导致极大的心理压力,在短时间内他还可以承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心理压力会不断加剧。儿童可能会将过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进而忽视了其他活动。此类儿童被膨胀的欲望主宰,经常为了使自己的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而躲避其他问题。我们无法满意儿童这样的发展趋势,就算成绩再好,儿童的身心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无法获得健康发展。

这类儿童以超越其他所有儿童作为自己的目标,并由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但这并不是健康的成长方式。不知不觉,他们会被告知多去外面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多与小伙伴们玩玩,不要一味地将精力放在书本学习上。尽管这类孩子仅占少数,却也并不罕见。

此外,在一个班级里还会出现两个学生暗中较劲的情况。倘若我们能获得机会对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个相互较劲的学生身上会发展出一些相通的性格特点,这些特点并不让人喜欢。他们会妒忌他人,这是一种不应出现于独立、和谐的人格的特质。这些学生会因其他孩子的成功而恼怒,还会表现出头疼、胃疼等身体症状。如果别的儿童受到了表扬,他们不但不会予以称赞,还会黯然地躲至一旁。当然,这类孩子逞强好胜的心理并不能从这种嫉妒情绪的出现充分反映出来。

这类孩子无法与其伙伴和平共处。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总想当领导者,总想指挥别人,不惜公然违背游戏规则。他们也因此根本无法体会到游戏的乐趣,还以盛气凌人的姿态对待同伴,所以根本不可能有愉快的接触。而且,接触越多,同学就越会威胁自己的地位。这类孩子对于成功缺乏信心,一旦发现自己陷于不安全的环境就会慌张。无论是他们对怀有的期盼,还是他人对他们的高度期待,都是很重的负担和压力。

这类孩子相当敏感,能敏锐地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期待。他们总是满怀兴奋和紧张的完成眼前的一切任务,因为他们总想超越别人,成为众人关注的唯一焦点。对于他们来说,这种负担也是希望之光,因此一旦形势对自己有利,他们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负重前行。

危险的“负重”

除非人类掌握了绝对真理,能够找到一种为儿童免除上述困难的完美方法,那样问题儿童就不会再出现了。可事实是没有这样的方法,也无法为孩子们创造出完美的成长环境,那么对孩子心存过高期望就变成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在身处难境时,这些孩子会产生与那些没有不良心理负担的儿童截然不同的想法。我们在此所说的困境是无法回避的。想让孩子免遭困难完全是一种奢求。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需要寻求发展,加以改进;另一方面,总是争强好胜会摧毁孩子们的自信心,使之丧失对抗即将面临的困难的勇气。

雄心勃勃的孩子仅看重最后的结果,也就是人们对其成功的肯定。倘若成功无法得到肯定,他们就无法满足。我们都知道,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在身处困境时保持心理健康与平衡,要远胜于立刻解决问题。不过一个喜欢争强好胜的孩子是无法认识到这一点的。这种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有依赖他人评价的心理的儿童数量还很多。

在价值问题上保持心理平衡尤为重要。这一点体现在那些器官发育不完善的孩子身上。这样的孩子的数量并不少。就社会整体发展来看,相当多的孩子身体的右半部不如左半部,不过这一事实仅很少的人知道。在右撇子更受推崇的人类文明时期,左撇子的儿童会遇到超乎寻常的困难,天生左撇子也会被改造为右撇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左撇子儿童会在阅读、书写和绘画等活动中遭遇困难,因为他们在运用手的活动中表现得十分笨拙,一点儿都不灵活。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方法去鉴定一个孩子是右撇子还是左撇子。其中,一个简单但并不百分百客观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将双手交握在一起,那些左手大拇指处于上方的就可能是左撇子。运用这个办法,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有相当多的人天生就是左撇子,但他们本人却完全不知道。

倘若我们研究大量左撇子儿童的生活经历,就会发现以下事实:首先,人们往往觉得左撇子儿童是相当笨拙的(在右撇子盛行的时代,这并不奇怪)。想要理解这种令人困惑的情况只需想象我们这些习惯了右舵行驶的人,在英国或阿根廷等左舵国家开车穿越街道时的手足无措。而且左撇子儿童遇到的情况会更糟糕,尤其是其家人都习惯用右手时,他们惯用左手的方式不仅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障碍,也会给家人造成麻烦。他们在学校练习写字时会表现得远低于学生平均水平。其他人不知道背后的原因,因此经常处罚、斥责他们,给他们低分。身处这种情形,左撇子儿童只得确信自己确实在某一方面缺少能力,否则没有其他原因。他们会产生被看轻感、被贬低感,进而认为自己不具备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就连其家人也会由于他们的笨拙表现而心生抱怨,这样一来,更是佐证了这种自卑的来源。

当然,左撇子儿童不一定会消极沮丧,不过事实表明相当多的儿童身处类似的情形均会放弃努力。他们不知道自己身处的困境怎样,也没有人教导他们走出困境的方法,所以他们要想靠个人力量走出困境,难度异乎寻常的大。相当多的孩子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是因为从未充分地训练右手。其实,这种困难完全可以战胜,一些顶级艺术家、画家与书法家就是天生的左撇子。他们借助于强化训练使自己掌握了运用右手的能力,且动作十分灵活。

有一种理论说,通过后天训练变成右撇子的天生左撇子会有口吃的困扰。这种迷信的根源在于,左撇子儿童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险阻是如此艰巨,以至于他们失去了说话的勇气。这也是为什么左撇子常常会因为畏惧而显现出其他类型的心理表征(如神经病、自杀、犯罪、性变态等)。另一方面,成功征服了左撇子问题的人也会获得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在艺术领域。

尽管左撇子这一特征并不十分重要,但我们也可以通过其明白,如果不给予孩子一定的面对困难的勇气与信心,我们绝不能就此判断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尽管就算我们威胁恐吓孩子,夺走孩子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他们依然可以生活下去,不过倘若我们能试着对其予以鼓励,使之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那么他们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雄心勃勃的孩子总是身处困境,因为人们以成功与否来对他进行评价,而不在意他是否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在当今社会,人们关注成就,而非全面彻底的教育和培养。但是,我们都知道,那种轻松获得的成功是易逝的。所以,与其将孩子培养得野心勃勃,不如着重将其培养成一个勇敢、坚强和自信的人,让他们不会被挫折打倒,而是像处理每一个新的问题那样解决。当然,倘若教育者可以判断出孩子努力的极限,那么,孩子就会更加容易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

孩子对优越感的追逐由性格中的某一个特征来表达,例如野心。争强好胜也是众多孩子追逐优越感的最开始的表现形式。不过当他发现其他孩子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前面,胜利的目标已不可得了,他们就会放弃这种努力。相当多的老师会对那些成绩差、在他们看来缺乏远大目标的孩子采取严厉的手段,打低分,企图唤醒他们沉睡的野心。当然了,这种方法对于那些还有勇气的孩子来说,还是会有效果的,不过并非普遍适用。因为那些学习成绩已经差到警戒线边缘的孩子会因为这种方法而无所适从,甚至因此变得更加愚笨。

不过,倘若我们在对待孩子时,能够对其温柔以待,多多给予关心和理解,那么他们通常就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才智与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调整过心态的孩子,都会表现出更强的好胜心,只因为他们不想让自己再回到曾经的样子。过去的失败和无为就像警示牌一样在他们眼前闪回,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获得更大的成就。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就像被恶魔追赶着,废寝忘食地工作,甚至感觉自己永远做得不够。

如果我们回到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思想,那么,上面所阐述的内容就十分清晰了。因为个体的人格(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是一个统一体,个体人格表现出的行为符合其发展形成的行为模式。要是脱离这个人的人格而孤立地对其某一行为加以判断毫无意义,因为它可能拥有多种可能性。倘若我们把学生的某种特定行为,例如上学经常迟到,理解成他对无法避趋的学校任务的无奈回应,那么,对这一行为进行判断就会容易得多。这单纯的意味着,孩子仅为了表达自己不愿上学,就不想满足学校的要求。其实,孩子是在想方设法地不按学校的要求去做。

我们从这个观点出发,就可以理解人们眼中的“坏”孩子究竟是什么样子。孩子不喜欢上学,归根结底是由于他将追求优越感表现为抵触学校的要求而非欣然接受。于是,他会表现出一系列典型的行为症状,甚至表现为屡教不改、故意与学校作对,并由此一点点地堕入不可救药的境地。他不断地调皮捣蛋,扮演小丑来引人发笑,别的啥也不做。他还会旷课逃学,故意招惹同学,甚至混迹于不三不四的人中。

由此可见,我们不仅会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产生影响,还会对其发展与未来产生影响。学校作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有机会让孩子纠正家庭教育中形成的错误生活方式,有责任引导他们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做好准备,以确保孩子在社会乐章中找到自己的谱系。

学校的作用

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对学校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一番考察,就会知道学校塑造个体是依据社会理想、时代需求。学校依时代需求,曾先后服务于贵族、教士及资产阶级,如今是广大人民,它一直按照上层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来教育孩子。现在,学校也理应为了适应社会理想做出一些改变。所以,倘若独立、自主、勇敢的人成为当今社会的需求,那么学校也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

也就是说,学校要想为社会服务,就要在教育和培养学生时,一定要按照社会的标准而不是以自己的诉求为目标。所以,学校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即便是那些不追求成为模范生的学生,这类学生追求优越感的动力一点也不比别人小,只不过他们将精力全都放在其他不需要逼迫自己的事情上了,无论对错,至少对获得成功有信心。这或许是由于他们曾无意识地在这些方面探索过,而且取得了成绩。所以,也许他们不擅长数学,却具备体育方面的特长。教师一定不要轻视孩子表现出来的优势,而是要抓住这种优势,并以此为突破口,鼓励孩子争取在其他领域也能取得成功。倘若教师一开始就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鼓励他们在别的方面也取得同样的成绩,那么教师教育任务的完成也相对轻松。这就像去诱惑孩子在不同的果园采摘同样成功的果实。既然每一个孩子(不包括智力低下的儿童)都能够取得成功,那么学校就要以克服各种人为障碍为己任。而这些人为障碍之所以会出现,往往是因为学校设定的成功的标准是学生阶段性的成绩,而没有参照社会的终极需求与目标。在学生看来,这些障碍在于自信心缺乏,所以他们就会为了追求优越感而放弃参与对社会有益的活动。原因是他们很难在参与那些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日思夜想的优越感。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能怎么办呢?他们就会想办法逃避。于是我们就经常会看到这些儿童做出顽固、倔强的行为。虽然这些表现不能让他们得到教师的夸奖,却可以成功地引起老师的注意,获得其他学生的崇拜。他们会以自己引起的骚乱为荣,认为自己成了英雄。

尽管儿童会在学校里暴露出这些心理表现和偏离规范的行为,但他们行为偏差的根源并不全在学校。从积极的角度来说,学校除了有义务教育和矫正儿童的行为偏差,还是儿童暴露早期家庭教育弊端的地方。

一位称职而敏锐的教师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能从其身上发现很多东西。比如,一个深受家人溺爱的孩子会因为新环境(学校)而产生不适感和痛苦。这类孩子还没有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因而在这里获得友谊就很重要。孩子在入学前最好就学过怎样与人相处的知识。比如,不能在集体中仅仅依赖某一个人,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学校也有责任对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行为偏差进行矫正,当然了,最好他在入学前就或多或少地解决了一些缺陷。

但是,让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在学校变得专注,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不必对此心存任何期待。这样的孩子做不到专心致志。其实,他们对“学校”并没有任何概念,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待在家里也不想去上学。儿童厌学的迹象总是可以轻易被察觉。比如,每天早上都需要父母诱哄他们起床、去做各种事。他们还会在早饭的时候消磨时光,等等。他们的这种表现,是他们在自己的进步之路上建造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种情形与左撇子儿童有类似之处,我们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矫正。倘若处罚上学迟到的孩子,他们就会更加讨厌学校,也更加认定自己不属于学校。倘若家长用体罚的手段强迫孩子去上学,他们不仅会讨厌学校,还会想方设法让自己更好过一点儿。且这些方法大都无法解决问题,只能帮他们逃避问题。我们从孩子的任意一种行为中都可以看出其对学校厌恶与否。倘若一个孩子总是把书乱放,或者习惯性地忘带书本、丢失书本,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其在学校过得并不开心。

如果对这些孩子展开进一步的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对学业上的成功往往不抱任何期待和希望。他们之所以会过分低估自己,并非完全是其本人的问题。正是身处的环境使得他们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家人在对他们感到失望时会断言他们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或者咒骂他们是愚蠢无用的。当这些孩子来到学校以后,他们发现那些预言果真一一被证实,而他们本身又不具备纠正这种错误看法的判断分析能力(他们的长辈一样缺乏这种能力)。于是,他们还没尝试就放弃了努力,甚至还会不断给自己设置难以跨越的壕沟,来佐证家人的判断。

错误一旦发生,就几乎不可能得到矫正。虽然这些孩子已经做出了努力,但还是被别人甩在后面。他们会因为这个事实而很快就放弃对学业的期望,开始为逃学编造借口。逃学,往往被看作相当恶劣的行径,所以逃学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于是,孩子又会觉得自己是被逼无奈,为了免遭处罚才会使用诡计、造假的手段。还有一些方式会让他们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他们会模仿家长的笔迹,篡改学习成绩单;他们会向家长撒谎,讲述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可事实上他们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曾去上学了。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他们会寻找一些藏身之处。这些地方往往聚集同样走上这条路的孩子。一旦逃学,他们当然无法满足自己追求优越感的心。于是,为了追求优越感,他们又采取了更为偏激的做法,甚至做出违法犯幻的行为。拉帮结伙,偷东西,并错误地认为这样的行为代表着自己长大成人了。如此一来,他们在错误的路上就越走越远,最终因违法乱纪而受到处罚。

一旦他们迈出犯罪的第一步,他们就会在这条路上感受到优越感,只要还没有人发现他们的行为,他们就敢犯下更严重的罪行。他们之所以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是因为他们觉得,除了这条路以外,自己已经无法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了。对于那些富有建设性和有益的事情,他们是不会考虑的。受到同类人的刺激,他们开始受争强好胜心理的驱使,从而产生新的反社会行为。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孩子同时也会非常自负。这种自负和野心来自相同的根源,孩子也会因此用不同的方式凸显自己。当他们无法在生活的积极方面找到自己的优势时,就会努力在生活的消极方面寻找。

我们调查过一个男孩弑师的案例,在那个孩子身上发现了上述所有人格特征。这个孩子的女家庭教师自认为很了解这个谨言慎行的孩子的心理,包括心理活动的表达方式和功能。这个孩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也曾志向高远,但如今已经彻底丧失信心和希望。学校和生活都无法满足他的期望,所以他转向了违法犯罪之事。鉴于社会上还没有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动因设计出一个完善的处理机制,违法犯罪的事情可以使他挣脱学校教育的管制。

与教育工作相关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顽固又任性的孩子经常产生于医生、教师、律师的家庭中。这表明孩子教育失败的问题不仅存在于职业声望不高的家庭,也同样会存在于有较高的职业权威的家庭。虽然有些人的职业地位很高,但他们不具备为家庭带来和平与秩序的能力。这是由于在所有的家庭中,某些重要的教育观点总是被无视或被误解。有一部分原因来自身为父母教育者将职业权威带回家庭中,将一些严格的规定强加给自己的孩子。如此一来,孩子的独立人格因其严厉的要求与控制受到威胁,孩子的反抗意识被唤醒了。孩子记忆深处的家长的责罚唤醒了他们的报复心态。我们应该记住,在大多数情况下,家长过于关注教育是一件好事,但这也往往会让孩子渴望成为关注的焦点。如此一来,孩子会产生自己是一种被展示的试验品的感觉,并将理应承担的责任推卸到操纵者身上。于是每逢遇到困难和需要担当责任的时候,他们便心安理得地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