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陶 瓷
本章所述,是陶器和瓷器。陶器广义是指一切埏埴的工艺品,如朴陋的瓦器,粗厚的缶器等。但照普通意义,凡烧成的土器,谓之陶。瓷器是一种坚致的陶器,我国发明最早,这是世界各国所承认的。
现在先述陶器。
A 陶器
古代人所用陶器,最初是日光晒干的坯,后来进为火烧成的砖瓦,以作建筑上的装饰品,日用的什物,以及送死敬神的供品。这种情形,不独中国如此,世界各国陶瓷的进化阶段,类皆如此。
中国的陶器,在神农氏时就有了。《路史》上说的,神农氏“谓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而食于土,于是大埴以为器而人寿”可以证明。
到了黄帝时,他命宁封为陶正以利器用,至此陶术稍稍进步了。
舜未登位之前,曾为陶人,他对于陶术多所发明。作品之可稽者,有泰尊、虎彝、帷彝数种。
《周礼》一书,多言陶事。《考工记》中有论及市售的陶器,并列举庖厨中及祭祀时所用各种陶器的名称与其容量。关于制造法方面,说是用陶钧和用模型两种:陶人用陶钧;旊人用模型。周时陶器上多刻文字,其字体笔法,和刻在当时铜器上的是一致的。
到了汉代,陶器都载有制作年代;其纪年之法,或用干支,或用君王的纪元。汉代陶器种类繁多,其重要者有瓦灶、瓦棺、瓦镫、瓮、甒、壶、尊、鬲、鼎、炉、盦等。
釉药的傅用,盛于汉代,以白绿二色为最流行。汉时绿色釉的陶器,其质坚致而为玻化状,扣之能作共鸣声,但缺少洁白和半透明二要质,故不能称为瓷器。
坚致精细的陶器,便是瓷器,汉代以后,进步甚速。所以我们叙述陶器,可以结束于汉代;汉代以后的陶器,在技术上一仍旧法,虽间有变化,亦无甚足记,可记者唯有瓷器。唯我国有两个著名的陶器出产区,关系我国陶器的发展甚巨,不能不略加叙述。
这两个大窑是江苏省的“宜兴窑”和广东省的“广窑”。
宜兴窑在江苏省的宜兴县,在太湖的西岸,其东面是苏州县,其西面是常州县。这个窑的特长,在于烧造玩物,细巧精致,莫与比伦。出品种类繁多,有微小茶壶式的瓶,果形花状的罐,有香瓶、脂盒、粉罐、茶碟、插花瓶、果物盒,以及箸碟酒杯诸物。这种东西列诸桌上,均秀雅可掬。在清朝,王公大人常于胸前垂以此窑所制的朝珠,冰清珠,仪容千万。此外如鼻烟瓶、烟管嘴、烟膏钵、烟管口等,亦有此窑的制品,金固玉润,清致彻亮,胜过其他质料所制者。
宜兴窑是一种细腻的紫砂窑。有些人泡茶的茶壶,都喜用此窑的出品,而不用白色瓷器。壶形有如龙初离水的模样,有如凤凰及各种鸟的形状。有如松竹节和梅花枝,亦有如桃、荷花、石榴、佛手、香橼等形象的,殊形诡制,种种不一。它们的颜色,可分为红、淡黄、棕色、巧古力糖色等几种。外部常为凸起的塑画,或陷入的印花,或雕镂的精巧细纹。
宜兴窑极盛于明代,是正德间供春所建的。到了万历时,有著名陶人吴某,制作于此。吴善于模古,曾仿造宋代的釉瓷和阴紫色官窑等。后有周高起作《阳羡宜兴茗窑系》,载陶人身家的事实甚详。
广窑是广东省所制陶器的通称。广窑出品多为粗厚的缶类。其重要的窑厂有三处:
一个是在省北和福建省厦门相近的卜开窪的大窑。其出品皆为蓝色窑器,作奇异的形式,多属居家应用的东西。
一个是在阳春县。据《广东陶器志》上说:
近日阳春县之陶工,皆福建土人也。彼等除仿造昔日龙泉之绿色窑器外,别无他能。且其所仿造者,又非上品也。
阳春县所烧的陶器,火候失宜,结构粗松。上文所录非上品者,想是指其质料而言的。
一个是在阳春县南面的阳江县,这是广窑中最著名的一个窑,其窑质致密坚固,极耐磨折。颜色有红、褐、灰黑和纯黑。品类繁多,大别之,有建筑上用的装饰品,注水蓄鱼的缸,园中陈列的花瓶,藏干粮的罂瓮及各种家用什器。此外有鬼神肖像、珍奇兽形以及小巧玩物与装饰品。此窑的气色甚为暗褐,然全体都蒙以光滑的釉,这便是此窑特异的地方。
阳江窑的釉,斑驳陆离,于全体苍翠色中,作绿色的纹理斑点。其纹点愈近边缘,则色愈浓而渐呈棕黑色。有时其釉亦有作阴紫色的,亦有作茶绿及灰色碎纹的。其中亦有含血色波纹的,气色深泽,光辉可爱。此外尚有釉水不流遍陶器全体,而在底之上部凝结了起来,一若堆脂,成为不规则的弧线状的。
瓷器乃是陶器的进化,陶器在汉代以后的发展,可在下面瓷器节内看到。瓷器可分二大类:硬瓷和软瓷。我国所出,大部为硬瓷,其质由二种原料糅合而成:一曰白土,一曰长石。现在讲我国瓷器的发展史。
B 瓷器
通常称瓷器发明于汉代,“瓷”字到了汉代才有人言及。《浮梁县志》说:“据土人传说,新平即浮梁之瓷场,创于汉代,其工作继续至今,从未有间断。”
清代乾隆年间江西御器厂监督唐英考查结果,谓瓷器确创始于汉代的昌南,即是江西省浮梁县的景德镇。
汉亡魏继,曾在洛阳制淡绿釉瓷,以饰宫殿。到了晋代,在浙江的温州,建有东瓯窑,又名越窑,创造蓝瓷,为后世著名的天蓝色釉的初祖。到了隋代,虽国祚短促,却有绿瓷的发明。那时江西的瓷艺,已日渐进步了。据《浮梁县志》所载,唐高祖建国之初,有一浮梁县陶人,负瓷到陕都,贡献给唐帝,名曰“假玉”。到了武德四年,改浮梁县为新平。并有朝谕命霍仲初及陶伙年贡瓷器,以充御用,并列入正贡。把瓷器名为“白玉”,乃是要把完美的瓷器,比之于高贵的琢玉吧!
到了唐代,瓷窑日见众多,有朱随者,曾为新平总监,并奉谕烧造祭器,供皇陵之用。唐代的《茶经》,述嗜茶者所喜的各种瓷器,且依其色之能否增益茶色,别之为类。《茶经》中说:“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概可想见。
唐时杜甫有诗一首,论四川白瓷,说: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唐时最著名的瓷器,要算直隶邢台县即现今河北省邢台县的白瓷,和现今浙江省绍兴昔称越州的青瓷。这两种瓷皆发清妙的乐音。相传有乐工十人,以檀木棍扣其缘边,作清妙谐和的乐音。
除上述两地的窑厂外,唐代的窑厂尚有武德年昌南镇即景德镇陶玉所主持的陶窑,霍仲初主持的霍窑,四川邛州的蜀窑,甘肃秦州的秦窑,山西榆次县的榆次窑,平阳府的平阳窑,湖南岳州的岳窑,西安府泾县的鼎窑,婺州即今浙江省金华县的婺窑,安徽寿州的寿州窑。
唐末五代有两个著名窑厂:一个是柴窑,在河南郑州,由姓柴的人主持的。所造作品,皆进贡的,故又名御窑。瓷上有细纹,色青如天,釉明如镜。瓷质薄如纸,声清如磬,滋润细媚,无与伦比。形式亦极精美。还有一个是吴越时钱氏造的秘色窑。其瓷秘色,而清亮过于南宋。
自宋代到元代的灭亡,我国瓷术有了一个空前的发展。这时期的作品,均以古朴冷逸著称于世。兹先将宋元两代的瓷器,从款式上分类,列表如下:
上表的第一部,代表宋代的瓷器,其瓷大概皆蒙以单彩釉,表面显碎纹,但亦有平滑无纹者。颜色方面,有光泽不同的各种白色,有蓝灰和紫灰色,有鲜红,有暗紫;有各种的绿色:浅者好似海水,深者好像橄榄。此外有各种的褐色:浅者像淡褐色的羚羊皮,深者则阴暗而近黑。其中最名贵最著称的是一种红斑陆离的淡紫色瓷,葱绿色的龙泉瓷,月白色和茄皮色的均州瓷。而均州瓷的窑变又特别珍贵,这窑变乃是由于釉药中硅酸铜的酸化作用不同而起的。
上表第一部己类的杂色釉,乃是一种彩色装饰的瓷器,是用不同色彩的釉药,涂在素烧瓷上烧成的。此类瓷器,在宋代产量比较的少。至于绘画的瓷器,在宋代为更少。
宋代窑厂很多,兹举其主要者叙述如下:
一、汝窑 在宋代河南汝州,所造瓷器,苍翠之色可与天蓝色的鲜花比美。其釉大多凝于器底的上部,成为不规则的弧线状,好像猪油融化下流时,凝于中途模样。表面上则成碎纹,或亦平滑无纹。
二、官窑 是宋代的御用窑。宋人初建官窑于河南的汴京,后来因避金寇的南侵,乃建新窑于新都,即今之杭州。汴京官窑的釉色,甚为莹厚,有碎纹,并渲染着各种单彩色,以月白色为最上等,粉青大绿次之,灰色为最下等。杭州官窑的釉和瓷,都略带赤色。《遵生八》说:“官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器口上仰,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微露紫痕也。”这两窑烧出的瓷器,因为在窑中起酸化作用,时有红斑;与四周的釉色相辉映,尤觉闪耀灵变。有时候这种红斑,无意中成为蝴蝶等生物的形状。这是窑变,乃是此二窑的特色。
三、哥窑 建自龙泉县的玩田氏,有处州章生一、生二兄弟造瓷器。以兄造者称哥窑,弟造者称章窑。哥窑土脉细润,体质甚薄。釉色青,浓淡不一,有时亦作粉青或米色。有紫口,多铁足。其纹裂如鱼子状,故又名百圾碎。
四、章窑 即章生二所造。其制作地点与哥窑同在龙泉。土脉细腻,质薄,亦有粉青、翠青二色。足系铁色,但少纹片。清代的唐英曾曰:“兄弟二窑,其色皆青,惟有浓淡之分,顾皆铁足。旧闻有紫足者,然未尝目睹。二窑之别,即在有无纹片耳。”
五、定窑 在直隶定州,其瓷质薄有光,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等数种,花样多牡丹、萱草、飞凰等。颜色有红白二种。以白色滋润釉水若泪痕者为佳,俗呼粉定,又称白定。质粗色微黄者次之,俗呼土定。定窑以政和、宣和年间所造者为佳。北宋时造者为北定,南渡后造者为南定。北定贵于南定,这是因为它的花纹精细,光素晶莹的原故。
六、均窑 是在宋初时建造的。地点在均台,即今之河南禹州。均瓷土脉细腻,釉色分数等:一、兔丝纹,红若胭脂,现朱砂斑点,是上等;二、若青、若葱翠紫、若黑三种是中等;三、若青黑错杂如垂涎、茄皮紫、海棠红、猪肝、骡肺、鼻涕、天蓝等色为下等。元时枢府窑监督蒋起说:“近来新烧均瓷,皆以沙土为骨,釉水似微裂者,俱不耐久。真均窑器,足底有‘一’至‘十’等字为志,釉似芝麻酱,刷之支钉数枚。不然,皆仿造,非真均窑也。”
七、建窑 初造于建安,在福建省,后迁于建阳。到了元代,依旧存在。所制碗盏多系撆口,体稍薄,颜色浅黑而滋润,呈银色白波纹,成兔毫状,或灰色的鹧鸪胸腹状。
八、龙泉窑 是宋代初年处州府龙泉县玩田氏建造的,其瓷世称为古龙泉瓷,以别于哥章二窑。这窑的瓷器,土质颇厚,然色泽葱翠,深浅分明,无纹片。所造盆,底上有双鱼,外面有铜缀环,体质重厚,形式不甚古雅。
九、景德窑 建于景德年间,改江西昌南镇为景德镇,遂建此窑。
十、碎瓷窑 在吉安的永和镇即今之庐陵县。土粗且硬,体厚且重。颜色方面,以米色和粉青二种为主。制造方法,是用滑石配釉,走纹如块,再以低墨土及赫石擦后揩净,即隐含红黑纹痕,细碎可观。亦有碎纹素地,上加青花者。宋代的碎瓷,后人多误为哥窑。其实碎瓷纹理,与鱼子纹不同,且无铁足,叩之又不能作清脆之声,只可谓之碎瓷而已。所谓铁足者,即是足作铁色,后世他窑中小件瓷器,皆有精仿。
此外宋代的窑厂还有很多,但规模较小,在当时的地位等诸附庸。其中尚可录其名称者,有景德镇东面湘湖市的湘湖窑,吉安永和镇的吉州窑,南渡时象山县的象窑,徐州府萧县白土镇的萧水窑,杭州府余姚县的余杭窑,北宋时东京的东窑,直隶广平府磁州县的磁州窑,建安县的乌泥窑,处州府丽水县的丽水窑,安徽宿州县的宿州窑,安徽泗县的泗州窑,河南卫县的河北窑,南阳府唐县的唐邑窑,西安府的耀州窑,浙江处州的处窑明初移于龙泉,与上述处州各窑不同以及平定州的平定窑亦称西窑等。
元代的瓷器,在技术上并无若何进步,但式样的种类众多,前表所举第一部至第四部中所载,元代都具备的。兹述其主要窑厂如下:
一、枢府窑 是元代的御窑,蒋起所建造。瓷细白而式薄,有印花五色花,多小足;又有大足器、高碗、薄唇、弄弦等碟,马蹄盘、腰角孟等名目。器内写“枢府”二字为志。当时民窑亦多仿造,然千百中不得一佳者。御器之佳,皆蒋氏一人力也。
官窑·弦纹瓶
汝窑·莲花式温碗
哥窑·八方碗
钧窑·鼓钉三足洗
定窑·孩儿枕
二、止脱窑 元代改宋代的监镇官为提领,到了泰定年间,提领止脱课民窑,一时民窑颇称盛。当时江湖川广所用瓷器,多系青花、画花、雕花等花样,又以蟹爪纹者为佳。这些都是当时的民窑。但这几种瓷器,必须底上要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始非赝鼎。
三、湖田窑 建造于元代初年,窑址在河南岸口的湖田市。瓷很粗,黄黑色,亦有浅白中稍带黄黑色的。当时流行湖田的东西。元代的瓷器,如底上有釉者,都是用糖色刷成的。这类器具,大多是瓶、罐、碗、碟、酒杯之类,都是小足粗底的。
元代的窑厂新设者,没有宋代多,除上述三窑外,尚有彭均宝烧的彭窑,广西临川县的临川窑,宣州的宣州窑,河南洛阳县的洛京窑,江西南丰县的南丰窑,以及西安咸阳等处出品的关中窑等。
到了明代,中国的瓷术便有了惊人的进步。那时朝廷征发瓷器之多,实是空前未有的。据S.W.Bushell说:在西历一五五六年,其征求物中有三万六千三百五十碗,及与此碗相配之盘碟三万五百,又有六千瓶,六千九百杯,及每只值银四十两的大鱼缸。此类征发文书,可于景德镇之公家藏书处得之,书上皆载有年月,实为考求各种瓷器釉色及装饰者的真知识宝藏。
中国各种瓷器的名称,到了明代乃大备。在一五四四年,诏制一千三百四十桌的瓷器,每桌共二十七件。其中三百八十桌的瓷器,是白地蓝花,并绘龙一对,有彩云护着。一百六十桌是粉红色的;一百六十桌是涂珐琅质,用黄色的;还有一百六十桌是涂绿色珐琅质的,光泽莹彻,异常美观。又有紫金色的,其釉呈出各种黄色的淡影。
明代创国之君朱元璋,在帝位的第二年,即在景德镇的珠山,建造御器厂,通常称作洪窑。嗣后的君王,相继增修,精益求精。自此以往,制造瓷器乃成为江西景德镇人的专业。一切古今的名瓷,在景德镇均有模仿;各种新制,相继发明。其出品除供给全国外,且输运世界各邦。
兹将有明一代的著名窑厂叙述如下:
一、洪窑 洪武二年所建,在景德镇的珠山,是官窑:分大龙缸窑、青窑、风火窑、色窑、匣窑、熿窑,共二十座。到了宣德年间,龙缸窑一半改为青龙窑厂,同时官窑增至五十八座。正德年间,统称为御器厂。洪武窑的瓷器,细薄,大都分青黑二色,亦有纯素的,但此种是不常见的。洪武窑的茶叶末色的大缸,是最常见的,此外尚有老僧衣色和鳝鱼黄二种色彩。
二、永窑 是永乐年间建造的。瓷很薄,有脱胎、素白等名目。所造压手杯,中心画着双狮滚绣球者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卉又次之。面部印着深翠色的花,式样精妙。后世仿造的,与原物相差甚远。颜色大略可分为青花、五彩两种;鲜红者为贵,现在已不易见到了。
三、宣窑 是宣德年间造的。以鲜红色为最上品,青花和淡彩的次之。常以西红宝石研末入釉,如鱼靶杯等即是。白茶盏,光明如玉,内有龙凤暗花,底上有暗款“大明宣德制”,隐隐若鸡橘皮纹。大部出品上常多冰纹,鲜色血纹。宣德窑器,无一不精妙;小巧者尤佳。霁红色有二种:一为鲜红,一为宝石红。
四、成窑 是成化年间建造的,以五彩的瓷器最为著名。青花的不及宣窑画手之高,但彩料精奇。神宗有成窑杯一对,值钱十万贯。明代末年时已有如此价值,足见此物之贵重。自来论明代的瓷器者,首宣,次成,次永,次嘉。但是宣彩不如成,惟霁红和丹青两种,却又成窑不及宣窑。成窑至今已不多见,这是因为成器大多是脱胎透釉的,不能久传于世。
五、正窑 是正德年间造的。器质薄厚不一,有青、彩等色,而霁红尤佳。正窑的青花,多有佳品。后有牟利奸人,窃售官窑的造法于民窑,到了嘉靖年,诏令禁止,其弊渐绝。霁红以鲜红和宝石红两种为贵。
六、嘉窑 是嘉靖年间造的。当时因为鲜红土绝少,烧法亦不如前,仅以红矾造器,其红色遂大不如前。嘉窑惟有青色尚佳,五彩者逊于宣、成二窑多了。还有嘉窑的甜白甚美,自来烧造甜白的,都不及嘉窑。郭纪说:“世宗所用御器,有小白瓯,名曰坛盏,其色如玉。又有鱼扁盏,红沿小花盒,足为雅玩。其白小者,即甜白也。”
七、隆万窑 是穆宗隆庆、神宗万历年间造的。器有厚薄,色有彩青。堆脂者粟起若鸡皮,有发粽眼若橘皮纹者甚佳。又有以淫巧为物者,绘着秘戏图于其中的。
八、昊窑 在神庙的时候,有浮梁人名昊十九的,能吟诗,工书画,对于陶冶,也有着深切的嗜好,自号“壶隐老人”。他所制造的瓷器,称为昊窑。作品中以精瓷的茶壶最为著名。其他如流霞盏、蛋膜杯等,皆见重于一时。盏色明如镜,亮如珠砂,杯色极白可爱。所制壶类,色淡青,如官哥二窑,但没有纹片,壶底有“壶隐老人”四字。
九、虾蟆窑 明代末年间昌南镇上有一条小街,烧造的瓷器独小,式如蛙状,当时呼为虾蟆窑。其器粗,质薄而坚。但小者色白而带青。花样方面,有青花、花朵、芝兰朵、竹叶等。亦有不画花而仅在卷口的周围描着一二青圈的,叫作饭器。亦有撆沿而浅,色全白者。此窑亦名小南窑,因为窑址是在昌南镇的小街上的缘故。
十、龙缸窑 这个窑是专造大件的瓷器的。花样多云龙青花、青双云龙、宝相花。式样方面,有所谓青双云龙莲瓣大缸、青花白瓷缸、青龙回环戏潮水大缸、青花鱼缸、豆青色瓷缸等。因为花样以云龙居多,所以这窑称作龙缸窑。
明代窑厂除上述十个之外,尚有足记述者如:隆庆万历年间周丹泉在昌南造的周窑,嘉靖隆庆间崔某造的崔公窑,泉州府德化县的德化窑,广信府兴安县横峰镇的横峰窑,平凉府华亭县的陇上窑,河南许州的邓州窑,兖州府邹峄的兖州窑,河南怀庆府的怀庆窑,河南宜阳县的宜阳窑,河南陕州的陕州窑,等等。
依照法国格莱宙帝霭(M.Grandidier)的说法,自明末到清代的康熙年间,中国瓷器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可以自成一个独特显著的时代。所以康熙年间,通常为中外鉴识家共认为中国瓷艺最盛的黄金时代。此时期所制的各种瓷品,足以证明此时是瓷术的特殊发展的,有单彩釉,有洪炉中烧成的绘饰,有熏炉中炙成的珠光珐琅饰和五彩饰,有难仿造的蓝白瓷等。有洋画家郎世宁者,亦喜制窑,后人即用他的姓造两种特殊的釉瓷:一是频绿郎窑,一是玉红郎窑。这二窑的颜色,都是由铜硅酸的作用而起的。二者之中,尤以玉红郎窑为著名。法国鉴识家称之曰“牛血”(Sang de Boeuf),其色真堪与明代宣德年的霁红争艳。
康熙时瓷艺之盛,实应归功于工部郎中臧应选。他管理景德镇新建的御器厂,所造的各种瓷器,如新制的单彩釉,康熙初年的绿色瓷品,末年的蔷薇花瓷品,最为世人所称述。
康熙年间的窑厂最著名便是上述的新建景德镇御器厂,厂务是钦命的臧应选管理的,他自己也会造瓷器,所以此窑又称臧窑。此窑诸色兼备:以蛇皮青、鳝鱼黄、积翠、黄斑点四种为最佳;浅红、浅绿、浅紫、吹红吹青次之。唐英著的《风火神传》中说:“臧公督窑,每见神人指画呵护窑火中,则器必精矣。”至于五彩、青花及描金洋彩,都是精妙入神的。
康熙时西洋画家郎世宁,所造霁红器,共分三种:最佳的是冰裂纹绿底,次则冰裂纹米色底,再次则冰裂纹白底。都是用鲜红釉,呈橘皮模样。至于花样,有砂龙、红蓝、骏马、九连灯、大小独钓、小青龙、墨龙、吉红、吉蓝、吉青、四季花。小罐,有灯草底为证。一切作品,精妙之极,可以超越前代。世人呼为郎窑。
康熙十六年,有邑令阳城人张仲举禁止窑户在瓷器上书写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损时有所污蔑。
康熙之后,雍正和乾隆两朝,也是值得特别提出来说一说的。这二代所制的瓷,与康熙时的固有不同,但这两代之间,颇称相似,故并为一节论述之。
雍正时有年希尧者,任江西陶政总监,唐英副之,后来唐英继升为正。唐英文采斐然,热心瓷艺,对于瓷事多所论述。年唐二氏,除发明新式的瓷饰外,又精思致志,仿制古瓷。各种古瓷标本,亦尝自北京宫中发出,以供其仿造。兹详述雍正乾隆二朝的著名窑厂:
一、雍正窑 由年希尧管理的,当时又称年窑。其器多蛋青色,洁白莹素,兼青彩、描银、暗花、玲珑诸种巧制。仿造古物,无一不精。讲到花样,有方十六字、十二莲、青彩花、九灵魁莲、锦上添花罐、八宝灵芝、五彩松竹梅兰、方口圆身、青花五彩。又有江山万代、海水江牙各种眼药小罐。有灯草底为证。一切作品,无一不精妙入神。雍正的瓷器,有人说是楚抚严希尧监造,以年字误作严,又误称楚抚,不知年希尧重修的《风火神碑记》,至今犹存留着呢。
二、乾隆窑 在乾隆年间,由唐英督造,在当时最著名。唐英深精土脉火性,又能仿效古代的瓷器。一切作品,无不精美;仿古各种釉色,亦能巧合。进呈御用,颇蒙嘉许。又能制洋紫、冻青、银洋彩、水墨乌金、珐琅画法、洋彩乌金、黑地五彩、蓝花、白花、黑花描金、天蓝、窑变等釉色器皿。釉变之美,至此可谓集大成了。唐英曾奉旨编制《陶冶图》二十页,各附以图说。他并仿造龙缸均窑,规制绝肖。更出新奇,创造翡翠、玫瑰紫等釉色,都是他独具匠心的产物。
自从康熙到乾隆,江西官窑的主持人,我们知道是臧应选、年希尧和唐英,他们督造的瓷器,都很精妙,都可超越前代。乾隆时新翻的式样为前此所没有的,有朱砂龙、百子图、八骏马、春分四季、秋分九季、铁锈花、紫砂五彩等等。
嘉庆和道光二朝,因为没有监造瓷器的专员,所以器物不很精美;如偶得精美的瓷器,则其价值反高于前代;所以民间烧窑者独多,出品叫作客货。各种仿造器物,其胎骨和釉色都很粗浅。在嘉庆年间,瓷器的式样尚有可观。到了道光初年,有杏鸽图、四季花草、得胜图、娃娃宜兴、蓝地五彩等花样,亦尚可观。但到了末年,除客货的瓷壶精美可爱之外,所有青花五彩等,都是粗劣的,十百中不得一佳。
清代的王公大臣,烧造瓷器,多有精美可观的。其物大都为名家所藏,各有堂名款志,其种类甚多。堂名如庆宜堂、彩华堂、敬畏堂、养和堂、致和堂等;款志有奇石宝鼎之珍、奇玉宝石之珍,及山解主人,并斋、轩、村等名目。
有清一代,除上述各种瓷窑外,尚有足记者,兹特择要叙之如下:
一、瓯窑 年代不明,制作地点也不详。它的式样是仿哥窑的,纹片是仿均官二窑。颜色甚多。
二、唐窑 这个唐窑并不是前述乾隆时唐英所监造的窑,这个是在广东肇庆府阳江县的。所造瓷器,常见者有炉、瓶、盏、碟、碗、壶、盒等类。至于式样方面,则不免有刻眉露骨之弊。
三、高丽窑 即是朝鲜窑,质颇细薄,釉色和景德镇所烧造的相同。其中有粉青色的,像龙泉窑;有细花的,像北定窑。有白花者,不很值钱。
四、佛郎西窑 又称外国窑。所有作品,以铜铁为胎,用颜色药嵌烧的,很是绚烂可观。唐英说:“今之南人在京者,作酒盏,多仿佛郎嵌窑式,俗谓之洋嵌。其器颇可玩赏。”
我国造瓷,滥觞于汉代,到了宋元明清,有了长足的发达而集其大成。历代诸瓷,大都官窑多而民窑少,民窑且都不及官窑之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著名的古瓷,大多出于帝王的爱好而成就的。他们拥着四海的财力,所以能够有制造精良形色美备的瓷器到手,这是理所当然的。
(本讲选自郑昶《郑午昌讲美术》第四章,长征出版社2008年10月版)