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孩子的心智塑造

当孩子处于敏感期的时候,大自然会赋予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通过精神力量来鼓励孩子。

孩子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爱。爱隐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并且会一点点地填充其整个心灵。

一、孩子的敏感期

在孩子能够运用表达手段之前,敏感性会引导他形成初步的心智,即使这个心智的结构还不成熟。

婴儿拥有自己的心理活动,这个想法在某种程度上使人难以理解。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想象:心理活动隐藏在婴儿柔弱的身体之中,它敏感且沉默,一直在发展。

当然,上述说法并不确切。婴儿的身体里已经形成了语言,只是受限于说话器官而无法表达。婴儿身上拥有语言表达的潜力。这种观点也适用于孩子的心理发展,语言只是心理的外部表现形式。婴儿具有创造力和潜在的能量,可以帮助他们建造一个与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心理世界。在这个方面,婴儿将面临各种阻碍心理发展的冲突,尽管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无意识的或者与外界没有什么关联的。不过,婴儿的心理发展会出现一些不可抗拒的结果,而这些会被视为一种成功。如果缺乏外界的帮助,如果生存环境并不妥当,那么婴儿的心理活动就会面临连续不断的险情。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婴儿在这个世界上迷失了方向。

婴儿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过程,他们会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多年的思维惯性让我们成人对这个神奇的过程熟视无睹。那么,一个孩子究竟是如何从身无长物到成功适应这个纷扰繁杂的世界的呢?他们如何分辨周围的事物,并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奇迹般地学会一种语言的呢?孩子充实、快乐地生活着,顺利适应着这个新环境,并且乐此不疲。成人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必须在各种助力下才能适应新的环境,他们必须努力学习才能学会新的语言,就连从儿时就开始说的母语要想变得完善也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一直到最近,我们才提出这个疑问:是什么促进了婴儿的这种发展?

每当我们说到意识的发展,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的事实上。直到最近,我们才了解这种发展的内部运作机制。现代科学提供了两种方法来研究这种内部机制:第一种是研究生物体的内分泌腺,它会直接影响发育。这方面的研究能对孩子的健康产生实际的影响,并且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二种是研究孩子的敏感期,这会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

荷兰的植物遗传学家雨果·德弗里斯曾发现,动物的生命周期中是有敏感期的。而我们在学校中通过日常生活能发现,孩子身上也存在敏感期。我们可以成功地将这一发现应用于当下的儿童教育中。

与敏感期相对应的是一些特殊的敏感性,我们可以在生物的成长过程中观察到这些敏感性。敏感性在生物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只是为了获得一种明确的特性或者能力。这种特性或能力一旦获得后,敏感性就会消失。由此可见,每一种特性或能力都需要借助外界的刺激才能形成并发展,而且这种短期的敏感性只会出现在特定的时期,换种说法就是,敏感性只会出现在相关的敏感期。

由此可见,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并不是模糊不清的,也不会因为遗传而不可改变。那些短暂的本能会谨小慎微地指导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从而带来对一些特殊的活动的渴望。这些活动与同一个人在成人时期所进行的活动具有天差地别。

前面说到,德弗里斯是研究敏感期的第一人。通过他的研究不难发现,那些需要蜕变才能达到成体状态的生物身上,敏感期更加明显,比如一些昆虫。接下来我们以蝴蝶为例,蝴蝶的幼虫需要进食柔软的嫩叶,但是蝴蝶一般将卵产在紧挨树干的秘密角落,因为那里既安全又隐蔽。可是嫩叶一般都在远离树干的树梢上,那么当蝴蝶幼虫脱壳而出之后,它们如何知道自己的食物在哪里呢?答案是光线!这些幼虫对光线十分敏感,光线对它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似乎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召唤它们。它们不断地蠕动自己的身躯,爬向光线最强的位置,最终在树梢上发现了自己的食物。而当幼虫度过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可以吃其他食物之后,它们就会失去对光线的敏感性,这可真令人奇怪。这种情况在科学实验中也得到了证明。我们将蝴蝶幼虫放在实验暗箱里,暗箱里没有放置任何食物,只有蝴蝶幼虫和光。这些幼虫会迅速地向着光亮处前进。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光线不再吸引蝴蝶幼虫,它们开始寻求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新的生活方式是由另外一种类似的敏感性带来的。蝴蝶幼虫会从之前那种无情的贪吃者转变为处于斋戒期的苦行僧。那些汁液丰富的嫩叶对这些幼虫不再具有吸引力,在这一阶段,这些幼虫迅速地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囚笼”并将自己藏于其中,如同已经死去一样。与此同时,它们的蜕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经过这个“斋戒期”之后,蝴蝶幼虫就会完成最后的成长,冲破“囚笼”,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

大家都知道,蜜蜂群中有蜂后,那蜂后是如何长成的呢?必须是特定的幼虫才可以成为蜂后吗?其实这也与蜜蜂的敏感期有关。在敏感期里,任何雌幼虫都可能成为蜂后。在幼虫的敏感期,工蜂会为它们选择的雌性幼虫准备一种特定的食物——“蜂王浆”,这个小小的雌性幼虫疯狂地进食这种食物之后就会蜕变为“蜂后”。但是如果过了敏感期,工蜂才给雌性幼虫提供“蜂王浆”的话,这只幼虫就无法成功地蜕变为“蜂后”了。因为一旦错过可以大快朵颐“蜂王浆”的敏感期,幼虫的身体就没有成为蜂后的潜能了。

这些生物界的事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成长的关键。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孩子体内隐藏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引导他们表现出惊人的行动。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些冲动力,就会导致他们变得盲目而无知,错过关键的成长时期。对于孩子的这些内部冲动力,我们成人是无法从外部进行干预的。

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得到一系列的发展,让他们非常迅速、激烈地与外部建立联系。这个阶段的孩子面对一切都充满了激情,他们的任何一点儿努力都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激情结束,另一个激情随之燃起,孩子们借助持续的激情,不断地征服世界,展现出持续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也被称为“快乐”或“天真”。正是这种持续不灭的激情焰火,让人类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心理世界。

孩子越来越强的生命力证明了大自然的神奇,通过孩子的心理成长,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神奇的印迹。

至此,我们或许可以将前面说过的“道成肉身”和敏感期当作两个观察孩子心理成长的窗口。

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必然会发生的,并非源于外界的影响。在短暂的敏感性的引导下,孩子的心理会不断发展,进而获得某种特质和特殊的能力。虽然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借助外部环境的力量,但是这些力量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是为儿童的心理活动提供必需品的手段,就好像身体需要靠吃饭和呼吸才能得到肉体生活必需品的手段一样。

内在的敏感性会促使孩子从繁杂的环境中择取成长的必需品和适应自己发展的刺激。而且这种敏感性具有排他性,它能让孩子只对某一类东西敏感,而忽视其他东西。就像舞台灯光一样,这种排他性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只聚焦到特定的东西上,其他东西仍然处于黑暗中,被灯光照射的东西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当然,这个问题不止聚焦在孩子在指定环境里对自我发现的渴望或者吸收指定的东西上。孩子拥有通过这些敏感性来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因为孩子在敏感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成长,从而使他可以在生活中灵敏地运用自己的运动器官。

在孩子通过感官与周围环境取得联系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把能够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而在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中,精神胚胎得以奇迹般地成长起来。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神乎其神的创造性活动当成潜意识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冲动,这些冲动与外界刺激碰撞,从而产生了意识。人的意识一开始是朦胧而混乱的,然后逐渐明晰,最终才可以完成创造性的活动。

我们用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来举例吧!一开始,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对婴儿来说是纷繁混乱的,根本无法识别;过了一段时间,婴儿可以清晰地听到那些充满魅力的声音,尽管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声音的含义;接着尚未具备思考能力的幼儿突然感受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奏起了乐曲。此时,幼儿的某些神经纤维会活跃起来,而在此之前,这些神经纤维一直保持潜伏状态。这些神经纤维通过一种规律的运动方式被唤醒,变得有秩序。精神胚胎的成长进入全新的节奏,不过它只是专注于当下的活动,未来依然是不确定的。

渐渐地,孩子的耳朵能分辨出周围不同的声音,舌头也变得活跃起来。在此之前,他们的舌头只会吮吸,现在却能感受到内在的震动。好像有一股无法抵挡的力量引导着孩子伸缩舌头去感受自己的喉咙、嘴唇和脸颊。这种内在的震动就是生命的律动,会给人带来欢愉,并没有其他目的。

当孩子处于敏感期的时候,大自然会赋予他们生机勃勃的活力,通过精神力量来鼓励孩子。

孩子的内心世界充满了爱。爱隐藏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并且会一点点地填充其整个心灵。由爱引发的活动并非毫无意义,孩子会因为有爱的互动而获得高尚的品质,这将伴随他们一生。但是,这一切都是悄悄地发生的。

只要孩子的内在需求通过外界环境得到了满足,他们就有可能发展出某些特性或者能力。孩子的变化都是悄无声息的,我们很难轻易地发现。比如,孩子语言能力的获得,是所有充满活力的成长过程中最让人难以察觉的事。其实,学习语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伴随这个学习过程的是漫长的敏感期。而婴儿获得语言能力之所以显得神秘,是因为婴儿身边总是围绕着大人,大人的语言表达为婴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婴儿漫长的语言敏感期中,唯一带给我们指引的就是他们的笑容,当大人用简短清楚的语言与婴儿沟通时,婴儿会明显地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婴儿可以辨别不同的声音,就好像我们能辨别教堂的钟声一样。再者,大人在婴儿临睡前会哼唱安眠曲,随着歌词一遍遍地重复,婴儿会安静下来。这种状态使婴儿感到愉悦,他们会慢慢地进入梦乡。我们为什么用温柔的语气和婴儿说话,就是为了看到他们的笑容。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明白了这一点,一到傍晚就会陪伴在孩子身边,为孩子唱歌或者讲故事,以满足孩子在这方面的渴望,为他们带去心灵上的慰藉。

上面所说的都从正面说明了孩子具有创造的敏感性。下面我们可以从反面提供一些证据。

当孩子的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产生冲突的时候,尽管这些冲突并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但是会暗中导致孩子的心理发展失调或者畸变,这种缺陷会伴随孩子一生。一旦孩子在敏感期没有成功地根据指引激发本能,那么他就会永远失去征服大自然的机会。

当处于敏感期的孩子的内在本能受到外界环境的阻挠而无法正常发挥的时候,他们就会有一些过激的反应。然而,对于孩子的过激反应,我们常常将其视为一种没有原因的绝望,觉得他们“任性”,是在“乱发脾气”。事实上,这种“任性”正是孩子内在失衡的外在表象,是他们的内在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心理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会激发孩子为了自己的需求而向外界呼救,寻求一种保护。

发脾气就是孩子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出现的无用而烦躁的行为。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就好像孩子会毫无原因地突然发高烧。大家都知道,在孩子小的时候,一点点小病都会引发高烧,而对于成人而言,这些小病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不过孩子的高烧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么同样地,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引发孩子内心的焦虑不安,这都是源于孩子的极度敏感。

事实上,孩子从出生之后就会表现出所谓的“乱发脾气”,人们以前把这当作心理反常的证明。如果我们将任何生理方面的失调都看作一种功能性疾病的话,那么心理方面的失调也应该被视为功能性疾病。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生儿的首次“发脾气”,也是他心理上的第一次生病。

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孩子的过激反应,因为任何外在的症状都是引人注目的。对比平静,失去平静这个问题显然更值得我们思考。就好像比起自然规律,我们更容易关注到那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所以,人们往往会忽视生命自身的创造性工作,更别提孩子为了发挥自己的本能而激发出的一些不易察觉的外部表现。由此可见,我们还没有揭开生命的创造性和保护本能的秘密。在身体的功能方面,内在器官的机制的确令人惊讶,但是没有人注意到它。即使是依靠这些内在器官而活着的个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组织蕴含着的巨大能量。大自然自有其运行的法则,哪怕我们察觉不到。当孩子的各种能力可以协调发展时,我们就认为他是“健康”的,或者说“正常的”。这也说明忽视细节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只关注目的而不重视原因也会导致无法看见真相。

我们会详细而客观地记录各种疾病的症状,却对健康的奥秘一无所知。事实上,在医学史上,人们在远古时期就知道很多疾病了。在古希腊和古埃及文明中可以探查到医学的起源,外科手术的出现却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我们在史前人的身体里发现了施行外科手术的痕迹。然而对于人体器官的功能,我们最近才有所了解。第一次解剖人体是在1600年,当时是为了研究人体内的器官,但是人们直到17世纪才发现血液循环的规律。出人意料的是,病理学研究反而促进了生理学秘密的发现——人体器官究竟是如何在体内运作的。

目前,人们只是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可能出现问题,至于它究竟是如何发展的却一无所知。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孩子的心理是非常微妙的,那么对其发展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心理没有外在表现,只在孩子内心深处偷偷地发展。

成人目前只知道孩子会存在心理疾病,但是却不了解孩子的健康心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些吓人且荒唐,但绝非空穴来风。我们不了解健康的心理世界,就好像我们不了解这个浩瀚宇宙的洪荒之力一样。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如果我们不得不把孩子的秘密当作一个尚未被发掘的奥秘,如果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建立在功能性失调和病态的背景下的,那么必然会出现很多心理畸变——无知、软弱、发展延迟。这些已经成为现实,并非人们的想象。“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生命早期的发展会给其后期的成长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尽管人类无论是否处于适合的环境中都会长大成人。

二、敏感期需要的帮助

成人没有意识到婴儿需要为自己的成长不断努力,所以无法给婴儿提供真正的帮助。他们忽略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奇迹,而这个奇迹是由心理发育尚不健全的婴儿创造的。

敏感期的概念为我们开拓了照顾婴儿的新思路。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照顾孩子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满足其生理上的需求。现阶段,大家都有着共同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在适当的时机展现出他们的心智。而我们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他们当下的心理状态,也要考虑到后期的心理发展方向,还要重视他们在“道成肉身”中表现出的种种心理现象。塑造孩子是大自然的任务,成人无须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过程。但是在孩子早期的发展中,成人必须及时提供帮助。对于孩子的心理表现,成人必须保持谨慎的态度,提供他们心理发展所需的一切,而且不能进行干预和阻挠。总之,我们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为孩子生理胚胎的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环境——母亲的子宫,而成人则必须为孩子精神胚胎的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新环境。

我们无须重复地通过实验来证明孩子也具有心理活动,因为心理学家早已进行了实验并有所发现。他们试图通过刺激孩子的感觉来引起孩子的注意,观察孩子的生理反应,如果孩子产生了一些身体上的运动反应,就说明孩子对感觉刺激有心理反应。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无法证明孩子的生命中是否存在一个阶段(有可能是出生一年后),那就是他们已经完成了运动器官在心理上的协调。但是无论心理发展如何不完善,它都是存在于生理运动之前的,因为正是心理活动激发了孩子的身体运动。

孩子最早的心理冲动是由感觉激发的。勒温教授曾经展示过这样一段心理学影片:当孩子想拿到某样物品时,最初他会用整个身体去接触那个物品,但是随着运动器官的协调发展,他会慢慢地分解各种动作,例如只伸出手去拿自己想要的东西。

除了拿东西的动作进化以外,我们还可以举其他的例子。当婴儿4个月的时候,他会通过观察成人说话时的嘴巴来帮助自己进行一些模糊的自我表达。而最为重要的是,他当时专注的表情表明,他已经完全被自己眼前的这一幕神奇景象吸引住了。而6个月大的时候,这个婴儿才会发出一些单音节词。由此可见,婴儿会先对语言表达表现出好奇和兴趣,跟着隐秘地为激活发音器官做各种准备,之后才能发出清晰的语音。这表明了他们内心存在一种可以激发活动的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不能用实验来证明,只能从观察中得知。心理学家曾经试图用实验来证明敏感性的存在,但是由于实验必须通过外界环境才能完成,这样可能会提早唤醒孩子还不具备的一些能力,导致婴儿内心的秘密工作体系被破坏。

其实,我们可以采用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方法来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孩子开始下意识地捕获外界环境的信息时对他们进行观察,因为孩子从这个时刻开始依靠环境的刺激来自我发展。

成人大可不必为了帮助孩子心理的发展而成为超人——苦练某些特殊的观察技巧。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首先,必须有强烈地帮助孩子发展心理的渴望;其次,了解孩子的一些基本常识。做到这两点,我们就成了孩子合格的守护者。

观察孩子非常简单,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婴儿的身体都非常脆弱,他们无法站立,因此成人会让婴儿保持平躺的姿势。这样一来,婴儿最初获得的外界环境的印象是我们的头顶而非脚下,并且他们无法观察天空。他们只能躺在床上,看着上方白净的天花板或者是婴儿车上方的遮阳棚。然而,我们更应该给婴儿提供能刺激他们第一感觉的环境,以便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灵。

有人认为需要让婴儿观察一些物品,因而他们会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放置一些东西,却没有想到应该将婴儿从这种不适宜的环境中解救出来。心理学家开始也进行过这种实验,他们会出于好意在婴儿床上挂一些摇动的球或者其他五颜六色的小玩具,而婴儿出于想获得外界环境的印象,他们的目光就会追随这些转动的小玩意儿,甚至有时候需要努力转动自己的身体才能看到。其实,这种努力是不自然的,它迫使婴儿完成一些不适宜他身体的姿态和动作。最合适的方法是将婴儿放到一个倾斜的平面上,方便他观察整个房间的环境。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婴儿车推到花园里,让他能感受到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那些随风飘扬的树叶和花儿、那些四处活动的小动物都能刺激他。

我们需要不断重复地将相同的景象展现在婴儿的面前,这样才能帮助他们识别这些东西。他会发现这些东西总是在相同的位置,慢慢地学会区别无生命的物品的移动和有生命的生物的移动。

三、外部秩序:最重要的敏感点之一

有一个婴儿在满月之前没有被抱出过家门,都是由保姆抱着。这一天,爸爸和叔叔一起出现在婴儿的面前。爸爸和叔叔身高接近、年龄也相差无几。婴儿刚看到这两个男人的时候很惊讶,还有一点点害怕。而这两个男人分别坐到了婴儿的左右两边。婴儿有点儿焦虑了,他转头紧紧地盯着其中一个男人,看了很久之后,露出了笑容。但是紧接着,他的情绪又发生了变化,恢复了焦虑和害怕,立刻转头瞪着另一个男人,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又笑了。这个婴儿重复着从焦虑到快乐的过程,他一直不断地左右转头观察,大概20次以后,他意识到了,站在他面前的是两个男人,而且这两个男人他曾经见过——他们有过温馨的相处时光,这两个男人都用鬼脸逗过他,给过他温暖的拥抱和温柔的问候。

婴儿明白了一件事:这两个男人和天天在他身边的女性不一样,他们是另外一种人。也就是说,他们是除了自己的母亲、阿姨和其他女人以外的另一种不同的人。婴儿以前也见过这两个男人,但是由于没有同时看到过两个男人,他难免会以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男人。因此,当他发现原来不止一个男人的时候,他焦虑了。

新生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热爱秩序,特别是一岁半或2岁左右的孩子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甚至很早就能模糊地表达这种热爱了。孩子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要求是井然有序,这与家庭主妇对秩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家庭主妇都希望自己的家能保持整洁,但是实际上她们对环境的感知与孩子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家庭主妇有可能对混乱无序的环境毫无察觉,孩子却不行。因为混乱无序的环境会对孩子造成干扰,影响他的心情,引发情绪上的焦虑,然后他们就会通过哭喊来表达自己的痛苦,甚至通过生病来表达自己的害怕与不安。

婴儿对无序环境十分敏感,但是大一点儿的孩子或者成人往往会感觉不到。孩子对特定事物的敏感性会明显地受到周围环境秩序的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敏感性会逐渐消失。秩序感属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周期性的敏感性之一,这种对秩序的敏感时期称为“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敏感期之一,也充满了神秘性。

我们常常觉得孩子天生混乱而没有章法,其实是因为他们正在经历秩序敏感期,可能有人觉得这种解释不太合理,但却是事实。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源于一个事实:孩子处于一个对他而言十分陌生的环境中,无法看清自己的位置,而这个环境的主导者——比孩子更有决定权的成人,他们无法理解孩子,甚至觉得孩子反复无常。可是,孩子真的反复无常吗?当他们突然陷入绝望的哭泣时,是因为他们反复无常吗?其实并不是,这只能说明孩子的内心深处有我们尚未发现、不能理解的秘密。

所以,我们有必要昭告天下,让所有成人都知道孩子的内心是有秘密的。当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才能去观察孩子是如何将内心的秘密展现出来的。

如果学校里有物品摆放得不对时,两岁的孩子会马上意识到并将物品放回原位。当然,这种情况在学校里并不常见,因为两岁的孩子并不满足入学的年龄要求。为了让孩子都养成收纳整齐的好习惯,在我们的“儿童之家”,几乎舍弃了所有不必要的物品,而且将留下来的生活必需品都按一定的秩序摆放。我们希望孩子在环境中是自由的,这样才能引发他们主动表现出秩序感的内心需求。

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的那一年,我们在“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的中心大厅里搭建了一个玻璃的展示教室,让观众能看到我在前面所描述的情况。一个两岁的孩子在每天放学后都会把所有椅子沿着墙壁摆放好,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看上去是若有所思的。有一天,这个孩子靠着其中一把椅子,看起来有点儿不知所措。他独自走开了一会儿,然后又回来了。他挪动了这把椅子,将它放在了通常摆放的位置上。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4岁的孩子正在将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突然,有水滴落到了地板上,但是这个孩子没有注意到。这时,另一个年纪小一点儿的孩子过来了,他拿着抹布坐到地板上,只要有水滴落,他立马就擦掉。对此,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毫无察觉。当水倒完后,小一点儿的孩子问道:“还有吗?”大一点儿的孩子非常惊讶,反问道:“还有什么?”

但是,如果孩子处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并且被一群成人围绕,那么刚才我们提到秩序感就会让孩子的内心十分痛苦,也会让成人感到疑惑,甚至会认为孩子过于任性。而当孩子的内心需求得到了满足时,他们会表现得很快乐。为了不错过孩子敏感性的这种征兆,我们一定要研究幼儿心理,因为秩序敏感期是在孩子出生后的几个月就开始出现的。

那些经过专业训练的保姆可以提供相关的例证。例如,有个保姆每天都会推着5个月大的婴儿去庭院里散步。每次看到院子里一块墙壁上镶嵌的大理石碑的时候,这个婴儿都会显得特别开心和激动,可是院子里鲜艳的花朵却无法激起他同样的兴趣。于是,保姆每天都会让婴儿观赏一会儿那块大理石碑,这看起来是唯一一件能让他持续快乐的活动。

实际上,孩子遇到阻碍时候的表现,更容易让成人意识到敏感性的存在。也许,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毫无缘由地发脾气都是因为敏感性。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她习惯于被放在有点儿倾斜的位置上,方便她看清周围的环境。她的房间也没有被漆成通常的白色,而是按照心理需求精心设计的。这个房间的窗户玻璃是彩色的,房间里的家具精致小巧,一张铺有黄色桌布的桌子上还摆有鲜花。有一天,一位客人进入了房间,并且随手将自己带的雨伞放在了桌子上。于是,这个婴儿焦虑不安起来,她盯着雨伞看了一会儿之后就哭了起来。大人以为婴儿是想要雨伞,便递给婴儿。可是婴儿推开了。保姆抱着婴儿靠近雨伞,她还是不停地哭闹。不知情的人都认为婴儿是在乱发脾气。就在这个时候,婴儿的妈妈将雨伞拿出了房间,因为她对孩子早期敏感性的心理征兆有所研究,发现是雨伞引起了孩子的不安。在此之后,这个婴儿立刻停止了哭闹。这个婴儿之所以焦虑不安,就是因为雨伞放错了地方,扰乱了她记忆中东西摆放的通常秩序。

我还可以举出一个亲自参与过的真实案例,这个案例里面的孩子年龄相对大一些。

我曾经和一群人约好穿越那不勒斯的尼禄洞穴。队伍中有一个年轻的妈妈,她带着自己一岁半左右的孩子。穿越洞穴需要徒步走完整个行程,孩子明显无法做到,他走了一段路以后就累了,需要妈妈的帮助。这个妈妈抱起孩子继续前行,但是很明显她低估了难度,随着走得越来越热,她停下来,放下孩子,脱掉了外套并把它搭在手臂上。接着,她再次抱起了孩子,可是外套对于她的动作肯定是有阻碍的。跟着孩子突然哭了起来,而且哭得越来越大声,这个妈妈想努力使孩子平静下来,但是一点儿用也没有。她心力交瘁,忍不住对孩子发起了脾气。队伍里的其他人注意到了这一情况,便过来帮助她。但是无论是谁抱孩子,孩子都会不断地挣扎和哭喊。有人开始哄孩子,也有人批评孩子,但是都没有用,结果反而越来越糟,孩子哭得更凶了。

看起来孩子还是更需要妈妈的怀抱,但是当时他已经处于“发脾气”的状态,大家都束手无策。带队的导游甚至开始训斥妈妈:“您的家人怎么会允许您一个人带孩子徒步呢?让我来抱他!”随后,他一把抓过孩子,试图用自己强壮的臂膀压制孩子,但是这引起了孩子更加激烈的挣扎。

这时,我想到了孩子童年的秘密,他突然如此反常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走上前去询问这个妈妈:“我能帮您穿上外套吗?”听到这句话,这个妈妈很震惊,尽管她当时还是很热,并且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她还是听从了我的话,穿好了外套。果然,孩子立刻恢复了安静,不再哭闹,他还说:“妈妈,外套穿上。”那个意思好像是“外套应该是穿上的”。也许这个孩子想说的是:“你们终于明白我不开心的原因了。”孩子向妈妈张开了双手,重新投入了妈妈温暖的怀抱。我们顺利地走完了接下来的行程。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认为外套就应该是穿在身上的,而不是像块布一样随意地搭在手臂上,这在孩子的眼中是没有秩序的表现。这个妈妈的行为不遵守秩序,就成了与孩子产生强烈冲突的原因。

我还目睹过另一个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家庭场景。有位妈妈因为身体不舒服,就坐在沙发上休息,身后还垫了两个保姆拿过来的靠垫。这时,她21个月大的女儿走了过来,想听妈妈讲故事。妈妈当然不会拒绝孩子提出的这个要求,于是忍受着身体的不舒服开始给孩子讲起故事来。女儿很认真地听着。但是随着身体的不适越来越严重,妈妈实在没有办法继续讲下去,只好让保姆搀扶自己到隔壁房间里的床上躺着。这时,被留在沙发上的女儿哭了起来。大家都以为是妈妈的难受吓到了女儿,所以女儿才会哭泣。大人们尝试安慰孩子却无济于事,而当保姆要将沙发上的靠垫拿给隔壁房间的妈妈时,女儿开始尖叫起来:“不是靠垫,不是靠垫!”她好像在说:“靠垫不能移动,它必须放在这里。”

大人们尝试着哄孩子,把她带到妈妈床边继续听故事。妈妈也带病坚持,继续讲故事,认为这样能安慰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小女孩没有停止哭泣,嘴里还在重复着说:“妈妈,沙发。”原来,引起她哭闹的原因根本不是故事,而是妈妈和靠垫都改变了位置,这种场景的转变让小女孩的内心产生了无法修复的冲突。

上述的事例都表明了孩子对秩序的重视,而且孩子很早就能够熟练地运用自己的秩序感,这可真令人感到惊讶。孩子到了2岁时,就进入了秩序感需求的平静期,能够主动并且平和地表现出来。在我们的儿童之家,如果有物品被挪动或者放错了地方,那么关注到这个现象的孩子就会将物品还原,这是很有趣的事情。

2岁左右的孩子很容易注意到生活中细微的不协调的地方,但是大一点儿的孩子和成人就不会关注到这种细节。比如,香皂被放在了脸盆架上而非皂盒里,椅子被放歪了或者被挪动了位置,2岁的孩子都会注意到,并且将这些物品还原。物品的无序摆放会刺激孩子的内心,引发他们行动,而将物品还原成整齐的样子,又能给孩子带来发自内心的真正快乐。在儿童之家,那些3—4岁的孩子上完课或者做完游戏之后都会将物品放回规定的地方,他们是自发而快乐地去做这些事情的。

秩序就是将物品放在它应该放置的地方。孩子的秩序感代表他们已经意识到环境中的各种物品都有自己的位置,并且他们准确地记住了这些物品的位置。这也说明孩子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也熟悉了所有的细节。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憧憬这样一幅场景: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烂熟于心,不用睁开眼睛也能无障碍地随意移动,只要伸手就能拿到想要的东西。这种环境能给予我们平和、愉悦的生活体验。

显而易见的是,秩序对于孩子和成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在某个阶段,秩序感对于孩子来说极为重要,失去秩序会让他们痛苦难耐,心灵受到伤害。孩子可能没法生活在没有秩序的环境中,秩序感对他们而言生死攸关。但是对于成人来说,秩序感只能带来一些外在的慰藉和一般的愉悦感。孩子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自我成长的,这种自我成长并非是胡乱发展的,而是有一个非常明确而周密的规则在指导着它。大自然总是在精确地执行着它的各项计划,人类的生老病死就是其计划之一。秩序之于孩子,就像水之于鱼一样重要。所以,孩子在人生初期,必须通过环境获取秩序感,完善“自我定位”,让自己的内心通过环境不断发展。

孩子对秩序的热爱通过游戏表现得更加明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教授吸收了日内瓦的克拉帕来教授的观点,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做了一些有趣的实验。

他先是在孩子面前将一样东西藏在了扶手椅的靠垫下面,然后在孩子走出房门之后,又将这个东西转移到了另一把椅子的靠垫下面。皮亚杰教授认为,孩子如果发现东西不见了,一定会到处寻找。但是令他意外的是,他的孩子只是翻了翻第一把椅子的靠垫,当孩子在第一把椅子的靠垫下面没有找到东西的时候,说了一句“没有了”,并没有接着寻找。

之后,皮亚杰教授当着孩子的面又一次重复了这个实验,不过有一个小小的变化:让孩子看着他从第一把扶手椅的靠垫下面将东西拿出来,然后藏到另一把椅子的靠垫下面。然而,孩子依然和刚才一样,只是翻开第一把椅子的靠垫找了一遍,然后说:“没有了!”

看到这里,皮亚杰教授不禁对自己孩子的智力产生了质疑。他几乎失去了耐心,直接掀开另一把扶手椅的靠垫,质问孩子:“难道你看不到我将东西藏在这里了吗?”孩子的回答却是:“我看到了啊!”接着孩子指着第一把椅子说:“可是,东西应该在这里!”

由此可见,孩子对于找东西这件事情毫无兴趣,他更关心的是东西是否放在它原本的位置上。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其实真正不懂这个游戏的是自己的父亲。这个游戏难道不应该是将东西拿走然后又将它还原吗?在父亲看来,将东西“藏起来”,就是将东西放在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如果东西不被放回原来的位置,游戏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曾经和一些两三岁的孩子玩过捉迷藏,你也会像我一样感到惊讶。孩子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永远是充满活力和期待的。

他们是这么玩的:一个孩子当着所有孩子的面,藏到一个铺着桌布的桌子下面,然后其他的孩子走出房间,等他们再回到房间时就马上去掀开桌布。当这群孩子看到藏在桌子下的小伙伴时就高兴得大声呼喊。这些孩子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过程,每次换一个孩子藏在桌子下面。

还有一次,一群年龄大点儿的孩子陪一个年龄小点儿的孩子一起玩捉迷藏。大孩子们知道小不点儿就躲在家具后面,但是却假装找不到他,以为这样会让小不点儿感到高兴。结果,小不点儿着急了,在家具后面大声喊道:“我在这儿呢!”好像在表达自己的不满,“难道你看不到我吗?”

我也曾经参与过这个游戏。一群孩子正在因为找到了藏在门后的小伙伴而欢呼庆祝,然后他们看到我,就请求我和他们一起玩。我答应了孩子们的请求。

于是,孩子们都跑到房间的外面,让我躲藏。我没有藏在门后,而是选择藏在一个柜子后面的角落里。当孩子们再次走进房间后,都跑到门后面去找我。显然他们没有找到我。过了一会儿,他们好像完全放弃了寻找。这时,我自己从柜子后面走了出来,只见孩子们的脸上满是失望,他们好像在说:“你为什么没有藏到门后面去呢?”

如果游戏的目的是让人感觉到快乐(的确有孩子沉迷于重复这种在我们眼中很可笑的游戏),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对于某个特定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快乐就是如此简单,只要能在原来的位置找到藏好的东西,他们就很开心。在他们眼中,重新发现物品就是一种秩序感的体现。他们会如此告诫自己:“你看不见它,但是我知道它的位置。我即使闭着眼睛也能轻易地找到它。”

孩子被环境赋予了这种内在的秩序敏感性。这是他们内心的感觉,不是为了区别事物,而是为了区别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们依靠这种感觉,将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由互相依存的各个部分组成。只有在这样一种整体环境中,孩子才有可能适应并有目的地去行动。而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形成了相应的敏感性,并且建立了对整体环境中各个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这就好比我们买了很多家具,那么应该有放置家具的房间。房间是整体环境,有了这个大前提,我们才能认识不同家具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能够区别整体环境中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秩序感,孩子积累的对外部环境的印象就失去了意义,就像只有各种不同的家具,却没有放置家具的房间。如果我们只知道辨别各种事物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那么就会处于一个混沌的状态。

孩子通过自我成长获得了秩序感,这看上去好像是大自然赐予的能力,但实际上是孩子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掘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大自然给孩子上的人生第一课,就是秩序敏感期。或者也可以说,这种秩序感是大自然恩赐的指南针,帮助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就好像老师通过展示教室的平面图为孩子指引方向。同样的道理,学习语言的能力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它可以无限发展,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人的心智并非无中生有,它的发展基础正是孩子在敏感期所经历的一切。

四、内部秩序:最重要的敏感点之二

孩子的秩序感分为两种:一种是上文提到的外部秩序感,即孩子对外部环境中各个部分关系的认知;还有一种则是孩子对身体内部的构成、活动和相对位置的感知,我们称为内部秩序感,也叫孩子的“内部定向”。

内部定向是我们长期以来的研究主题。实验心理学家将孩子对自己身体肌肉的感觉称为肌觉。在他们的认知里,肌觉需要一种特别的记忆,即肌肉记忆。他们的这种解释完全是机械的,借助了有意识的运动经验。有意识的运动,指的是我们自己有意识地移动自己的身体,比如手部,去拿取某个物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感知到手的移动,并记住这个动作,日后还会重复这个动作。

但是,孩子的经历与我们的认知是相反的。他们是先经历了一个关于身体位置的敏感期,之后才能开始自由地移动物体以及进行有意识的运动。这表明了大自然赋予孩子一种与他的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有关的特殊敏感性。

那些陈旧的理论在意的是神经机制,敏感期在意的却是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都为孩子的意识发展打下了基础。孩子的心理冲动和情感冲动都是“无中生有”的,从中会产生一些基本原则,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孩子才能构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是大自然赐予了孩子构建内心世界的可能性,而意识的发展则让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加强大。

当孩子的发展受到周围环境中有害因素的阻挠时,我们就能发现敏感期存在的各种反面证据。这些证据不仅能向我们证明敏感期的存在,还能证明敏感期给孩子带来的固有的敏感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孩子会变得焦虑、暴躁、大声哭闹,甚至会产生疾病。如果我们任由这些有害因素存在,那么孩子的疾病是不可能被治愈的,只有消除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孩子的疾病才能痊愈,而这样一来也找到了孩子出现反常行为的原因。

一位英国保姆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她曾经因为某种紧急情况需要离开她工作的那个家庭,因此,她向雇主告假并找到了一个同样优秀的保姆来顶替她照顾孩子。一开始,这个暂代她的保姆觉得这份工作很简单。可是她没想到的是,在给孩子洗澡时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孩子一洗澡就会不停地哭闹,想要挣脱她的怀抱,无论她怎么做都无济于事。慢慢地,孩子还表现出了对她的厌恶。直到这个英国保姆回来复职后,孩子才恢复了平静,而且很明显地又喜欢洗澡了。这个英国保姆曾经在蒙台梭利学校接受过训练,她对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孩子的心理变化非常感兴趣,于是尝试通过观察来获得解读孩子内心的密码。

她翻看了代理保姆的工作日记,果然有所发现,这个代理保姆给孩子洗澡的方法和自己是完全相反的。英国保姆是用右手托头、左手扶着脚的姿势来给孩子洗澡,而代理保姆却刚好相反。因此,孩子的身体位置发生了改变,扰乱了他内心的秩序,导致他把代理保姆当成了坏人。

我还碰到过一起医学纠纷,情况更为严重。当时,我还不是正式的医生,所以没有直接参与,只是目睹了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

一个家庭刚刚结束了一次长途旅行,他们来医院的原因是其中一个年龄小的孩子生病了。这个孩子晚上无法入睡,消化也出现了问题。家人都认为,这个孩子之所以生病,是因为无法忍受旅途的疲惫。

母亲向我们描述了旅途中的情况:一切都很好。在旅途中,他们每天都住在一流的酒店,也为孩子准备了婴儿食品和舒适的摇篮。到了这里之后,他们选择一间宽敞的带有家具的公寓,不过里面没有摇篮,孩子需要和妈妈一起睡在大人的床上。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孩子整晚地不睡觉,必须由大人抱着走来走去。而且孩子还不停地哭闹,家人都以为是胃受了刺激。

家人请了儿科医生给孩子做检查,医生提出,孩子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食物中缺乏维生素。于是,家人根据专家的建议为孩子准备了特殊的食物,但是吃了以后也没有好转。他们也尝试了让孩子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以及其他现代的治疗方式,都无济于事。孩子的情况每况愈下,夜晚成了全家人的噩梦。最后,孩子还出现了惊厥、抽搐的行为,甚至会痛苦得打滚。这种情况每天发生两三次。

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痛苦,家里人也找不到原因,只好请最有名的专家来为孩子会诊。我有幸跟着一位知名的儿童精神科医生去了现场。孩子看上去很健康,他的父母表示,在之前的旅途中,孩子一直很乖巧、很健康,因此推断孩子的反常行为可能是由于精神上受了刺激。当时,我看着孩子在床上痛苦地翻滚,忽然灵光一闪。我用两把带扶手的椅子面对面拼成摇篮的样子,然后在里面垫上床单和毛毯,跟着将这个“摇篮”拖到了床边。没想到,孩子一看到这个简易的摇篮就停止了哭闹,他慢慢地靠近这个摇篮,滚了进去,嘴里还喃喃地念着:“摇篮,摇篮。”随后,这个孩子安心地睡着了。从那以后,孩子就不治而愈了。由此我发现,孩子是在用生理上的痛苦来表达自己对无序环境的抗议:为什么不让我睡在摇篮里,为什么要让我睡在大人的床上?

显而易见的是,孩子非常敏锐地感受到了摇篮和成人床的区别。摇篮的围栏给了他支撑感,成人的床没有围栏,无法提供给他这种感觉。这种感觉的丧失让孩子的内在定向受到了影响,引发了内心冲突,让他陷入痛苦之中。这种病症让很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可以说,敏感期的力量威力无比。

孩子和成人对秩序的感受方式是不一样的。成人由于对周围环境的印象已经足够丰富,导致对环境的秩序感逐渐麻木。而孩子对环境的印象却依然很贫乏,需要靠自己去努力获取,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知疲倦,而且将成人视为这种创造能力的继承人。可是成人已经拥有了一切,也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因而变得冷漠、迟钝,在面对孩子时自以为高人一等。成人的表现就像一个通过辛勤劳动而富裕起来的人的后代,坐享其成,无法理解前人在辛勤劳动的过程中所承受的艰难困苦。

成人之所以能适应这个世界,是因为童年时期的创造力和敏感性,我们得以发展了理性、建立了意志、激活了肌肉,成为现在的自己,这些能力都是我们在童年时期获得的。正是童年时期的敏感性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现在的我们之所以富裕,是因为继承了童年的财富,一无所有的童年时期为我们奠定了未来生活的基础。童年时期的我们为迈出生命的第一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一无所有到现在可以坚定地走在人生道路上。“生命之泉”在童年时期的自我成长中不断喷涌,促使我们不断创造、不断进步,但是当时的我们无法感知,现在的我们也无法回忆。

五、智力发展的驱动力

机械心理学家一贯主张,孩子的智力是随着对外部环境的认知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很显然,孩子的表现推翻了这一点。然而事实上,机械心理学的观点对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也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和照顾。机械心理学认为,心智是由外界物体的印象强制闯入心理层面而形成的。这些印象通过组合在一起,会变得有秩序,这样就形成了智力。这种观点的前提是,孩子的内心是完全被动地由外界因素支配的,也就是说成人可以完全控制孩子。还有一个相似的观点,对此有所补充,那就是孩子不仅消极被动,内心还是一片空白,正在等待外界的填充。

当然,根据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我们是不会忽视环境对孩子心智发展的重要影响的。大家都知道,蒙台梭利教育法非常重视环境,整个教育体系就是以环境为中心的。对比其他的教育体系,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上更基础、更细致。同时对比传统观念中将孩子看作一个被动消极的接收者,我们更强调孩子内在的敏感性。孩子从出生就开始经历敏感期,长达5年左右,而且敏感期赋予了孩子巨大的能量在环境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主动观察和选择的,他们可以通过感官积极、有选择地吸收环境中的印象,这与传统观念是完全相反的。当孩子作为观察者和选择者时,他们内心的冲动会根据自身的感受和兴趣去挑选环境中的印象。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没有人能观察到事物的全貌,每个人看到的部分取决于自身的感受和喜好。这也是不同的人会对同一物体有不同描述的原因。詹姆士用一个很巧妙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你是一个非常在意自己穿着打扮的人,那么你上街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观察那些打扮时髦的人。詹姆士开玩笑地说,在注意别人打扮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来往的车辆,否则会有丧命的危险。

那么问题来了,身边的环境如此繁杂,孩子是如何确定自己的喜好并进行选择的呢?很明显,詹姆士的例子说明了孩子并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这样的经验。他们一无所知,依靠自己内心的力量自由发展。回归正题,敏感期的孩子,其内心的动向都是围绕理性进行的,孩子的理性必然是富有创造力的。这种理性从萌芽到发展,最后凭借着从环境中吸收的印象来让它具体化。

理性的力量无法抵挡。外部世界的印象进入孩子的大脑后会马上被整合起来用于理性。敏感期的孩子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来自外部环境的印象,甚至称得上贪婪。大家都知道,光线、颜色和声音对孩子有强烈的吸引力,孩子会从对它们的追逐中得到快乐。这种理性的过程是自发的,才刚刚开始。在这里,我们并不强调如何在敏感期给予孩子支持。孩子的理性发展是从无到有的,这是一个神圣的创造过程,只有我们人类才有这个天赋。早在学会走路之前,孩子就开启了理性创造的探索之路,而且会越走越远。

或者有一个实例可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比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个案例,孩子同时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叔叔。

如果换一个环境,成人忽略了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拥有的心理作用,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会被忽略,并且这个孩子也会失去通过这两个男人获得帮助的机会。而正是这两个男人的帮助,让孩子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从而获得了对外部环境的印象。

我们还可以看看一个7个月大的小女孩的例子。这个小女孩正在沙发上玩靠垫。靠垫上有花朵和小孩的图案,这个女孩对此产生了兴趣,她颇有兴致地闻一闻靠垫上的花儿,亲吻靠垫上的小孩。负责照顾小女孩的保姆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她觉得小女孩是没有选择地在做这些动作,于是她又拿出了其他的东西让小女孩去触碰、亲吻。结果保姆的行为让小女孩陷入了迷茫。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正在构建内心的心智,它通过识别对外界的印象并保存为记忆来愉快安静地完成这项任务,可是成人的无知让这种内在秩序感的构建工作戛然而止。

由此可见,当成人在生活中毫无缘由地打断孩子时,当成人将孩子突然举起来时,当成人试着逗弄孩子或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时,都有可能扰乱孩子内心的秩序。同样地,如果我们突然亲吻孩子,或者忽略了孩子的需求而强行让孩子入睡,都是在打扰他们内在的秩序感,可能会让孩子内心刚刚形成的心智化为乌有,就好像浪花会冲散沙滩上的沙堆城堡一样。孩子必须将对外部环境的印象纳入记忆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自己的心智。

一位知名的儿科医生曾经历过一件有趣的事情。他拥有一家很大的诊所,主要研究1岁前婴儿的人工哺育。经过研究,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在对婴儿人工哺育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婴儿的个人因素。因此,在一个特定的年龄段之前,并不存在“适合所有孩子”的母乳,任何食物都存在隐患,因为它可能对这个孩子有益,却对另一个孩子有害。他的研究结果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不足半岁的孩子,但是对于大于半岁的孩子却毫无用处。因为孩子过了半岁以后,人工哺育就变得简单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当时还是个谜。

后来,诊所迎来了一些不能自己哺乳孩子的妈妈,她们想知道如何进行科学的人工哺育。这名儿科医生为她们专设了门诊来进行指导。经过观察,医生发现这些妈妈的孩子并没有在半岁以后排斥人工哺育。经过反复的观察,医生认为,必须从心理的角度去解读这种现象。这个医生发现,诊所里其他半岁以上的孩子由于“内心缺乏营养而产生了心理疲倦”。于是,医生开始给孩子们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不再局限于去阳台上晒太阳,以便使孩子们的内心得到满足。最后,所有孩子都恢复了健康。

大量的实验表明,孩子们在出生后的一年内可以对身边的环境形成足够清晰的印象,并且能通过图片认出这种环境。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孩子对周围的环境有了足够了解,他们也就失去了对环境的兴趣。

而在出生之后的第二年,孩子不再疯狂迷恋颜色丰富的物品或者是漂亮的颜色。事实上,这种疯狂迷恋恰好是敏感期的特征之一。2岁的孩子开始关注一些成人忽视的小东西,应该说,他们开始对那些不起眼的物品或者处于人类意识边缘的物品产生兴趣。

我第一次发现孩子对细节的敏感性是因为一个一岁三个月的孩子。当时,我听到她在花园里笑得很大声,这个现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是很少见的。于是我走过去看了一下,只见她一个人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旁边是一个种满了天竺葵的花坛,天竺葵开得很灿烂。然而,小女孩的视线并没有聚焦在花儿上,她死死地盯着地面,但是在我看来,地上什么都没有。我慢慢地走近她,想了解她到底在看什么。小女孩无比认真地对我说:“那里有东西在动呢!”通过她的指引,我才发现有一个小昆虫在飞速地移动,那个昆虫十分微小,而且身体的颜色与地面很接近。原来是这么一个小生物引起了小女孩的好奇心,并且让她感到快乐。很明显,她的快乐和光线、花朵或者颜色都没有关系。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另一个差不多大的小女孩也向我展示了这一点。小女孩的妈妈为她收集了一堆彩色明信片,她非常开心地向我展示着自己的宝藏。她很开心地对我说:“吧……吧。”她是要我看汽车的图片。这些明信片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各种飞禽走兽,比如长颈鹿、狮子、猴子、熊、鸟类、绵羊、猫、马等,还有一些生活风景,里面囊括了人、房屋和家禽等。但是我看了半天,就是没有看到小汽车的图片。

我问小女孩:“汽车在哪里呢?”小女孩左翻右找,最后挑出一张明信片得意地展示给我说:“在这儿呢!”这张明信片展示的是打猎的场景,画面的中间是一只猎狗,远处是扛着猎枪的猎人,角落里还有村屋和一条弯弯曲曲的线,这条线应该表示的是一条小路。在这条小路上,有一个非常小的黑点,小女孩指着黑点说:“吧……吧。”实际上,这个黑点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但是我非常肯定,它是一辆车。这个明信片中如此不起眼的汽车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了,但是却引起了小女孩的兴趣,使她觉得有必要展示给我看。

当时我想,可能是因为没有人向小女孩讲解其他有趣又漂亮的明信片,才会让她执着于这辆汽车。于是,我拿起一张画有长颈鹿的明信片,对小女孩说:“快看,这个长颈鹿的脖子多长啊!”小女孩脸上高兴的表情消失了,她失落地说了声“长颈鹿”。看到她这个样子,我没有勇气继续讲下去了。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孩子在生命的第二年存在这样一个阶段:大自然会逐渐引导他的心智,帮助他理解外界的环境。

我们一直认为,只有那些鲜艳的物品、漂亮的颜色和震耳欲聋的声音能刺激孩子,引发他们强烈的兴趣。我们也注意到了,悦耳的歌声、有节奏的钟声、随风飘扬的旗帜以及耀眼的灯光都能吸引孩子。但是,这些东西的影响都只是暂时的,它们虽然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是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对它们失去兴趣。或者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不太准确的例子说明一下。假设我正在家看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外面突然传来了吵闹的奏乐声。我可能会站到窗边去看看热闹。这时,大家看到我这么做,会认为是我不够专注,很容易受到声音的刺激。我们也会这样判断孩子。但是事实上,孩子被吸引注意力这个过程是非常短暂的,与影响孩子心理活动的心智并无联系。当我们发现孩子很容易发现那些成人几乎不关注的小细节时,可以看作孩子有心理活动的证明。但是,孩子在发现细节性的事物时都充满兴致,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一种感官印象,更多的是一种“爱的智慧”的表现。

在成人眼里,孩子的心理活动是一个谜。这个谜之所以难解,是因为我们只是通过它的外在表现来作出判断,而忽略了内在的心理机能。任何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存在的动机。假设我们将孩子所有迷惑的反应和难过的阶段都草率地称为“调皮捣蛋”,那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这件事情并不简单,但是有着独特的趣味。因为这代表着我们不仅要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孩子,还要成为孩子的研究者,而不再是强制而盲目地控制孩子。毕竟在成人和孩子的世界里,大多数时候都是成人在控制和评判孩子的行为。

一群现代女性聚在客厅里聊天,她们的教育观念都很新潮。女主人一岁半的儿子安静地在旁边玩耍。这群女性从教育理论谈到了教育实践,又谈到了适合小朋友看的书籍。

女主人推荐了一本书:“大家知道《小黑人桑布的故事》吗?黑人小朋友过生日的那天,父母送给他很多礼物:雨伞、裤子、鞋子、长筒袜和彩色夹克。当父母准备生日晚餐的时候,桑布迫不及待地穿上了父母送的新衣服,然后偷偷地出门了,他想在大家面前炫耀一下。一路上,桑布遇到了很多老虎拦路吓唬他,他迫于无奈脱下了自己的新衣服来安抚老虎。他将自己的新衣服一样样地脱了下来,最后只能光着身子哭着回了家。不过,在故事的最后,桑布得到了爸爸妈妈的谅解和安慰,一家人欢乐地享受了美好的晚餐。故事的结局很圆满,大家从书的最后一幅画就能看出来。”

女主人介绍完故事大纲后,就将这本书传给其他人看。这个时候,女主人的儿子突然说话了:“不,Lola。”大家都觉得很惊讶,似乎小男孩在说什么谜语。

小男孩不停地大声重复着:“不,Lola!”

女主人向大家解释道:“Lola是来过我们家的一个保姆,照顾过孩子几天。”小男孩突然哭了起来,开始发起了脾气,他不停地叫着“Lola”。这时,有一个客人将书递给小男孩,并且指着书最后的那幅画,这幅画并不属于正文,而是在书的封底,画着桑布正在哭泣……这下子,大家都明白了小男孩的意思,他叫的不是保姆的名字,而是西班牙语“llora”,这个词是哭泣的意思。

只有小男孩看懂了这个故事的结局,并非如大人所说的皆大欢喜,他记得书的最后是桑布在哭。所有的成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因此小男孩很不满,并且用哭泣来表达异议。尽管当时这个小男孩并不能完全理解大人们的聊天内容,但是他很准确地把握住了这段漫长对话的整体走向。由此可见,成人与孩子对事物的观察角度与方式完全不同,这并不是发展程度大与小的问题。

孩子能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细微的细节,而成人却只能整体地看到出现在眼前的印象,这一点足够让孩子瞧不起成人。孩子认为成人是低等且无能的,因为成人根本不懂得观察细节。也许在孩子的眼中,成人感官迟钝且生活无趣,根本无法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如果孩子可以表达自我,他们肯定会毫不迟疑地告诉我们,不止成人不信任孩子,孩子同样不信任成人。成人与孩子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根本不能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